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名人有哪些勵志故事
最近很多小夥伴都在問小編說,那麼關於名人的勵志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名人的勵志故事:契訶夫的生日禮物
俄國小說家、劇作家契訶夫44歲生日那天,老朋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雙手呈上一塊古色古香的刺繡作為他的生日禮物。契訶夫一看,有些責備地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說:“這是一件珍品,價格不菲,應當放到博物館裡才是。”
“那麼我該送你什麼呢?在這樣一個為你的生日祝福的日子裡,總不能沒有表示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真誠地說。
“既然一定要送,那我也就不客氣了,送我一雙襪子吧。”契訶夫說得一本正經。朋友們則面面相覷。契訶夫接著補充道:“我忙於創作,而我的妻子是個演員,也不擅長照料我的生活。當我告訴她:‘親愛的,我的襪子破了,右腳的大拇指頭都已經露出來了。’她卻很聰明地說:‘那你把右腳上的換到左腳上不就好了。’”說著說著,契訶夫哈哈大笑起來。朋友們也被契訶夫夫婦的既簡樸又幽默的生活情趣逗樂了。
從對待生日禮物的態度,可以窺見契訶夫的生活態度。他雖是享譽世界的著名作家,但他樂於過著一種簡單樸素的生活,與朋友相處也是真誠質樸的。質樸的人生活最簡單,生活簡單了就不會拖累工作,就會專心一意地工作,所以,契訶夫為世界文學寶庫留下了一筆豐富的文學財富。
關於名人的勵志故事:陳建斌不忘人恩
當年,陳建斌在中戲上大學時認識了回校講課的姜文,姜文演的《紅高粱》讓陳建斌有了偶像。可是,屬於新疆定向生的陳建斌,畢業後不得不回到烏魯木齊話劇團工作,劇團根本沒有話劇要排,整天沒事做,陳建斌感覺自己四年大學白上了,鬱悶不已。姜文建議他通過考研再次殺回北京,來北京考研的第一天,姜文就找到他,並請他吃飯。席間,姜文與他邊吃飯邊說:“我覺得你挺棒的,別放棄!”受到自己偶像的鼓勵和肯定,陳建斌發誓一定要混出個樣來!後來,陳建斌如願考上了中戲的研究生,還得到過姜文的不少指點,正式走上了演藝之路。2014年11月,陳建斌破天荒成為“金馬三料影帝”後,首先不忘的是感恩姜文:“他是影響我一生的人,當初我心灰意冷,已經對演戲不抱什麼希望的時候,是姜文的一頓飯,一句話,讓我沒有放棄,走到了今天。”
姜文當時已經是大明星,而陳建斌只不過是來北京考學的小演員而已,受到姜文的如此禮遇,怎能不讓初出茅廬的陳建斌感動萬分,信心大增。但陳建斌更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他在取得巨大成功後,還念念不忘姜文的知遇之恩,那“一頓飯,一句話”,至今刻在陳建斌心中。相信姜文聽到後,也會頗感欣慰的。兩個人友誼又怎能不與日俱增!
