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歷史故事

  我們都知道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關於他的故事你瞭解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幫到大家。

  篇一

  史書言,孔子的母親在他剛剛三歲的時候,就教他讀書識字,到四歲的時候,他已會念百餘字了。

  有一天,他的媽媽說:“昨天我教你的字會背了嗎?”

  孔丘說:“都記住了。”

  媽媽說:“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

  孔丘睡覺,是和哥哥在一起。這天晚上,他鑽入被窩後對哥哥說:“哥哥,媽媽教給你的字都記住了嗎?”

  哥哥道:“都記住了。你呢?”

  孔丘說:“一我已經練了多遍,也許都記住了,可又沒有打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會的,娘一定非常傷心和難過。不行,我一定要起來再多練幾遍。”

  哥哥被他這種刻苦學習、孝順母親的精神所感動,心疼地說:“天氣涼了,別起來練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寫吧。我能覺出對錯,也好對你寫的做個檢查!”

  於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寫了起來。每寫一字,就念出聲來。可這聲音越來越輕,當他寫完最後一個字的時候,聲音也聽不到了。哥哥驗完他的最後一個字,聽著他那均勻的呼吸,望著他甜中帶笑的睡容,既心疼又愛憐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在母親考核時,他一遍通過。母親驚喜道:“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麼多字,只過了一天,就如此滾瓜爛熟,將來準能幹大事啊!”

  孔丘望著母親欣喜的面容,高興地笑了。然而在這微笑中,卻伴著兩行淚水。

  站在旁邊的哥哥,深深地理解他,知道在他超人的天資背後,更多的則是弟弟那鍥而不捨的精神和刻苦勤奮的汗水。

  篇二

  山東出了一個孔夫子,是一個大思想家大教育家,這個人沒有不知道的,他的思想足足影響了中國人幾千年,而且我相信這個影響還會有幾千年幾萬年。傳說他有72個徒弟,個個出類拔萃非同常人。

  其中有一個弟子叫冉耕,很出色的一個。一次他過河的時候看到一個少女掉到河裡就冒著生命危險將女孩給救了起來。後來女孩的父親為了表示對冉耕的感謝就給他送了一頭牛***就當時而言,這頭牛不亞於現在的賓士寶馬金貴***,冉耕正好也需要一頭牛,就毫不客氣地收下了。後來人們都紛紛指責冉耕說他怎麼這麼沒有風度呢,救了人還收人家東西。冉耕很為難很委屈就去問孔子怎麼辦,孔子對他說,你收得好,你要不收的話以後就沒有人冒著危險幫助別人也沒有見義勇為的人了。

  孔子還有一個弟子叫顏回,很有名的一個。當時孔子和他的弟子們是魯國人,就是現在的山東人。戰亂紛飛的當時,一個國家俘虜了別國的士兵就將他們臉上刺字變成奴隸使用,魯國有很多戰俘在別國當奴隸。魯國政府為了解救這些奴隸就出臺一個優惠政策,如果人們將魯國籍的奴隸贖回的話,不但可以到政府報銷贖金還可以領賞。但是顏回在齊國贖回了很多奴隸既不去報銷也不去領賞,贏得了人們的稱讚,但是孔子卻很生氣地告訴他,你這個舉動將魯國的俘虜們害苦了,以後麼有人敢贖他們了。顏回很吃驚,孔子說,你是富有階層能有大批的錢贖奴隸不要報酬,但是大部分的魯國人沒有這些錢,如果他們以後贖回奴隸後去報銷領賞的時候人們肯定會拿你作比較會瞧不起他,但是如果不去報銷領賞的話經濟上又負擔不起。顏回醒悟後馬上去報銷領賞了。

  人生來就是利己的,就是任何行動任何言語都是朝著自己有利的方向,這種利包括精神上的和物質上的。但是利己和自私不一樣,自私是損害他人的利益獲得自己的利益。對自己沒有利的事情是很難讓人做到的***少數極高尚人士除外***,就像冉耕是一個很實在很直白的人,他需要牛就收下了牛。顏回不需要錢,但是他需要名譽,於是他收下名譽。我們不能過於強求放棄自己的***應得的必需的***利益為別的利益服務,這有點違反人的本性,有可能效果適得其反。

  孔丘六歲時的一天,正和隔壁的阿牛一起玩“禮容”的遊戲,這是媽媽徵在教給他的。孔丘扮演相國,阿牛扮演國君。在街上擺出各種陶製的豆、盤等東西——這還是媽媽託臨巷的陶匠伍浮子專門給做的,為此媽媽還給他織了半匹布表示感謝。

