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條的用法與作用

  艾條的使用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病症,對應不同的灸法,那麼你對艾條的使用方法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艾條的用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艾條的使用方法

  1、穴位艾灸

  將一根條一端點燃後,在穴位上薰灸或灼灸。艾灸時,點燃的一端距離面板約10-30mm,一般每穴灸10分鐘左右,灸至面板溫熱發紅,有溫熱感,而又不致產生灼痛或燒傷面板為宜,施灸的方法分溫和灸、迴旋灸和雀啄灸。也可以配合各種艾灸器使用。如灸足三裡、氣海穴等。

  2、區域性艾薰

  可以用3-6根艾條,用膠帶捆成一排,距離面板10-30mm,上下來回艾薰。

  如痛經:用6根清艾條,來回薰小腹至肚臍,一週2次,一次30-40分鐘,能溫通帶脈、促進小腹的血液迴圈。

  如肩周炎:可用3-5根艾條從頸風池穴到肩部肩峰穴、肩井穴等穴位灸5分鐘左右。在艾薰時,一定要保持室內的溫度,不能受涼。

  如腹部受涼,腹瀉等,可以用幾根艾條薰小腹至肚臍的位置,可以去寒。

  如小孩子遺尿,同時伴有手腳冰涼,面色蒼白,舌質淡,舌苔白等症狀,可以用1-2根清艾條薰肚臍及周圍,薰5-10分鐘,然後再到背後薰脊柱及腎,可以補氣,補腎,去腎寒。

  如有口臭,舌質是暗紫或者舌苔發黑說明脾胃寒氣非常嚴重並伴有經絡淤堵,可以用3-5根清艾條薰小腹到肚臍周圍每天20分鐘,隔天一次,堅持一週,口臭就會消失。

  3、全身艾薰

  ***1***全身薰艾條前要喝生薑紅棗茶。用3片生薑,10粒紅棗***去核***,10粒桂圓***去核***加水煮15分鐘,倒入粉碎機打成糊狀喝下。

  薰完之後要多吃牛肉、海蝦補足能量。

  ***2***將生薑切成很薄的薄片,上鍋蒸熱、蒸軟後待用。

  ***3***夏季用6~8根清艾條***冬天用8~10根***,到文具商店買一個大夾子,夾住艾條,或用膠帶將艾條捆成一排,點燃。

  ***4***將蒸好的薑片貼在後背上。點燃的成排艾條,保持離薑片半寸到一寸的距離,上下慢慢移動。通常薰30~40分鐘。當感到疼痛時可試著離遠一些。在初薰時,有的人會感到很明顯的燙、痛,那是因為經絡不通,大量的熱不能很快散掉。如果背後的經絡是暢通的,即便整排艾條離後背很近也不會感到痛,只會有溫暖舒適的感覺。薰完後拿掉薑片,只要是薑片下的面板上是溼的,而且生薑片也是溼的,就說明身體內的寒溼重。而身體內寒溼少的人,在用大量的清艾條燻烤幾十分鐘後,生薑片應該是乾脆的,面板上也是乾爽的。

  ***5***在小腹及肚臍的周圍都貼上薑片,上下薰20~30分鐘。

  ***6***在雙小腿的外側、內側,從腳踝至膝部上下、來回各薰30~50下。

  艾條的作用

  艾灸,乃中國最古老的醫術之一,屬中醫外治法,它源於遠古時代,形成於商周年間,歷時幾千年。溫灸養生是通過百草之王艾草特製成艾條,點燃後放入溫灸器中滾動於經絡或患處四周,幫助人體全面溫通經絡,溫補元氣,調和氣血,潤澤面色,散發健康神采。配合能量釋放按摩,按摩中著重全身各部位的協調,身體系統與精神意識的和諧,同時在人體的背部用中醫刮痧、拔罐、舒經活絡精油按摩方法,可疏通經絡、淋巴排毒,以達到舒緩壓力、放鬆神經、調節五臟六腑的效果。它能充分改善氣滯血淤、腫脹痠麻,使人最大限度地釋放能量、解除疲勞,享受輕鬆,達到內外和諧完美統一的最高境界。

  溫灸養生在身體方面有六大功效。溫肌散寒、疏風解表;溫經通絡、活血逐疲;溫中活裡、強髒壯腑;溫陰補虛、回陽固脫;行氣活血、消火化淤;平衡陰陽、保健防病。溫灸養生在美容方面有兩大功效。面部面板方面:可加速面板的血液迴圈,使老化細胞代謝,新細胞再生加強,淡化色斑,減少皺紋,使膚色紅潤白嫩,延緩衰老。眼部方面: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瞼下垂、皺紋、延緩眼部的鬆弛老化現象,使眼部恢復光彩。

