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實驗論文範文
實驗探究教學模式是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與探究式教學模式有機結合的產物,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引入探究式教學有助於學生興趣的激發,學習積極性的調動以及操作水平的提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學實驗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高中化學創新實驗
摘要:創新性是一個實驗的核心,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目前很少涉及到創新實驗。我們教材中所設計到的內容都是一些驗證性實驗,學校和教師為了節約時間和簡化實驗過程,為學生編排好一系列的實驗,這些實驗都是一些非常經典的實驗。驗證性實驗固然重要,因為它不僅可以鍛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還可以很好的鍛鍊學生的動手能力。但是對於鍛鍊學生創新思維還得依賴於創新性實驗,這樣的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科學的邏輯思維和科學的研究方法。在高中適當給學生們創造一個自由的實驗室,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讓學生們自己獨立設計創新性實驗,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們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激發他們的科研探索精神。
關鍵詞:創新性;驗證性;探索精神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3***11-0217-01
化學是一門非常有意思的學科,它不僅包含了豐富的實驗,而且很多實驗是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化學伴隨我們人類的發展,人類也離不開化學。我們常吃的鹽***NaCl***就是一種最簡單的鹽,我們的生活是離不開它的。我們過年放的煙花是非常漂亮的,它包含了多種顏色。在沒有學到焰色反應的時候,我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在接觸到這部分內容時,學生就瞭解了這是不同的金屬元素在燃燒時,顯示不同的顏色。這些化學實驗都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在他們能夠熟練完成驗證性實驗,並瞭解其機理之後,適當給他們開放一些探索性的創新實驗,是非常有意義的。
1.驗證性實驗的意義
高中化學是高中科目中實驗最多的一門學科,一本簡單的教材中就包含了上百個常見的化學實驗。例如焰色反應、氣體的燃燒、金屬的氧化還原反應等,這些對於學生們認識化學有著重要的影響。例如,焰色反應就是一種辨別金屬成分的簡單方法。在沒有XRD***X射線衍射***儀器的前提下,我們粗略估計一個物體的化學元素組成就使用這種方法。在燃燒的金屬表現出不同的顏色,Na元素是黃色、K元素是紫色、Fe元素是綠色等。但是一般檢測K元素的時候,我們都用藍色的鈷玻璃,這是為什麼呢?因為Na和K是同一族元素,而且兩者都非常活潑,所以他們兩者是很難分離的。在我們經常見到的K中會多少摻雜一些Na,所以為了略去Na對K的影響,我們一般使用藍色的鈷玻璃。如果在大自然中,我們遇到了某種不認識的金屬,完全可以採用焰色反應來鑑別。當然其中有很多細節,例如要把金屬弄成粉末,儘量顆粒小,因為空氣中的氧氣較為稀薄,這樣可以和空氣中的氧氣充分燃燒。置換反應是高中化學的一個重點內容,在考試題目中幾乎從來沒有落下過。例如鐵置換銅元素。將洗淨的鐵絲放入到硫酸銅溶液中,過一段時間之後鐵絲表面變成了紅色,而且溶液的顏色也逐漸變淺。這就是一個置換實驗,例如銅置換銀,是一樣的道理。活潑的金屬可以置換相對不活潑的金屬元素。我們可以根據置換結果中表面的顏色來判斷溶液的成分。但是其中也是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的,例如置換出來的金屬層在空氣中放置幾分鐘之後就會變黑,這是為什麼呢?老師應該把這一問題留給學生,讓他們去課下思考。這對於提高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有重要的幫助[1-3]。
2.創新實驗
當學生們對化學實驗操作和設計都非常熟練的時候,可以給他們機會讓他們自己設計一些自己想完成的實驗,這對於提高學生們學習化學的興趣有重要的意義。例如,在金屬置換反應之後,金屬層往往在空氣中會變黑。
這個問題學生們提出了不同的意見,有的學生認為是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了;有的同學認為這是因為它的粗糙結構,造成了光的吸收;還有的同學認為這是因為吸收了空氣中的雜質造成的。對於這一問題,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給學生們解釋,可以讓他們自己來設計實驗,來驗證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保障學生安全的前提下,讓學生們自己拉出清單,把所需要的材料和裝置給老師看,老師在稽核之後,給出合理的建議,給他們創造實驗的機會。根據學生們提出的各種可能性,我們設計幾種實驗方案,對這些方案進行逐一的排除。
例如有的學生說可能是表面被髒東西汙染了,那麼我們可以把置換反應在一個密閉的裝滿乾淨空氣的箱內進行,當置換反應完成之後,把金屬提拉出來,放到空氣環境中觀察顏色變化。如果顏色變了,證明這種說法是不成立的;如果是顏色不變,那就證明這種說法是成立的。而對於有的學生說的可能是氧化層造成的,我們可以設計兩個實驗。
***1***反應在真空環境中進行,當置換反應完成後將金屬放入到真空氣氛中。根據顏色變化來判斷這種方法的正確性。
***2***可以把已經變黑的表面放入到氫氣環境中,給予適當的熱量,如果顏色變回本色,就證明是發生了置換反應。氫氣將表面的氧化物還原成為了金屬元素,這也就證明了顏色變化是因為空氣中的氧氣把金屬表面氧化造成的。其實很多實驗都可以採取這樣的方法,讓學生們親手操作。這樣不僅有利於提高他們的探索精神,同時還可以很好的鍛鍊他們的動手和動腦能力[4-5]。
創新性實驗就是要學生們親自動手去操作,獨立動腦去設計,順利完成這樣的實驗就代表著學生們的科研思維已經到達了一定的境界。學生們學會了獨立思考,對於我們教育工作者來講是非常好的事情,這樣給學生傳授知識的時候就會變得輕鬆很多,而且效率卻可以非常高。
參考文獻:
[1]畢華林.高中新課標必修化學實驗教材比較研究[J].化學教育,2005,10.
