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名人的簡短勵志故事

  有很多都是很適合我們找來看看的,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篇1:曼德拉的人生頓悟

  南非的曼德拉,因為領導反對白人種族隔離政策而入獄,白人統治者把他關在荒涼的大西洋小島羅本島上27年。

  當時儘管曼德拉已經高齡,但是白人統治者依然像對待一般的年輕犯人一樣虐待他。

  但是。當1991年曼德拉出獄當選總統以後,曼德拉在他的總統就職典禮上的一個舉動震驚了整個世界。

  總統就職儀式開始了,曼德拉起身致辭歡迎他的來賓。他先介紹了來自世界各國的政要,然後他說,雖然他深感榮幸能接待這麼多尊貴的客人,但他最高興的是當初他被關在羅本島監獄時,看守他的3名前獄方人員也能到場。他邀請他們站起身,以便他能介紹給大家。

  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寬巨集的精神。讓南非那些殘酷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汗顏得無地自容,也讓所有到場的人肅然起敬。看著年邁的曼德拉緩緩站起身來,恭敬地向3個曾關押他的看守致敬,在場的所有來賓都靜下來了。

  後來,曼德拉向朋友們解釋說,自己年輕時性子很急,脾氣暴躁,正是在獄中學會了控制情緒才活了下來。他的牢獄歲月給他時間與激勵,使他學會了如何面對自己遭遇苦難的痛苦。他說,感恩與寬容是源自痛苦與磨難的,必須以極大的毅力來訓練。

  他說起獲釋出獄當天的心情:“當我走出囚室、邁過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其實仍在獄中。”我們之所以總是煩惱纏身,總是充滿痛苦。總是怨天尤人,總是有那麼多的不滿和不如意,是不是因為我們缺少曼德拉的寬容和感恩呢?

  篇2:所有絕境都必藏生路

  他誕生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桑頓喬森林地區的一塊貧瘠的土地上。

  他的出生,似乎就意味著要嚐遍世間的悲苦與辛酸。

  3歲喪母,7歲喪父,童年的笑聲還不曾透出他的咽喉,他便成了舉目無親、孤苦伶仃的孩子。

  命運將所有的不幸都壓在他柔弱的肩膀上。為了生存,他不得不做出比山區裡一般的孩子更為,艱苦的掙扎。他先是寄人籬下,為了生活,儘管每天工作14個小時以上,可還是吃不飽飯。沒有人願意和他在一起,他亦不曾擁有朋友。他每天過的生活就是在不停勞動的同時,忍受主人和孩子的嘲弄以及虐待。

  為了脫離困苦的生活,為了讓自己的身體不再經受摧殘,他先後跟從了5個主人,但遺憾的是,情況絲毫沒有好轉。

  在他14歲的深夜,他決定要有所突破,要徹底掙脫這種奴隸式的生活。於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週日清晨,他倉皇出逃。顛沛許久之後,他終於在一家鋸木廠找到了工作。無意問,他在工作中得到了一本名為《自己拯救自己》的勵志圖書,他想,自己也是可以成就一番事業的。他忽然意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於是抓住了一叨可以讀書的機會刻苦鑽研。

  和其他孩子不同的是,他的求學經歷是個窘迫不堪的馬拉松。他一面工作,一面靠微薄的收入來斷斷續續地上學。從14歲唸到23歲,他終於踏入了大學校門。

  他知道這一切多麼來之不易。因此,他不肯錯過任何一個可以學習的機會。甚至,為了逼迫自己努力讀書,他還給自己制定了一系列苛刻的學習計劃。9年後,當同齡人正為前程忙得頭破血流的時候,他已經順利拿下了波士頓大學學位、奧拉託利會學士學位、波士頓大學碩士學位、哈佛醫學院博士學位,以及波士頓大學的法學學士學位。

  同時攻讀多個學位並未影響他的收入。畢業前夕,他已經積攢了2萬美元,以備創業。17年後,40歲的他成了一位旅店業裡舉足輕重的大亨。

  就在事業蒸蒸日上如日中天的時候,天災人禍接踵而來。連年乾旱致使經濟蕭條,日漸衰落,更要命的是那些對他來說是重要至極的旅店,均在一場場不知名的大火中被夷為平地。傾注了其一生心血的5000多頁的手稿,也在大火中消失殆盡。

  他沒有就此屈服,儘管負債累累。他帶著永不變更的夢想來到了波士頓,開始了成功學方面的創作。比起以前,他此時更有資格投身這個神聖的事業。悲苦的童年,幾十年的奮鬥生涯,傳奇的人生經歷讓他曾站在人生的最高處,又被拋入低谷。因此,命運的磨難,讓他對財富擁有著異於常人的領悟力。

