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習方法建議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如何以有限的學習時間,去掌握無限的知識,就需要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一

  有些學生進入大學校門後,仍採用中學時期的學習方法,雖然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但仍事半功倍,成績低下,產生自卑感,有的甚至因此對學習產生恐懼感和厭惡感。在大學裡,除了要有刻苦專研、堅忍不拔的治學精神,還需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如何以有限的學習時間,去掌握無限的知識,就需要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一、參與意識

  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而不足過多地依賴教師的幫助。提倡大學生對教師的講課質詢與分析、閱讀和思考,不去死記硬背。知識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體系,一般說來,具有某種專長的個人,僅能對一、二門學科進行深入研究,而對其他學科僅能做一般性的瞭解。不“博”就談上不不“深,不深往往就失之於“博”。 二、注重知識的整體聯絡與整體結構 在大學學習中,必須要遵循整體性原則,把這種知識作為相互聯絡的整體來看待。列寧說:“每一概念都在和其與一切概念的一定關係中,一定聯絡中。”對任何知識的理解,總是以已有經驗、知識為基礎的。

  三、學會假設問題

  恩格斯說:“只要自然科學在思維著,它的發展形式就是假設。善於從大家沒有問題的地方作出假設,再用”舉反例“的駁斥方法,一層層剝去假象,去偽存真。

  四、對比

  表面形式的相似性會引起錯誤的聯想,消除方法就是對比法。

  五、時間管理

  當你踏進承成人高校的校門,你將面臨新的環境和對學習、工作、家務的選擇,可能使你感到困惑,但必須處理好上述之間的關係。在大學裡的學習,不是熱衷於獲得高分,而以探求知識為動力去學習,手腳並用,學問思辨行統一。

  六、學習方式的轉變

  大學的學習是一種在教師指導下的探索性學習,也就是一種學習方法的學習。未來社會變化十分迅速,一個人窮其一生,也不可能對某一個領域所發生的事情全部瞭解。這就突出了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在大學期間,老師傳授知識,但重要的是給同學們一種解決學科問題的思維方法***思維方式***。

  大學老師上課的一般特點:

  1.一般只講重點、難道。重點:基本理論。難點:學科上的分期問題。

  2.教學進度快:資訊量大。***博與專的結合***

  3.教材與講授不一定完全吻合,不同專業所需知識深度與寬度不同。

  4.學習與考試***重點與難點***

  5.重在思維方式的訓練,培養學習能力。

  二

  一、大學生研究學習的重要性和意義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對於每個大學生是非常必要的,據專家們估計,人類知識的總量每隔7~10年就要翻上一番,新理論、新技術、新成果不斷湧現,使大學生畢業走向工作崗位後,必然會遇到不熟悉的新知識與新技術。那時他們便不得不獨立地、迅速地理解它、掌握它、運用它。因此,大學生從現在起就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獨立的自學能力和主動探索知識的能力。在科學迅速發展的今天,學習己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為此,探討最佳的學習方法已成為當前迫切的任務。

  國際學術團體羅馬俱樂部1979年在一篇關於學習問題的學術報告《學無止境》中指出:“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當代學習的不足,導致了人類狀況的惡化和人類差距的擴大,我們的學習方法是令人震驚的落後,這種狀況使個人和社會在對付全球問題所提出的挑戰方面,仍處於全世界都不發達的水平,? ?學習的失敗從根本上說是我們一切問題的問題,這是因為這種失敗限制了我們對付許多全球性問題中的其他每個問題的能力。”如此看來,學習對於當今社會的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對於未來社會經濟發展起主要推動作用的主體人群一大學生來說更為重要。大學生邁人大學校門之後,必然在學習生活中遇到許多不適應。

