基督教講章勸告門徒警醒

  警醒,漢語詞彙,意思是 警覺醒悟;使人警覺醒悟。那麼作為基督教的門徒有什麼要警醒的呢?下面由小編為你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路加福音》第21章

  34 你們要謹慎,恐怕因貪食、醉酒,並今生的思慮累住你們的心,那日子就如同網羅忽然臨到你們,

  35 因為那日子要這樣臨到全地上一切居住的人。

  36 你們要時時警醒,常常祈求,使你們能逃避這一切要來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

  37 耶穌每日在殿裡教訓人,每夜出城在一座山,名叫橄欖山住宿。

  38 眾百姓清早上聖殿,到耶穌那裡,要聽他講道。

  主說:你們要謹慎,恐怕因貪食、醉酒,並今生的思慮累住你們的心,那日子就如同網羅忽然臨到你們,因為那日子要這樣臨到全地上一切居住的人,你們要時時警醒,常常祈求,使你們能逃避這一切要來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

  耶穌每日在殿裡教訓人,每夜出城在一座山,名叫橄欖山住宿。眾百姓清早上聖殿,到耶穌那裡,要聽祂講道。

  34.你們要謹慎,恐怕因貪食、醉酒,並今生的思慮累住你們的心,那日子就如同網羅忽然臨到你們。主耶穌在這一章描寫世界終局的預兆和程序。

  這些兆頭顯明主耶穌快將回來。在這段經文裡,祂鄭重提醒我們要儆醒謹守。沒有人知道祂回來的具體時間和日期,但是我們要常常儆醒,等候祂來***可13:32-33***。

  因此,主耶穌警告我們:“你們要謹慎,恐怕因貪食、醉酒,並今生的思慮纏住你們的心。”基督第二次來的情況,正像家主遠行出外,但忽然回來。他回來時會發現僕人正在作什麼呢?

  因此我們要儆醒,不要貪睡,要殷勤盡力,完成主耶穌交付我們的工作。祂隨時都會回來***太24:48-51、可13:34-37、貼前5:4-8***。

  能否預測主耶穌何時回來,並不是最重要,事實上也不是我們可以掌握的***徒1:7***.唯一重要的,是隨時預備,只要我們常常儆醒預備,那日子臨到便不會像網羅一樣。

  21:34-36耶穌告訴門徒要時常警醒等候祂回來,雖然耶穌說這些話以後已經過了差不多二千年,這些真理仍然不變,祂快將再來,我們要警醒準備迎接祂。這就是說,我們要忠心完成神的託負,不要讓自己沉迷於吃喝玩樂,也不要被生活的憂慮所壓傷。

  35.因為那日子要這樣臨到全地上一切居住的人。基督再來審判的日子,必然臨到眾人——無論信與不信,猶太人或外邦人,都不能倖免。

  36.你們要時時警醒,常常祈求,使你們能逃避這一切要來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在那些日子,必有大逼迫臨到,許多人跌倒***太24:10-12***.我們要祈求能安然逃避試探,免於跌倒、退後、否認基督、放棄信仰。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可13:13***。只有忍耐到底、持守信仰的人,才可以站在人子面前,面對審判的日子***來10:35-39***。

  21:36在耶穌告訴門徒要為自己能夠逃過逼迫而禱告之後幾日,祂自己便求神若是可能的話,不要叫祂受十字架的痛苦***22:41-42***。沒人願意受苦,不過,若受苦能叫神的國得到建立,跟隨耶穌的人都願意受苦。在受苦時,有兩個奇妙的應許會幫助我們,神會常與我們同在***太28:20***,祂會救我們,賜給我們永遠的生命***啟21:1-4***。

  37.耶穌每日在殿裡教訓人,每夜出城在一座山,名叫橄欖山住宿。38.眾百姓清早上聖殿,到耶穌那裡,要聽他講道。主耶穌在耶路撒冷的最後一週,每天都在聖殿裡教訓人。每個晚上,祂都在城外的伯大尼,就是在耶路撒冷城外橄欖山附近的地方住宿***可11:1、11***。

  基督教講章:“總要警醒禱告”