  1894年,在他心靈深處沉寂了30年的夢想終於實現。其處女作《偉大的勵志書》獲得了空前巨大的成功,一年之內就再版11次。截至1905年,僅在日本一國的銷量就突破了100萬冊。

  3年後,他創辦了《成功》雜誌,同樣獲得巨大成功。雜誌單冊發行量超過30萬冊,擁有員工200名。但命運喜歡對他加以捉弄,1911年,《成功》雜誌因先產生內部分裂,後得罪權貴而被告上法庭,無奈停刊。他又一次被命運從巔峰拋至谷底,債務纏身。

  他仍不曾放棄,於7年之後再次創辦了《新成功》雜誌。此刻的他,已是77歲高齡。直到6年後他謝世,這本雜誌還影響著千千萬萬的忠實讀者。

  這就是奧裡森·馬登——全世界公認的美國成功學的奠基人和歷史上最大的成功勵志導師,成功學之父。

  如果有人要探尋奧裡森·馬登的成功祕訣,那麼,我想答案一定是因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所有絕境的懸崖邊,都必然會暗藏著一條通往光明的生路。

  篇3:拉斯頓斷臂求生

  4月的一天,27歲的亞倫·拉斯頓隻身來到位於猶他州東南部的布魯莊峽谷攀巖。

  出發前,他將手機留在了家裡,並決定不告訴任何人他要去哪兒,後來發生的事情證明,這是一個令他後悔的決定。

  就在他攀上一塊重達800磅的大岩石時,岩石突然鬆動了,拉斯頓的手頓時失去了抓攀點,慣性把他一下子甩到巖壁上。與此同時,大岩石迅速向他滾來,壓在了他的右臂上,然後戛然而止。

  那一刻,除了劇痛,還有恐懼。一開始拉斯頓就意識到,靠自己絕不可能把手臂弄出來,因為不管他怎麼擺動身體,大岩石就是紋絲不動。在隨後的幾十分鐘時間裡,拉斯頓拼命用自己的身體去頂撞大岩石,希望大岩石能挪動一點點。但這一番掙扎除了使得他精疲力竭外,沒有絲毫作用,拉斯頓就這麼被困在那裡整整5天,靠身上所帶的少許食物和水維持著生命。

  為了防止脫水,他還喝了自己的尿。

  第六天,食物與水都已經耗完。拉斯頓看著那塊巨石,心裡冒出了一個可怕的念頭:用刀子切斷胳膊。只有切斷自己的胳膊,才能有生還的機會。

  為防萬一,拉斯頓開啟數碼攝像機,給家人記錄下他最後的資訊。“真對不起……”他說,“你們每一個都讓我感到驕傲。”然後,他開始用自己的身體做槓桿,使勁往下擰胳膊,越擰越低。不知過了多久,他的耳邊響起了“啪”的一聲。那聲音就像一聲槍響,在山谷裡迴盪。拉斯頓知道他的骨頭斷了。那一刻,他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鑽心的痛。

  接著,拉斯頓小心翼翼地切臂肉。在開始切手臂前,他先拽下水囊的軟管塞子上的繩子當止血繃帶,牢牢扎住血管。然後迅速把血管切斷,再切斷大動脈。那一瞬間,拉斯頓覺得自己就像被人活生生放進了熾熱的岩漿中。但是,伴隨著劇痛的,還有一種感覺,那就是痛快。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種獲得自由之後所產生的美好感覺。然而拉斯頓遠沒脫離危險,因為要走出峽谷,他還要走將近4個小時的山路。

  血,一直不停地順著他的雙腿往下流,溼透了他的鞋子。拉斯頓靠著堅強的意志力一步一步往外走。終於,他碰上了一個徒步旅行的家庭。這家人在上山時曾碰到了正在峽谷***搜救拉斯頓的搜救隊。看到拉斯頓,他們馬上幫他聯絡搜救隊。前來搜救的直升機迅速趕到。搜救隊長查拉斯頓的傷勢後,馬上對駕駛員說:“他把自己的手臂切斷了,我們必須趕快把他送往醫院。”

  傷愈出院後,拉斯頓把這次痛苦的經歷按時間順序寫成了一本書,起名為《生死兩難》一這本書於2004年出版,併成為當年的暢銷書。他也成為一名勵志演說家,在一場場演講中,他把自己從那場苦難中學到的經驗、教訓和感悟傳播給更多的人。

  “我必須下決心勇往直前,儘管不知未來還會發生什麼事情。”拉斯頓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說,“在關鍵時刻戰勝恐懼而斷然採取行動,這才是最重要的,”

  今天,拉斯頓還在繼續新的行動。他已安裝了度身定做的假肢,前不久還登上了位於阿根廷的海拔高達23000英尺的阿空加瓜山的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