[2]王磊,胡久華.高中生解決化學實驗問題的心理過程及其影響因素的第一步研究[J].心理髮展與教育,2001,03.
[3]範利平.人教版高中化學新教材化學實驗的特點及教學模式探討[J].化學教育,2003,07.
[4]竺麗英,趙雷洪.高中化學實驗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調查分析[J].化學教學,2006,01.
[5]佘平平,熊輝,黃令.初高中銜接過程中化學實驗教學"方案"的特點--以新課程人教版"萃取"為例[J].化學教育,2008,06.
二:化學實驗現象的分析與探究
摘要:化學實驗現象的正確分析。化學實驗現象的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化學實驗現象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探究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初中化學課本中介紹了許多培養學生實驗技能和提高學生實驗探究能力的實驗,化學實驗中的現象的正確分析與描述,對化學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探究的是初中化學課本中部分有關實驗的現象是如何正確分析與描述的。
1、用大理石***或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其現象之一是溶液中產生大量的氣泡,而不能說有二氧化碳氣體產生或逸出。
氣泡與氣體是有區別的。氣泡是溶解性較小的或難溶的氣體物質從液體中逸出的現象;氣體不是現象,而是生成具體的某氣態物質,它是該實驗最終得出的實驗結論。
從上可以知道,盛大理石***或石灰石***固體的試管里加入稀鹽酸,其現象之一為試管中有大量氣泡產生,該氣體是否是二氧化碳,有待於更深入的、更準確的研究才能鑑定和檢驗出來。肉眼只能看到現象,而不能看到是什麼具體物質。如排水集氣法收集氣體時看到的現象是集氣瓶***或試管***中有氣泡產生,而不能說是產生了具體的某氣體物質。同樣鋅與稀硫酸反應的現象之一隻能說溶液中有大量的氣泡逸出,而不能說溶液中有大量氫氣的逸出。
通常所說物質之間發生了反應有氣體產生教育學論文教育論文,其實驗現象往往是溶液中產生氣泡,而不是具體的某氣態物質。
2、開啟濃鹽酸的瓶蓋,在瓶口上方往往看到有白霧現象產生,這裡不能說產生了白煙,也不能說產生了白色的煙霧;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之一為產生了大量的白煙,不能說產生了大量的白霧。
煙與霧是兩個不同的現象。煙是固態物質在空氣中分散成細小的顆粒而形成的一種現象;霧是液態物質在空氣中分散成細小的液滴而形成的一種現象。
濃鹽酸的瓶蓋開啟看到有白霧現象產生,是因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與空氣中的水蒸氣結合成鹽酸,而鹽酸在空氣中分散成細小的液滴,故看到白霧;紅磷燃燒生成了白色五氧化二磷固體,而此白色固體在空氣中又分散成細小的顆粒,故產生的現象為煙;如用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加熱製取氧氣,用排水集氣法收集到氧氣的集氣瓶中,往往看到集氣瓶中有白煙產生,這是因為反應生成了白色氯化鉀固體小顆粒而形成的。
又如剛吹滅的蠟燭燭芯的上方往往看到有一縷縷白煙產生,這是因為蠟的燃燒是蠟的蒸氣在燃燒,剛吹滅的蠟燭燭芯的上方有蠟的蒸氣存在,而此白煙是蠟的蒸氣在空氣中冷凝成蠟的白色固體小顆粒形成的。煙與霧可同時存在,如磷在氯氣中燃燒,產生白色的煙霧,因反應生成了三氯化磷細小的液滴和五氯化磷細小的顆粒,故在空氣中形成了白色煙霧的現象。
3、可燃物燃燒現象之一有光和火焰,什麼物質燃燒用光或火焰為主的現象來描述呢?
