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的收藏與鑑賞方法

  佛像在拍賣市場千金難求,那麼佛像如何收藏與鑑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各時期傳入的有限的印度佛造像如同種子,在各時代、各地域形成不同風格的造像。隨著中國佛教文化的成熟,傳入中國的印度佛像在中國工匠的手中逐漸脫離原有風格,加入了中國自身的造像形態,建立、發展成獨特的中國佛像,在這藝術融匯、交流中,呈現出各時代多姿多彩的鮮明特色。

  金銅造像是一種三維立體的雕塑藝術,也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人體藝術,不同的只是其面部表情、手印、服飾、坐姿及周圍的陪伴物、臺座、持物等等而已。因此,可以把一般的鑑定要點歸納為以下六點:一看面相和體形,二看手印與坐姿,三看標識與坐騎,四看細部與裝飾,五看材料與質地,六看銘文與題記。

  首先,所謂標識和坐騎、佛像的手印、坐姿都是有定規的,只要仔細觀察和對照,就可正確地為一件造像定名,分清是佛還是菩薩,究竟是哪尊佛哪尊菩薩。正確的定名是正確鑑定的前提。

  再者,佛像的面相與體型,是鑑定佛像的關鍵。它包括面部的五官、身材的比例、肌肉的表現、整體的風格等等,哪怕同一朝代的不同時期,也有很大的差異。比如清代康熙、乾隆時期和嘉慶、道光時期的造像,就有著一定的差別。

  其後,所謂細部與裝飾,可以說是佛像鑑定時非常實用的小竅門。如明代蓮花座與清代蓮花座上的蓮瓣裝飾,明代蓮瓣精細而長,且瓣與瓣中有小型三角裝飾,而清代蓮瓣則顯得粗壯,瓣與瓣間也無裝飾。因此,明清金銅佛像看蓮瓣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

  再有材料與質地,這是鑑定中最為直觀的。銅佛像的材料主要有青銅、黃銅和紅銅。在鑑定時,要注意不同的時期用銅是不同的。如同樣是清代,早、中期是不同的,特別是乾隆時期,因為國力強盛和皇室對佛像的崇奉,這時造的佛像用材料特別好,所以乾隆時期佛像一上手,就有特別沉的感覺,而到晚清的佛像,手感要輕許多。

  不同地區或受不同地區影響而生產的佛像,用銅和用料也不相同。如藏佛教造像,內地宮廷的造像注重整體鎏金上光,藏地的佛像則注重遠視效果,喜歡鑲嵌各種礦物,包括綠松石、青金石等,有的只在臉部鎏金或貼金。而同為藏地造像,受克什米爾風格影響的造像,多以黃銅鑄造,澄黃亮麗,他處少見。同時,眼與白毫常以白銀鑲嵌,脣部和衣紋喜歡用紅銅鑲嵌,使整體造像顯得非常華麗。而受尼泊爾風格影響的造像,則多用紅銅鑄造,鎏金並鑲嵌寶石。

  最後是注意銘文和題記。銘文與題記是造像本身提供給我們的文字鑑定內容。一般說佛像上的題記從佛像一出現就有了。明代有“大明永樂年施”和“大明宣德年施”款,清代則為“大清乾隆年制”款,這兩個朝代只有這3個款識較多,其他年號一般不刻款。

  另外在鑑定中,還需注意的一個問題是必須參照別的藝術門類。比如藏傳佛像,可以參照壁畫、唐卡來輔助鑑定。當然對文物愛好者與收藏者來說,儘可能地接觸、觀看一些藏品,比如參觀故宮博物館、河南省博物院、陝西碑林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等有雕刻和佛教造像專門陳列的展館,更是學習鑑定的好地方。

  凡文物有鑑定就有辨偽。清末以來,國內外考古學家和收藏者,對佛像藝術的研究與喜好不斷升溫,金銅佛像不再是純粹的崇拜偶像,它也成為代表一種宗教文化的藝術品,特別是近年更是成為收藏者尋覓的物件。因此作偽的佛像也如洪水般氾濫市場之上,這就要求收藏者高度重視,要收藏必先辨偽。一般而言,偽品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也是最易識別的那些粗製濫造的新佛像,一看就知道是作偽的。這些佛像往往大批出現,價格低廉。

