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道禮儀表現形式

  中國人習慣以茶待客,並形成了相應的飲茶禮儀,被認為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中國茶道禮儀是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中國茶道禮儀

  第一、茶具一定要潔淨,包括茶杯、茶壺、托盤及裝茶葉的罐、盒;

  第二、取茶葉要用專用的器皿——竹製或木製的茶勺,也可用不鏽鋼或陶製的勺代替,不要用手抓;

  第三、要用雙手敬茶,杯把在客人的右邊。敬茶時要用茶托盤,如果沒有,也要用小茶碟,一手託著小茶碟底部,一手扶著茶杯,雙手捧上。手指不能觸及杯沿;

  第四、第一杯差要敬給來賓中的年長者,如果是同輩人,應當先請女士用茶;

  第五、淺茶滿酒。說的是給客人斟酒要倒滿,敬茶只需七八分滿。

  中國茶道禮儀技巧的具體表現形式

  1、煎茶。把茶末投入壺中和水一塊煎煮。

  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藝術品嘗形式。

  2、鬥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攜帶茶與水,通過比茶麵湯花和品嚐鑑賞茶湯以定優劣的一種品茶藝術。

  鬥茶又稱為茗戰,興於唐代末,盛於宋代。

  鬥茶是古代品茶藝術的最高表現形式。

  其最終目的是品嚐,特別是要吸掉茶麵上的湯花,最後鬥茶者還要品茶湯,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鬥茶的最後勝利。

  3、工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區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流風餘韻。

  清代工夫茶流行於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廣東的潮州。

  工夫茶講究品飲工夫。飲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兩種。

  中國茶道禮儀知識

  中國人習慣以茶待客,並形成了相應的飲茶禮儀。比如,請客人喝茶,要將茶杯放在托盤上端出,並用雙手奉上。茶杯應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在邊談邊飲時,要及時給客人添水。

  客人則需善“品”,小口啜飲,滿口生香,而不是作牛飲。 日本有茶道,其實它起源於中國。茶藝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比如中國的“功夫茶”,便是茶道的一種,有嚴格的操作程式.

  嗅茶。主客坐定以後,主人取出茶葉,主動介紹該品種的特點、風味,客人則依次傳遞嗅賞。

  溫壺。先將開水衝入空壺,使壺體溫熱。然後將水倒入“茶船”一種紫砂茶盤。

  裝茶。用茶匙向空壺中裝入茶葉,通常裝大半壺。切忌用手抓茶葉,以免手氣或雜味混餚。倒水、續水粗看似乎是比較簡單的,但卻是體現對賓客文明禮貌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因而對倒水、續水有其具體的要求和操作規範。

  服務員為賓客倒水、續水時,須先敲門,經同意後才能進入客房、會客室或會議室。右手拿暖瓶,暖瓶提手歸向把手一邊,左手帶小毛巾。往高杯中倒水、續水,應用左手的小指和無名指夾住高杯蓋上的小圓球,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把,從桌上端下茶杯,腿一前一後,側身把水倒入杯中。

  中國茶道禮儀要求

  一、茶主人

  1、茶席佈置簡單

  無需奢華,但需潔淨,不使用的器具儘量在桌面以外,如為幹泡,必須出現在桌面的渣方***水盂***,應儘量放置在順手,但不搶眼的地方。杯子及用具、花器等裝飾,應符合主題;蓋置一類的小件裝飾,顏色、材質應細細選擇,儘量與茶席融為一體或與主泡器具呼應,避免喧賓奪主。

  2、茶具清潔

  所有茶器茶具從外觀上看必須是乾淨、透明的,杯子裡沒有茶垢、雜質、指紋等之類的異物附著杯子上面。許多人喜歡使用老物品,因為上面殘留著歲月的痕跡,這當然是可以的。但是不包括玻璃公道杯上黃褐的茶垢,也不包括渣方、壺承、茶盤上面殘留的令人不悅的水漬或茶渣。這些個人喜好和不拘小節,請儘量不要應影響到他人的感官。

  3、避免接觸他人杯口

  在現實中我們也看到一些倒茶者如此泡茶:① 拿杯子不講究方式,直接用手拿杯口;② 賞玩他人自用杯。這些都是不可取的。無論取杯還是奉茶、借看他人自用杯。都應該一隻手托住杯底的一個點,另一隻手則扶住茶杯的1/2以下把環處或杯子的下半部分,手指切莫觸及杯口,如果有條件,在奉茶時,儘量使用茶托。