  陽光照在孔丘的臉上,胖乎乎的有點像蘋果,但卻很嚴肅的樣子,一本正經地對著阿牛鞠躬。忽然阿牛從國君的位置上跳了起來,指著孔丘的背後笑了起來,他正想說話,孔丘抬起頭來,嚴厲地瞪了他一眼,說:“國君怎麼可以在祭祀的時候不守禮節,隨便離座呢?並且還嘻嘻哈哈的,成何體統!”阿牛卻也不管他,仍在笑著,說:“好怪的一個人吶。”孔丘正待再說什麼,卻感到一雙手放在了自己的肩上,他不禁回過頭去。

  就在他回過頭的瞬間,孔丘看到了一個今生今世再也沒有忘記的臉孔,這臉孔是這樣的:頭髮一綹一綹地沒有綰在一起,額頭上滿是皺紋但下半邊臉很平滑,只是左頰有一道五釐米左右的刀疤,沒有鬍子,眉毛卻很長,一張大圓臉象臉盆一樣,嘴巴楞大。這是臉,再看看他的身上:衣服非常破爛,左袖子乾脆就沒有了。肩上斜揹著一個乾癟的袋子。頭上、臉上、衣服上沾滿了土,象剛剛從土堆裡打過滾又爬了出來一樣。孔丘當即小臉一呆但馬上又鎮定下來,撫著那人的頭說:“叔叔,你一定走了很遠的路吧?不然你的頭髮怎麼這麼亂呢?你一定是從蠻夷地區過來的,不然你怎麼會這麼窮困呢?”那人微微一笑,兩顆七零八落的門牙悽慘地露了出來,說道:“小朋友,你叫什麼名字?”孔丘不答話,卻反問道:“叔叔,你還沒有回答我的問題呢,這是不合禮節的。”那人當即一楞,轉而一笑回答說:“叔叔確實走了很遠的路,但並不是從蠻夷地區來的,叔叔這麼貧困只是因為叔叔不會理財罷了。好了,叔叔已經回答了你的問題,你說你的名字吧。”

  孔丘說:“我叫孔丘。今年六歲。”那人又轉向阿牛,說:“你呢?”阿牛往後退了一步,說:“我叫阿牛。”那人說:“你們剛才在玩什麼呢?”“禮容,”孔丘露出了笑容,“還是我媽媽教的呢。可好玩了。”阿牛在一旁嘟囔了一句:“才不好玩呢,要不是他比我高,打不贏他,我才不玩這個呢;還不如捉迷藏好玩。”那人聽了說:“好,你回家吧,今天不玩了。”阿牛歡呼了一聲,跑了。孔丘大聲說:“不行,祭祀還沒完呢,怎麼能走呢。”卻被那人一下子抓住了肩膀,動彈不得。

  等阿牛走遠了,那人放鬆了手。孔丘一下子掙開了,大聲說道:“你為什麼不讓我追他?還沒祭祀完呢。”那人也不答他,問道:“孔丘,你喜歡這個遊戲嗎?跟叔叔說說原因好嗎?現在基本上沒有小朋友願意玩這種遊戲呀,你看,阿牛就不喜歡。”孔丘板起臉來,說道:“這是媽媽教我的,媽媽說‘禮’是文王、周公兩個大聖人制訂的,應該好好學習,她還編了‘禮容’的遊戲讓我玩,這明明很好玩嘛,可他們就是不喜歡。”說完孔丘噘起了小嘴。

  那人冷笑一聲,大聲說道:“什麼文王周公,什麼周禮,全是騙人的鬼話;小孩子鳥事不懂,在這裡裝模作樣,實在可惡!”說完,一張臉變得猙獰可怖,瞪了孔丘一眼,雖然是在大白天,孔丘還是嚇得“媽呀”一聲,轉頭就跑。剛跑到街角,被一個人抱個正著。抬頭一看,正是母親徵在。孔丘這才定下神來。只聽母親說道:“這位先生貴姓?為何當街作此等模樣,嚇唬小孩子麼?”這時再看那人,已經恢復了常態,聽到徵在發問,好象也覺得不太好意思,低了頭,對徵在行了個禮,說:“對不起夫人,剛才一時發狂,喪失本性,實在也有自己的苦衷,請這位夫人原諒;這位應該是令郎吧?我看他雖是兒童,在玩耍時卻有一種雍容的氣度,所以多說了幾句。請問夫人,令郎玩的遊戲是您教他的麼?”

