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設畢業論文格式範文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同時又是一個水患頻繁的國家。水利對農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水利建設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水利建設畢業論文範文一:生態水利建設強化措施

  摘要:隨著全球人口的急劇增加,經濟的發展,特別是人為因素所造成的水資源汙染的加劇,使得全球水資源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加強對水資源的保護與管理,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已成為各級政府的重要課題。改革開放以來,西吉縣水利建設在總結前人工作的基礎上,小流域綜合治理過程中,大力提倡興建治溝骨幹工程壩系,推行溝道壩系化新思路。

  關鍵詞:生態環境;水土流失;水利工程建設

  水是生命之源,是經濟發展的命脈。隨著全球人口的急劇增加,經濟的發展,特別是人為因素所造成的對水資源汙染的加劇,使得全球水資源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加強對水資源的保護與管理,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已成為各國政府的重要議題,也將是21世紀全人類所面臨的共同挑戰。近幾年,我國西部地區經濟與社會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但是由於水資源貧乏,同時對水資源的需求在不斷增多。因此,為了緩解水資源緊缺的現狀,在國家的大力支援下,西部地區開始大力興建水利工程,為本地區經濟的發展提供必要的能源。生態水利工程建設就是西吉縣在長期同水土流失鬥爭實踐中創造出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做法。它既能攔截泥沙,保持水土,改善生態環境,又能增加糧食產量,幫助群眾致富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縣域內,1920年海原大地震造成大量山體滑坡,攔截溝道,形成了包括黨家岔水堰在內的40餘座堰塞湖,這些水堰在隨後的執行中,卻大大改善了當地的生產生活條件,也為當地群眾在大力發展骨幹工程壩系建設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上世紀70、80年代,西吉縣開始了大規模的溝道治理工程建設,修建了一批事關全縣經濟發展建設大局的小型水利工程,初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西吉縣域水利工程建設格局。但是,由於受到當時人力、物力、技術條件等的限制,這些工程抗洪標準較低,在流域內的分佈缺乏科學論證,相對比較零散,沒有形成完整的流域壩系,同時由於流域上游缺乏必要的小型溝道工程和坡面治理工程,致使這些水庫、塘壩由於淤積嚴重已淪陷為今天的病險水庫,不僅沒有發揮出其應有效益,而且成為制約全縣農業發展的“當頭之患”。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10年來,在總結前人工作的基礎上,在水土流失小流域綜合治理過程中,大力提倡興建治溝骨幹工程壩系,探索推行溝道壩系化新思路。

  一、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

  1.對當地氣候的具體影響。一般來說,控制一個地區氣候的是大氣環流。但是如果在一個地區修建了大型或者是中型的水利工程以後,就會改變該地區的水體和溼地面積,從而使得該地區空氣溼度增加,從而對當地的氣候環境產生影響。比如說降水、氣溫和風霧等。

  2.對區域性降水的具體影響。修建水利工程還會對區域性的降水產生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會導致降水量增加,改變降水的分佈狀況、改變降水時間。在建設水利工程以後,就會在該地區形成很多積水,這些積水在太陽輻射的作用下就會被蒸發,使降水量增加。一般來說,降水地區出現變化以後,迎風面的降水量大,而背風面的降水較少。這樣就會造成水壩及其周圍的降水減少,而外圍地區的降水增加。在大氣對流的影響下,在夏季降水會很多,而冬季比較少。水利工程的建設能直接破壞陸生生物和植物。水利工程還會導致嚴重的土壤鹽鹼化,間接地影響動植物的結構、種類和生存環境。

  二、生態水利工程建設的作用

  由於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嚴重影響,我國高度重視和發展生態水利工程。生態水利工程在傳統的水利工程的基礎上,注重水生態的修復和保護工作。