一般對於固體可燃物而言,在燃燒時產生以發光為主的現象來描述的,對於氣體***或蒸氣***和液體可燃物而言,在燃燒時則以產生火焰為主的現象來描述的。如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現象之一為發出白光,鎂在空氣中燃燒現象之一為發出耀眼的白光,它們是以發光為主的現象來描述的,而不能說有火焰現象的產生;氫氣、一氧化碳、甲烷等氣體物質的燃燒,它們是以產生火焰為主的現象來描述的;又如將酒精點燃,其燃燒的現象之一為藍色火焰,酒精雖是液體教育學論文教育論文,在燃燒時酒精受熱變成蒸氣,酒精的燃燒實質是酒精蒸氣的燃燒,故酒精的燃燒是以產生火焰為主的現象來描述的。
有的可燃物雖然是固體,在燃燒時不是以發光為主的現象來描述的,而是以產生火焰為主的現象來描述的,因為此固體燃燒的實質是其蒸氣在燃燒會計畢業。如硫固體燃燒是硫受熱昇華為蒸氣,硫燃燒實質是硫的蒸氣在燃燒,故硫在空氣中燃燒現象之一為產生微弱的淡藍色火焰;蠟也是固體,同樣燃燒時受熱昇華為蒸氣,故蠟在空氣中燃燒也是蠟蒸氣在燃燒,所以蠟在空氣中燃燒是以產生火焰為主的現象來描述的。
4、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其主要現象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有時也往往說成產生了白色沉澱。
渾濁與沉澱是有區別的。
渾濁通常是指不溶於液體的物質***包括固體和另外某液體***分散在液體裡形成的不均一、不透明、不穩定的混合物的現象。如將泥土加入到水中形成懸濁液的現象就是渾濁;將植物油加入到水中形成的乳濁液的現象也是渾濁,它們靜置後都會出現分層的現象。
沉澱通常指的是渾濁的懸濁液中懸浮在液體裡不溶的固體物質,由於重力作用發生沉降而析出的過程。
渾濁與沉澱區別是:渾濁是現象,沉澱是過程。
如上述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中變渾濁,是因為生成了白色難溶的碳酸鈣物質分散在水中而形成的不均一、不透明、不穩定的混合物的現象,這樣的懸濁液靜置後會出現分層現象,由於難溶的碳酸鈣物質,在重力作用下發生沉降而析出,此時就是通常所說的產生了白色的沉澱。
渾濁與沉澱是有一定聯絡的。不溶於液體的物質***包括固體和另外某液體***懸浮在液體裡先形成渾濁的現象,然後靜置就會出現分層現象。如果不溶於液體的物質是固體,它形成的懸濁液,靜置後就產生了沉澱。也就是說如果不溶於液體的物質是固體,它形成的懸濁液,先出現渾濁,靜置後才產生沉澱。對於乳濁液中分散在液體裡的不溶另外某液滴長久靜置就會出現分層,一般不會沉降而產生沉澱,由於不溶另外某液滴密度較小,因而乳濁液靜置後會出現上浮的現象。
渾濁與沉澱是從兩種不同角度來認識的教育學論文教育論文,通常所說物質之間發生了反應而出現了渾濁的現象,其實質是不溶的固體物質懸浮在液體裡形成了不均一、不透明、不穩定的懸濁液。如果說物質之間發生了反應而產生了沉澱,這是指渾濁的懸濁液靜置了以後不溶的固體物質在液體裡由於重力作用而沉降析出了。
5、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之一是發出耀眼的白光,有白色固體生成,但不能說有白色固體氧化鎂生成,因為前者為實驗現象,後者為實驗結論。如用大理石***或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其現象之一是溶液中產生大量的氣泡,而不能說有二氧化碳氣體生成,同樣前者為實驗現象,後者為實驗結論。
實驗現象與實驗結論是不同的,實驗現象一般指我們能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而實驗結論是依實驗現象或通過更深入的、更準確的研究才能測定出來的,也就是說我們一般能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是實驗現象,而不是具體的實驗結論。一般而言,實驗現象描述不會出現生成物的名稱,即不含實驗結論。
化學實驗現象的正確分析,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實驗探究能力的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化學問題能力的內容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