  自我保健艾灸方法

  1、延年益壽保健灸

  穴位:足三裡***位於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外側一橫指處***、氣海***位於腹正中線臍下1.5寸處***、關元***位於腹正中線臍下3寸處***。

  分組:第一組,關元、氣海、左側足三裡;第二組,關元、氣海、右側足三裡。

  方法:選準穴位後,點燃藥用艾條,分別對準第一組穴位,每穴懸灸10分鐘,以各穴位面板潮紅色為度。第二天用同樣的方法懸灸第二組穴位。如此交替懸灸,連續三個月為一個療程。休息一週,再繼續第二個療程。使用時注意力要集中,艾火與面板的距離,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熱度為佳。注意不可灼傷面板。

  說明:關元、氣海、足三裡是人體強壯保健要穴,每天艾灸一次,能調整和提高人體免疫機能,增強人的抗病能力。成書於宋代的《扁鵲心書》中說:“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關、中脘,雖不得長生,亦可得百年壽。” 特別是女士,艾灸此三個穴位後,神清氣爽,容光煥發,全身特別是小腹部十分舒暢***此種感覺一般要連續灸半個月後才明顯***。

  2、艾灸治凍瘡

  穴位:合谷穴***位於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近第二掌骨之中點處***、足三裡穴。

  方法:在凍瘡區域性先揉按5分鐘。選準穴位後,點燃藥用艾條,對準已發或將發凍瘡處,各懸灸3~5分鐘,以區域性面板潮紅色為度。若凍瘡在上肢或耳朵,必須加灸合谷穴3~5分鐘;若凍瘡在下肢,必須加灸足三裡穴3~5分鐘。艾火與面板的距離,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熱度為佳。注意不可灼傷面板。用本法連續艾灸3天,凍瘡不再復發。

  3、艾灸治胃痛

  穴位:中脘穴***位於腹正中線臍上4寸處***、足三裡穴。

  方法:選準穴位後,點燃藥用艾條,在中脘穴、一側足三裡穴上各懸灸10分鐘,以穴位上面板潮紅色為度。胃痛可立即緩解。使用時要注意力集中,艾火與面板的距離,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熱度為佳。注意不可灼傷面板。

  說明:艾灸足三裡穴能使胃痙攣趨於弛緩,胃蠕動強者趨於減弱;又能使胃蠕動弱者立即增強,胃不蠕動者開始蠕動。因此,除胃潰瘍出血、穿孔等重症,應及時採取措施或外科治療外,其他不論什麼原因所致的胃痛,包括現代醫學中的急、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及胃神經官能症等,若以胃脘疼痛為主者,用本法艾灸,均能立時止痛。

  4、艾灸美容

  艾灸的美容與一般的化妝品美容,手術美容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一個是本質上的,另一個是表面上的。化妝品可以掩飾你的不足,手術可以改造你的結構,可以滿足你暫時的虛榮心,但這些都無法給你真正的健康。因為健康而使你青春常駐,容光煥發,思維敏捷,反應靈敏,那又是另一種不同層次上的美。通過吃藥,打針或者鍛鍊,你或許也可以或多或少地達到你期望的效果。但沒有灸療好,艾灸是驅散疲勞,恢復元氣,補充體能,平衡陰陽的最有效的手段。有很多女人臉上不光滑潔淨,這往往是內分泌失調引起的,實際上還是陽能不足,而不是像一般所說的上火。

  有這麼幾種女性:

  a、臉上痘痘長得成片的女性,往往有嚴重的帶下病,“清熱解毒”往往沒有任何效果,因為她們的這種熱往往是虛熱,而不是實熱,補充陽能尚且不逮,何況雪上加霜。所以艾灸是最佳的選擇。

  b、臉上長有黃褐斑的女性,往往肝腎虧虛,體質嚴重偏於酸性,用艾灸治療,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c、虛胖的女性,並不是營養過剩,但營養過剩不過是西醫上的一個概念,中醫裡面沒有這樣的說法,如果哪個中醫也這樣***,那肯定個半吊子。即使是肥胖的小孩子,也往往並不是營養過剩,而是陽能不足,往往是因為在懷孕期間,父母還有不少的性生活,導致孩子先天不足,肝腎機能失衡,脾臟運化無力。虛胖女性則往往有崩漏暗疾,失血過多。太過肥胖往往是因為脾腎陽虛,太過瘦弱,則往往是肝腎不足。

  d、乳頭過早地顏色變暗淡,或者乳頭凹陷的女性,往往嚴重肝腎虧虛,衝脈,任脈虛寒,有的甚至還有咳嗽的毛病。


自我保健艾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