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名人的傳記勵志故事
很多同學在寫作文的時候都會需要用到一些來作為素材,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油水多的地方常常很滑
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是世界史冊上的偉人。他不僅是治國興邦的政治家、極富才華的演說家、二戰中的傳奇英雄,而且是著名的作家,曾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席瓦茲院士在給他的頒獎詞中曾如此評價:“丘吉爾在政治上和文學上的成就如此非凡……此前從未有哪位領袖人物能兩者兼備且如此傑出。”
1929年,丘吉爾在美國證券界巨頭伯納德•巴魯克的陪同下,參觀了華爾街的股票交易所。他被交易所中濃烈的投資氣氛所感染,覺得炒股賺錢對自己來說只不過是小菜一碟,於是立刻讓巴魯克給自己開了一個賬戶。他做的第一筆交易,很快就被套住了。隨後,他又瞄準了另一隻英國股票。他想,自己對這家公司知根知底,一定萬無一失。但出乎意料,他剛剛買完,股價就一路下滑,又牢牢地被套住了。他忙活了整整一天,做了數十筆交易,可謂屢戰屢敗。到收盤時,他已經資不抵債、接近破產了。
幸虧巴魯克早有準備,事先吩咐手下用丘吉爾的名字開了另一個賬戶。溫斯頓•丘吉爾買哪隻股票,“丘吉爾”就賣哪隻;溫斯頓•丘吉爾賣哪隻股票,“丘吉爾”又買哪隻。結果,溫斯頓•丘吉爾賠了多少,“丘吉爾”就賺了多少。由於巴魯克暗地裡的關照,才使溫斯頓•丘吉爾全身而退。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被譽為“文學史上的林肯”,是享譽世界的大文豪。從1929年開始,他先後在蒸汽機、電報機、印刷機等領域投資,結果損失了十幾萬美元。後來,他又投資於新式電話機,結果幾乎賠光了全部家產。無奈之下,他只得宣佈破產。後來,在朋友、大企業家亨利•羅傑斯的幫助下,他才勉強保住了自己著作的版權。儘管欠了一屁股的債,但他很有骨氣,退回了各地崇拜者的捐款,決定自己賺錢還債。此後他用了六年的時間,想盡辦法掙錢,總算還清了一切債務。
美國內戰時,尤里西斯•格蘭特將軍戰功赫赫,後來被選為美國總統,可謂風光無限。然而到了晚年,他聽信了兩個騙子的謊言,貿然帶頭參加了極具誘惑力的金融界活動,結果導致許多人上當,被騙走了不少的錢。儘管他是受害者,但卻把名譽看得比金錢更重要。於是,他決定賠償無辜者的損失。他變賣了田園、房產、刀劍和榮譽勳章等,總算償還了鉅額債務。後來,他口述了一部回憶錄,掙到了50萬元稿費,這才徹底走出了困境。
後來,這三位偉人都坦然地談到了上面的各自失誤。他們要用自己的故事提醒世人:油水多的地方常常很滑,而且摔倒之後想爬起來站穩,還很不容易。要進入油水多的地方,特別是進入油水多的陌生領域,不可不慎之又慎。
:王衛——成功並非來自偶然
作者:江東旭
二十多年前,他還是個一文不名的窮小子,今天,他卻管理著一家擁有二十餘萬名員工的龐大快遞王國,這個創業大軍中的傑出代表,就是順豐快遞總裁王衛。
在1993年的時候,王衛還是一個年輕的小夥子,他時常騎著一輛摩托車穿行在廣東深圳的大街小巷,後座上綁著鼓鼓囊囊的包裹,那是王衛受朋友所託,從香港將包裹運到深圳指定的人手中的,同時也將一些信件捎到香港去。久而久之,託王衛送包裹的朋友越來越多,他們又不好意思每次免費,於是常常塞些紅包給王衛。原本只是出於對朋友的信義之舉,王衛卻從中看到了商機。他想:既然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需求,能不能成立一家小公司,專門做運送業務呢?當王衛將這個想法跟父親交流時,得到了父親的肯定和支援。於是,王衛租了一間僅有三十多平方米的小店面,與幾個朋友合作,成立了一家專送快件的小公司。
公司成立之初,王衛和夥伴們一樣,肩背大旅行包,手裡拖著行李箱,一趟趟來往於深港兩地。由於他們起步早,又採取了低價策略,在與同行的競爭中搶佔了先機,公司迅速壯大,王衛也因此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然而,商場如戰場。就在公司的發展蒸蒸日上之際,危機也接踵而來。由於當時國內快遞市場門檻較低,導致快遞業異軍突起,一時之間大量快遞公司紛紛出現。此時,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就要迅速在國內布點,佔領市場,因此需要大量資金。王衛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一次次將公司的商鋪或物業抵押給銀行,向銀行貸款。
2005年,王衛再次以公司作抵押,向銀行貸款數百萬元,用於開拓國內業務。一次次“豪賭”終於換來了累累碩果,這一年,國內所有的城市基本上都有了順豐的快遞網點。站穩了腳跟的王衛,此時終於舒了一口氣。然而,他並沒有停下前進的步伐,隨著公司業務的成倍增長,一個大膽的念頭在王衛腦海中誕生了。在一次公司會議上,王衛提出用飛機送快遞的設想。此語一出,眾人譁然,因為在當時的國內快遞市場,還沒有一家快遞公司敢用飛機作運輸工具。於是王衛用一番前瞻性的研究和縝密的分析,探討了這個設想的可行性,最終消除了所有人的顧慮。
2009年,由於獲得民航總局批准,順豐航空公司開始運營,為順豐速運的航空快遞運輸業務服務。此後,順豐快遞的速度成為當時快遞市場的第一名。然而,此時也正是金融危機爆發後最困難的時期,大量快遞企業因資金鍊條斷裂而破產關門,順豐也一度瀕臨倒閉的邊緣,公司上下人心惶惶,都不知何去何從。此時,王衛臨危不亂,他激勵員工們堅持下去,還拿出自己的所有積蓄給員工發工資。他對大家說:“如果一定要倒,也要在最後一個倒下。人可以輸,但不能輸得沒有尊嚴!”終於,順豐艱難地渡過了市場蕭條期。隨著經濟形勢的復甦,公司再次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時至今日,順豐已成為中國速遞行業中民族品牌的佼佼者之一。
面對順豐今天所取得的成功,有的人把它歸結於王衛抓住了好機遇。但是,如果王衛沒有一雙善於發現商機的眼睛,沒有破釜沉舟的膽識,沒有鍥而不捨的堅持和鬥志,能成就今天的順豐嗎?正如王衛在一個企業家論壇上說過的一句話:“市場根本不相信成功的偶然性,一切的成功都來自於必然。”
是的,任何真正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那些看上去比較幸運的人,往往是因為他們比別人更努力!
