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英語論文教育

  在現行的教育大綱中,英語教育一直被擺在了比較重要的位置。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本科英語教育論文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本科英語教育論文篇1

  淺談人文英語教育

  [摘 要]英語教育的特殊性使人文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更加重要,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一工具,使教學過程豐富多彩。

  [關鍵詞]人文英語 意義 思路 藝術性 方式方法

  教育的真諦在於塑造人格。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比較注重英語的聽、說、讀、寫的訓練,而往往忽略了通過英語教學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英語教育的過程是介紹和傳播外來文化的過程。人文英語教育在這一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英語學科以及鮮明的人文特徵和豐富和審美感受而具備了得天獨厚的培養學生健康人格的這一突出功能。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充分利用這把利刃,注重傳授本民族文化的精髓,吸取異族文化的長處,對學生進行人文英語教育。

  一、教育中滲透人文教育的意義

  人文主義以人追求幸福生活為起點,始終把實現人文幸福生活為宗旨,最後達到既科學學習和借鑑外來文化,又保持了本民族先進文化的繁榮。

  基於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責任,英語教學中要把英語文化中進步的東西,灌輸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語言時學到先進的文化意識,幫助他們認識世界,瞭解自己,使之明智地用人文的思想去對待世界的變動,發揮出自己應有的價值。

  學習英語,一個重要的目標是旨在把它作為工具來使用,用英語來獲取科技資訊和進行對外交流。但是,英語教學的作用遠遠不止是作為工具,它不但能訓練學生在不同的場合正確地使用英語,而且在學習英語時,也吸取了大量的異域文化。人文英語教學是外語教育中的一場革命。它不僅僅是學習了一門外語,更是兩種文化交鋒中對先進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隨著中國國力的增長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國際間合作與交流機會日益增多,中國的外語教育面臨著新的挑戰。人文英語教學從人本身出發,致力於提高學生的愛國情操,提高學生對自身價值的肯定和生活信心。它的貫徹和實施必將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和美好。

  二、進行人文教育要有一個總體思路

  把人文教育工作滲透到日常英語教學中去,必須認真鑽研教材,結合英語學科的自身特點,發掘出蘊含在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因素,決不能脫離課本而空洞的去說教。如,在教名人傳記這一類課文時,可引導學生學習他們的高尚品質;在教科普知識這一類課文時,可啟發學生對科學技術重要性的認識;在教環保知識這一類課文時,可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強烈責任感;在教文學名著時,可指出文中的主題人文,使學生從中領悟人生哲理。

  總體構想:把理想、信念、自我修養和心理素質***包括意志,性格,興趣***等各方面的教育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結構體系。目的是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

  三、進行人文教育要注意藝術性

  英語並非母語,學生們的語言習慣,生活學習環境等等都制約著英語學習質量的提高。在英語教學中傳授知識,培養能力要講究藝術性。例如,在教授課文《Amazing people》這篇課文時,我把學生分成四組,通過比賽的形式比哪組同學舉出Amazing people的例子最多。我先有意沒有解釋什麼樣的人才可以稱得上Amazing people。有些同學對這一名詞的理解肯定存在誤區。果然,有同學舉出了Hitler的例子,我就問別的同學Hitler能否算是Amazing people?大部分同學認為不能。我又問為什麼呢?藉此機會,我讓學生討論,引導學生給Amazing people下一個定義,同時又作了幾句簡單的評點。So Amazing people are those who can mak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society.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use what we have learn to push forward to our society instead of destroying our society.再結合當前的高科技犯罪,讓學生對Amazing people這一名詞有更深一步的理解。這一系列有趣的活動,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進行人文教育要注意方式、方法

  現在的中學生,獲取資訊的渠道很多,見多識廣。從生理、心理角度看,他們的身心正處在迅速成長的階段。成人感和獨立意識逐漸增強。喜歡獨立思考,對事物有自己的見解。對教師不再是“唯命是從”。因此,我們要注重他們的自主性,愛護他們的自尊心,避免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為此,我在英語課堂上儘可能地站在學生的立場去思考問題,理解和尊重他們的人文感情,和他們一起探討問題。使他們敞開思想,暢所欲言地流露出自己的真實感情。在此基礎上,在予以人文教育才會受到良好的效果。

  五、進行人文教育要注意與跨文化教學相結合

  一個對於英語國家的文化不瞭解或瞭解很少的人,即使語音、語法正確只會豐富,與英美人交流時肯定會產生跨文化交際中的隔閡、誤解和摩擦。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因把培養學生認識和掌握所學語言的文化背景和語言習慣作為主要教學任務之一。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操作:

  其一,加強中西文化差異的比較,將中西文化在稱呼、招呼語、感謝、謙虛、讚揚、表示關心、談話題材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自覺的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去。

  其二,利用多種渠道,多種手段讓學生吸取和體驗異國文化。如,收集一些英語國家的物品和圖片,讓學生了解外國藝術、歷史和風土人情,運用英語電影、多媒體給學生直觀的感受。使學生英語實際使用耳濡目染。向學生推薦閱讀體現外國文化的簡易讀本,以增加對英語文化的瞭解,學唱英語歌曲,製作節日賀卡,交英語筆友,組織英語角,英語晚會等,創設形式多樣的語言環境,加強對所學人文知識的實際運用。有些教師認為一節課只有45分鐘,能完成教學內容就很不錯了,根本沒有更多的時間進行人文教育。不可否認,課堂上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難以估計的。但是,如果經常有意識的把人文教育的工作貫徹於教學之中,見縫插針,積小成多,那麼學生的所收效果將是難以估計的。

  總之,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人文教育應有其恰當的位置,任何一個教師不應該把它看成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更不應該把它看成一種“負擔”。它就像牆角的一朵小花,默默地綻放著它的光彩,如果你採擷了它,那麼你的課堂教學將更加精采!