  經文:太26∶36-46

  最後晚餐之後,耶穌“帶著彼得和西庇太的兩個兒子***即雅各和約翰,作者注***同去”,進入客西馬尼園,在一個寧靜的角落深情地祈禱。“你們在這裡等候,和我一同警醒”,這是耶穌當時對三位門徒的期盼。可是,他們三個人沒有一個人行在耶穌的心上。耶穌懇切禱告的時候,門徒居然酣然入睡。第一次禱告之後,耶穌“來到門徒那裡,見他們睡著了”,就對他們說:“怎麼樣?你們不能同我警醒片時嗎?總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耶穌洞察門徒的“心靈”,所以他相信他們真的“願意”與他“一同警醒”,一起禱告,他們未能滿足他的心意,不是因為他們的“心靈”缺少忠誠,而是因為他們“入了迷惑”,以致“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因此,耶穌鄭重地提醒門徒,“總要警醒禱告”。面對《聖經》的教導,我們也有“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的時候,所以,也當深思“總要警醒禱告”這個勸勉。

  一、禱告應對“迷惑”

  耶穌帶著“甚是憂傷,幾乎要死”的心情喚醒熟睡的門徒,但他並未過多批評他們,因為他非常清楚,門徒未能與他“一同警醒”,根本原因是他們“入了迷惑”。耶穌所說的“迷惑”,是指撒但的試探,《啟示錄》告訴我們:“大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參啟9∶12***耶穌“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參來4∶15***,所以他深知撒但的惡毒,也深知人性的軟弱。故此,最後晚餐之前,他就曾提醒門徒:“撒但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參路22∶31***現在,他再一次警告他們,一定要避免“入了迷惑”。撒但的“迷惑”固然可怕,但也並非不能戰勝,“警醒禱告”,就是“祕密武器”。經上說:“你們要順服上帝。務要抵擋魔鬼,魔鬼就必離開你們逃跑了。你們親近上帝,上帝就必親近你們。”***參雅4∶7-8***

  耶穌和門徒一樣,也要面對撒但的“迷惑”,但他從未“入了迷惑”,原因就是他總在“警醒禱告”。耶穌剛剛開始工作,就“在曠野四十天受撒但的試探”***參可1∶13***,他最終沒有“入了迷惑”,源於他藉著“禁食四十晝夜”***參太4∶2***來“警醒禱告”。撒但沒有出現在客西馬尼園,但他的“迷惑”並未離開耶穌。所以,耶穌便在客西馬尼園裡恆切禱告,祈求上帝賜予他承受“這杯”的力量。耶穌“警醒禱告”,所以他沒有“入了迷惑”;門徒昏昏入睡,所以他們“入了迷惑”。面對撒但的“迷惑”,“警醒禱告”就是有如此奇妙的力量。不願“警醒禱告”,等於坐以待斃!

  無論靈性多好,信心多大,我們都無法避免撒但的“迷惑”,但我們可以通過“警醒禱告”避免“入了迷惑”。撒但的“迷惑”會讓我們山窮水盡,但“警醒禱告”能幫我們柳暗花明。經上說:“務要謹守、警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你們要用堅固的信心抵擋它,因為知道你們在世上的眾弟兄也是經歷這樣的苦難。”***彼前5∶8-9***

  二、禱告堅固“願意”

  三位門徒沒有與耶穌“一同警醒”,但耶穌並未因此懷疑他們的忠誠,因為他相信他們的“心靈”是“願意”與他“一同警醒”的。門徒沒有拒絕與耶穌同行,能夠與他一同走進客西馬尼園,足見他們的“心靈”中沒有任何對耶穌的悖逆和反抗。並且,不久之前,雅各和約翰還向耶穌表示,他們能喝他所喝的杯,能受他所受的洗。***參可10∶35-45***彼得更是信誓旦旦地對他說:“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總不能不認你。”***參太26∶31-36***可是,他們的“願意”未能化作行動,未能成為現實,因為他們的“願意”在撒但的“迷惑”下產生了動搖。於是,耶穌便提醒門徒“總要警醒禱告”,因為禱告能堅固他們“心靈”的“願意”。

  耶穌“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參腓2∶8***,這是上帝的命令,也是耶穌的意願,他曾公開宣告:“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參約10∶18***因此,對於即將到來的十字架,耶穌的“心靈”絕對“願意”承受。然而,這種“願意”並非沒有挑戰,肉體的疼痛,心靈的煎熬,他人的非議,沒有一樣容易接受。故此,耶穌來到客西馬尼園,在上帝面前祈禱,向他祈求堅固這種“願意”的力量。頭一次禱告,耶穌如此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這次禱告的側重點是希望上帝能把“這杯”挪去。經過這一次禱告,耶穌明確了上帝的意思,所以第二次的禱告發生了改變:“我父啊,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你的意旨成全。” 這次禱告的側重點是如何承受“這杯”,表明他的“願意”得到了進一步的堅固。在與耶穌“一同警醒”這個問題上,三位門徒都絕對“願意”,但他們缺少支撐這種“願意”持續有效的力量,原因就是他們沒有像耶穌那樣“警醒禱告”。