:取與之間
作者:陸其國
提起五四運動中北京大學的愛國學生領袖,人們多記得傅斯年、羅家倫等,知曉段書詒的則不多。這也難怪,前者當年或扛舉大旗,或呼口號走在遊行隊伍最前列,萬眾矚目,後來又都成為著名學者:傅任中研院史語所所長,羅任國立清華大學首任校長,皆為一方才俊。反觀段書詒,用羅家倫的話說,“‘五四’那天,書詒雖然參加,卻不是主動的分子”。況且段既不注重考學位,也不著書立說。尤其是他英年早逝,留下的人生故事也有限。但有一點毋庸置疑,即知段書詒者,莫若傅斯年、羅家倫也。
“書詒是天下才。”這是傅斯年對段書詒的評價。羅家倫說:“書詒決非乾枯燥無味的人,而是平易近人的人,朋友們服他,不只因為他的遠見卓識,還因為他的真摯熱忱,何況他有高超絕俗的人格,有這種偉大人格的人,是不會對不起事、對不住人的!”當學生與軍警發生衝突,有學生被捕,眼見“事件愈加擴大,情勢非常嚴重,眾議不免紛紜的時候,書詒挺身而出,以沉毅、勇敢而熱忱的姿態,突現於全體北大同學和整個北京專科以上學生之前。他的言論、他的主張、他的氣概、他發光可以射入人心的眼睛,竟使他成為大家心悅誠服的領導者”。不久後,段書詒也因此“由北京學生聯合會會長被推為全國學生聯合會會長,擴大了‘五四’的號召”。
不過傅斯年、羅家倫最欽佩段書詒的,還是後者在“取與之間”所凸顯的亮點。羅家倫說,五四運動使他們名聲在外,後來“遇著過一些政治社會的引誘。可是書詒和我們一班友好,絕不為動,相約繼續求學,以充實自己,再圖報國”。之後他們在校長蔡元培的支援下,赴歐美留學。段書詒學成回國,即投身於國民革命工作,直至北伐成功。後來“他段書詒主持的中央訓練委員會正當抗戰時期,這機關的節省和效率,可以做各機關的模範,是大家所公認的”。比如編制明明可進120人,段書詒只用60多人。有人質問,他回答:“老百姓太苦了。”言下之意,縮編省錢,把錢用來為老百姓辦事。據羅家倫回憶,段書詒有兩次出任某部部長的機會,都被段堅決辭謝。家倫問其原因,段書詒說:“干政治就得有主張、有抱負,不然,我何必去站班。”在羅家倫眼裡,這就是段書詒在取與之間所凸顯的錚錚風骨。說起段在取與之間的一絲不苟,羅家倫還回憶起段書詒在1947年,任中央政治學校教育長時發生的一件事。當時段因積勞成疾,住進中央醫院,他本可以住高階病房,但他只肯住三等病房。羅家倫出於對摯友的關愛,準備了一點錢送到段家,請他夫人給他買些營養品,並叮囑她千萬別告訴段。結果,“他段賢德的夫人堅辭不收,經我以我和書詒三十年的友誼來壓迫她,她把錢留下來了。不想,她告訴了書詒,書詒又固執地要她退回”。最後,他夫人還是把錢送還給羅家倫。羅家倫感慨道:“書詒對我們生死之交的朋友,取與之間,尚且如此,其餘可想!”而一旦當段知道有“窮朋友”經濟困難,只要有能力,他常常慷慨地接濟他們。更令人聞之動容的是,1948年12月,段書詒於昏迷中被救醒,知道醫生給他用了氧氣,而那時氧氣多要外匯購買,他便吃力地用微弱的聲音囑咐醫生:“外匯,少用一點!”
什麼可取,什麼該與——誠如羅家倫指出的,真正懂得取與之間原則的人,是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