  徵在微微一笑,說:“正是我教的。”那人面色一整,又對徵在行了個禮,說:“夫人真是大智大賢之人;不過我有一句話不得不說。夫人這樣賢明,應該知道現在世界各國都在努力發展經濟,增強國力,所需要的都是實用型的人才,周禮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諸侯之間爾虞我詐,只有辯士、謀士等人才會吃香,讓孩子學周禮是沒有什麼前途的。”徵在臉色一沉,說:“先生錯了。我雖然是個女人,卻也知道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無愧於心。實用和真理並不是等同的概念;周禮雖然暫時勢微,卻代表著當今世界的良心之所在,和眼下流行的趨利之學分別執掌著社會生活的的兩端,本來周禮就有被淹沒的危險,我怎麼能夠看著這個社會被烏煙瘴氣所吞沒呢?聽先生談吐不凡,肯定也是一個知識分子,難道沒有聽到過‘知識分子是社會的良心’這句話嗎?”說完,徵在拉著孔丘就往家走。

  走了十來步,只聽後面喊道:“夫人留步!”徵在回過頭來,那人說道:“小子姓李名耳,又名老聃。剛才出言冒犯,請夫人原諒。小子雖然不才,對周禮卻略知一二,願意為令郎做指引;夫人雖是大賢,恐怕對周禮還不如小子知道的多。”

  說老實話,徵在對周禮僅僅知道一點點,讓孔丘學習它僅僅是一個美好的願望,一直髮愁給孩子找不到好老師,聽到這句話,著實歡喜,連忙回了個禮,極力壓抑著卻也禁不住露出了笑容。說:“那就有勞李先生了。”

  一個周後,孔丘因為有老師指點,學的很快,整天樂呵呵的很興奮的樣子,徵在很高興,李耳也對他讚不絕口,原本醜陋陰沉的臉也漸漸有了光彩;顏徵在又給他縫了一件衣服,為他買了牙刷肥皂,打扮好的李耳漸漸顯露出他溫文儒雅的一面,言談舉止之間,自然透露出一股貴族氣息。讓顏徵在很驚詫。

  這天下午,顏徵在織完了布,走到孔丘學習的房間,見兩人正在休息,就說道:“這些日子李先生辛苦了。李先生的學識這麼淵博,應該是家學吧?”

  李耳正在笑著的臉一下子陰沉了下來,露出一種很痛苦的表情,低下頭去,放開了原本按著孔丘肩膀的手,沒有說話。徵在連忙說:“對不起,李先生。”說完就要退出去,只聽見李耳說:“孔夫人請等一等,”徵在停住腳步,“孔夫人,我已經在您家裡住了一個多周,卻還沒有告訴您我的出身來歷,實在很失禮。今天我就給夫人講一下吧。”

  李耳出生在一個魯國大族,小的時候受到了很良好的教育,父母一心想讓他成為自己家族的繼承者,就給他僱傭了最好的周禮老師,讓他學六藝,讓他學習各種各樣一個貴族必須具備的品質;李耳也沒有讓父母失望,十六七歲的時候就成為貴族圈子裡最出名的學識淵博者,被人們稱為“周禮之星”、“復興者”、“周公第二”。李耳自己也非常得意,一心想著要在各國貴族中推廣已經沒人理會的周禮,恢復周禮昔日的榮光。可是正當他躊躇滿志的時候,一場變故發生了。

  李家的政敵,大夫仲米是一個堅決的反周禮主義者,他原來是個大商人,因為替魯國國君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而被封為大夫,他一直鼓動魯君把商人的地位抬高,但遭到了以李耳父親為首的老貴族的堅決反對。仲米非常想把李氏一家消滅,但卻一直沒有機會。

  魯國儲君行冠禮成年的時候,魯君舉辦了一次盛大的狩獵活動,在這次活動中,仲米指使他手下的一名箭手往魯君的旁邊射了一箭。事後,魯君追查此事,仲米便指使手下誣告是李耳的父親所為。就這樣,李家遭到了致命的打擊。李耳的父親被殺頭,母親不久就因為悲傷過度而去世,李耳逃出了魯國。

