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長的蚯蚓

  可能好多人都會對蚯蚓這類動物感到噁心,不過,小編這次要和大家說的就是它。

  

  據騰訊科學***悠悠/編譯***:科學家發現澳大利亞巨型蚯蚓是世界上最長的蚯蚓物種,體長達3米,它們僅生活在維多利亞省東南部南吉普斯蘭島低河谷地區。

  巨型蚯蚓學名為Megascolides australis,平均長度為1米,直徑2釐米,重量200克,但是這種長壽無脊椎動物可存活5年以上,最大體長達到3米。

  它們生活在河岸潮溼黏質土壤中,鑽至很深的土壤層,建立網狀棲息環境。體型較小的同類生物會到地面上排便,但是巨型蚯蚓完全不同,它們在地下洞穴中排便,依靠暴雨將糞便沖刷至洞穴之外。

  巨型蚯蚓對於地面振動保持較高靈敏度,它們可探測到未知入侵者的腳步聲,以及來自地面的噪音。

  它們當前被分類為受保護物種,由於該地區引入農耕,使得種群數量持續銳減。其中限制性因素包括:較低繁殖率和緩慢生長週期,巨型蚯蚓一次只產一枚較大的卵,體長約4-7釐米,需要一年時間孵化。

  蚯蚓

  蚯蚓在地球上大約存活了2.5億年。蚯蚓是對環節動物門寡毛綱類動物的通稱。在科學分類中,它們屬於單向蚓目。身體兩側對稱,具有分節現象;沒有骨骼,在體表覆蓋一層具有色素的薄角質層。蛋白質含量達70%,還有微量元素,如磷、鈣、鐵、鉀、鋅、銅以及多種維生素。除了身體前兩節之外,其餘各節均具有剛毛。雌雄同體,異體受精,生殖時藉由環帶產生卵繭,繁殖下一代。目前已知蚯蚓有2000多種,1837年被生物學家達爾文稱之為地球上最有價值的動物。

  基本簡介

  相傳,宋太祖趙匡胤登基不久,患了“纏腰火丹”病,他的哮喘病也一起復發了。太醫院的醫官們絞盡腦汁,仍是回春乏術,百無一驗,太祖一怒之下,將所有治病的醫官都監禁起來。後來,一位河南府的醫官想起洛陽有位擅長治療面板病的藥鋪掌櫃,外號叫做“活洞賓”的,善治此病,於是上章推薦。“活洞賓”來到宮中,見太祖環腰長滿了大豆形的水泡,像一串串珍珠一樣,這時,太祖問道:“朕的病怎麼樣”。“活洞賓”連忙答道:“皇上不必憂愁,下民有好藥,塗上幾天就會好的”。太祖冷冷一笑:“許多名醫都沒有辦法,你敢說此大話”。“活洞賓”道:“倘若治不好皇上的病,下民情願殺頭,若治好了,請皇上釋放被監禁的太醫”。太祖回答道:“若真如此,就答應你的要求”。於是,“活洞賓”來到殿外,打開藥罐,取出幾條蚯蚓放在兩個盤子裡,撒上蜂糖,使其溶化為水液。他用棉花蘸水液塗在太祖患處,太祖立刻感到清涼舒適,疼痛減輕了許多。他又捧上另一盤蚯蚓汁,讓太祖服下。太祖驚問“這是何藥,即可內服,又可外用”。“活洞賓”怕講實話而受到太祖責罰,就隨機應變地說:“皇上是真龍天子下凡,民間俗藥怎能奏效,這藥叫做地龍,以龍補龍,定能奏效”。太祖聽後非常高興,立即服下。幾天後,太祖的皰疹落,咳喘止,疼痛消失,又上朝了。“活洞賓”也因此而極盡榮華。從此,地龍的名聲與功能也就廣泛傳開了。

  蚯蚓是常見的一種陸生環節動物,生活在土壤中,晝伏夜出,以畜禽糞便和有機廢物垃圾為食,連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攝食植物的莖葉等碎片。蚯蚓可使土壤疏鬆、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進農業增產。世界的蚯蚓約有 2500多種,我國已記錄229種。環毛屬***Pheretima***,廣種類多。

  鑑別

  ***1***斜紋肌纖維無色,少數淡棕色。肌纖維易散離或相互絞結,大多彎曲或稍平直。

  ***2***表皮黃綠色或黃棕色。細胞界限不明顯,布有暗棕色色素顆粒,散在或聚整合條狀、網狀。

  ***3***剛毛常碎斷散在,淡棕色或黃棕色。先端多鈍圓,表面可見縱裂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