  第二類,是按真品仿造的。這些佛像的製作要考究些,而且還常常會經過做舊,所以較為難辨一些。其中還分以下幾種情況:

  ***1***以真品翻模製造的。這種用真品做模在翻新的作偽法,乍一看整體很像,但真拿在手中就會有過重或過沉的感覺,銅質也很硬,鏽色也不自然,鎏金都是以電鍍法鎏的金,光澤極不自然。古代是用水銀法鎏金,色澤很沉穩,給人以厚實的感覺,雖然經過長期的磨蝕會露出銅胎之色,但古意盎然,這是仿品不可比擬的。如果再看細布翻模的偽品往往在細部交代不清。因為翻模之品,出模後在衣紋、手指、面部等處還必須進行細加工。古代工匠在製作時,對少對佛經所言的要求有些理解,再加上製作上的盡心,自然是現在那些對佛教教義一無所知,急功近利、以營利為目的的作偽者難以比擬的。

  ***2***以真品為範本重新制作的。這些偽品往往以比較著名的真品為範本,而且多是以圖錄照片為參考的。因為是參考平面複製立體,缺乏立體感和細部的把握,特別是像的背面、底部、區域性紋飾,更會有貌合神離的感覺。所以,看器物更要注意器物的細處,才能不被迷惑。

  ***3***是以真品為範本綜合創造的。在製作前,作偽者找了一此真品和名品為參考,但製作時又不以哪一件為本,而是綜合創作的。這類佛像主要是清末民國時古玩行所仿的,仿唐以前的多一點,這就需要我們仔細審視了。但作為“民國仿北魏”、“民國仿唐代”的造像收藏進來,用作參考,也末嘗不可。

  ***4***按傳統技藝製造的新佛像,這裡主要是指西藏地區的新佛像,還包括一些法器。西藏地區與臨近的尼泊爾具有數百年以上的佛像製作歷史,特別是一些偏遠地區的工匠們,仍然忠實地遵循著古法在製作著各類佛像,他們並不是作偽圖財,而是供給信徒崇拜的偶像。所以他們的作品合乎佛教教理,加工之傳統技法世代相延,有一整套標準的製作程式,明清以來幾乎不變。

  第三類,比較容易迷惑人的就是所謂“移花接木”法作假的偽品。1、數件拼合。就是將失落的殘件重新拼裝起來。比如,明代的獅子放上清代的像。2、真品加偽款。比如將清代晚期的佛像刻上“大清乾隆年制”,來提高身價。3、新舊拼湊的作偽法。比如缺個座子、缺個背光等,配上新座子、或配上新背光,來充完整的舊品。

  最後,是款識的辨偽。可分為真品偽款、偽品真款和偽品偽款三種。作為者總希望在作偽後能抬高物品的身價,比如,在明代早期佛像上加刻“大明永樂年施”或“大明宣德年施”款,其實,這反而破壞了品相。偽品偽款自然是無一可取,但還有一種偽品真款要注意觀察,這就是前面所說的“東拼西湊”造成的,在真品有款的座子或背光上,加上新佛像,像是偽的,可款是真的。以上幾點都要求我們看東西要具體、全面、不可拘泥於一點、一處、見小不見大。同時,還可以從字型、字形來分析。總之,還要綜合判斷,特別注意。

  金銅佛像的收藏和其他銅器的收藏基本相同。金屬品文物的收藏都要注意防潮、防鏽以及修補、去鏽等。知識佛像具有宗教遺物的特點。所以我們在收藏中,要注意到它的宗教特性,多少應該帶些對宗教的敬意,瞭解一些宗教儀規,從而區別於一般的金屬文物。

  佛像收藏價值

  “漢傳”和“藏傳”

  中國金銅佛製作大約有兩千年曆史,但具體始於何時,尚無定論,需進一步研究。現代人將中國古代金銅佛分為“漢傳”和“藏傳”兩大類。漢傳金銅佛自東漢始造,歷經魏晉、南北朝、唐宋……歷史跨度漫長;藏傳金銅佛像則以元明清傳世品多見。