  4、請客選茶賞茶

  主人在泡茶款客前,應先拿出一些名優茶放在茶盤中,供客人挑選,以表達主人對客人的尊重,同時讓客人仔細欣賞茶的外形、色澤和幹香。

  5、取茶

  將茶筒中的茶葉放入壺或杯中,應使用竹或木製的茶匙攝取,不要用手抓。若沒有茶匙,可將茶筒傾斜對準壺或杯輕輕抖動,使適量的茶葉落入壺或杯中,這是講衛生、講文明的表現。

  6、逆時針的講究

  在進行迴轉注水、溫杯、燙壺等動作時用雙手迴旋。一般使用右手,按逆時針方向,類似於招呼手勢,寓意“來、來、來”表示歡迎。反之則變成暗示揮斥“去,去、去”了。若為左手則為順時針。

  7、順時針的講究

  一般茶主人都以右手持壺或公道杯為賓客倒茶,應自左到右順時針倒茶,這樣壺口或公道杯口是倒退著為賓客分茶,因為如自右到左逆時針則口向前衝著為賓客倒茶,壺嘴不斷行向前如一把利刃,變成一種含侵略性的動作,大家就會坐立不安。當然,如習慣左手持壺,則可自逆時針。

  8、分茶

  所謂“高沖水,低斟茶“講求的就是要注意不得濺出茶水,做到每位客人茶水水量一致,以示茶道公正平等,無厚此薄彼之義。分茶時,茶杯多放於客人右手的前方。

  9、茶滿欺客

  斟茶時只斟七分即可,暗寓"七分茶三分情"之意。俗話說:“茶滿欺客”,茶滿不便於握杯啜飲。

  10、最後為自己添茶

  習慣上,最右方的茶原是尾席,斟茶適量,每一泡茶,都應由茶主人進行掃尾。茶主人應隨時關切每一道茶湯的變化,以便隨時調整泡茶要素,以更好的發揮茶湯的品質。

  11、續茶

  客人喝完杯中茶,並且到了“尾頭”,應儘快“續杯”。如果發現客人的杯子有茶渣,應該替客人重新洗杯,或者換杯。主人應熟悉茶品狀況,若茶湯已現水味,應及時換茶。晚上品茶不宜太晚,適當注意觀察,在喝的盡興時候,也應該掌握茶局結束的時間。

  12、茶點

  正規場合,品鑑好茶時不宜食用茶點,否則視為對茶的不尊重。食用的茶點,並不推薦重口味的蜜餞奶糖類茶食,堅果類的零食比較適宜。茶到深夜,當備茶點。

  13、安排座位

  為了配合長幼有序的禮節,儘量安排長輩或首席客人坐在泡茶人的最左方。原因是這樣一來,斟茶將會按照順序,自左向右,最後到自己,如果將主賓安排的位置不對,則斟茶過程中如先給主客斟茶,則順序將被打亂,從而變的無序。

  14、燒水壺蓄水

  如遇賓客多需要助泡協助燒水壺蓄水時,可以在需要蓄水時適當開啟壺蓋示意,避免高聲要水,那樣會使賓客感到尷尬。

  15、放置茶壺

  放置茶壺時壺嘴不能正對他人,否則表示請人趕快離開。

  16、茶壺擦拭

  有的茶主人,十分愛惜自己壺,在沖泡中,難免淋壺擦拭,把玩摩挲,甚至多壺齊養,但不知道在自己的舉手投足間,這些多餘的動作,已經影響到了客人品茶注意力。同樣道理,品茶期間,整理茶臺、擦拭桌椅,也讓人以為主人要送客了。

  二、茶客人

  1、注意穿著

  茶的本性是恬淡平和的,因此,品茗禮儀要求著裝整潔大方,女性切忌濃妝豔抹,大膽暴露;男性也應避免乖張怪誕,如留長髮、穿乞丐裝等。除了儀表整潔外,還要求舉止莊重得體,落落大方。

  2、知客位尊卑

  如今很少有人知道“客位”的尊卑問題,雖然茶道里面講究的是“主隨客便”一說,不過喝茶的人多了,自然應該遵循這樣的原則:面對主人,主人的左手邊的是“尊位”!順時針旋轉,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邊,不論茶桌的形式如何,這個是不變的鐵律。尊位的第一順序為:老年人、中年人,比自己年紀大的人。其中師者、長者為尊,如果年齡相差不大,女士優先做尊位。

  3、關於吸菸

  喝茶嚴禁抽菸。

  4、控制言行

  所談話題,切不可說人是非,道他人長短。亦不宜眉飛色舞,擊節拍案。氣氛安靜為上,方能品出茶之真味。


猜你感興趣:

1.中國茶道精髓介紹

2.中國茶道的資料介紹

3.中國四大茶道的介紹

4.中國茶道歷史介紹

5.中國的茶道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