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有哪些經典故事

  《史記》一書,自問世以來,就不斷有人研究。那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史記的經典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史記的經典故事:公子為人

  魏公子,名叫無忌,是魏昭王的小兒子,魏安僖王同父異母的弟弟。魏昭王去世以後,安僖王繼位,賜封無忌為信陵君。當時,范雎逃離了魏國,到秦國做了宰相。因為范雎怨恨魏國丞相魏齊,所以,他便率領秦軍圍攻魏國,在華陽城下打敗了魏軍。為此,魏安僖王和公子無忌都十分擔憂。

  無忌為人仁厚,又能夠禮賢下士,所以,天下的士人都爭相前來歸附他。無忌門下的食客有三千人之多。在這個時期,很多諸侯國因為無忌的賢能和他門客眾多,竟然有十餘年不敢侵犯魏國。

  有一次,無忌與魏王正在下棋,突然,有大臣報告說從魏國的北方邊境傳來了烽火警報,趙國的軍隊南下侵略,就要進入魏國境內。魏王聽了之後大吃一驚,就停止了下棋,打算召開緊急會議。無忌對他說:“大王不要擔心,這只不過是趙王打獵而已,並不是入侵。”於是兩個人繼續下棋。但是,魏王心裡仍然很害怕,心思早就不在棋上了。過了一會兒,大臣又來報告北部邊境的情況,說趙王是在打獵,不是入侵魏國。魏王非常吃驚,問無忌說:“公子為什麼知道事情的真相呢?”無忌回答說:“臣的門客之中,有人可以打聽到趙王的一舉一動,他們總是把這些情況及時地報告給我。因此,我知道趙王是在打獵。”沒想到這句話竟然改變了魏王對無忌的看法,他害怕無忌的賢能,擔心他早晚會取代自己,於是再不敢把國家大事委託給他了。

  史記的經典故事:逍遙的莊子

  莊子,蒙地***今河南省商丘縣東北***人,名叫周。莊周曾經擔任過蒙地漆園的官吏,史稱“漆園傲吏”,是地方官吏的楷模。和梁惠王、齊宣王是同時代人。當時諸侯混戰,爭霸天下,他不願與其他的統治者同流合汙,便辭官隱居,潛心研究道學。他的學問廣博,各個方面都有涉獵。他大大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學說,與老子並稱“道家之祖”。因此他著述的十多萬字,大體上都是類似寓言。此外,他還寫了《漁父》、《盜跖》等文章,用來詆譭孔子學派的人,也用來闡明老子的學問。但是像他寫的《畏累虛》、《亢桑子》這樣的書,都是空談而沒有事實根據。

  然而莊子善於編織文字、分析詞句,善於描摹事物、抒發情感,故意捏造事情,以攻擊儒家、墨家的學說,即使是當代有名的學者,也難免受到他的批評。他的言辭瀟灑自如、隨心所欲,因此上自王公大人,下至平民百姓都沒有人能夠真正地瞭解他。

  楚威王聽說莊周有學問且賢能,於是派使者攜帶厚禮去邀請他,並且許諾讓他做國相。莊周笑著對楚國的使者說:“千兩黃金確是非常厚重的薪金,卿相也是十分尊貴的職位。但您難道沒見過大王祭祀時所用的牛嗎?飼養它幾年後,給它穿上帶花紋的衣服打扮得漂漂亮亮,其實就是把它送進太廟作祭品。在這個時候,即使它只想做一隻安分平凡的牛,恐怕也沒法做到了!我如果接受了大王的任命,就會是那樣的下場了!您趕快走吧,不要在這裡打攪我清心修道!我寧願在汙水溝裡戲水,享受快樂,也不願讓國君束縛我自由的生活;我寧願一輩子不做官,享受平凡帶來的那份平靜,也不願放棄我現在安寧、快樂的日子。”

  史記的經典故事:臨危受命

  春秋時,陳***為周武王滅商後所封的媯姓國***厲公的兒子叫陳完,因事逃到齊國後,改姓田,所以稱為田完。司馬穰苴,就是田完的後代,也稱其為田穰苴,因為他不是田完的嫡傳子孫,因此地位只是相當於一個普通的農民。

  齊景公時,晉國出兵攻打齊國的東阿***今山東省平陰縣西南部***和甄城***今山東省鄄城縣西北***,燕國又進犯齊國黃河南岸的領土。齊國的軍隊被晉燕兩國打得大敗,國土也遭到了蠶食。齊景公對此非常憂慮,晏嬰就向齊景公推薦了田穰苴,說:“穰苴雖說是田家的小妾生的孩子,可是大家都佩服他的才能,敵人也畏懼他的武略。希望大王能試用他看看。”於是齊景公召見了穰苴,跟他共同議論軍國大事。齊景公對他的陳說十分滿意,立即任命他做了,率兵去抵抗燕、晉兩國的軍隊。穰苴說:“我的地位一向卑微,大王把我從平民中提拔起來,比大夫的地位還要高,士兵們是不會服氣我的,百姓也不會信任我。如果一個人的資歷卑微,權威就樹立不起來,臣希望能派一位大王寵信、國家尊重的大臣來做監軍。”於是齊景公就答應了他的要求,派寵臣莊賈去做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