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勵志故事
成功的背後都是付出無數的努力,是的,高考決定人生的今後道路。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
崔雪梅和姜博成都是貧困家庭走出的好孩子。在“對話會”上,他們首先講述了自己艱難、心酸的求學之路。聽了他們的講述,現場很多家長都感慨地說,讓自己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聽一聽“狀元”的勵志故事,是一個切身的教育。
“姜博成不在乎吃穿,只在乎家長會上能看到父母欣慰的笑容。這句話讓我特別感動。”家長孫先生說,現在有的孩子嬌生慣養,不知感恩,也缺少對學習、生活和未來的目標,“我已經把姜博成的心得錄了音,回去就給孩子放著聽,讓他也受受教育。”
科學的學習方法值得借鑑
“對話會”上,學生和家長們最關心的,還是狀元的制勝學法。“我常聽人說:不要搞題海戰術,要做精題、做好題。但聽了寧思瑩的話,我才明白,那都是為自己逃避做題找的藉口。”聽完寧思瑩的介紹,一位高中生連連點頭說。
“崔雪梅的鞏固記憶法太好了!”家長劉女士表示,“回去我就讓孩子照著實踐實踐!”
當天,三位“狀元”的講座結束之後,不少學生和家長都遲遲不肯離去,而是圍著“狀元”問個不停。家長們說,這次“對話會”是對孩子的一次很好的教育契機,不畏困難、勇於向前,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成就孩子的好人生。
:
近來,我不斷耳聞目睹著今年的一些高考生有意無意自我放棄的例子,說實話,我很傷感也很痛心,不為別的,就因為這些孩子“聰明十幾年,糊塗幾十天”。
今天距高考僅剩64天。64天長嗎?不長,一眨眼就沒了——如果你目標明確奮勇拼搏更覺得時間過得太快了。短嗎?也不短。試想,高考四大門類試卷合起來不就是考100多道題***含英語的那些小題***嗎?如果你每天每個學科能紮紮實實弄清楚一個問題,64天不可以弄清楚64*6=384個問題嗎?加上本已弄清了的一些問題應付高考,何難?再說,如果你放棄,那日子雖然不多可也許你會倍感度日如年啊。
也許你會哀嘆,我分數越考越少,跟別人相比我越來越差,我還有什麼希望呢?可你肯定忘了,老師、家長早就告訴過你啊:孩子,堅持住,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是最終的勝利者;孩子,成功就如走路,只有往前不斷地走才會不斷地接近目標……忘了嗎?你曾不斷地用“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來自勉,為什麼遇上一兩次挫折就打了退堂鼓呢?
原來,時間長短不是問題,基礎好壞也不是問題,是毅力是信心是認識出了大問題。古人云:“哀莫大於心死。”心者,思想認識也。之所以哲人說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奧妙也正在於此。
說個例項吧。昨天上課我請了四位同學上臺演板,要求每人寫出六個成語的解釋。成語共有十二個,均分成兩組,兩人一組比較進行。這兩組成語分別是:妙手回春,天倫之樂,繪聲繪色,聞過則喜,長歌當哭,防患未然;容膝之安,鋌而走險,薪盡火傳,不足為訓,翻雲覆雨,無所不知。成語本不難,而且前一節課逐一都講解過了,我還提醒同學們接下來我要通過演板檢查。可結果呢?做得最好的同學對了5.5個,其餘分別對了2.5,1,0.5個,這裡說明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呢?此無他,唯態度不端、認識不高而已矣。
怎麼辦?無藥可救嗎?不,誰都還有機會,因為離高考還有64天。恰逢清明假期,虔心虔誠拜祭祖宗的同時,希望每一位高考生給自己的心靈好好放個假,必要的話自我注射一支鎮靜劑,重新找回昔日的豪氣和銳氣;建議每一位高考生和自己的父母進行一次真誠的深談,就期望值、奮鬥措施等達成共識,重新鼓起奮鬥的風帆,義無反顧地駛向高考的彼岸。補充一句,可能有人早早打算來年再復讀,這不也太糊塗了嗎?農村有句俗語:“人還沒死先將腳伸好準備著。”有必要嗎?與其說拿幾十天時間去混日子沒學著知識還搞壞了習慣,還不如抱著學一點算一點的堅持精神更好。
須知,只要高考還沒有結束,誰都會有希望!須知,無論高考路上還是未來的人生路上,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成為那個推著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
:
2005年,他以10歲的年紀,擔上“年齡最小的大學生”的稱號。在大家預言新一代“傷仲永”將要上演時,他僅用了3年的時間,實現“最小碩士研究生”的跨越。
“居高臨下的感覺真好”
辦手續時,張炘煬遇見了他未來的導師,兩個月前,雙方已經見過面。母親示意兒子“快叫老師”,結果他連招呼都沒打,扭頭走了,只留下一句話,“都認識了還說什麼,以後有的是機會。”