  開始的時候,李耳並沒有絕望,除了悲傷之外,他一心想的就是到別的國家去推行自己的理想,實現自己的偉大報復。但他遊歷了很多國家,很少有國君願意推行他的政策,即便有那麼一兩個小國,也是不多長時間就失敗。

  在一個叫堍的小國,他和掌權的一派政敵發生了衝突,結果一敗塗地,險些喪了性命,臉上還留下了一個刀疤。這使得李耳心灰意懶,再也不想過問政治,於是就想回到魯國,死在家鄉。在曲阜城外遭到一夥強盜的打劫,情急之下把衣服的左袖子給撕掉了。進城之後,就碰到了孔丘和阿牛在一起玩遊戲。

  孔丘對周禮的執著和徵在對周禮的信心讓他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時代,也把他心底的一絲希望重新點燃,這才主動要教授孔丘的周禮課程。

  李耳在孔丘家已經呆了有六個月了,外面的流言蜚語漸漸地多了起來。說顏徵在終於耐不住寂寞,開始勾引男人了。顏徵在也不在乎。倒是孔丘有一次在外面被一群小孩子圍攻了一番,說他是風流寡婦的兒子。孔丘仗著自己個子比較高,衝了出來。回家以後,抽抽搭搭地跟母親說了,正好李耳也在旁邊,感覺很鬱悶。

  第二天下午,徵在到李耳房裡找他吃飯的時候,發現房間裡空空如也,收拾地乾乾淨淨,一張紙條躺在桌子上,寫著:

  “孔夫人:令郎孔丘,師從本人李耳,時逾半載,其藝已成;近日李耳有事在身,不敢請辭,請夫人見諒。”

  徵在很久。沒有說話。

  篇三

  司馬遷《史記》有云:“孔子居陳三歲,會晉、楚爭強,更伐陳。”公元前4***,楚、吳兩國陳兵陳國,兩軍對峙、劍拔弩張,大有一觸即發之勢,負函***今河南信陽***成為前線。居於負函的孔子師徒不得不告別於對他們禮遇有加、勤於問政的楚大夫葉公,接受楚昭王之聘,準備前往楚國都城郢都。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麥浪翻滾,稻穀金黃。孔子帶著子路、子貢、顏回等高足,沿大別山經邾國準備前往郢都。他們乘著馬車,賓士在古棧道上。沿途風光,飽覽無餘:農夫在田間荷鋤勞作,牧童在山間牧牛牧羊。一條條河流彎延曲折,清澈見底;一行行樹林綠蔭遮日,一片片竹林隨風搖曳;一座座村莊緊密相連,阡陌交通,雞犬之聲相間,間或聽到悠揚的笛聲在空中迴盪。天黑了,他們便寄居在附近的村莊,或者找村民瞭解當時的歷史掌故、風俗人情,蒐集民歌、民謠,或者舉辦講壇,探討宣講高深的“仁、義、禮、智、信”之道。有時也在某個村落駐足二、三天以採風。

  一天,伴隨著陣陣蹄聲,漫漫塵煙,他們來到了新洲道觀河南面的舊街境內。只見大崎山似美女橫臥於藍天白雲之下,風高林茂;沙河漪瀾清清流水潺潺;獅子巖如猛獅踞伏,氣吞日月。這裡山色迷濛,湖光瀲豔,鳥語花香,好一片人間仙境。走出街南不遠,車伕突然勒住韁繩,馬兒長嘯一聲,車子停下了。

  孔子問道:“何故停車?”

  車伕答道:“前面有一群小孩擋道,夫子。”

  “讓他們讓道。”

  “小孩,你們見馬車來了,為什麼還不讓道?”子貢跳下車,沒好氣地說。

  “憑什麼要我們讓道,你們不能走其它的道嗎?“一個似乎是領頭的小孩答道。

  子貢怒目圓睜地吼道:“你知道這是誰的車嗎?告訴你,這是孔夫子的車!”

  聽到子貢與小孩發生爭執,孔子無奈只得親自下車瞧個究竟。見到儀表堂堂、儒衫飄逸\舉止優雅的一位長者,小孩們毫無懼色,不以為然,繼續用石塊壘築他們的“城池”。

  孔子撫摸著一個俊俏的小男孩的頭,和顏悅色地說:“小公子,請你們將石塊搬開,讓我們過去行嗎?”

  小孩仰望著孔子說:“我們正在築城,恕難從命。”

  “那好,我出一個問題,如果你答不出來,你就給我們讓道。”孔子思忖,要以“禮”服人,對小孩一視同仁。

  “你出吧,”這個小孩心想,我是東周守藏史老子的高足,你還能難倒我?

