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的史記有哪些故事

  《史記》是我國曆史名著,文化瑰寶。史記作者是我國古代文學家司馬遷。那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司馬遷的史記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司馬遷的史記故事:主動辭官

  淮南王和衡山王謀反後,朝廷正加緊追究黨羽,公孫弘卻重病不起,他自認為沒有什麼功勞可以身居高位,身為丞相應當輔助國君安撫天下,使人人都遵循當臣子的準則。如今諸侯反叛,這是丞相工作不稱職的結果。他害怕自己病死,無法表攻打跡,於是上書武帝說:“我聽說天下的常道有五種,用來實行這五種常道的有三種美德。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和長幼的次序,是天下的常道。智慧、仁愛和勇敢,是天下的常德。所以說:‘力行近乎仁,好問近乎智,知恥近乎勇。’知道這三種情況,就知道怎樣自我修養了。知道自我修養,就知道怎樣治理別人。天下沒有不搞好自我修養卻能去治理別人的,這是百代不變的道理。現在陛下躬行大孝,以三王為借鑑,採用起周代治國的方針,兼備文王和武王的才德,根據才能授予官職。我才質低劣,沒有功勞,陛下卻特意把我從平民百姓提拔起來,封為列侯,賜給三公之位。我的品行才能不能與您的賞賜相稱。我平素就有舊病,恐怕先陛下而去,無法報答陛下的恩德。我希望交回侯印,辭官歸家,給賢者讓路。”

  武帝卻說:“古代獎賞有功的人,表彰有德的人,守住先人事業要崇尚文德教化,遇到禍患要依仗武功,這個道理是永久不會改變的。我從前能夠幸運地繼承皇位,心中十分不安,一心想同各位大臣共同治理天下,你應當知道我的想法。君子都是善待賢良,憎惡惡人的。你不幸得病,不要擔心治不好,也沒有必要辭官歸家,您這樣做實際是彰顯我的無德呀!你還是安心養病吧。”幾個月後,公孫弘病情好轉,再次上朝辦理政事。

  司馬遷的史記故事:幸運的丞相

  丞相匡衡是東海人。他好讀書,曾經跟隨五經博士學習《詩經》。他家境貧寒,要靠給人做僱工耕田來養家餬口。晚上,因為家裡窮,點不起蠟燭,他就悄悄地在牆上鑿了個小洞,借用鄰居家的燭光看書。他才能也不高,多次參加朝廷選拔人才的考試,但是都沒考中,等考到第九次時才勉強考中了丙科。雖然多次應考不中,但是屢次的讀書讓他對經書非常諳熟。後來,他補官為平原郡文學卒史。這樣又過了好幾年,他的人緣一般,郡裡的人都看不起他。正當這時,御史徵調他進京,以候補百石官屬的身份被薦舉做郎官,補為博士,拜為太子少傅,侍奉孝元帝。孝元帝喜歡《詩經》,就升任匡衡為光祿勳,讓他住在皇宮裡擔任自己的老師,教授皇帝的侍臣。皇帝也時常坐在他的身邊聽講,對他寵幸有加。他的地位也就一天比一天高貴起來。御史大夫鄭弘因為犯法被免官,匡衡就繼任為御史大夫。一年多之後,韋玄成丞相逝世,匡衡又繼任為丞相,被封為樂安侯。在十年之間,他不出長安城門而官至丞相,可以說他是漢代官吏中少有的幸運兒。

  司馬遷的史記故事:人臣之極

  漢武帝元狩元年,天子立了太子,並在群臣之中為太子選拔老師。石慶有幸從沛郡太守調任太子太傅,七年以後,升任御史大夫。

  元鼎五年的秋天,丞相犯罪被罷免。天子下詔說:“先帝十分尊重萬石君,他的子孫也有孝行。因此,朕任命御史大夫石慶為丞相,冊封為牧丘侯。”當時,朝廷正在南邊征討南越、東越,在東邊攻打朝鮮,在北邊驅逐匈奴,在西邊攻打大宛,國家處在多事之秋。天子也忙著巡查全國,修復古代的神廟,到名山祭祀天地,鼓勵禮樂。結果國庫空虛,國家財政吃緊,桑弘羊等人開闢財源,而王溫舒那樣的官吏推行嚴苛的法律,兒寬等人推行文學。這些人做到了九卿官,交替當權。因此,國家的大事不由丞相來決定,丞相只是成了忠厚、謹慎的擺設罷了。

  元封四年,關東地區遭災,出現了兩百萬的流民,其中沒有戶籍的人就有四十萬。公卿大臣們私下議論此事,打算請求天子把這些流民遷徙到邊疆地區,以示懲戒。天子認為,丞相年老、謹慎,不會參加這樣的議論,就賜丞相休假回家,然後,派人查究御史大夫以下議論上奏的人,竟敢擾亂皇帝的視聽,干擾皇帝的決斷。石慶很慚愧,認為自己不能勝任職守,便上書說:“臣有幸位居丞相,但才能低下,沒有辦法來輔佐天子治理國家,致使國庫空虛,百姓流離失所。臣的罪過滔天,理應被處死,而天子不忍心懲罰我。因此,臣上書告老還鄉,以便為賢能之人讓出道路。”天子看過奏章以後,回覆說:“糧倉已經空虛,貧苦的百姓已經流散,而丞相卻想請求朝廷遷移他們,給國家造成動搖、危害之後,丞相再辭去職位,你想要把國家的危難推給誰呢?”石慶反而受到天子的責備,他十分慚愧,又重新開始處理政事。

  石慶在職九年,沒有能夠發表什麼匡正時弊的言論。好不容易有一次,他曾經打算請求懲辦天子親近的大臣所忠、鹹宣,但是沒能讓他們服罪,自己反而因此獲罪,後來只能出錢贖罪。太初二年,石慶去世,朝廷賜他諡號為恬侯。平日裡,石慶十分喜愛他的二兒子石德。於是,天子便讓石德繼承了石慶的爵位。後來,石德擔任太常,犯法應該被處死,家裡出錢給他贖了罪,他被貶為平民。

  石慶擔任丞相的時候,石家的子孫中,官至二千石級別的就有十三人。而石慶死後,這些人一個個犯了法而遭到罷免,石家孝敬、嚴謹的家風便逐漸地衰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