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美德的故事有哪些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指中國歷史上流傳下來、具有影響、可以繼承、有益於後代的優秀道德遺產。那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傳統美德的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傳統美德的故事:袁升還妾

  【袁升還妾】

  袁升買妾。義而歸之。不求聘禮。復贈餘貲。

  【原文】

  宋袁升、五旬無子。其妻具資。囑往臨安買妾。妾有憂色。問之。泣曰。妾固趙知府女。父歿家貧。母鬻妾。為歸葬計耳。升即送還。不索聘財。復以橐中資贈之而歸。妻迎問妾安在。告以故。妻喜。明年。生子韶。後為顯官。

  升之義無論矣。而其妻之賢。亦莫及也。入宮見妒。女子常情。升妻乃自具資。囑夫買妾。歸時復躬自迎問。得其故。則喜而慰之曰。君設心如此。行當有子矣。夫義妻賢。無怪翌年即得貴子也。

  【白話解釋】

  宋朝有個袁升。年紀五十歲了。還沒有兒子。他的老婆具備了銀錢。叫他到臨安地方去買一個小老婆。袁升就去買了一個女子。可是那個女子的臉上、很有憂愁的樣子。袁升就問那個女子、為了什麼緣故這樣的憂愁。那個女子哭著道。我原來是趙知府的女兒。因為父親死了。家裡窮得很。所以母親把我賣了。得了這筆錢。可以歸葬父親了。袁升聽了這一番話。就把那個女子送了回去。不但不向他們討還聘錢。並且又另外把自己袋裡餘剩的錢、資助他們。袁升回到家裡。他的老婆就迎著他。問買來的小老婆在那裡。袁升就把這件事的原委告知了。他的老婆也覺得很高興。說他心腸好、一定會有兒子的。果然第二年。就生了一個兒子。名叫袁韶。後來袁韶做了很大的官。

  傳統美德的故事:仲淹義田

  【仲淹義田】

  宋范仲淹。千畝義田。以濟群族。衣食賴焉。

  【原文】

  宋范仲淹、平生好施與。擇其親而貧。疏而賢者。鹹施之。方貴顯時。置負郭常稔之田千畝。號曰義田。以養濟群族之人。日有食。歲有衣。嫁娶喪葬皆有贍。擇族之長而賢者主其計。而時其出納焉。

  公少孤貧。以天下為己任。嘗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每感激論事。奮不顧身。一時士大夫矯厲尚風節。為政仁厚。所至有恩。民皆畫像立生祠。義田之置。只以贍族。然已無人能及。

  【白話解釋】

  宋朝時候有一個名臣。姓範名字叫做仲淹。他的平生做人。最喜歡救濟人家的窮苦。凡是他的親近又貧窮的人。和疏遠的裡面有賢良的人。他一定都給他們錢用。當他做大官的時候。買了近城的好田一千畝。稱他做義田。去贍養和救濟他自族裡的許多人。每天有飯食給他們吃。每年有衣服給他們穿。凡是有嫁女兒的、娶媳婦的、或是有亡故的、有安葬的、種種事情。都有錢貼補他們。並且選擇了他族裡年長又賢良的人。去管理這件事。一切銀錢的付出和收入。都有一定的時候。

  傳統美德的故事:·查道博施

  【查道博施】

  查道童年。畫地為第。資斧助喪。且為擇婿。

  【原文】

  宋查道、幼畫地為大第。曰、此當分贍孤寡。長赴舉。貧不能上。親族裒錢三萬遺之。道過父友呂翁家。翁喪無以葬。將鬻女以襄事。道傾錢與之。且為其女擇婿。別加資遣。又故人卒。貧甚。質女婢於人。道為贖之。

  查道知虢州時。歲歉。出積廩米賑之。又設粥糜以救飢者。全活萬餘人。平居、祿賜所得。輒散施親戚。與人交。多周給。其博施濟眾之懷。胎於兒時。成人之美。全始全終。故曰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

  【白話解釋】

  宋朝有個姓查名道的人。幼小的時候就在地上畫著一所大房子。說道。這個屋子。是應當去分給贍養那些沒有父母、和沒有了丈夫的人。長大了要去上京考試。可是家裡沒有錢。不能夠上路。他的親戚和族裡的人。就大家集合了三萬文錢。去送給他做費用。路過他父親的朋友呂翁的家裡。剛剛呂翁死了。家裡窮得很。不能夠安葬。想把女兒賣去了。去辦喪事。查道就把所有的錢。盡數給了呂家。並且替呂家的女兒。選擇了一個女婿。另外用了錢。把他出嫁了。查道又有一個老朋友死了。家裡非常的窮苦。把女兒押了錢。給人家做丫環了。查道又替他贖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