  對於屬靈品格的追求,我們時常有一萬個“願意”,但結果卻是一萬次失敗,因為我們的“願意”缺少持續有效的動力,保羅也曾為此哀嘆:“我也知道在我裡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故此,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作。……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發出這段無奈的哀嘆之後,保羅筆鋒一轉,道出了“脫離這取死的身體”的方法:“感謝上帝!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 ***參羅7∶18-25***對於“心靈”中的“願意”,我們也時常有這種掙扎,所以需要“警醒禱告”。

  三、禱告戰勝“軟弱”

  對於與耶穌“一同警醒”,門徒一定“願意”,但他們的“願意”未能化作行動,不是“心靈”出了問題,而是“肉體”出了問題,馬太就曾指出,這是“因為他們的眼睛睏倦”。榮入聖城以來的那些日子,耶穌一直很忙,門徒自然很累,“眼睛睏倦”一定在所難免。“肉體”極度疲憊之時,自然很難迴應“心靈”的聲音,正如馬太•亨利***Matthew Henry***所言:“在敬虔的事工上,基督之門徒的身體跟不上心靈的步伐,這是他們的苦惱和負擔。”於是,“肉體”的“軟弱”成為三位門徒走向失敗的導火索,撒但的“迷惑”固然是其根本原因,但如果沒有“肉體”的“軟弱”,失敗就不會來得那麼迅速。耶穌提醒門徒“警醒禱告”,因為禱告能幫助他們戰勝“肉體”的“軟弱”。

  耶穌“親自成了血肉之體”***參來2∶14***,他的身體與我們一樣,也會疲憊,也會疼痛,也會“軟弱”,但他的“軟弱”從未導致失敗或者犯罪,除了因為他本身就是完全的上帝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總在“警醒禱告”。對於“這杯”,如果單純地從“肉體”的角度考慮,耶穌肯定不願意承受,因為“這杯”所帶給他的,將是疼痛、屈辱和死亡,所以才有了“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的祈求。耶穌的“肉體”最終聽從了“心靈”的聲音,正是“警醒禱告”產生的功效。三位門徒的“心靈”都“願意”與耶穌“一同警醒”,但他們既缺少對“肉體”之“軟弱”的認識,又缺少“警醒禱告”的追求,所以他們就失敗了。如果他們也能“警醒禱告”,結果就完全不同了。

  在道德品行的追求上,有一顆偉大的“心靈”並不困難,難的是這顆“心靈”始終不被“肉體”的“軟弱”削弱。從小到大,我們接受過各種各樣的道德說教,但我們的道德品行並未因此走向完美,原因不是我們的“心靈”未被說教打動,而是我們的“肉體”未被“心靈”驅動。“心有餘而力不足”,這是很多人面對“肉體”與“心靈”嚴重脫節時無力的嘆息,就連孔子也有無奈之時:“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孔子離世兩千餘年後,來華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為他和他的傳人找到了“聞義不能徙”的“病灶”:“吾竊貴邦儒者,病正在此。常言明德之修,而不知人意易疲,不能自勉而修,又不知瞻仰天主***上帝***,以祈慈父之佑,成德者所以鮮見。”“總要警醒禱告”,正是“祈慈父之佑”的具體行動。

  親愛的弟兄姊妹,對於屬靈生命的操練和屬靈品格的追求,你是否常為“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而尷尬,而苦惱呢?其實,耶穌早已為我們找到“病因”並開出“藥方”:“病因”就是撒但的“迷惑”,“藥方”就是“警醒禱告”。任何時候,只要不至“入了迷惑”,我們的“心靈”就能一直“願意”,我們的“肉體”就不總是“軟弱”,而達到這種理想的效果,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警醒禱告”。巴克萊***William Barclay***曾說:“當我在默禱時,覺得罪惡在我身上萎縮下去了,而善的力量卻加增起來。”我想,每一個“警醒禱告”的弟兄姊妹,都會有這樣的經歷。