  1.生態水利工程能保護河流的多樣性。生態水利工程要求在進行水利工程建設之前,要對河流的現狀和河流的地貌情況進行深刻的調查和評估。包括調查河流的構成和形狀,河流水位的變化幅度,河床的穩定性,河床的材料和河流的橫截面形狀等方面進行仔細的考察和研究。它還包括對河流生物的調查,對河流周邊動植物的分佈規律、數量和種類進行分析,並且建立生物資料庫。

  2.生態水利工程能保護河寬,減少工程佔地。加強生態水利工程,能夠減少河流兩岸的佔地面積,增加土地的有效使用面積,減少工程佔地。生態水利工程的建設能更好的保護好河流的寬度,減少違章建築的佔地。此外,還能避免直立式護岸的缺點,使河道的自然生態系統和城市的景觀、生態系統相協調。

  3.生態水利工程有利於河床岸坡的防護和建設。生態水利工程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在滿足工程安全的基礎上,注重生態和景觀護岸形勢的多樣化。為了讓動植物、魚類、水域植物等有更好的棲息和繁殖的環境,避免使用不透水的材料,儘量使用良好墊層結構和反濾結構的堆石。

  4.生態水利工程能修復已破壞的河道,修復河流整個生態系統;生態水利工程還加強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改變傳統單一經濟技術評估的方式,進行整體的規劃和建設。

  三、加強生態水利工程建設,促進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

  1.重視保護生態環境。首先,要進行生態環境知識的全面教育,通過大力宣傳生態環境和生態治理的重要性,讓全民都意識到生態破壞帶來的嚴重危害性和生態治理保護的重要意義;其次,要從農村的能源建設著手,解決由於生活燃料缺乏而造成的植被破壞,導致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態問題,只有解決好農村能源問題,才能使生態環境的治理與保護得到支援;最後,要加大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力度,採取“退耕還林***草***,封山綠化,以糧代賑,個體承包”的政策措施。

  2.防止水體汙染。一要儘可能減少排汙量。要求各生產企業對自己的生產工藝、生產裝置、生產技術等有嚴格的要求,使其在生產過程中儘可能節約用水,減少產生的汙水量,從而達到減輕對水體的汙染。同時,對產生的汙水,在未達到排放標準之前,嚴禁直接排入水體。二要加大汙水治理力度,提高汙水處理技術。應加大對水工業的投資,對已有的水處理設施,應使其全面運轉,提高汙水處理量;對已老化了的汙水處理設施,應進行及時的改進,提高其處理汙水的能力;對擬建的水處理設施,要儘可能使其規模化,高效率。同時,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汙水處理技術,使汙水處理的結果更加接近自然水體。三要努力實現汙水迴圈使用和汙水資源化,以降低水資源開發的壓力,提高水的利用率,減緩水危機現象。

  3.節水和汙水回用。節水是一種戰略,既可減緩當前水資源危機的現狀,減輕水資源開發的壓力,又可對水資源起到一種保護作用。對於農業節水主要從節約灌溉量和減少損失量兩方面來考慮。一方面,改革灌溉方式,由大水漫灌向常規節水轉變,由常規節水向高技術節水轉變,採用地下管道灌溉、噴灌、滴灌、微灌等技術;另一方面,建立地下水和地表水轉化開發模式,加大投入,興修水利,逐步用山區大容量水庫替代蒸發量大的平原水庫,對灌區原有的灌渠、堤閘等水利設施進行防滲漏整改,科學合理地佈局農灌***排***網,減少輸水過程損失。城市節水首先可通過改進生產技術來實現。對產生的汙水,努力實現汙水迴圈使用,以減輕水資源的壓力。其次,要把節水宣傳與節水管理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全社會對節約用水意義的認識,提倡節約每一滴水,杜絕任何“跑、冒、漏、滴”現象。

  四、結語

  水利工程建設確實給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很多的影響,造成當地環境的汙染和破壞,造成生態系統的惡化,所以,我們要儘可能地避免水利工程建設帶來的各種弊端,積極強調和開展生態水利工程,做到經濟建設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統一。生態水利工程對環境的影響是長遠的,它已成為實現我國經濟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技術。

  參考文獻:

  [1]李蓉.趙敏淺析水利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J].生態經濟,2008***01***.

