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習初一數學

  初一數學要如何學習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學習初一數學方法:學習態度

  1.不能端正學習態度,沒有興趣,甚至存在害怕數學的心理,缺乏主動積極學習的意向。

  2.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預習、認真聽講、記錄筆記、歸納總結、複習等***。

  3.在知識上,對數學定義、概念等基本知識點的理解不夠準確,只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層次,特別是對特殊情況等的把握十分含糊。

  4.數學能力***審題能力、計算能力、分析方法、數學思想等***或多或少總存在欠缺,導致各種小錯誤,不能完整的完成題目。

  5.在實踐做題中,不能領會出題者的意思,簡單的說,不能把握題目的關鍵,找不到正確的解題思路。

  6.平時做題速度較慢,考試時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試卷。

  任何一個學科都有其各自的學科特點,數學也不例外。只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正確的方法方法,就一定能夠學好數學。但是,數學學習不能投機取巧,數學學習沒有捷徑可走,要明白保證做題的數量和質量是學好數學的必經之路。

  學習初一數學技巧:學習習慣

  課前預習,帶著問題聽課。看兩遍書:第一遍大概瞭解下一講或下一章的內容、知識枝幹以及重難點等。第二遍對重要的概念、性質、判定、公式等反覆閱讀,思考其內在聯絡及其因果關係,並在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記號,帶著問題去聽課,也便於求教老師。

  課上認真聽講,會記筆記。初一的學生往往對課程的增多、課堂學習量的加大感到不適應,顧此失彼,很大一部分學生覺得數學沒有筆記可記,有筆記的學生也記得不夠合理,認為教師在黑板上所寫的都記下來就是認真聽講,盲目的用記筆記代替聽講與思考,進而導致了聽課效果下降。在聽課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做到:聽知識的引入和形成過程;聽懂教學中的重、難點,尤其是預習中不明白或有疑問的地方;聽題目關鍵部分的提示***突破口***及數學思想方法;聽課後小結。記錄筆記時應注意:有選擇的進行記錄,主要記錄知識要點、自己的疑點、課本上沒有的教師補充的內容、解題的思路、數學思想方法、課堂小結等。

  課後認真複習,及時歸納總結。課後要及時溫故老師所講內容,特別是經典例題,分析、歸納、總結,以內化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完善認知結構。

  此外,學習應有整體計劃,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

  讀、即預習,在教師講授新課之前,對下節課所學知識有一個大致的瞭解,有疑問的地方做上記號,再上課時聽講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聽、聽課是課堂學習最為重要的環節,學生應在預習的基礎上聽,養成做筆記的習慣,重點結論、典型例題、方法規律等要有所記錄。

  議、評議討論,就是積極參與課堂的問題討論,積極主動、條理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思考過程,與他人交流過程中能合乎邏輯的討論與質疑。

  練、適當做習題,把握重難點,對重點練而不厭,對難點要鍥而不捨。

  評、自我評價掌握學習內容的水平,在目標的指導和鞭策下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課後練習要適度

  “我聽見就忘了,我看見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汪老師說,這是華盛頓圖書館牆壁上的三句話,它形象地說明了動手操作的重要性。

  如在學習平面圖形的時候,學生可利用學具自己動手搭配幾何體,從不同角度去感知;學習有理數,學生掌握了負數以後,可以利用溫差測量山高。

  學數學,很多學生容易陷入題海戰術。汪老師建議,課後練習不宜做一些難度較大的習題,盲目追求純粹理論上的證明或技巧,如二次根式中的二、三重根號的化簡,甲線段的立方等於乙線段的平方與丙線段的積等,而應注意知識與生活的聯絡,特別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同時注意,解答的書寫過程應嚴謹,既重結果,更重過程,結論的表述力求準確精煉,對結論獲得的演算、推理過程也要步步有據,條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