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長的內陸盆地

  塔里木盆地是世界第一大內陸盆地,也是中國第一大盆地。塔里木盆地位於中國西北部的新疆,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麓,東到羅布泊窪地,北至天山山脈南麓,南至崑崙山脈北麓,盆地東西長1500千米,南北寬約600千米,面積達53萬平方公里,53萬平方公里是個什麼概念呢?相當於三個河北省,五個半江蘇省,十五個臺灣省;一個法國,一個半日本,五個半韓國。

  塔里木盆地簡介

  1987年9月,由中國科學院3個研究所4個學科13個專業的144名科學家組成的綜合考察隊,在對塔里木盆地進行了大規模深入考察研究後,向世人宣告了一個驚人的結論:塔里木盆地是一塊從南半球中高緯度漂移到北半球的陸塊。

  第一階段漂移

  距今8億年前元古代,塔里木盆地還是一段靠近現南極海底的活動性很強的古地槽。當時地殼運動劇烈,地球的南北變化頻繁。自震旦紀後期開始距今6億年前,由地槽轉變為陸塊的塔里木從今天澳大利亞以南的海域開始其長達數億年的“北征”。這塊古陸在北移過程中按照地球磁極的變化變換著“行走”的姿勢,其大部分時間是順時針左旋前進,中間曾一度右旋過。

  最後的衝刺

  在距今4億年前的志留紀,塔里木陸塊完成了決定性的一站,從南半球高緯度49.2度,漂移到北半球低緯度地區。到距今約6000萬年前的第三紀時,它已移到北緯25.2°。距今500萬年前的第三紀末,在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多次衝撞中,夾在其中的塔里木板塊,被南北擠壓,壓縮了1700千米,從臺地變為盆地。以後,又在距今200多萬年前的喜馬拉雅山運動中被抬起,並從北緯25度左右的位置以下擠到北緯40度左右,塔里木陸塊終於結束跌宕起伏的北移活動,並在亞洲腹地“定居”。

  塔里木盆地原來不是乾燥的

  大約在100多萬年前,塔里木盆地中並無沙漠,而是河湖眾多,植物繁盛,氣候溼潤的綠洲。在地質時期,形成沙漠化過程的地質背景是第四紀新構造運動。新構造運動使得青藏地塊大幅度隆起,由此大範圍地改變了青藏高原本身的氣候特點和塔里木盆地的大氣環流格局。一方面阻擋了印度洋溼潤氣流的北上,另一方面迫使乾冷的空氣在西伯利亞大陸上聚集加強,並與太平洋上暖溼氣流進行水熱交換,從而對東亞季風環流的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這種大氣環流系統的逐步演變過程中,塔里木盆地的氣候漸趨乾燥,河湖乾涸,植被變稀,風沙漸多。大約在1萬年前,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就已基本上形成了今天這樣的規模和麵貌。

  嚴重的生態問題

  沙漠化問題是塔里木盆地地區面臨的最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之一,是長期制約塔里木盆地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及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特別是近幾十年來,隨著人口不斷增加,人為不合理的經營活動不斷增多,大面積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壞,大大降低其防風固沙,蓄水保土,涵養水源,淨化空氣,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生態功能。人為地毀草毀林,過度開墾,不合理的耕地利用方式,破壞了脆弱的生態平衡,誘發了沙化的潛在因素,使沙化耕地大量出現。

  塔里木河綠洲帶

  塔里木盆地各河均匯入塔里木河,“塔里木”,在維吾爾語中即河流匯集之意。舊時喀什噶爾河、渭幹河等也匯入塔里木河,後因灌溉耗水過多,與塔里木河間已斷流。水源充足的山麓地帶已發展為灌溉綠洲,著名的有庫爾勒、庫車、阿克蘇、喀什、葉城、和田、于田等。

  塔里木的毛驢車

  在交通不便的年代,毛驢車是新疆農村家裡不可缺少的運輸工具。在鄉野間,淳樸的維吾爾大叔,帶著做工精細的帽子,肩頭上扛著坎土曼,趕著驢車走在鄉間小路上,年輕的農婦坐在毛驢車上,懷裡抱著孩子,雙腿晃晃悠悠,頭巾在風中飄動。這些你隨處可見的景象,成為新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豐饒的物產

  塔里木盆地是中國最古老的內陸產棉區,光照條件好,熱量豐富,能滿足中、晚熟陸地棉和長絨棉的需要。晝夜溫差大,有利於作物積累養分,又不利害蟲孳生,是中國優質棉種植的高產穩產區。瓜果資源豐富,著名的有庫爾勒香梨、庫車白杏、阿圖什無花果、葉城石榴、和田紅葡萄等。木本油料的薄殼核桃種植也很普遍。和田的地毯編織和桑蠶都發達。

  盆地邊緣礫石帶戈壁灘

  是由古代暴流洪積扇群組成,微向盆地中心傾斜,坡度一般6°-8°,寬度10-30千米,厚度千米以上,表面由2-3米厚礫層組成,水均滲入地下,地面草木不生。

  盆地邊沿綠洲帶

  河流出山之後,坡度突降,水流分散,沙泥沉積,形成扇狀平原,現有疏勒、莎車、阿克蘇、和田和庫車等大小綠洲100多個。綠洲灌溉農業發達,盛產小麥、玉米、水稻和棉花等,河道遷移,綠洲也會遷移。

  盆地中部沙漠帶

  即塔克拉瑪干沙漠,面積33.76萬平方千米,佔中國沙漠面積的47%,為世界上第二大流動沙漠。主要是流動沙丘,佔85%,沙丘高大,多50米以上,成沙較老的可達250米,呈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鏈,複合型沙山、長條狀沙丘、金字塔形沙丘等形態。

  盆地東部的羅布泊湖盆區

  大部由鹽殼組成,範圍曾有多次變動,多風蝕雅丹地形。塔里木河基本彙集了盆地的全部大河,全長2000千米,為中國最長的內陸河。河流沖積平原土地資源豐富,胡楊林和灰楊林分佈面積廣,對防禦風沙、調節氣候、供應木材有重要作用。

  塔中沙漠油田

  塔里木盆地是中國最大的含油氣沉積盆地。目前已經探明油氣資源總量約為160億噸油當量,被地質學家稱為21世紀中國石油戰略接替地區。塔里木油田建成投產後,逐漸成為中國西部能源經濟中心。原油產量不斷增長,天然氣量也從2004年的14億立方米猛增至2009年的181億立方米,成為“西氣東輸”工程的主力氣源之一。

  2015年9月14日,中國科學家發現塔里木盆地實際上蘊藏著巨大的水資源,其蓄水量是北美洲五大湖總和的10倍。科學家將這個巨大的蓄水層描述為地下海洋,由於該蓄水層水質鹽分太高,無法讓居民使用,但是該蓄水層的存在具有重要意義,能夠顯著緩慢氣候變化。也許我們有一天可以科學開發利用這一巨大的地下水資源庫,改善新疆的地質條件,造福西部地區人民,為一帶一路的巨集偉藍圖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