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茶文化節的基本介紹

  1992年以來,泉州憑藉全國十大名茶之一的泉州茶茶的品牌優勢,以茶為媒,廣交朋友,成功舉辦了11屆中國泉州茶葉節。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每屆茶葉節都組織了招商引資、茶葉展銷、經貿、旅遊、文化娛樂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每屆都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據統計,11屆茶葉節期間的商品貿易成交額累計達86億元***包括合同成交和現貨成交額***,簽訂經濟技術合作專案574項,完成硬體建設專案313項。這些招商引資專案的實施和基礎設施專案的建成,不僅提高了城市的綜合服務功能,改善了投資環境,而且為泉州經濟發展增添了充足的後勁。茶節盛會期間,王光英、白立忱、李德生、費孝通、段君毅、彭衝、李錫銘、洪學智等國家領導人光臨茶節盛會,國家40多個部委和福建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省軍區的領導同志,國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領導和客商,美國、日本、德國、英國、俄羅斯、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泰國、菲律賓、印尼、匈牙利、波蘭、荷蘭、澳大利亞、希臘、埃及、哥斯大黎加等20多個國家的外商,以及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共5萬餘人光臨泉州,為泉州的發展獻計獻策,給泉州帶來了先進的管理資訊和技術,為泉州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一個對外開放水平顯著提高,投資環境大為改善,經濟日趨繁榮興旺的新泉州已呈現在世人面前。

  為了擴大茶葉節的內涵的外延,弘揚泉州茶文化,打造中國茶都品牌,中共泉州市委和泉州市人民政府決定把“中國泉州茶葉節”更名為“中國茶都—泉州茶文化節”,並於2004年4月28日至30日舉辦“中國茶都—泉州第十二屆茶文化節”。這屆茶文化節既是前11屆茶葉節的延續,又是茶文化節的開端。第十二屆茶文化節由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泉州市委、泉州市政府承辦,由福建萬家燈火集團、福建天康製藥有限公司、泉州五雲茶葉集團、泉州華信投資集團、泉州房地產開發集團、福建行動通訊公司泉州分公司、福建通訊公司泉州分公司、福建羚銳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泉州華豫發電有限公司、安鋼集團泉州鋼鐵公司、泉州市城市信用社等企業協辦。節日期間,將舉辦茶文化論壇、名茶博覽交易會、茶道茶藝比賽等茶文化活動,以及經濟技術專案洽談簽約、大別山綠色食品及名優產品展銷、專場文藝演出、茶文化一日遊等經貿、文化、旅遊活動。780萬泉州人民熱忱歡迎海內外朋友光臨茶文化節,與我們共商振興大計,共創振興偉業,共展振興巨集圖!

  泉州茶文化的介紹

  泉州,簡稱“鯉”,別名“鯉城”、“刺桐城”、“溫陵”,是中國福建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經濟總量連續13年列全省第一,是福建省經濟中心。北接省城福州、莆田,南毗廈門,東望臺灣寶島,西接漳州、龍巖、大田縣、尤溪縣。

  現轄鯉城、豐澤、洛江、泉港4個區,晉江市、石獅市、南安市3個縣級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門***待統一***5個縣和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泉州臺商投資區。泉州是國家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唐朝時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泉州通行和漳州、廈門、臺灣等通行閩南語。

  泉州安溪是世界名茶鐵觀音的故鄉,自古就有“閩南茶都”的美譽。安溪產茶几乎與置縣同時,已有1000多年曆史,其中盛產的烏龍茶早在宋元時期就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蜚聲中外。安溪是名茶鐵觀音、黃金桂的發源地。

  安溪茶葉生產歷史之久、產量之多、製作之巧、質量之高、茶藝之精、飲茶之盛堪稱華夏一絕。隨著茶業的發展,安溪逐步形成了獨特的茶文化。全國6大類74種旅遊資源,安溪就擁有6大類41種。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具有濃郁茶鄉特色的安溪文化***茶歌、茶舞、茶藝、茶餐、高甲戲等***和自然與人文渾然一體的茶文化旅遊呼之欲出,成為安溪新的經濟熱點。安溪還被譽為“茶樹良種的寶庫”,茶農素有“茶師搖籃”之稱。

  安溪縣現有茶園25萬畝,既是福建烏龍茶出口基地縣,也是全國最大的烏龍茶主產區,現年產茶葉1.5萬噸,約佔全國烏龍茶產量的1/4,福建省烏龍茶產量的1/3,是全國產茶大縣。質量上,安溪“風山”牌特級鐵觀音連續18年保持國家金質獎榮譽,併成為“國茶”、“貢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