  基督教講章:門徒需要三種認識

  證道經文:路 9:51-56

  [路加福音 9:51] 耶穌被接上升的日子將到、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

  [路加福音 9:52] 便打發使者在他前頭走.他們到了撒瑪利亞的一個村莊、要為他預備。

  [路加福音 9:53] 那裡的人不接待他、因他面向耶路撒冷去。

  [路加福音 9:54] 他的門徒、雅各、約翰、看見了、就說、主阿、你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像以利亞所作的麼。〔有古卷無“像以利亞所作的”數字〕

  [路加福音 9:55] 耶穌轉身責備兩個門徒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

  [路加福音 9:56] 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性命或作靈魂下同〕是要救人的性命.說著就往別的村莊去了。〔有古卷只有五十五節首句五十六節末句〕

  證道內容:

  我們知道,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之間在耶穌降生的時候已經有幾百年的時間不相互往來。因為撒瑪利亞人是北國以色列十個支派與外邦人所生的後裔,猶太人認為他們的血統不純,不可以稱為亞伯拉罕的後裔***參王下17:24-41***。所以在耶穌的時代,他們兩者沒有任何的往來。耶穌要去耶路撒冷,他這一次沒有繞到約旦河東,而是要經過撒瑪利亞人的地方,他差派使者來為他預備地方,但是他的使者卻遇到了一個問題,就是撒瑪利亞人看到他們面向耶路撒冷而去,不願意接待他們***參路9:51-53***。面對此情此景,耶穌的門徒雅各和約翰給耶穌提了建議,求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像以利亞所做的一樣***參路9:54***。面對雅各和約翰的提議,“耶穌轉身責備兩個門徒,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路9:55-56***這是耶穌走向耶路撒冷時,發生的一個小小的片段。透過這個小片段,我們會發現當時跟隨耶穌的門徒,他們需要在三個方面來提升自己的認識,好使自己的生命能夠討主的喜悅。在我們的信仰生活中,這三個方面同樣值得我們去提升,所以今天與弟兄姊妹分享一個題目:門徒需要的三種認識。

  第一個方面,需要認識聖經。

  雅各、約翰希望神能夠降下火來燒滅所有的撒瑪利亞人。他們特別說,像以利亞所做的一樣。在這裡雅各和約翰引用舊約聖經裡面所記載以利亞所做的內容***參王下1:9-12***,希望耶穌基督能夠採納他們的意見。但是弟兄姊妹,如果我們熟悉列王紀下第1章內容的話,我們知道當時的王要迫害神的僕人以利亞,他差派軍兵,一批又一批去捉拿以利亞,而神保護他自己的僕人,降下火來燒滅了王的軍兵,這是經文所告訴我們的當時情況。而此刻,只是撒瑪利亞人不接待耶穌和他的門徒而已,撒瑪利亞人沒有任何要迫害、逼迫神僕人的意思,只是不接待他們。所以兩者的處境是不一樣的。門徒應當更全面準確地理解、認識聖經來引領、指導自己前面的生活。在這裡,他們明顯對於以利亞的所作所為理解、領悟並不深刻,也不正確。我們在聖經裡面就曾經看到魔鬼試探耶穌的時候,也引用了一段經文,引用的是詩篇第91章***參太4:6***。但是我們誦讀完整的詩篇第91章,我們會發現魔鬼在斷章取義。所以今天我們做主的門徒,我們對於聖經的認識需要提升,需要透過上下文,需要結合背景更加準確、全面地理解神話語的意思,讓神的話語能夠成為我們生命中的指引,能夠成為我們生命中的幫助。

  我常常使用馬太福音2章1-12節,來帶領弟兄姊妹學習,那就是博士朝拜耶穌的經歷。我們剛剛過完聖誕節之後,我以此為題佈置了作業。這是一段很多弟兄姊妹從小就非常熟悉的經文,所以他們感覺到非常地輕鬆。一週之後,我們再一次聚集在一起,我請弟兄姊妹分享對這段經文的領受或者收穫。很多的弟兄姊妹都會談到,在這一段經文中感受到博士是我們的榜樣,他們能夠不遠萬里來朝拜耶穌,他們能夠獻上黃金、乳香和沒藥,他們能夠聽從神的指引,從別的路回本地去了。弟兄姊妹的分享幾乎都集中在博士是我們的榜樣這個角度上,我常常會在這一個時刻問弟兄姊妹,博士的生命中有那些地方值得我們借鑑?有些弟兄姊妹覺得沒有任何地方值得我們借鑑,也就是這一段經文當中看不到博士的缺點。

