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行政制度演變歷程

  大家知道古代行政制度是怎麼演變的嗎?大家平時會關注嗎?關於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

  1.先秦:西周—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分封建諸侯的制度,是奴隸社會的上層建築;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封建給王族、功臣和先代貴族;諸侯要服從命令,按期納貢,隨從作戰。

  2.秦漢:

  秦朝—郡縣制***在地方上推行郡縣制,縣以下設鄉、裡等基層行政組織,郡守和縣令都由皇帝任免***;

  兩漢:刺史制度的演變***監察—地方行政:漢武帝時實行刺史制度,刺史級別不高,但可監察諸侯王和地方高官;東漢末年,刺史改為州牧,執掌州的軍政大權;東漢末年地方行政區劃變為州、郡、縣三級制***;郡國並行與王國問題的解決***漢初郡國並行;其中,王國與割據無異,侯國受所在郡監督;

  漢武帝頒佈“推恩令”、“附益法”、“左官律”,逐步解決了王國問題***。

  ***二***

  3.宋元:

  北宋—知州與通判***副知州***互相牽制;

  元—行省制度***元朝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中書省直轄河北、山西、山東;蒙古地區為嶺北行省;東北地區為遼陽行省***。

  ***三***

  4.明清:

  明—廢行省設三司***布政司管民政財政;按察司管監察司法,都司管軍政***;土司制度***當地少數民族首領擔任宣慰司、土知府長官***與“改土歸流”***取消土司衙門、改由朝廷派遣有任期、不世襲、可調動的流動官員直接統治的變革,稱為“改土歸流”。但明朝時西南大部分地區仍實行土司制度 。

  清—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亂”,為大規模推行“改土歸流”創造了條件。雍正帝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清初設立十八行省五將軍轄區***黑龍江、吉林、盛京、烏里雅蘇臺、伊犁***兩個辦事大臣轄區***青海、西藏***一個盟旗***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