  [2]聶煜鴻,盧俊林,柴冬梅.探析水利建設與生態保護的關係[J].甘肅農業,2013***08***.

  水利建設畢業論文範文二:水利建設存在問題分析

  摘要:長順縣地區水資源匱乏,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薄弱,從長順縣實際情況出發,規劃長順縣水資源利用,將水資源開發作為建設重點。為“十三五”計劃目標的實現提供支撐和保障。

  關鍵詞:長順縣;水利建設;問題;策略

  1水利建設發展概況

  長順縣位於貴州省中部,地處長江和珠江流域分水嶺苗嶺,北與花溪區接壤,西與安順、紫雲毗鄰,南接羅旬,東連惠水,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轄縣。縣城距省城貴陽市87km,距都勻市178km,全縣東西寬43.2km,南北長71.04km,總面積1554.6km2,轄6鎮一鄉。耕地總面積3.9萬hm2,其中農田1.38萬hm2,水澆地146.67hm2,旱地2.51萬hm2,耕地有效灌溉面積1.53萬hm2。截止2013年底,全縣共建成蓄、引、提各類供水工程802處。蓄水工程共有172處,中型水庫1座,小型水庫30座、塘壩141座,總庫容3354.1萬m3,興利庫容2959.28萬m3;引水工程共有196處,引水規模總計4.43m3/s;提水工程共有144處,提水泵裝機1338萬kW。年供水能力603.88萬m3;農村飲水安全290處。水池水窖共5265處,有效容積10.7萬m3。輸水渠道530條,總長度868.2km。耕地有效灌面積1.53萬hm2,其中農田有效灌面6933hm2。解決農村飲水安全人口21.6萬人。

  2存在問題

  長順縣水利設施建設雖取得成效顯著,為長順縣的工農業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但水利設施建設仍滯後。

  2.1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薄弱

  長順縣農村農田水利設施老化失修,而且建設時間過長,建設標準低,設施不夠完善,排水保障率較低,且無法起到很好的防災抗災作用。另外,全省有效灌溉面積十分少,僅佔總耕地面積的73.3%,水資源匱乏,直接導致農田產量降低,有些地區沒有農田水利設施,只能靠天吃飯。水利設施數量較少,農田灌溉無法保證,農民飲水安全無法得到保障,導致農村發展速度緩慢,無法儘快全面實現小康社會。

  2.2農村水環境惡化

  長順縣農村經濟建設不斷投入,農田種植需要大量的水資源,而目前水資源問題嚴峻。經濟發展帶來的工業廢水嚴重汙染了地下水及地表水,不僅嚴重威脅糧食的安全,而且還危害村民健康;有些地區水土流失嚴重,土地退化,糧食產量急劇下降。

  2.3農業灌溉水浪費現象嚴重

  在水資源嚴重短缺的情況下,很多農田依舊使用大水漫灌的澆灌方式,導致大量水資源浪費現象。骨幹水源少,工程性缺水嚴重,水資源利用效率低。

  2.4現行管理模式有待規範

  農民用水管理缺乏理論依據,容易出現不公平現象。管理體制不順,深化水利管理體制改革進展緩慢,導致多龍管水的問題沒有徹底解決。

  2.5管理難度大

  農村末級渠系、橋涵閘屬於非經營性工程,相對於水源工程、飲水工程等經營性強的工程缺乏有效的管理辦法,基層管理單位經費無法得到保障,管理人員無法承擔繁重的管理任務。人員配置不合理,技術力量嚴重匱乏,與承擔當代水利工作任務不相適應。

  2.6建設資金不足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資金投入較大,雖然國家政府不斷加大投資力度,但是依舊存在投入不足、配套資金無法完善的問題,導致農村水利建設滯後。地方財力困難,融資渠道狹窄,水利投入嚴重不足。