關於名人的勵志故事:從無名替身到最佳男配角
張晉從小就喜歡武術,11歲便進入四川少年武術隊,在勤奮與努力下,他在全國武術比賽中奪得過多項獎項,還在第七、第八屆全國運動會上獲得金牌和銀牌。
1998年,張晉從武術隊退役,喜歡武術的他直接加入了袁和平的“袁家班”做起了武術替身。替身,沒有正面露臉的機會,長長的劇組名單上更沒有他的名字,可以說替身是個無名英雄。
一同習武的隊員,退役後不是當了教練,就是進入企業做起了管理,還有的搖身一變成了廣告明星。只有張晉頂著金牌的光環默默無聞地奮戰在替身一線,這讓他的朋友十分不解,大家紛紛勸他轉行。他總是沉默不語,因為他熱愛武術,他希望將自己設計的精彩武打鏡頭展示給觀眾。
由於對武術的熱愛,張晉勤學苦練,哪怕只是一個簡單的轉身,他也要做到完美。由於張晉不怕苦,功夫好,加上良好的人品,為他贏得了越來越多的機會。2000年,在電影《臥虎藏龍》中,張晉擔任章子怡和楊紫瓊的替身。2002年,他在《英雄》劇組擔任甄子丹的替身。
在不做替身的時候,張晉就在一邊默默構思精彩的武打場景。那時候,張晉的腦子裡全是一幀幀的膠片,膠片上都是精彩的打鬥鏡頭。在電影《英雄》裡無名和長空在圍棋院那場出神入化的雨中打鬥,讓觀眾頻頻叫絕,便是出自於張晉的構思。
功夫不負苦心人,2002年,張晉終於從幕後走到了臺前,在電視劇《蕭十一郎》中,飾演反派角色雪鷹。雖然初涉熒屏,張晉的表演卻可圈可點。
漸漸地,張晉接拍了越來越多的電視劇,憑藉著精湛的演技,從言情劇到歷史劇,從流浪漢到抗倭戰將,張晉駕輕就熟。
2010年,一場音樂劇《真愛不老》在香港浸會大學學堂上演,張晉在劇中不僅表現出了精湛的演技,也顯露出不凡的唱功。有人甚至評價說,張晉的演技絲毫不輸於影帝。也有人說,張晉能接拍到音樂劇全是依靠蔡少芬的關係,不過是吃軟飯,本身哪有什麼演技可談。
一段時間裡,這種說法甚囂塵上,有時,在活動現場,有人當面還質問張晉,你覺得靠太太的關係得來的角色很有意思嗎?面對外人的挑釁,張晉從不回答,他只是更加努力地演戲,他知道謠言不是用辯解能夠平息的,靠的是自己的實力。
2013年,張晉進入王家衛籌備了長達8年的電影《一代宗師》劇組,很多人得知張晉要演一個戲份不多的形意拳宗師,都露出了輕蔑的表情。因為劇組彙集了章子怡、趙本山、梁朝偉、宋慧喬等海內外明星的加盟,張晉的戲份肯定是微不足道的,不過是給人家做陪襯罷了。
張晉卻十分珍惜這個得來不易的機會,為了演好這個別人不屑一顧的形意拳宗師“馬三”,他下了一番苦功。若是隻將打鬥戲演好,別人會說出身武術的他自然只會打鬥,如果只突出人物,別人又會說作為武術出身的人連打鬥戲都演不精彩,還能演好什麼。張晉細細研讀劇本,琢磨人物個性,而後再設計打戲。夢中,閃過的常常都是與眾人打,最後沒有突圍,與一個人打,最後卻慘死刀下,醒來後的張晉再也沒了睡意,拿過床頭的劇本,又看上了。
一個戲份很少的配角,張晉直接把他當成了人生中的第一個主角,他不僅要把“馬三”飾演好,還要演得精彩,演得動人。
當過沒名分、沒正面鏡頭的武打替身,遭受過“吃女人軟飯”的白眼,可是2014年4月13日,在香港金像獎的頒獎舞臺上,當頒獎嘉賓說出張晉的名字時,這一切不過是一場過眼雲煙——張晉憑藉《一代宗師》裡“馬三”一角,成功地打了一場翻身仗,不僅為自己正名,更是對自己實力的最好證明。
手捧獎盃,張晉激動地說:“就算我今天獲獎,一樣有人說我是靠蔡少芬的關係。我可以很自豪地說,我從來沒有用她的人際關係去接任何一個工作。”
從“無名英雄”到“最佳男配角”,張晉走了16年,16年裡,他經歷過崎嶇坎坷的替身歲月,經歷過被人嘲笑“吃軟飯”的尷尬,經歷過不為人所知的配角生涯,最終卻成就了一個好演員。
關於名人的勵志故事:做生意從來就沒有容易過
最近老是有人問我:“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今天上淘寶去開店還有機會賺錢嗎?總看到有人在淘寶上做得很好很快樂而且很賺錢,而自己做了個把月卻生意一直不好,快堅持不下去了,是不是自己做得太晚了……”
