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幼兒心理健康淺談論文
幼兒是祖國的未來,幼兒時期心理狀況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到其一生的健康成長。因此,關注幼兒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對當前幼兒健康成長和教育策略的轉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淺談》
摘要:幼兒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幼兒時期心理狀況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到其一生的健康成長。因此,關注幼兒心理健康問題的因素,對當前幼兒健康成長和教育策略的轉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幼兒教師對幼兒的愛是啟蒙教育中最寶貴的營養。只有沐浴在愛的甘霖下的幼兒才會有足夠的安全感,才能適應幼兒園環境,學會與同伴、教師交往,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幼兒總是先感受到成人對自己的愛,進而才能發展到愛周圍的人。如果教師不愛幼兒,幼兒就無法適應冷漠的幼兒園環境與溫馨的家庭環境間的巨大反差,就會怕上幼兒園,怕老師,患"幼兒園恐懼症", 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對幼兒的早期成長髮育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蒙臺梭利有一個精彩論斷:兒童擁有一份吸收性心智。兒童出生後4-6年,是形成健康的獨立意識的關鍵時期。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習得的是與成人直接接觸中感受最為真切、最為深刻的社會性行為。在這一時期,如果成人能積極鼓勵兒童的獨創性和想象力,就有助於培養其正視和追求有價值的目的的勇氣。反之,兒童就會缺乏自信心,產生內疚感。"健康"除了指生理正常無病痛外,還包括心理健康。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教師和家長一般比較重視幼兒的身體健康,卻往往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因此,幼兒園教師有必要重視幼兒心理健康這一問題。要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讓孩子真正"健康",我認為教師應做到如下幾點:
1.熱愛幼兒
教師對幼兒的愛是教育中最寶貴的營養。只有沐浴在愛的甘霖下的幼兒才會有安全感,才能適應幼兒園環境,學會與同伴、教師交往,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幼兒總是先感受到成人對自己的愛,進而才能發展到愛周圍的人。如果教師不愛幼兒,幼兒就無法適應冷漠的幼兒園環境與溫馨的家庭環境間的巨大反差,就會怕上幼兒園,怕老師,患"幼兒園恐懼症"。
2.尊重幼兒
馬斯洛有一句著名論斷:"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當之無愧的來自他人的尊重之上的。"尊重兒童是幼兒心理健康成長的前提,是幼兒人格和諧發展的保證。尊重幼兒,主要表現在平等、民主地對待幼兒,尊重幼兒發展的積極因素,讓幼兒主動地發展。幼兒有其獨立存在的價值,教師要尊重其權利和地位。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教師往往以長者自居,要幼兒聽命於自己,否則就批評懲罰或斥責,要麼不準參加遊戲,要麼罰站……其實,幼兒出現"對抗"行為一定事出有因,且這正是其獨立意識和自主性萌發的表現。因而遇到衝突,教師要研究其原因,再作處理。"聽話的孩子才是乖孩子"的陳舊觀念一定要剔除。另外教師要尊重幼兒發展的積極因素,給予其充分活動和自我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如果成人的言行中處處體現著對幼兒的尊重,就會使幼兒意識到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是有價值、有能力和必不可少的,從而幫助他們獲得積極的自我概念;如果幼兒發現自己是被忽視的,又經常為做錯事遭到責備,幼兒會逐漸在心裡確認自己是無能的,進而導致幼兒喪失最基本的自尊與自信,建立起消極的自我概念。作為一種穩固的心理特徵,幼兒的自我概念一經確立,便會相對持久地保持下去。我們無法相信,一個整天要服從於成人指令或是不時遭成人指責的幼兒會構建出活潑開朗、寬容友善的人格特徵。因而"尊重幼兒"這一行為本身所內含的潛在教育價值是不該也不能被忽視的。
3.創設一個適合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環境
首先,教師應注意自身的心理健康。有的教師情緒沮喪時,態度粗暴生硬;情緒愉快時,就無原則地遷就容忍。教師的情緒波動最易導致孩子產生心理障礙,所以教師應始終保持平和愉快的心境,使幼兒生活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之中。其次,要為幼兒提供充滿生機、能陶冶心靈的自然環境,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陶冶他們的情操,培養其審美情趣。
最後,教師要為幼兒提供一個自由活動的遊戲場所,以及有吸引力的玩具,讓孩子在自己的天地裡,自由快樂地遊戲。兒童只有在自己選擇的有興趣的活動中,才能達到專注和自主,此時,他們的困擾將會消失,夢魘不再出現,行為問題會逐漸減少,食慾與健康也會恢復如常。如藝術教育活動就能充分發揮幼兒的愛美天性,使幼兒的人格變得高尚、精神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4.參與並引導幼兒建立良好的同伴關係
同伴關係是兒童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指標。在同伴中受歡迎的幼兒會有安全感、歸屬感;反之,會產生孤獨感、自卑感。現在,獨生子女佔絕大多數,建立良好同伴關係對其社會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要以"大朋友"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交往中,如引導幼兒在遊戲活動中學會合作;教育幼兒助人為樂;鼓勵小朋友在父母帶領下彼此串門等。在這種開放環境中,幼兒交往機會多,更利於其健康心理的形成。
5.加強家園合作
近些年來,幼兒產生情緒和心理問題的人數比例在升高。究其原因,大多由社會和家庭生活緊張、家庭變化、家庭教養態度和方式不當、家庭人際交往缺乏等原因引起。所以,幼兒園教師和家長在思想及行為上必須保持一致。出現問題,教師們要主動與家長取得聯絡,取得家長們的理解與支援,共同採取行動,消除幼兒心理健康障礙,這樣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很需要幼兒園、教師、家庭三方面通力協作,更需要有機結合,互相滲透。幼兒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將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滲透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之中,融入幼兒每天的生活當中,持之以恆,讓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我們才有希望看到祖國的未來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參考文獻:
[1]楊鳳池.讓家庭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樂園***M***.深圳新衚衕出版社.2006.137頁.
[2]馮麗靜.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M***.廣東幼兒教育出版社.2007.25頁.
[3]劉維良.心理健康教育從娃娃抓起***M***.華文出版社.2004.49頁.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
- 關於幼兒心理健康淺談論文
- 男人霸氣勵志個性簽名
- 晚上實在很餓吃什麼不會胖
- 怎麼在區域網內進行資源共享
- 寫給顧客的道歉信範文
- 房屋財產公證協議書
- 寶寶營養不良白細胞偏高的原因
- 廣州市爬山好去處
- 偶爾吃燒烤的危害大嗎夏季吃燒烤危害有哪些
- 快手裡最好聽的歌曲有哪些
- 人生名言名句大全_勵志名言
- 小學生環保在我身邊的手抄報內容資料
- 經典中學生期末評語集錦
- 快速讓額頭變白的方法
- 治療胃病的簡單方法
-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電影插曲主題曲片尾曲背景音樂叫什麼
- 可口可樂促銷活動廣告語
- 白果的吃法與營養價值有哪些
- 高中數學不等式知識點
- 有趣幽默的經典勵志句子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