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有哪些成語故事

  史記是一部偉大的歷史畫卷,在這部畫卷中可以看到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文明史。那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史記成語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史記成語故事:多多益善

  劉邦稱帝后,韓信被劉邦封為楚王,不久,劉邦接到密告,說韓信接納了項羽的舊部鍾離昧,準備謀反。於是,他採用謀士陳平的計策,假稱自己準備巡遊雲夢澤,要諸侯前往陳地相會。

  韓信知道後,殺了鍾離昧來到陳地見劉邦,劉邦便下令將韓信逮捕。押回洛陽。

  回到洛陽後,劉邦知道韓信並沒謀反的事,又想起他過去的戰功,便把他貶為淮陰侯。韓信心中十分不滿;但也無可奈何。

  劉邦知道韓信的心思,有一天把韓信召進宮中閒談,要他評論一下朝中各個將領的才能,韓信一一說了。當然,那些人都不在韓信的眼中。劉邦聽了,便笑著問他:“依你看來,像我能帶多少人馬?”

  “陛下能帶十萬。”韓信回答。劉邦又問:“那你呢?”

  “對我來說,當然越多越好!”

  劉邦笑著說:“你帶兵多多益善,怎麼會被我逮住呢?”

  韓信知道自己說錯了話,忙掩飾說:“陛下雖然帶兵不多,但有駕馭將領的能力啊!”

  劉邦見韓信降為淮陰侯後仍這麼狂妄,心中很不高興。

  後來,劉邦再次出征,劉邦的妻子呂氏終於設計殺害了韓信。

  史記成語故事:鋌而走險

  春秋時期,一百七十多個諸侯國互相爭權奪利。到中期,晉國和楚國成了兩個陣營的首領,勢均力敵,難分伯仲。其中,鄭國是個有道的小國。但不幸的是,鄭國地處兩大強國晉國與楚國之間,北面不敢得罪晉,南面更不能冷落楚。

  公元前610年,晉國會聚了一部分諸侯國,一起向楚國示威,施加壓力。晉國國君懷疑鄭國與楚國暗中勾結,懷有二心,不肯與前來的鄭國國君相見,弄得鄭國誠惶誠恐。

  鄭國大臣子家,為當時的執政大夫。他見此情景,便給晉國的執政大臣趙盾寫了一封信。關於趙盾,可是個在晉國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趙盾的“外號”是盛服先生,這是因為趙盾每天勤於政事,天不亮就上朝,早到了就在朝堂前正襟危坐,恭侯國君。據說,當時他的仇人找了個刺客去殺他,刺客看到了正在獨自等侯上朝的趙盾,竟被其忠君愛國的情操深深感動,於是不忍心加害於他。

  言歸正傳,子家的信中說,鄭國和晉國一直很尊敬友好,但仍不能使你們滿意。我們現在左右為難,既怕得罪晉國,又怕得罪楚國。就像一頭被獵人窮追猛趕的小鹿,本來是不願意離開肥嫩豐腴的水草和森林的,可是一旦被獵人逼得走投無路時,再危險的懸崖絕壁也會不顧一切地跳下去。如果你們把我們逼急了,鄭國也只好鋌而走險,去尋求楚國的保護了。那時,你們晉國可不要後悔呀!

  趙盾接到信後,認為很有道理。便說服晉國國君改變了對鄭國的態度,以免他們投入楚國的懷抱。然而,在此後的幾十年裡,鄭國時而依附晉國,時而追隨楚國,弄得晉楚兩國都哭笑不得。

  史記成語故事:破釜沉舟

  有一年,秦國的三十萬人馬包圍了趙國***那不是原來的那個趙國***的鉅鹿***今河北省平鄉縣***,趙王連夜向楚懷王***不是原來那個楚國的國王***求救。楚懷王派宋義為上,項羽為次將,帶領二十萬人馬去救趙國。誰知宋義聽說秦軍勢力強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來,不再前進。軍中沒有糧食,士兵用蔬菜和雜豆煮了當飯吃,他也不管,只顧自己舉行宴會,大吃大喝的。這一下可把項羽的肺氣炸啦。他殺了宋義,自己當了“假上”,帶著部隊去救趙國。

  項羽先派出一支部隊,切斷了秦軍運糧的道路;他親自率領主力過漳河,解救鉅鹿。

  楚軍全部渡過漳河以後,項羽讓士兵們飽飽地吃了一頓飯,?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俅??旄閃福?緩蟠??a href='//' target='_blank'>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稱舟***鑿穿沉入河裡,把做飯用的鍋***古代稱釜***砸個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統統燒燬。這就叫破釜沉舟。項羽用這辦法來表示他有進無退、一定要奪取勝利的決心。

  楚軍士兵見主帥的決心這麼大,就誰也不打算再活著回去。在項羽親自指揮下,他們以一當十,以十當百,拚死地向秦軍衝殺過去,經過連續九次衝鋒,把秦軍打得大敗。秦軍的幾個主將,有的被殺,有的當了俘虜,有的投了降。這一仗不但解了鉅鹿之圍,而且把秦軍打得再也振作不起來,過兩年,秦朝就滅亡了。

  打這以後,項羽當上了真正的上,其他許多支軍隊都歸他統帥和指揮,他的威名傳遍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