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長的蚯蚓

  當你看到時,你會不會感覺到害怕噁心?

  澳大利亞最新發現罕見的巨型蚯蚓,體長最大3米,壽命可達到5年以上。科學家發現澳大利亞巨型蚯蚓是物種,體長達3米,它們僅生活在維多利亞省東南部南吉普斯蘭島低河谷地區。

  巨型蚯蚓科普

  巨型蚯蚓學名為Megascolides australis,平均長度為1米,直徑2釐米,重量200克,但是這種長壽無脊椎動物可存活5年以上,最大體長達到3米。

  它們生活在河岸潮溼黏質土壤中,鑽至很深的土壤層,建立網狀棲息環境。體型較小的同類生物會到地面上排便,但是巨型蚯蚓完全不同,它們在地下洞穴中排便,依靠暴雨將糞便沖刷至洞穴之外。

  巨型蚯蚓對於地面振動保持較高靈敏度,它們可探測到未知入侵者的腳步聲,以及來自地面的噪音。

  它們當前被分類為受保護物種,由於該地區引入農耕,使得種群數量持續銳減。其中限制性因素包括:較低繁殖率和緩慢生長週期,巨型蚯蚓一次只產一枚較大的卵,體長約4-7釐米,需要一年時間孵化。

  蚯蚓科普

  目前世界上已查明的蚯蚓有二千多種,有紅棕、紫綠等許多顏色,個體差異也很大,最長的蚯蚓長達1米,最小的品種只有幾釐米。我國地域廣闊,蚯蚓品種有516種,目前已定名的有150種左右。

  蚯蚓是對環節動物門寡毛綱類動物的通稱。在科學分類中,它們屬於單向蚓目。身體兩側對稱,具有分節現象;沒有骨骼,在體表覆蓋一層具有色素的薄角質層。除了身體前兩節之外,其餘各節均具有剛毛。雌雄同體,異體受精,生殖時藉由環帶產生卵繭,繁殖下一代。目前已知蚯蚓有200多種,1837年被生物學家達爾文稱之為地球上最有價值的動物。外形:紅色, 黑色等 爬行速度中等。 共兩節,頭短尾較長。 生活環境:熱帶、亞熱帶地區 。土壤肥沃溼潤。雨天可自動爬出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