  第一,不適應大學的學習環境和特點。大學的學習環境、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等同中學有許多不同。雖然近年來教育改革逐步深入,但總體來說,應試教育的模式並沒有實質改變。導致其十幾年的學習,是在外界強大壓力下的一種被動的、非自主的學習。進人大學後,展現在其面前的學習環境、教學模式等發生了較大變化,而過去應試教育下形成的學習方式,無法應對。因此幫助、指導大學生學習、研究、掌握學習理論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學習素質、學習能力是未來社會人才素質、能力結構中最為重要基本的素質、能力,是自我提高素質的素質、自我提高能力的能力。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除完成專業的學習任務獲得學歷證書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和提高自己的學習素質和學習能力。西方一些學者把學會學習看作通向21世紀的個人護照。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編著的《學會生存》中指出:“大學期間,最為重要的任務不在於掌握多少現成的知識,而在於學會學習;不在於學問有多深,而在於掌握做學問的方法。只有學會了學習的技能,才能面對新知識、遇到新情況而心不發虛,從容應對”。第三,傳統教學由於教學內容的確定性,以及教學方法的死板教條,所培養的學生一是觀念、知識陳舊;二是不具有獨立學習、鑽研的能力;三是造成其中一部分人厭惡學習。因此,這樣的學生在可持續發展能力方面很差。社會是不斷髮展的,置身於社會當中的人也應當不斷髮展,只有這樣,個人才能適應處於動態變化之中的社會發展。社會的發展是人發展的根本動因,而人的發展又反過來推動社會的發展。研究財務管理。

  二、學習方法觀念差異導致不同學習效率、效果的分析有調查表明,學習者對學習方法的看法是有差別的,不同的學習觀影響著學習方法的選擇和應用,從而產生不同的學習效率。在現實中,存在著不同的學習觀,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只要有學習慾望就能取得理想的學習成績;學習成績好的人學習方法一定好;學習時間越長,學習效率就越高;勤必能補拙;只要智商高就能學好等。這些觀點均或多或少存在偏頗,如:“只有要學習慾望就能取得理想的學習成績”。誠然,學習是自覺的行為,不想學習,即使勉強坐在書桌前也不會見效。但是,有學習慾望和勤奮精神的人僅憑興趣隨意進行學習,往往也是效率極差的。有研究表明,當努力達不到一定程度時學習成績不會好;但當學習時間過多、負擔過重、焦慮過甚時,會產生超限壓抑,學習成績也會下降;只有努力適度,才能取得最佳成績。如何掌握這個“度”就是科學學習方法的問題。學習者應根據有關學習的生理學和心理學研究所闡明的種種事實,努力探討有效的學習方法。

  這些方法主要包括***1***閱讀方法;***2***記憶方法;***3***聽課方法;***4***制定學習計劃的方法;***5***應試方法;***6***引起學習慾望的方法:***7***有效利用時間的方法;***8***進行創造性思維的方法等。充分利用這些方法,可幫助學習者進入有效而協調的學習狀態。

  因此,上述的一些學習方法的觀點基本上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學習過程中科學的學習策略的運用和培養。同時,也使我們看到在學習中,人的智力因素要想發揮最大效能,必須要有優良的非智力因素積極參與,即科學的學習策略。要根據自身的具體特點,對學習過程作出切合實際的規劃,選擇科學而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習策略,達到學習的目標。

  三、學習動機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學習是一個過程。從心理學的角度,這個過程可以分解為若干個階段。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加涅利用現代資訊理論提出的學習模式為我們研究學習策略奠定了理論基礎。

  加涅的資訊加工理論學習模式,認為學習是學習者與其所在的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這個過程是由一系列的學習事件所構成。加涅認為,學生的每一個具體和完整的學習活動,其過程可以分為:動機、領會、習得、保持、回憶、概括、作業和反饋等八個階段。總結加涅的資訊加工理論學習模式,應為四個階段:即動機階段系統、學習的執行系統、學習效果的資訊監控系統與反饋系統。而動機階段顯然與其他階段有所不同,他是學生學習的驅動系統,學習的動機、期望越強烈,其學習的驅動力就越強。而其他階段是學生在具體實施學習過程中,學習行為與相應心理因素相結合的學習程式,該程式包括了學習的執行與學習效果的資訊反饋系統。

  學習動機是發動、維持個體的學習活動,並使之朝向一定目標的內部動力機制。比較常見的內部動力機制有三種;自身動力、外在影響與環境壓力。自身動力是發自學生內心的學習願望和需求,它的產生主要是由於學生對學習必要性的認識、對未來理想的憧憬而產生的。這種動力最持久。外在影響是外界因素對學生產生影響從而對學生產生的吸引力。這種動力只要持續保持吸引力,便持久。另外,外在影響也常常與自身動力相交融。環境壓力是外在的客觀現實對學生產生的壓力,迫使其從事學習活動。應該說這三種情形均可促使個體進行學習轉化為動機,但環境壓力不能持久。只有自身動力才可保持持久。在學習動力階段,興趣是一種非常活躍的、非常現實的內在因素,學習者一旦有了興趣,就會產生一種定向關注力和孜孜以求、不斷進取的積極的學習態度。學習積極性是學習動機的一種直接的外在表現,是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主動、頑強、投入狀態。