  “你聽好了,”孔子問:“父母與夫妻熟親?”

  “夫妻親。”小孩答道。

  “不對,父母親。沒有父母哪有後代!”

  “夫妻親,沒有夫妻,哪有父母!”

  他們各執一理,誰也說服不了誰。“父母親”、“夫妻親”反覆了二遍。

  子曰:父母者,衣食也。父母從小撫育兒女,衣食住行、吃喝拉撤、教育成人、傳道授業,那樣不操心!父母當然親。

  項橐還之以顏色:夫妻也,恩恩愛愛,男耕女織,同眠共枕,相濡以沫,愛意綿長,白頭偕老,永不分離。一日夫妻還白日恩呢!當然夫妻親。

  孔子想,我孔丘名聞天下,稱聖華夏,今天還說服不了一個小孩,“是可忍,熟不可忍!”轉念一想,“君子無所爭”,我氣度如海,有容乃大,不與小孩一般見識。便拿掉大儒的身價,搭躬施禮道:“神童在上,老夫有禮了。我們有要事在身,萬望高抬貴手,給我們借道。”

  小孩理直氣壯地說:“請問先生,自古以來,是城應讓車,還是車應讓城?”

  子路說:“你這是什麼城池,只是小孩的遊戲!”

  “就是城池!”

  韁持了一會兒。小孩自知理虧,便問道:“你們有什麼要事嗎?”“周遊列國,傳道授業啊。”孔子說。

  “傳道授業就得有一套本事和才學,那您知道一些什麼呀?”

  孔子答道:“不是老夫誇口,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什麼事我都略知一、二。”

  小孩說:“天文地理無所不知。那我問您,您有多少根眉毛?”

  孔子說道:“眉毛本人又看不見,怎麼能知道有多少根呢?”

  小孩靈機一動,接著問:“嫌看不風,天上的星星能看見,您說有多少顆?”

  “天上的星星浩如煙海、多如牛毛,怎麼數得過來呢?”孔子為難地說。

  小孩笑道:“啊,您又嫌多,那太陽只有一個,早晨像冰盤,晌午賽玉環,什麼時候離我們近?什麼時候離我們遠?”

  孔子想了半天,喃喃地說:“這個,這個……還真不知道。你乃神童,惟楚有才!還望多多指教。”

  小孩說:“指教不敢,我現在正忙著呢,咱們後會有期。”

  這時弟子們都在嚷道:“師傅,咱們走吧!”孔子只得朝小孩躬躬首:“後會有期!”心裡想著,這些知識還真沒好好研究過呢!隨即令車伕調轉車頭,繞道而行。

  不料,行進約一公里後,因剛才轉彎過急,車軲轆折斷了。孔子無奈,讓子路到前邊的村莊去借一把斧子修理。

  子路急步來到前邊的村莊,見一位中年婦女正在屋裡織布。子路恭敬地說:“大嬸,請向你借一件東西。”那女子還未等子路把話說完,已轉身從裡屋拿出一把鋥亮的斧子,“給你!”子路驚呀不已,她怎麼知道這是要借用斧子!婦人微笑著說道:“你不是要借一個“東西”嗎?‘東’是東方甲乙木,‘西’是西方庚辛金,斧柄是木做的,斧子是鐵做的,‘金’乃鐵也。你是要借斧子吧!”子路拿著斧子跑回停車處,並將剛才的事情訴與孔子。

  孔子聽後,慨嘆不已。剛才遇一聰穎孩童,現又遇一村婦,不僅樂於助人,還十分聰敏。不禁贊曰:楚乃藏龍臥虎之地也!

  那個難倒孔聖人的小孩乃是項橐。《戰國策?秦策》雲:“甘羅曰:項橐七歲為孔子師。”俗文學作品《孔子項橐相問語》流傳神州大地,也在很早的時候就傳到了日本、朝鮮、越南、俄羅斯等國。《三字經》中亦載:“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好學。”

  因之,孔子與項橐對問系千古美談。因湖北鄂東方言言某人喜歡巧舌爭辯為磨嘴皮子故將孔項對問之地命名為磨嘴磐將孔子繞道修車的地方稱為回車埠,以紀其事。

 

 的人還:

1.歷史成語故事大全精選

2.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故事大全精選

3.古代成語典故故事大全精選

4.四字歷史故事大全

5.中國歷史名人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