  3改善長順縣水利建設的策略

  3.1加快骨幹水利工程建設,實現水資源合理配置

  加快建設區域骨幹水利工程,破解工程性缺水的瓶頸,增大蓄水量和提高水資源利用。建議加快紅橋、龍井、幹橋水庫等一批骨幹水源工程的建設,啟動水庫與水庫、水庫與河流、水庫與黔中樞紐等關鍵聯通工程建設,增加蓄水量,提高調水、蓄水、供水能力,破解工程性缺水的瓶頸。

  3.2增加供水工程和抗旱工程

  建設水庫與水庫、水庫與河流、水庫與黔中樞紐聯通工程及重點山塘治理工程,實現水源聯合供水,提高供水保證率和現有水源資源利用率,農田充分灌溉保證率達75%和非充分灌溉抗旱保證40d,生活和工業用水保證率達95%。建設骨幹水源供水工程和機井提水工程。開發水資源蓄水利用,增加供水量,實現供水能力達12996.76萬m3,解決縣工業園園區、農業園區、邊遠山區在“十三五”期間供水嚴重缺水問題。繼續實施長順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全縣治澇工程、抗旱應急工程及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和防汛抗旱能力建設工程,進一步完善防災減災體系,為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實現跨越發展提供防災減災保障。

  3.3做好農村水利建設的總體規劃

  要科學規劃農村水利建設工程,保證農村水利穩步發展。根據建設的方向,參考各地區實際環境和條件的差異,綜合考量防洪排澇等因素,確定各地區工程專案。提高農村水資源利用效率,加快建設和諧美好的鄉村。

  3.4完善用水法規體系依法治水

  加強水法規體系建設,加強水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嚴格按基本建設程式立項。科學決策、統一規劃,強化水資源管理。必須實現水務一體化,強化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制定地方性配套法規,落實責任,依法辦事。在水資源開發管理方面,要進一步引入市場機制。根據農村發展及農村用水戶的實際情況,建立各種形式的管理體制,推行多樣靈活的經營方式和執行機制。

  3.5加強農村水利工作隊伍建設

  我國對農村水利建設十分重視,然而對建設後期投入使用過程中的管理問題卻存在一定疏忽,因此,有關部門應該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體系。根據農村的環境,制定切合實際的管理方案。另外,還應該注重對農田水利工作人員的培養工作,要定期組織培訓工作,增加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還可以組織工作經驗豐富的農田水利工作人員下鄉指導工作,幫助農民學習科學的管理知識,從而更好地建設農田水利工程。

  3.6增加農田水利建設資金投入

  新形勢下,國家對農田水利建設的資金投入越來越大,如何建立多元化投資機制,利用市場機制擴大水利建設資金來源顯得至關重要。在對農田水利建設進行指導工作時,國家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委派專業的工作人員考察農田的實際情況,從而制定針對性的指導方案。如果農村水利工程較少,則政府應該增加投資力度,興建農田水利工程。如果農村原有水利工程年代久遠失修,則政府有關部門應該主動幫助農村更換水利裝置。在對農田水利建設資金投入工作上,應該做到:①設立專項資金;②農民直接捐款,或者以全體村民名義貸款修建;③政府根據地方特色進行招商。對此,有關政府部門應該做好農民群眾的思想工作,避免牴觸情緒。

  4結語

  農業問題是我國國民發展的基礎問題和關鍵問題,農田水利工程在農業經濟發展中至關重要,所以必須予以重視。不僅需要國家政府的支援,而且還需要廣大群眾的配合,才能促進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彥萍,韓彪,李錦光.淺論目前我國工程建築方面存在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水利科技,2008***1***:12-14.

  [2]楊成浩.關於水利工程專案風險管理制度建設的思考[J].中國城市經濟,2011***15***:9-9.

  [3]張景春.農田水利現狀及加快農田水利事業發展的必要性[J].珠江水運,2013***21***:34-37.

  [4]林雨和.農田水利建設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106-106.

  [5]李永昌.新農村水利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農技服務,2008,25***8***:13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