  四、學習策略的掌握

  形成學習策略是學生學會學習的前提,對於學生來說,在教師的指導下形成和積累一些成功的學習經驗,應該說是十分重要的。這是因為,這些成功的學習經驗對他們的後續學習的幫助作用是很大的。特別是對於大學生來說後續的學習的內容、深度和廣度要比先前的學習深得多和廣的多,後續的學習效率將比先前的學習的效率也要高得多。顯然沒有成功的學習經驗的幫助,後續學習是難以進行下去的。學習策略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根據學習內容的特點和自己的實際情況,為實現學習目標而使用的策略。學習策略不是將學習方法與學習資訊監控與反饋的簡單堆砌,而是其相互聯絡,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系統。因此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學科、不同的學習階段,應有不同的學習策略。

  但不同學科學習策略學習執行與學習監控的共性之處,都應對學習進行調節和控制,其主要內容包括四個方面:***1***學習者在面臨學習任務之前和實際學習活動展開期間,啟用和維持良好的注意、情緒與動機狀態。學生在完成一項具體的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學生的良好的注意、情緒和動機狀態,會給他們使用的有效的學習方法以有力的影響;同時,學生知道自己擁有完成這一學習任務的有效學習方法,也有利於形成良好的注意、情緒和動機狀態。***2***分析學習情境,提出與學習有關的問題和制訂學習計劃。

  學生在完成分析學習情境的步驟之後,如果說,這種分析獲得了滿意的答案,學生應該制訂出學習計劃,即確定學習的步驟,安排學習的時間表,把學習任務分解成具體的幾部分,列出可能需要的學習方法。在選擇學習方法時,學生會綜合考慮學習情境的有關因素與學習方法的關係。***3***在具體的學習活動展開期間,監控學習的過程,維持或修正學習的行為。執行學習計劃也就是實際地使用學習方法並監控學習的程序。監控學習的程序,其實就是根據確定的學習計劃,檢查、評估學習方法與各種學習因素相符程度的過程。對於學生來講,一旦學習開始進行,即意味著在執行已經確定的學習計劃和使用已經決定選用的學習方法。當然,在此過程中,他們必須監控性地檢查自己所有的學習行為,並不斷地把有關的學習變數與所實施的學習計劃、學習方法聯絡起來,加以對照和檢查,以估計學習計劃與學習方法所能達到的學習效果。***4***在學習活動結束以後,總結性地評價學習的效果,其中包括對學習方法的評價。具體的學習活動結束以後,學生將會總結性地評價一下為這項學習活動所確定的學習計劃與選用的學習方法實施後達到的學習效果情況,作為這次學習的反饋和下次學習的準備。

  對於學生來講,某一種成功的學習經驗,僅僅是他們解決某一類學習問題的“套路”。這種“套路”的適應性並不是很強,它只能適用於與“經歷過”的相似的情境。這也就是說,這種經驗的可遷移性差。因此要使成功的學習經驗可遷移性得到加強,要設法把其轉化為一種具有廣泛的遷移性的學習能力。學習策略是學習能力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習策略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但是,從學生的學習開始到學習策略的形成,這個過程決不是立刻完成的,而是要經過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階段。學生經過學習,逐步領會知識和掌握技能技巧,並在此過程中形成和積累了一些成功的學習經驗。這是學生從學習到形成和發展學習策略的“量變”的過程。當然,這種“量變”是學習策略的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對於這些成功的學習經驗,必須要經過不斷的內化,才能真正形成學習的策略。對於學習者來說,學習策略是學習執行的監控系統。學習者使用學習策略的目的是為了以最有效的方法、最簡潔的途徑實現學習的目標。毫無疑問,一旦學生形成了一定的學習策略,也就形成了一定的學習能力。

  就學習策略本身而言,它是伴隨者學習活動的展開形成的是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為提高學習的效率而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學習者對學習方法和學習內容進行溝通的作業系統。任何形式的學習都要運用一定的學習方法的學習策略的作用就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幫助學習者將學習方法具體地應用起來。人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形成許多學習策略,這些學習策略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並不是機械地運用的,學生會根據學習內容的特點和期望的學習目標靈活地選擇、應用和調整學習策略。學習策略作為一個學習的執行監控系統,它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表現為學習方法和學習的調節與控制的有機統一體。