其實做生意從來就沒有容易過!起早貪黑,擔心受怕,患得患失,忙了一年顆粒無收甚至血本無歸,“眾叛親離”都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說生意好做的人基本是吹牛。任何時代做生意都是要冒風險,都是要付出巨大的腦力心力和體力。一夜暴富成名的事基本上是電視劇裡的故事,好生意都是需要時間和心血積累打造起來的。花大量時間精力未必生意會好,但不花時間精力是肯定不會有好生意的!淘寶開店也一樣。
其實13年前開店還仍然堅持到今天的人並不多。那時候開淘寶店也非常艱難,因為網購的客戶很少,物流很差,支付絕對不順暢。那時候開實體店的人常常笑話開網店的人是異想天開。其實很奇怪,十多年來,那些想通過開網店迅速致富的人基本都失敗和放棄了。而那些堅持把開網店當樂趣,當和人溝通交流的人卻基本上成功了,他們從一個人開店到僱傭幾十個上百個員工的人比比皆是……
做生意的第一要素是要用心。你做的事是你真正喜歡和熱愛的!因為你用心做自己的產品和服務,發現有客戶對你的產品和服務感興趣的時候,你自然會充滿感恩,會耐心熱情地和客戶溝通和交流……充滿感恩的人容易成功,更何況做你自己喜歡的事。所以你不太會覺得太累。開始的時候,做不做得成生意不重要,但找到對你的產品和服務感興趣的人非常重要。
做生意的第二要素是用腦。選擇了做什麼後,就必須思考如何做。尤其是小企業,你必須做出特色來,做出與眾不同來,做出樂趣來,做出自己和客戶的感情來。做生意不是簡單的買賣關係,而是在創作或發現一種你和你的客戶之間的一種共同認同的價值。找到喜歡你東西的客戶其實就是找到了一個“知己”!有了這樣的知己,你能不高興和感謝嗎?
做生意的第三要素是必須要花時間、花精力和花體力。幾乎所有優秀的創業者都是走路、吃飯、沖涼洗澡、睡覺做夢甚至上廁所時也在思考如何改進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在抓住每一分鐘時間傾聽客戶和自己的員工溝通,在流淚中學習,在沮喪中感受希望,在擔憂中品味零星的希望。過去的15年,很多人說淘寶是運氣好,我們確實有很多很多的運氣成分在裡面,但我們起得一定比大家早,我們下班一定比很多人晚,我們睡得一定沒有大家香,我們假期一定比大家少得多,我們的身體一直在沮喪和挫折中掙扎。
淘寶今天生意好做嗎?不容易!但也找不到其他更好做的地方了。如果每天有上億網購者來訪問的網站,你還是沒有辦法找到自己的客戶,你是否想過用心、用腦、用體力去改變自己的方法?以前你做生意只能面對幾十個人,而今天你可以每天面對全國甚至全球數十億人,問題是你覺得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是不是夠獨特,是否能在十幾億人中找到知己,是否能讓這些知己滿意,成為終身“知己”!
淘寶網剛設立的時候,我們希望給很多人帶去交易和交流的快樂。賣出東西是一種快樂,賣不出東西,思考如何賣,如何找到和有興趣的人交流也是一種獨特的快樂和享受。淘寶從第一天起就不是按商場或大賣場的買賣而設計的,而是希望年輕人通過貨物和服務的交易交流來產生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就如同人們去星巴克不是為了品嚐咖啡的味道,而是因為它是一種生活方式。人們買昂貴的服飾不是為了保暖,而是追求一種獨特的生活態度!淘寶打造的是一種創新、創造、創意的生活空間,裡面是無奇不有的“萬能淘寶”。
我發現這幾年做成功的淘寶店主基本上是那些把淘寶開個店當自己樂趣的那些“奇葩人士”。他們覺得買賣就是一種樂趣和交流方式。如果沒有人買你的東西,只能說明你找“知己”的方法有問題,或者你“特別”的服務和產品根本就沒有“知己”。花大錢砸市場而不是靠創意靠耐心靠服務去發現“知己”市場,那是愚蠢的自殺行為。但不想投入一點點小錢就想找到“知己”也是幼稚行為。
電子商務只是剛剛開始。未來30年才是真正的發展時期,未來,你可以不做生意,但你必須要有買賣。你買賣的未必是實物,而是你的創意和創造,是你對這個世界的暢想和夢想,你要找到的不是那個“買家”而是那個“知己”,你要學會相處的不是生意是未來,是明天的生活方式。你要經營的不是生意,而是在經營你更好的自己。
世界那麼大,電商還有至少30年,試試看吧。萬一你找到了一大批“知己”了呢?我們可以沒有很多的錢,但我們必須有很多的“知己”、朋友和“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