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幼兒園培訓心得

  構建幼兒園品牌形象,是幼兒教育適應時代發展的必經之路,幼兒園培訓是提高幼兒教師的好途徑!下面是帶來的幼兒園培訓心得,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幼兒園培訓心得體會範文1

  前幾天我們幾位教師在趙紅紅老師的帶領下,來黛溪中學參加培訓,我們有興聆聽了國秀華園長和丁海東教授的報告,國園長和丁教授以鮮活的例項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了幼兒教育。

  國園長的報告是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導,以幼兒身邊熟悉的生活經驗選擇有意義的活動內容,讓幼兒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萌發科學興趣形成科學發展,培養科學思維探究精神與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終實現培養幼兒科學素質,使幼兒自學和會學,更大限度的實現幼兒主動的發展。國園長還講到要通過教師梳理幼兒科學實踐中實現問題,吸納“做中學”理念,明晰幼兒科學教育的核心價值,挖掘與利用周圍蘊涵科學價值的資源,創設豐富適宜的幼兒教育環境,選擇與理念吻合的科學內容,探索開展幼兒探究式科學教育的原則及策略,形成幼兒的興趣需求和原有水平與教育目標結合,從而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和指導能力,切實改變教師理想觀念與實現行為矛盾的現象,以豐富幼兒園的特色內涵。

  丁教授講的是《遊戲在課程實踐中融合和運用》,是的,作為3-6歲幼兒所使用的思維遊戲課程,其理論基礎、教學目標、課程設計決定了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必須把遊戲貫穿始終。遊戲策略在本課程中是體現最充分的,也是幼兒教師最擅長使用的。遊戲本身是幼兒的主導活動,教學採用遊戲的方式便有助於吸引幼兒注意、提高活動興趣、增強教學效果。我們在使用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教學遊戲需緊密結合一定的教育目標,讓幼兒在遊戲中通過獨立思考和操作增長知識、提高各種能力。

  而在大的遊戲策略背景下,我們在思維課程實施過程的各個環節中,還運用了一些能夠產生好的教學效果,並使教師獲得教育能力的基本策略。如,匯入策略、提問策略、支架策略、遷移策略以及教學活動結束時的歸納策略等。遊戲是幼教的最基本活動,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遊戲對幼兒的智力發展,情感發展和社會性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著用.但是遊戲在教學過程中怎樣運用呢?是不是所有活動都濫用遊戲呢?我認為遊戲可靈活運用.有時適度而止,有時可運用多種遊戲來明辨同一個事理,有時還可以用老遊戲變成新玩法來達到活動目的.

  短暫的講座雖然結束了,但是留給我的卻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不管我能學以致用多少,我都會盡自己的能力慢慢消化、實踐、總結……如國園長所說的:不要一味的羨慕別人,心裡總是想著做新的事,也要經常回頭看看,想想自己做過的事,其實,慢慢積累的經驗就是你身邊的金子。

  幼兒園培訓心得體會範文2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行’則殆!”出自《論語為政》中的一句話,蔣保華編輯改了一個字,道出了從教的智慧。正如我們的暑期培訓:帶著思考去進行“培訓”,且帶著反思去“行動”,那我們的培訓才是雙贏的。這次的培訓,讓我看到了專家名師們的孜孜不倦與腳踏實地。“做更好的自己”是我的培訓心得。

  且行且思。

  梁啟超先生曾經說,做老師比作別的職業好,因為做老師一方面可以教學生,一方面可以做學問,享受兩種人生趣味。可以說,我們的教育是行走在反思的道路上的。同時,“反思”也是貫穿蔣編輯講座《寫作,讓自己智慧優雅起來》的關鍵詞。蔣編的講座從“我的成長故事”引入,講述了他在平凡中創造奇蹟的過程。在這裡,我看到一位“坐擁書城”“行寫人生”的智者,用“且行且思”的智慧,向我們細數“寫作”的技巧。特別是有關“論文”的章節,強調:視野大、切口小、角度新、求新求實。撰寫時,從內容上、形式上具體闡述,並結合實際事例剖析,讓我重新找回了寫“論文”的信心。通識培訓中,尤園長的講座《做我們自身的研究》也給我很大的感觸!最深刻的是個文中列舉“附小幼兒園”教師的一課三研活動。附小幼兒園的老師,從幼兒操作練習發現了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即幼兒操作方法影響了操作結果。她們將此作為研究物件,探討科學合理的操作方法,最後用“遮掩”的方法有效解決了問題。我懂得了:所謂的研究,不是華而不實的東西。研究是真實的,是實實在在做的事。結合兩位專家的事蹟,我意識到:認真做事只能將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將事情做好!