  弟兄姊妹,我們往下讀馬太福音的記載,就知道耶穌不得不到埃及地去避難,還有伯利恆附近凡是兩歲以裡的小孩子都被希律王殺害了***參太2:13-16***。這個結果是誰的緣故呢?是希律王的緣故,是博士的緣故。雖然我們知道是希律王要追殺耶穌,殺害這小孩子,但是根本的原因卻在博士的身上。因為神指引博士要到以色列朝拜新生的王。但是博士看到那星之後,他們沒有直接跟從星走到伯利恆,而是來到了耶路撒冷。為什麼他們能夠走向耶路撒冷呢?是因為他們走著走著不再看著星的引導,而是用自己傳統的觀念來指引自己的腳步。我們傳統的觀念就會認定:君王自然就會在首都,耶路撒冷是猶太人的首都,朝拜新生之王就應當到耶路撒冷,但是這一位王卻降生在伯利恆的馬槽裡。這幾位博士,他們走了一段彎路,到了耶路撒冷然後才又到伯利恆,就是因為這一段彎路使希律王知道了新生王降生的訊息,才有了後來耶穌逃到埃及,伯利恆城裡並四境兩歲以裡的小孩子被殺害的結果。

  所以,弟兄姊妹,我們對經文的認識,真的需要提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加全面準確地領會經文當中給予我們的資訊,才能夠對於我們生命有一個正確的指引,合宜的幫助。所以在新的一年,我們應當在認識聖經上提升自己,我們需要更加清楚、正確、全面地認識神的話語。

  第二個方面是認識自己。

  耶穌對雅各和約翰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這是耶穌對他最愛的兩個門徒所說的話。弟兄姊妹,我們仔細思想這一句話,很多的時候往往我們的心如何,我們也並不知道。

  我們記得耶穌講述的一段比喻,一個法利賽人和一個稅吏到聖殿裡去禱告,那個法利賽人說,我不像這一個稅吏,我一週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我都奉獻十分之一,這一個法利賽人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但我們知道在耶穌的眼中,他並沒有真正地認識自己***參路18:9-12***。反而是那個稅吏捶著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路18:13***耶穌說:“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為義了。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路18:14***一個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不認識自己。

  曾經有個故事,講到了一頭驢在主人家裡面整天拉磨,他的心裡面特別希望能夠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有一天,機會終於來了,主人要帶著他到外面去看一看,它走在路上,開始的時候,一見到別人總是躲閃,希望讓別人走在路的中間,但是它走著走著發現,很多人對它更加地恭敬,總是讓它先走,讓它走在中間,所以逐漸地它也就不再謙讓別人了,而是趾高氣揚地走在了馬路中間。回去之後,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所以,它不再做拉磨的工作了。主人實在沒有辦法,只好打發它走了。這頭驢出來恰巧碰到了一支迎親的隊伍,人們敲鑼打鼓,它心裡暗想,這麼多的人在歡迎我,我是多麼了不起的一頭驢啊,它就站在馬路中間,頭高高地抬起。迎親的隊伍看到了一頭驢站在馬路中間擋住了他們的去路,非常得憤怒,迎接這頭驢的是棍棒相加。驢被打得奄奄一息,回到了主人家裡,對主人說:“人心叵測,我第一次出去的時候,人們都非常地恭敬我,但是第二次出去的時候,給我的卻是棍棒。”主人嘆了一口氣說:“真是一頭蠢驢,因為第一次出去的時候,人們恭敬的不是你,而是我。”所以弟兄姊妹,這個故事能夠帶給我們非常深入地思考,這一頭驢它真的並不認識自己。

  “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所以,真得求神憐憫我們,讓我們能夠來認識自己。我們非常熟悉彼得的經歷,耶穌對彼得說:“撒但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但我已經為你祈求……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路22:31-32***彼得認為耶穌說得不對,說:“主啊,我就是同你下監,同你受死,也是甘心。”***路22:33***耶穌說:“今日雞還沒有叫,你要三次說不認得我。”***路22:34***。彼得認為自己剛強無比,但是耶穌知道他的軟弱,說:“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約13:38***我們知道這三次彼得都是在眾人的面前,不敢承認自己是跟隨耶穌的。雅各、約翰還有彼得,是耶穌最愛的三個門徒,十二門徒的核心。路加福音讓我們看到,這三個最重要的使徒他們都不認自己,都有不認識自己的經歷。所以保羅說:“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林前10:12***