  時代不同,佛造像的形象也不一樣

  隨著社會的發展,各個時期的佛造像都具有與當時社會習尚和精神相一致的特徵。如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瘦骨清像”,讓人們想起了“建安風骨”。唐代造像的華嚴大氣,則體現出唐代雍容大度、海納百川的輝煌氣象。宋代的佛造像已完全世俗化,佛彷彿已走入了人間,成了人們自己身邊的你、我、他,顯得非常可親、可敬。

  珍貴的名族藝術遺產

  佛像製作最初從五胡十六國開始慢慢興起,至魏晉南北朝時達到了一個高峰。據瞭解,現存最早的有明確紀年的金銅佛像是後趙建武四年***公元338年***的一尊鎏金銅佛坐像。這些佛像不僅是佛教徒膜拜崇奉的物件,也是珍貴的民族藝術遺產,受到中外收藏界的深愛。據觀察,在拍賣市場中創出高價的,大多是明清時期的金銅佛像。在現在的市場上,一尊銅質佛像小品,其市場價格至少在5萬元左右。品質上好的銅佛像,價格可達10萬元至100萬元之間。

  佛像的收藏辨偽方法

  從佛像的質地辨偽

  佛像適用的紫銅、黃銅、青銅及金、銀、鐵、石、木、泥、流、瓷、漆等為主,作為一般的銅鐵佛像,偽作一般銅質生硬、鎏金刺眼,有人工作鏽痕明顯,手感沉重,敲擊聲音清脆。金屬類佛像的做舊,以傳統表面作鏽做舊為主,在做舊前將胎質表面打磨光滑,用毛筆蘸三氯化鐵水溶解,在佛像表面塗抹,抹後立馬變黑。然後再用“點泥法”做鏽斑,將事先準備好的老牆土用清水調成糊狀,用牙刷或者排筆往上慢慢刷,晾乾後,再精細蹭磨壓光,形象極其逼真。就是“內行”也很難辨其真偽。

  化學做舊更是棋高一籌。一兩千年的舊佛像,經現代的高科技做舊法,上千年才能形成的鏽蝕經化學做舊,可在幾十天內完成,其手段是通過硼砂、硫酸、電解、化學、浸泡、火燒、包漿、煙燻、膠粉等手法,而製作出來的佛像也可達到黑漆石、綠漆古、棗皮紅等古色古香的外觀顏色。

  用現代高科技手段辨偽

  對材料進行分析鑑定,如石雕佛像,檢測其原料可採用“巖相分析法”、“X射線衍射”,檢測其原料生產地可採用“巖相分析法”、“化學分析”、“穩定同位素分析”、“熱法分析”,檢測其製造工藝可採用“顯微觀察”,檢測年代可以採用“裂變痕跡斷代黑曜岩水合法斷代”。

  用傳統的方法進行辨偽

  看一件完整的佛像,要從整器著眼,看整個佛像的動態,看整個佛像的比例、佛像的神韻、佛像的鑄造水平、佛像的保管情況和質量及整個佛像的破損情況來判斷,整器分辨真偽還要根據鑄造工藝特點,如鑄痕、鑄磨、碎裂程度、錯位、墊片、砂眼、焊痕等加以分析。同時還要考察佛像的比重,新鑄就的重量較之出土的要重。行內稱這種現象為“壓手”。從銘文辨別來講,與紋飾辨偽相同,主要的要了解每個時期銘文的時代特徵,要從銘文的內容、篇幅、字型以及銘文的位置與器形物制和紋飾等是否為同一時代的風格,再看銘文是鑄字還是刻字,即鑄或刻產生矛盾。其次還要看字口和鏽色,而腐蝕的偽銘字口內凹凸不平。真器敲出的聲音發悶,偽器的聲音清脆悅耳。佛像是個傳世的還是出土的,因出土年代不一樣,有的沒有生鏽只有各種顏色的皮層,有的有各種顏色的鏽蝕但鏽蝕上有一層常年把玩出的包漿,這一點也很重要,因為這是斷定傳世佛像最為關鍵的首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