  本科英語教育論文篇2

  高職英語教育探究

  摘要 高職學生一般英語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不濃,如何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自我思考的習慣,增強學習的自信感,是當前高職英語教師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本文旨在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習慣養成的探討,探究高職英語教育所面臨的形勢及任務。

  關鍵詞 積極性 自主思考 主動性 自信感

  在現行的教育大綱中,英語教育一直被擺在了比較重要的位置,但隨著我國高考英語制度的改革,大學英語教學也面臨著一系列的挑戰。如何提高教學效果,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在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中,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筆者進行了以下的一些教學探究。

  一、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能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喚起學生強烈的求職慾望是教學成功的關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自動地調動全部感官,積極主動地參與教與學的全過程。高職學生一般英語基礎較為薄弱,對於英語的學習興趣不濃,引導學生學會自主思考,積極開動自己的腦筋,激發他們對於知識渴求的慾望,教師可以在講完一個知識點後,逐漸地引導學生進行記憶,也可以引導學生,讓他們自己開動腦筋,尋找每個知識點之間的規律,從而尋求合適的方式,記住一些乏味的語法、句型等。

  學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好奇心,教師一定要利用這個特點,加以正確的引導,比如學生對語法知識一般都不敢興趣,他們喜歡的是英美的文化,英美的影視作品,那麼教師在學生的過程中,就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點,在講解課文的重點和難點的同時,更多的聯絡英漢兩種語言的文化背景,結合英美的影視作品,引出學生容易混淆的語法現象及口語表達方面的問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引導學生積極開動腦筋,積極思考,讓課堂知識真正成為學生頭腦的知識。總之,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地運用一些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樂於學習、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二、採用靈活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向學生提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引導學生能夠自主的提出一些有意義的問題,再通過老師的指導,自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比如通過上網查詢資料、圖書館查閱資料、小組討論等。比如,在講大學英語四級的傳統閱讀篇章的時候,就可以把一篇閱讀文章分為幾個部分,讓學生們分小組進行討論,自己查閱不懂的單詞,拆分句子,理解出每個部分的意思,最後由教師來進行點評。只有引導學生自我討論,才能鍛鍊他們的思維能力,拓展他們思考問題的渠道,讓課堂知識更好地進入學生的頭腦,為今後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打下基礎。

  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良好的師生情感,養成學生自我思考的好習慣

  要真正實現高效課堂,關鍵在於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所謂主動學習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學習時表現的自覺性、積極性、獨立性是從事學習活動的一種心理能動狀態。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型,比如說,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對於一些語法點的講解,如果只是老師講,學生聽,那麼他們就會覺得課堂非常的乏味,教學效果也不好,那麼,教師就應該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引導他們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教師可以以一個寢室為單位,將一個班的學生按寢室分成小組,讓寢室的成員共同製作某個語法點的PPT,然後在課堂上來進行陳述,最後由老師進行點評,這種方式,一方面,鍛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鍛鍊了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增進了寢室同學之間的團結感和榮譽感,培養了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師生情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首先,教師應該努力拉近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那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敢於放下自己的架子,縮短與學生的心靈距離,使學生從心靈深處接受你、認可你。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平等、熱情對待學生外,還應在課外舍得感情投資,多接觸學生,主動找學生談心,詢問其學習和生活狀況等;其次,教師應該尊重、理解和寬容每一個學生,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以說教為主,從而使學生投入到愉快的學習氛圍中來;最後,教師還應努力改進教學方式和行為,這是學生願意主動學習最根本的問題,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使自身的知識不斷得到更新,做學生的榜樣,以教師的人格力量感化學生,使學生願意學、主動學,養成自我學習、自我思考的好習慣。

  四、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感一直以來。

  大部分學生在學校裡接受的英語學習都是以應試為主,為了準備高考,老師給學生教授更多的是詞彙和語法方面的知識,能運用英語流暢地進行交流的學生人數並不多。俗稱的“啞巴”英語已經成為了中國學生們學習英語的最大障礙。在英語教學中,忽視英語口語將產生很多負面的影響。首先,由於缺少口語交際,學生的語言基礎不紮實,常造成聽力理解困難,尤其是對近音詞、同音詞的把握不到位。同時,缺乏口語訓練,導致學生的知識面窄,對於詞彙、句法、語義等的理解又進一步制約了聽力的發展。

  其次,由於沒有系統的口語訓練,許多學生難開口,這容易讓學生喪失英語學習的興趣,缺乏深入學生的動力和能力。最後,口語表達能力差,會造成學生閱讀、寫作、翻譯等一系列的問題。因此,教師要在英語課上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平時就要想辦法讓學生多開口,重視英語語言的運用,教育學生在實踐中學習體會,在實踐中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運用綜合性的教學方法,訓練學生的語言習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綜上所述,高職英語教師要重視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英語學習能力,想方設法為學生打好語言基礎,遵循“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同時,也要培養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自我學習的習慣,發展自我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巨成.論英語課堂互動[J].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

  [2]劉黛琳.高職高專英語教育發展報告[M].上海:上海英語教育出版社,2008

  [3]豐玉芳.建構主義學習設計六要素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6***.

  [4]李愛民.淺議小組合作學習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實施[J].教育教學論壇,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