  一把尺子。

  一次,園內徵集“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文章,我沒有寫。但卻一直在考慮著。從回憶我的老師,到我接觸到的老師,再到我自己,我都在尋找著“好老師的標準”。直到聽到鞠局長《新課改背景下優秀老師的標準與修煉》這個講座,我找到了衡量“優秀教師”的那把尺子。“六大標準”開啟我邁向“好老師”的綠色通道;“四大影響”折射出教師的人格魅力;“優秀教師是錘鍊出來的”,從自信力、好習慣、心態、品性、惡習,五個方面具體道出了“千錘百煉出名師”的智慧。鞠局長的一段話讓我記憶深刻:你不能選擇生命的長度,但可以選擇生命的寬度。你不能選擇自己的面容,但可以選擇燦爛的笑容。你不能選擇自己的晴天,但可以選擇心靈的晴天。有了這把尺子,我擁有了整個晴天。

  知識的海洋浩瀚如大海,璀璨如星河,我所接觸到的培訓雖然有限,也不敢說完全讀透——即便這樣,已是收益匪淺!

  幼兒園培訓心得體會範文3

  教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肩負著為祖國培養下一代的歷史重任,當一名教師容易,但是要當一名好幼兒教師卻是不易的,通過這次培訓,我有幾點體會 :

  一、教師必須具備創新觀念與創新思想。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的社會屬性,教育的價值在於促進人的發展和社會統一,這就是新的教育觀。創新教師教育觀的基本內涵包括:轉變以教師為中心、以傳授知識為主要目的的傳統教育觀,形成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的新教育觀;改變嚴守紀律死氣沉沉的課堂氛圍,營造主動探索、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鼓勵創新性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要敢於打破常規,激發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慾望;尊重學生個性,善於發現和保護學生的創新意識,使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身潛能;建立新型師生關係,尊重學生人格,以寬容、保護、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生;注重實踐,打破封閉式教學。傳統教育中之所以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就是教師思想上重知識輕實踐造成的。一個大學物理教師不會修簡單的收音機就是一例。要把教學活動延伸到相關聯的現實生活中去,改變封閉的教學形式,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親身感受具體而豐富的客觀世界,從而激發其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其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二、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業務素質。

  要實施創新教育理念,創新型教師必須具備以下幾種業務素質:***1***有豐富的知識結構,這是教師發揮創造性的基本保證。***2***有較高的管理藝術。管理包括兩方面,一是班級的整體管理,二是針對每個學生的個別指導。***3***有豐富的情感。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誦,熱情洋溢的讚賞以及在與學生接觸時的儀態、表情和舉止所表現出的積極情感能隨時地激發、調動學生的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因“親其師而信其教”,變苦學為樂學,單純的知識傳授變成了雙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樂、學者亦樂。

  三、教師要有敬業精神。

  能否成為一個好教師,首先在於有無敬業精神,是否喈嘆這項職業。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代辦根草去”精神,陶行知先生獻身教育無怨無悔,關鍵在於有一種精神。從一個人心理角度看這是一種自我超越的境界。我們每個人都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心理層次,培養教師的敬業精神,弘揚好的風氣,鼓勵教師為神聖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會使每個人通過自我的修養,約束本我的不正當慾念,達到超我的境界。倘若不抓住教師敬業精神的培養,素質教育就可能是空中樓閣,只有培養出良好的教師敬業精神才能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因此,欲興事,先興人,鑄造愛崗敬業的高尚形象,並努力提供一切所必需的條件,使每個教師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有了這個基礎,教師的教育觀、質量關、人生觀等就比較容易調整到位,跟上時代的步伐,他們才會自覺地站到素質教育的前列,成為合格教師。

  四、力求成功教育。

  成功教育認為,教育面向的是人,培養的是社會需要的人。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潛能,都有成功的願望和需要。通過教育,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成功,取得發展。成功教育強調,通過教育的改善,促使學生獲得多方面的成功,激發其形成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內部學習動力機制,自我開發潛能,成為學習的成功者,從額為其成為社會的成功者做好基礎素質的準備。

  成功教育既有改革教育目標的意義,又有改革教育方法的意義。改革教育目標的意義在於:教育的本職任務、教師的本職任務原本就應該為社會培養成功者,使每一個學生在各個方面都能得到主動發展。成功教育把激發、形成學生的內部學習動力機制作為培養目標,強調為學生修身發展的長遠需要服務。改革教育方法的意義在於:改變傳統的外壓式的強制教育,通過教師創造成功機會,學生主動參與的活動方式,使學生產生成功體驗,改變消極的自我概念,主動內化教育要求,自我開發內在潛能,主動發展個性。

  三天的幼兒園教師培訓,我有幸參與其中,在這短短三天的培訓,我們觀摩了許多幼兒園骨幹教師的課,並進行交流與研討,拓寬了學習的視野,更新了教育觀念,理論的應用水平與教學的創新能力得到提升。

  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也就要求教育的不斷更新,走可持續性發展之路。我們鄉鎮中心幼兒園教師之路該如何走?作為教師又該如何做?面對這場深刻而全方位的教育改革,我們需要不斷學習與創新,這是我們教師教育教學的生命力所在。面對21世紀飛速發展的教育,要使自己在專業道路上不斷成長,就應努力走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學術道路。這一點對我的啟發很深。的確,面對不斷更新的教育觀念,面對發展的時代,面對變化的孩子,教育需要不斷更新,教育需要研究型的教師,只有不斷地研究教育教學中的問題,才能提高工作效益,才能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