  學習策略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即通用的學習策略、學科學習策略。通用的學習策略包括:資訊選擇策略、高效記憶策略、資訊編碼策略思維策略、元認知策略、閱讀策略等。這就要求學生在具體的學習環境、學習專業學習條件下,運用學習策略科學調控學習,掌握科學的學習策略並使之在具體的學科學習中不斷地總結髮展。

  總之,學會學習是現代學習的一種新觀點,對大學生更是如此。所謂學會,不僅僅指學習者要善於選擇學習內容、學習途徑、學習方式,也指學習者要使自身的學習活動符合自己的個性。構造趨向於目標的步驟,選擇科學的學習方法,自如地開展學習,並能及時反饋,進行自我調控。學會學習對大學生來說,其實質性含義就是在掌握科學的學習策略的基礎上,形成學習的自主性、自覺性,即不管是在學校還是走出校門,都能自主、自覺學習。因為,這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的社會。

  三

  “學會學習”是時代的命題。所謂“學會學習”,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學會學習的方法。關於方法的作用,法國傑出的哲學家、數學家笛卡兒有句名言:“最有價值的知識是方法的知識。”“成功=艱苦的勞動十正確的方法十少說空話。”這是愛因斯坦著名的“成功方程式”。學習方法就是學生認識世界的方法,也就是學生學習時所採用的方式、手段、途徑和技巧。科學的學習方法是人的認識規律和學習規律的反映。科學的學習方法不僅有助於在學習中少走彎路,有利於提高各種能力,提高學習效率,減少或避免學習中的心理問題,而且更重要的是人們攀登學習高峰、學有成就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學習方法既與共同性和普通性,又因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呈現出多樣性並具有個性化。大學生要探索和攀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應當遵循以下原則:①要講究學習規律,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⑦要重視借鑑前人的學習經驗。②要注意聯絡學習的實際,研究具有不同針對性的學習方法。④要做到從個人實際出發,揚長避短,建立適合於自己特點又比較科學的學習方法。根據大學教學形式的基本特點和教學情況,大學生應著重掌握好以下幾種學習方法。

  課堂教學的學習方法總結:

  課堂講授是班級教學的基本形式,與此相適應,聽課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是課程學習的中心環節。要最大限度地獲得課堂學習的效果,必須把握好幾個環節:

  ***1***做好課前預習。課前預習有多方面的好處。首先,能跟著教師的講課思路去聽課,化被動聽課為主動聽課;其次,可以帶著問題去聽課,使聽課有針對性;再次,聽課時可以有重點地分配精力。預習的方法和時間可因人而異,如果時間緊張,可以擠出10—15分鐘,把下一次課要講的內容大概看一下,有一點初步的概念;如果時間充裕,就要較仔細地去閱讀。預習越充分,聽課的效果就越好。

  ***2***提倡課堂上的積極思維。聽課時要隨著教師講課的思路,積極思維,多方聯想,善於無聲地提出一些為什麼,主動地去探索知識。

  ***3***做好筆記。大學教材內容較多,教師在課堂上只講授重點,而講的內容書上又不一定有,所以學生需要邊聽課邊記筆記。記筆記需要同時運用多種感官,耳聽、眼看、手記並舉。總體來講,記應該服從於聽,聽便是第一位的,記好是第二位的。對於課堂筆記有幾點要求和訣竅:①將老師講授的重點、要點以及白己理解上的難點、疑點快速記下。②要詳略得當,力求簡略。③筆記最好要以理解為基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④筆記要以自己看值為標準,可用符號、略話。⑤要有明顯標題、分段,條理清晰;筆記本每頁的左***右***側以及段行之間要留有空白,以便於自學時修改或補充。需要注意的是,聽課中如有障礙,沒有聽清,不要用更多的時間去苦思,不妨在筆記上做個記號,暫時跳過去,跟上老師講課的思路,障礙留在課後專門大解決。

  ***4***複習。遺忘規律決定了複習的重要性。複習可分為課後日常複習、章節或階段小結複習和課程結束後的總複習。日常複習一般採取課後回憶、系統複習、整理筆記、多做習題幾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