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文藝復興的介紹

  導語:文藝復興是指十四世紀中葉在義大利各城市興起,以後擴充套件到西歐各國,於16世紀在歐洲盛行的一場思想文化運動,帶來一段科學與藝術革命時期,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

  歐洲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是指十四世紀到十六世紀西歐與中歐國家在文化思想發展中的一個時期。“文藝復興”的原意就是指“在古典規範下,文學和藝術的復興。”實際上文藝復興作為歐洲歷史上的一個偉大的轉折點,其涵義還要寬泛得多。在經歷了封建教會勢力的千年統治之後,人們開始掙脫精神上的奴役,被禁錮多年的古典文化又引起人們的重視,併成為驅散中世紀的黑暗,建立新興的資產階級文化的重要武器。

  新的資本主義經濟在封建體制內部的萌芽,必將產生與之相適應的意識形態,引起思想和文化體系的變革。當新興資產階級還沒有能力建立自己的政權時,為了在物質和精神兩方面擺脫封建專制的枷鎖,他們首先在思想文化領域進行變革,製造輿論,動搖舊的精神體系,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出現,不僅動搖了中世紀的社會基礎,也確立了個人價值,肯定了現實生活的積極意義,促進了世俗文化的發展,並在這個基礎上形成了對宗教神權文化相對立思想文化——人文主義。

  人文主義的特徵:首先在於它的世俗性,與封建文化的宗教性質截然相反。人文主義肯定認識生活的創造者和主人,他們要求文學藝術表現人的思想和感情,科學對人生謀福利,教育要發展人的個性,即要求把思想、感情、智慧都從神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因此,人文主義的學者和藝術家提倡了人性以反對神性,提倡人權以反對神權,提倡個性自由以反對人身依附。他們反對宗教禁慾主義和來世觀念,歌頌世俗生活,蔑視天堂;主張個性解放,宣揚個人現世幸福高於一切。同時人文主義者睥睨貴族的世家出身,嘲笑僧侶的愚昧無知,痛斥經院哲學和神祕主義,提倡理性、探索自然,追求科學知識。另外人文主義者還擁護國家集權以利發展經濟,反對分裂和外來干涉,要求民族獨立統一。

  在人文主義思潮的影響下美術創作發生了相應的變革,顯示出鮮明的時代特徵。美術已不再是宗教神學的奴僕,在題材上開始描繪世俗的人和人的現實生活,即使是宗教神話題材,也注入了人性和人的思想感情,把神變成世俗的人;在表現手法上提倡面向自然,以造化為師,對自然以理性的解釋,引進科學的成就塑造藝術形象,透視學和解剖學成了文藝復興美術造型的兩大支柱,在這一時期的美術家往往是集工匠、科學家、建築家、畫家、雕刻家於一身,這是一個產生巨人的時代,至使無數優秀的美術家宛如燦爛群星出現在歐洲的上空,照亮了歷經千年的“黑暗世界”。

  文藝復興首先發端於義大利,然後逐漸傳播到歐洲其他國家,在不同地區、不同國家表現的形式也不盡相同,在義大利表現為繪畫和雕刻、建築的成就,而在德國則表現為農民戰爭和宗教改革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