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宣子論比與黨文言文翻譯及註釋

  趙宣子論比與黨這篇文章記敘了晉國政治家趙宣子舉薦韓獻子為晉司馬的故事,是如何呢?本文是小編整理的資料,僅供參考。

  趙宣子論比與黨文言文原文

  趙宣子論比與黨

     作者:左丘明

  趙宣子言韓獻子於靈公***1***,以為司馬***2***。河曲之役***3***,趙孟使人以其乘車幹行***4***,獻子執而戮之。眾鹹曰***5***:“韓厥必不沒矣***6***。其主朝升之,而暮戮其車***7***,其誰安之!”宣子召而禮之***8***,曰:“吾聞事君者比而不黨。夫周以舉義***9***,比也;舉以其私,黨也。夫軍事夫犯,犯而不隱***10***,義也。吾言女於君***11***,懼女不能也。舉而不能***12***,黨孰大焉!事君而黨,吾何以從政?吾故以是觀女***13***。女勉之。苟從是行也***14***,臨長晉國者***15***,非女其誰?”皆告諸大夫曰***16***:“二三子可以賀我矣***17***!吾舉厥也而中***18***,吾乃今知免於罪矣。

  選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標點本《國語》

  趙宣子論比與黨文言文翻譯

  趙宣子向晉靈公進言推薦韓獻子,讓他擔任司馬。秦晉河曲之戰時,趙宣子故意指使車伕以其車騎衝犯行軍的隊伍。韓獻子將車伕逮捕並予處死。大家全都說:“韓厥的官一定做不長久了,那車伕的主人剛剛提升了他,而他馬上將其車伕處死,有誰還能讓他穩坐在這高位上呢?”

  趙宣子卻召見他並給予禮遇。說道:“我聽講侍奉君王的人應做到比而不黨。對朝廷忠誠守信以舉薦恪守大義的人,叫做比;利用舉薦以謀私,叫做黨。軍事行動是不準冒犯的,觸犯了則不徇私隱瞞,就叫做義。我將你推薦給國君,卻擔心你難以勝任;如果舉薦了無能之輩,實在沒有比這更大的結黨營私了。侍奉君王的臣子卻結黨營私,那我今後還怎麼執政呢?所以我以這件事來觀察你,希望你能勉力而行。倘若能照著這樣幹下去,將來掌管晉國大政的除了你還有誰呢?”趙宣子一一告訴眾大夫說:“諸位可以祝賀我了!我推舉韓厥完全合適,如今我已知道將不會獲罪於朝廷了。”

  趙宣子論比與黨文言文註釋

  ***1***趙宣子:春秋晉國人,名盾,又稱宣孟,為晉正卿,卒諡宣子。言:進言推薦。韓獻子:名厥。晉悼公時,韓厥為政,曾救宋伐鄭,復霸諸侯。卒諡獻子。靈公:晉襄公之子,名夷皋,為人奢侈暴虐,後被趙盾之弟趙穿殺於桃園,在位十四年***前620前606***。

  ***2***司馬:官名,掌管軍事。

  ***3***河曲:晉地,故址在今山西永濟縣西蒲州。魯文公十二年***前615,即晉靈公六年***秦晉戰於河曲。

  ***4***趙孟:即趙宣子。幹:觸犯。行:指行軍的行列。

  ***5***鹹:都。

  ***6***不沒:不能終其位的意思。

  ***7***車:指車僕。朝、暮,這裡喻迅速。

  ***8***禮之:以禮相待。

  ***9***周:忠信。

  ***10***不隱:不徇私包庇。

  ***11***女:同“汝”,你。

  ***12***不能:無能。

  ***13***是:指“使人以其乘車幹行”這件事。

  ***14***苟:如果。

  ***15***臨長***zhǎng掌***:主管、統領。

  ***16***大夫:職官名,古代官員有卿、大夫、士之分。

  ***17***二三子:猶言諸位。

  ***18***中:合適。

  相關簡介

 

  《國語》是一部國別史,全書二十一卷,分別記載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事,是各國史料的彙編,成書約在戰國初年。各國“語”在全書中所佔的比例不一,每一國記述事蹟各有側重。《國語》中主要反映了儒家崇禮重民等觀念,西周以來的敬天保民思想在書中得到了繼承。雖然《國語》許多地方都強調天命,遇事求神問卜,但在神與人的關係上,已是人神並重,由對天命的崇拜,轉向對人事的重視。因而重視人民的地位和作用,以民心的向背為施政的依據。全書以記言為主,雖然敘事和刻畫人物有一定特色,但文學成就還是比《左傳》稍遜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