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時期音樂的特點介紹

  文藝復興是16世紀在歐洲盛行的一場思想文化運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特點,希望能幫到你。

  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

  文藝復興時期在歐洲生活領域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新的變化與特點,比如說文學、繪畫、建築和音樂等,而它們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本主義,這一時期的作品也都體現著這一思想。那麼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有什麼特點呢?

  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以級進為主,歌唱性的,有時也會用圖解的方式對歌詞中的詞彙進行形象的描繪模擬。在十四世紀的法國和義大利的音樂中顯露出了一些新因素,但這個時候的音樂仍然保持著中世紀音樂的明顯特徵。直到十五世紀下半葉,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才算是真正出現。但文藝復興的音樂還是有著明顯的世俗化傾向,並仍與宗教密切相關。

  在十五世紀,音樂作曲家主要還是教士型別的在十五世紀最後幾個十年,義大利的音樂在整個歐洲音樂中佔了主要地位,同時出現了很多十分重要的音樂贊助商家族。一方面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保持著保守的宗教音樂傳統,另一方面又有豐富的世俗生活的音樂作品。慢慢的音樂除了有宗教功能外,又明顯的具有娛樂文化作用。十五世紀的音樂家多數都有宗教職務,到十六世紀下半葉,只有部分重要的音樂家還在為教堂和宮廷服務,但是不再擔任神職,這樣他們也會更專注於音樂作品。

  十六世紀的歐洲音樂出現了更重要的變化,音樂傳播範圍更加廣泛,愛好者也越來越多,音樂不僅與宗教、節日和典禮有關,還是聚會時一種高雅的娛樂方式。隨後整個歐洲的音樂風格和創作技法都有了新發展,適應了當時新的社會環境和時代精神。

  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

  文藝復興時期建築是歐洲建築史上的一種重要建築風格,是在哥特式建築之後出現的一種建築風格。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在十五世紀出現在義大利,之後漸漸傳播到歐洲各地,並逐步形成了有著各自特點的各國文藝復興建築。

  在對神權至上和對人本主義的肯定之下,建築師主要是想通過藉助古典比例重新塑造理想中的古典社會的和諧秩序。因此文藝復興時期建築是講究比例和秩序的,它們都有著嚴謹的平面構圖和立面,同時多數建築也有著從古典建築中繼承而來的柱式系統。文藝復興時期建築一大特點就是對比例有著極高的要求與追求,比如說必須是2或3的倍數,並且習慣使用對稱的形式,用尺規作圖,以正方形和圓形構圖為主,同時反對哥特式。

  文藝復興時期建築成就主要表現在教堂建築、城市和廣場和園林上。教堂建築在繼承和發展了古典傳統的基礎上讓造型更加富麗堂皇,但有時也會失去本該有的真實性和尺度感。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師們一方面採用著古典柱式,一方面又對其進行大膽創新和靈活改造,將不同的建築風格與古典柱式相融合,同時還將很多科技成果應用到了建築上,比如繪畫上的透視規律、施工機具等。

  文藝復興時期建築代表人物主要有伯魯乃列斯基、萊昂阿爾伯地、伯拉孟特、米開朗基羅等,他們都為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

  文藝復興時期是歐洲從中世紀封建社會向近代資本主義社會跨越的過渡時期,而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主要包括了自然哲學和人文主義思想兩個方面。

  人文主義思想的核心是用人權來反對神權,推崇個人價值與個人尊嚴,宣揚人的本性就是要追求幸福,這是人的權利。薄伽丘、愛拉斯謨等人對教會神權進行了無情的鞭撻,提倡人們擺脫封建束縛並發展資本主義。這種哲學思想是進步的,但也掩蓋了資產階級與人民群眾的矛盾,有著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侷限性。

  在自然哲學方面,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家們肯定物質世界的客觀實在性,對超自然神的宗教觀念進行了駁斥。並有一些哲學家認為物質是一切事物的基礎,自然哲學家們在闡述自己的哲學觀點時,還表現出辯證法思想。他們拒絕了二重世界的神學,並說明了時間和空間都是無限的。文藝復興的哲學家們還試著用對立統一和聯絡的觀點來看問題,布魯諾更是認為研究和觀察事物的矛盾是認識自然祕密的首要前提。哲學家們確定認識才是客觀世界的反映和世界的可知性,還試著進一步探索認識的發展過程。

  但也不可否認,這一時期的自然哲學家還有著經院哲學的歷史痕跡,因此他們雖然基本站在了唯物主義角度,但他們的哲學還是以泛神論的形式,並且包含著神學唯心主義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