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荀子思想_孟子的仁政思想
孔子、孟子與荀子合稱為國學三聖,他們提出的思想雖然各有不同但又有聯絡。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孔子的思想
孔子在思想方面的成就非常巨大,他不論在道德方面、政治方面、經濟方面,還是在教育方面、美學方面、史學方面、旅遊方面以及人生觀念上都有著其自身的思想成就。
在道德和政治方面,孔子主張仁說和禮說,主張個人層面上“仁”和“禮”的道德修養和品行,主張以德、禮治國。他強調人道主義,同時也強調建立一定的秩序和制度。而孔子的這些思想適用於任何時代,從中可見孔子在思想方面具有一定的先進性。
在經濟方面,孔子崇尚重義輕利的義利觀,主張在利和義兩者中應該更為重視義,在獲取利益前要考慮所做的行為是否符合道義。孔子還重視民生,強調先使百姓富裕再施行教化。
在教育思想方面,孔子主張有教無類,認為每個人都能接受教育,並創辦私學,大量招收學生,打破了當時教育方面的壟斷。他還提倡因材施教,主張根據每個人的天賦、興趣進行不同的教育,強調學生自我思考,教師只需對學生施以引導。
在美學方面,孔子主張“美”和“善”的統一。他提倡將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兩者結合,將文學藝術作為促進社會和政治發展的重要手段。而在史學方面,孔子主張實事求是地進行歷史研究,強調研究歷史時要重視事實依據,同時極為反對錶裡不一、名不副實。
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在孔子的基礎上,繼承和發揚了儒家學派的“以德治國”的政治理念。孟子的政治核心理論是以王道治國,但究其本質,還是為封建地主階級服務的。
孟子把君臣庶民的關係比作父母和子女的關係,他認為君王和士族,都應該像關心自己的子女一樣,去關心他們的人民,而人民也應像子女對待父母一樣去尊重他們的君王。但在這同時,孟子也模仿周制制定了一套嚴格的等級制度,他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從春秋時期逐步完善發展而來的。其中包括政治、經濟等許多方面。他認為統治者如果施行仁政,就會得到人民的使用者,如果施行暴政,君王就會被人民推翻。他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省刑罰,輕徭薄賦,不違農時”,只有在人民富裕的時候,國家才能徵收到可觀的稅收,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和日常收支等。
孟子要求統治者可以施行仁政,“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他認為統治者對他們的人民應該有同情仁愛之心,這和墨家的“兼愛”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
孟子的這種思想,對於兩千多年的戰國時期,是有其一定的先進性和肯定性的。他提出的“重農不抑商”的理論,也對當時的經濟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他的“井田制”理論,對限制土地兼併和緩解階級矛盾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
荀子的思想
自然觀
關於天人關係問題,荀子提出“明於天人之分”的辯證觀點。主張不以主觀意志代替客觀職能 ,強調“天行有常”的規律性,反對背道而妄行的主觀唯心論;另一方面,又強調“制天命而用之”的能動性,反對自然命定論。使自然無為與人道有為在較高的理論思維水平上得到統一。
認識論
荀子認為,“知有所合謂之智”,“能有所合謂之能”,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識和能力只有在主觀符合客觀的前提下才能實現。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在認識過程中充分發揮“天官”***感覺器官***和“天君”***思維器官***的作用。這種認識上的辯證方法以感性認識為基礎,但又克服了狹隘經驗論的侷限性,強調理性思維的能動作用。 人性改造論 通過對人性問題的探討,荀子進一步指出,人的主觀能動性還表現為“化性而起偽”,改造主觀世界 。他把人們基於生理機能而產生的對物質生活的欲求歸之於與生俱來的自然本性,把為了調節這一欲求而必須具備的道德意識歸之於後天人為的社會規範***偽***。荀子認為人的自然本性可以改造變化,道德規範是人為創造的結果。
社會起源論
在解釋社會國家起源的問題上,荀子認為人們一方面在物質利益上產生利害衝突,另一方面由於職業分工又需要互通有無。這種依存關係,使人們處於“離居不相待則窮,群而無分則爭”的矛盾之中。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就要確定分工,建立等級制度,以保持社會的統一。這種以“分”求“一”的思想,反映了當時新興封建勢力要求以新的等級制度建立統一新政權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