  弟兄姊妹,我們真的應當求神來幫助我們,藉著神的話讓我們能夠認識自己。所以在希臘的一座山上雕刻著這樣幾個字:認識你自己。盧梭曾經說:這個碑比倫理學家一切的巨著更為重要,也更為深奧。我們需要的是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我們只有在耶穌基督裡面我們才能夠看自己看得合乎中道,我們才能夠對自己有一個清楚而正確的認識。所以,盼望在2017年我們既要好好地認識神的話語,也要靠著神的恩典和幫助來認識自己。

  最後一個方面,我們需要認識真神。

  耶穌對雅各和約翰說:“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耶穌藉著這兩句話,讓雅各和約翰認識到耶穌的做事方式,他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乃是要救人的性命。我們說認識神就是要認識神的屬性、神的計劃和神做事的方式。在我們一生跟隨神的道路當中,我們都需要竭力地去認識神,更多地去認識神的屬性,他做事的計劃和做事的方式。我們只有更清楚地認識神,我們才能夠更加地剛強,我們的生命才能夠更加活出主榮耀的樣式。

  我們記得,夏甲是撒萊的使女,被主母給了亞伯拉罕為妾。她因為懷孕變得自大,讓主母受屈,遭受到主母的苦待。她忍受不了這樣的環境,就逃到曠野書珥路上的水泉旁***參創16:2-7***。耶和華的使者遇見了她,又給了她三句話:第一句是“你回到你主母那裡,服在她手下”***創16:9***;第二句是“你的後裔極其繁多,甚至不可勝數”***創16:10***;第三句是“你……要生一個兒子……他為人必像野驢”***創16:11-12***。在那裡夏甲就稱耶和華神為“看顧人的神”***創16:13***,她就按神說的回到主母那裡去。我們思想一下,夏甲的環境沒有絲毫的改變,但是她自己卻變了,變得能夠承受這不如意的環境,能夠剛強地面對。為什麼?因為夏甲的生命裡面認識到了神的計劃、神做事的方式,神給了她一個命令、一個應許、一個預言。她知道了神要讓她回到主母那裡去,她知道了神未來要做什麼事,她對於這一位神有了認識,她認識到神是看顧人的神,她的裡面就不再懼怕艱難的環境,而是能夠剛強地面對。

  在士師時代有一位士師叫基甸,最初耶和華的使者在他的面前問候他,他的裡面只有埋怨:大能的神他的作為在哪裡呢***參士6:12-13***?但是當他奉獻山羊羔,奉獻一伊法細面作了無酵餅,要試驗這一位與他說話的到底是不是主之後,他知道了與他說話的這一位就是主,而且他以為覿面見神就會死亡,神說你必不至死。***參士6:19-23***他體驗到了神是良善的神,他體驗到了神依然活在他們中間,雖然他們被米甸人所壓制。所以他在那裡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沙龍,就是耶和華賜平安的意思***參士6:24***。曾經的基甸裡面只有抱怨,但是弟兄姊妹,當他認識到神是活著的、良善的神之後,他的裡面充滿了平安。

  弟兄姊妹,可能今天你在你的職場中、在你的家庭中、在與別人的交往中,你的裡面也有抱怨,你對這個社會、你的單位也會有不滿,我們真的需要在新的一年更加地認識神。我們只有更深地去認識神,與神的關係更加親密的時候,當你面對不如意的環境,你的裡面才有平安。

  每一次我們在敬拜前,我們的主禮牧師或證道牧師,常常會問候弟兄姊妹平安,我們的迴應總是:“阿們!”親愛的弟兄姊妹,你真的裡面有平安嗎?神的平安真的在你的裡面嗎?很多的時候我們的裡面沒有平安,甚至我們在侍奉當中都沒有平安。我們真的需要神來憐憫我們,我們需要竭力地追求他、認識他,我們需要在生命裡面認識神,我們才能夠像基甸一樣得著更多的平安,所以我們要像神所期望雅各和約翰的一樣,像他們一樣知道:“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

  所以盼望我們在新的一年,我們能夠有新的勵志:我們在新的一年,願意更多地去明白聖經,明白神的話語;在新的一年,靠著主的恩典,靠著聖靈的光照,能夠認識我們自己;在新的一年,更靠著主的帶領,能夠認識他自己。這一切,其實都與聖經、與神的話有很密切的關係。所以盼望我們在新的一年裡,能夠藉助於神給我們這寶貴的書卷、寶貴的書信,能夠更深地認識聖經,認識自己,認識真神,讓我們的生命裡面更多地去體驗他的恩典,讓我們每一天也能夠活出主的樣式,願我們的神每一天都幫助、賜福給我們!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