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當代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全球化擴充套件與危機論文

  就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一國來看,基本上不再具有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的特徵,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推行經濟計劃化,對於國家巨集觀發展戰略及部門發展速度和數量指標,作出計劃指導,進行協調平衡。這種巨集觀調控貫穿於社會再生產的全過程,並且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越來越得到加強。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淺析當代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全球化擴充套件與危機相關論文。具體內容如下,歡迎參考閱讀:


淺析當代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全球化擴充套件與危機
 

  經濟全球化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是一個相反相成的過程,是一個悖論,當今世界已經卷入一個前所未有的交流與撞擊互動的新境界。經濟全球化在把生產的社會性擴大到全球範圍的同時,使資本主義的各種矛盾也在全球範圍內積聚、擴充套件。資本的全球化擴張,使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矛盾也向全球發展,並向各個層次展現的更加清晰。它不僅是一個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日益交織與融合的過程,同時又是一個充滿摩擦與競爭的過程,既存在日益密切的交往、對話與合作,又存在著差異、矛盾與衝突。

 

  一、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社會性和私人佔有性的矛盾在全球展開和深化

  早期資本主義生產的全球分佈,著重表現在以自然資源為基礎的國際分工。現在跨國公司把生產資源在全球範圍內組織和配置起來,實行國際生產分工和協作。而現代交通、通訊和網路技術的發展,使得跨國公司利用全球資源和在全球範圍內組織生產,幾乎和在一個國家內一樣方便和可行。從資源的配置、使用到生產的組織和銷售,一個以大跨國公司為載體的全球性生產網路正在形成。“以世界為工廠,以國家為車間”,這在許多具有較大程度高新技術含量的產品生產領域,正成為一種越來越普遍的現象。可見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在更深層次上向全球拓展,使生產的社會化變為全球化的了。

  社會化大生產的深度全球性拓展必然推動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發生變化。一方面如許多人已經指出的,在發達國家內部出現了資本關係社會化的趨勢,另一方面更應當看到,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更大的變化發生在國際範圍之內。由於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成為全球經濟的主宰,是現代國際壟斷資本的代表,跨國公司的全球擴張同時也就意味著一個完整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體系在全球範圍內的生成。跨國公司這種佔有形式也造成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新矛盾,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在階級關係上和經濟關係上的對立正在全球層面展開,並且日趨尖銳和複雜。
 

  二、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外化為多種形式

  就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一國來看,基本上不再具有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的特徵,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推行經濟計劃化,對於國家巨集觀發展戰略及部門發展速度和數量指標,作出計劃指導,進行協調平衡。這種巨集觀調控貫穿於社會再生產的全過程,並且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越來越得到加強。同時隨著國家壟斷資本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在更深層次上全球拓展,把生產變為全球性的社會化。而跨國公司成為全球社會化生產的組織者,成為國際間的商品、技術和資本流動的主要參與和載體。

  生產的國際化改變了傳統的生產要素受國家地域限制的前提,由此衝擊到了傳統的國家調控機制:資本的流動和跨國公司的生產活動超越了傳統國家政府的控制範圍,因此政府越來越難以控制這些生產因素。其活動基本處在場所基本處在無政府狀態的世界市場,以追求全球範圍內最高利潤為最終目的。其結果必然在全球範圍導致生產發展的盲目性,而由於跨國公司有著強大的經濟實力和高度的內部組織性,所以其生產能力和生產規模的擴張十分迅猛,一旦產品在市場上過剩,其影響往往波及一系列的國家和地區,引發嚴重的世界性經濟動盪或危機。

  資本全球化的發展必然造成資本生產無限擴大與有限的世界市場之間的矛盾。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資本增值關係全球化,資本的生產必然具有無限擴大的趨勢。然而資本生產的擴張卻受到不同生產部門的比例和社會消費力的制約。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世界市場的消費力既不取決於世界各國絕對的生產力,也不取決於世界各國絕對的消費力,而是取決於世界範圍內以不平等的分配關係為基礎的消費力。世界範圍內的不平等分配關係,一方面使世界絕大多數人口的消費力受到資本積累和擴大資本生產規模的限制。

  資本主義發展所帶來的另一新的矛盾是無限追逐利潤與人類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之間的矛盾,從而導致生態環境日益“荒漠化”。在全球化過程中,西方發達國家把這種發展模式以及消費主義的生活方式擴充套件到全球範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危及全球的環境汙染具有畸形性、片面性。

  它帶來了資源的嚴重浪費、環境的汙染等文明效應,破壞了人與自然間的和諧平衡。同時全球溫室效應、酸雨和臭氧層的擴大化,環境惡化和生態平衡的破壞,人口爆炸、資源短缺、糧食危機等“全球性問題”的日益嚴重,由此造成的“生態文明危機”,已經嚴重危及人類文明的根基乃至人類自身的生存。發展與環境之間的突出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又一個新的矛盾形式。
 

  三、在階級關係上表現為國內資本與勞工之間的矛盾更加尖銳化和資本主義階級矛盾向全球擴充套件。

  就國內來看,經濟全球化進一步破壞了戰後建立起來的勞資關係中的平衡和妥協,加強了壟斷資產階級的權力,勞動者在勞資關係中處於弱勢的地位,造成了社會結構層面上日益明顯的強資本弱勞工的格局。資本跨國流動能力愈來愈強,它不僅能夠擺脫國家的原有支援,而且在與國家的談判關係中具有更強的討價還價能力,國家不得不屈從於全球化中資本的壓力。資本要挾能力的提高迫使國家為了留住資本而降低稅率,取消管制,改革福利制度,減少成本,出臺優惠政策。

  經濟的不平衡必然導致政治上的衝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政治領域裡的矛盾主要表現為向世界強制性推行強權政治的“民主文明”與爭取世界實現真正民主化的矛盾和鬥爭。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大國力圖用自己的政治模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去改造發展中國家,對於俯首聽命的國家施以經濟援助予以鼓勵,對於不服從他們意志的施加政治壓力和經濟制裁。

  從文化方面來看,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利用他們所主導的經濟全球化,在文化普遍性口號下力圖取消文化多樣性,試圖將弱勢民族及其文化整合到一個由強勢國家和民族所控制的、“同質的”世界文化之中,形成統一的資本主義的“相同的消費主義模式”。

  經濟全球化也未緩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間的矛盾。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球資本主義構成為一個既對立又統一,既依存又排斥、既合作又競爭的矛盾體系。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方面的矛盾目前主要通過貿易、投資和貨幣展現出來。在貿易領域,由於各國之間經濟實力、產業結構和市場開發程度存在差異,且這些因素又處在不斷變動中,因而導致相互之間的貿易失衡,常常引發貿易摩擦和“貿易戰”。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經濟全球化在把生產的社會性擴大到全球範圍的同時,使資本主義的各種矛盾也在全球範圍內積聚、擴充套件。這就使得資本主義的發展走入了一個“二律背反”的空間,即經濟全球化的加速發展在使資本主義重新煥發生機的同時也會減少資本主義發展程序中外部化成本的釋放空間。儘管在現階段,經濟全球化的深度和廣度都還沒有達到極限值。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今天這種遠勝於以往任何時代的經濟全球化發展態勢,確實給資本主義帶來了發展性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