類似的情形,在2005年張炘煬考入天津工程師範學院時就曾上演過。第一次見面,學校的老師讓他寫幾個字看看。這個還差一個月才滿10歲的大一新生寫了10個字:“居高臨下的感覺真好啊。”
“太多的讚美讓這個10歲的孩子一時間把握不好自己。”張炘煬本科時的導師張躍輝說。學校針對這個特殊學生設立了“培養小組”,由數學系教授張躍輝和副教授劉華擔任他的指導老師,每個星期為他安排兩次單獨的相處時間。
從一開始,張炘煬就直呼兩位導師的名字,“既然知道名字,不叫白不叫。”於是,導師劉華送給他一部《論語》,要求“畢業前背熟”。從校方的立場看,培育一個10歲的大學生必須“先成人,後成才”。
不過,和所有早慧的孩子一樣,張炘煬最先表現出來的還是學業上的天賦。在張躍輝的記事本里,記錄著許多這個少年的逸事。有一次上課,別的同學都在認真聽,這小子突然鼓起掌來,說是因為看到了“多項式對稱的美,情不自禁”。張躍輝為此感到震驚:“我確實想表達對數學美的感受,但此前從未有過共鳴。”另一個故事則反映了張炘煬非凡的記憶力,大一下學期,他完全憑心算解出一道八元二次方程。
為彌補因為年幼而缺乏的敘述能力,劉華曾要求張炘煬用500個字描述自己的辦公室。半個鐘頭後,他發現紙上只寫了一行字———“廢紙堆上漂浮著幾張桌子”。劉華髮現,張炘煬能敏感地發現事物的核心所在。這個少年所具備的天分他前所未見。劉華經常帶著他去公園,張炘煬會因為某片樹葉的脈絡結構很漂亮,呆坐下來,盯著看上半個鐘頭。這種“專注”,被認為是數學研究或其他學術研究最重要的先天素質。
可另一方面,這個10歲的少年也像許多同齡人一樣,無法在課堂上認真聽課超過10分鐘。每隔幾分鐘,這個坐不住的學生就會用油彩筆在同學的衣服上作畫,或是悄悄地把女同學的頭髮綁在椅背上。這個好動的少年很輕易地與比他大8歲的同學交上朋友,還在班上認了4個姐姐,“我喜歡跟她們一塊兒玩,她們很漂亮。”
“有比我更牛的人嗎”
12歲時,情況發生了變化。在同學賈豔的印象裡,“一個暑假過去,這個弟弟突然就和我們疏遠了”。很明顯,張炘煬在大學迎來了青春期。那時他每頓飯要吃4個饅頭或6兩米飯,學會了自己弄水洗臉刷牙,講話甕聲甕氣,身高也很快從1.43米逼近到1.70米,開始像男子漢一樣鍛鍊身體。
在劉華提交的報告中,此時的張炘煬被描述為“倔強而自信,從不打算服輸或投機取巧”。值得稱道的是,如果一道選擇題不會做,他寧願空著也不蒙答案。不過,他也會因為參加一期訪談節目,在全班同學面前露了臉而得意洋洋一個月。
“張老師,你說,現在這個班裡還有比我更牛的人嗎?”考上研究生之後,張炘煬在一次課間休息的時候,當著所有同學的面,忽然問張躍輝。
“這沒什麼了不起,”張躍輝很平靜地回答,“如果每個學生都能擁有兩位導師,都被允許提前考研,班裡好幾位同學完全都可以考上研究生,而且成績會比你好。”
但打心眼裡,張躍輝也認為自己的這個學生“的確很牛”,只是,“我必須在他懷疑自己的時候誇獎他,在他翹尾巴的時候打擊他。”他有時會拿自己上高中的孩子和張炘煬做比較。“驕傲、叛逆、反抗……當人們把他當成一個大學生的時候,會看不慣他的某些言行,並以此說明他不夠格。”張躍輝說,“但是說到底,他就是個13歲的孩子。”
“沒有他就沒有我”
如今,這個13歲的碩士研究生,與父親張會祥同住在北工大的一間博士生宿舍裡。
“父親和你比誰更優秀?”有人問張炘煬。“也許我更優秀。”張炘煬回答,“但是沒有他就沒有我。”
在張炘煬兩歲識字、5歲上小學、9歲上高三、10歲上大學的傳奇經歷中,父親張會祥始終扮演了主導者的角色。
張會祥1978年參加高考,從河北科技大學畢業後,他一直在街道做普通幹部。在發現兒子的早慧之後,張會祥萌生了從“超慢式”教育中突圍的想法,繼而總結出一套“量化為先”、“求博不求尖”的教育理念。
從這個10歲的少年走進大學那天起,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3年前,張會祥把家從遼寧盤錦遷到河北廊坊,妻子吳慧娟也調到廊坊教書,張會祥則與兒子住在大學校園裡,專職“陪讀”。大一下學期,張炘煬的成績下滑,曾出現4門60分。在父親的指導下,他恢復了過去的學習方法,同時向學校申請不上英語課,改由父親指導自己複習。在“英語靠死記硬背”的思想指導下,通過了英語4級和6級。考研期間,張會祥領著兒子背“十七大報告”,為兒子規定考英語的做題順序。
有評論認為,這種陪讀的模式不可複製,而現在的成績,只是將應試教育發揮到了極致。可在張會祥看來,討論這些根本沒有任何意義,13歲的張炘煬走上的是一條單行道,只能這麼走下去,而自己的任務就是確保張炘煬順利拿到碩士學位,“那時孩子也大了,他可以自己做出選擇。”有時,張炘煬會把“菲爾茨獎”***注:國際數學界的最高獎項***掛在嘴上。可張會祥為兒子設計的路只是考碩、考博,然後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這是每個家長的想法,我們只是提前了幾年。”張會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