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新聞採編能力培養分析論文

  採編是採集資訊及編輯資訊的工作。採編權是獲得第一手的詳細資訊,從採訪到編輯到釋出資源的權利,一般只有新聞媒體,包括報紙、雜誌、電臺、電視臺、國務院新聞辦批准的新聞網才能擁有。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新媒體時代新聞採編能力培養分析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新媒體時代新聞採編能力培養分析全文如下:

  摘 要: 新媒體是在網路資訊科技發展的情況下出現的媒體形勢,有著傳遞速度快、傳遞形勢多、影響力強大等特點。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於新聞的採編工作帶來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新媒體時代和傳統情況下新聞採編工作的不同,探討了如何進行新聞採編能力的培養來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關鍵詞

:新媒體時代;新聞採編;能力;培養方法

  0 引言

  資訊科技的發展開拓了新媒體的時代,同時也為傳統媒體的發展提供的機遇和挑戰。新媒體時代具有傳統媒體時代所不具有的幾個特點。

  第一,資訊傳播的快捷化。網路資訊科技大大地加快了資訊傳播的速度,使得現在越來越重視新聞的時效性。快捷化給新聞採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新聞採編的工作者對於新聞有更強大的“嗅覺”。

  第二,資訊的數量暴增。由於新媒體形式多樣、傳遞高效且包含著大量的資訊,使得其影響力日漸增大,構建了國際資訊網。這對於新聞採編工作者創作新聞的新穎性提出了一定要求。

  第三,資訊質量的不統一。巨大的資訊量所產生的不良後果就是使得人們新媒體所傳播的資訊良莠不齊,有的新聞質量不高甚至缺乏真實性,影響我們對於事物的判斷。但是對於新聞採編工作者,不能對於新媒體進行盲目跟風,真實性是必須堅守的原則。

  第四,資訊的互動性。在傳統的媒介下,往往每一個受眾只是新聞的接受體,新聞只進行單項傳播。但是新媒體時代增加了受眾對於新聞事件的參與性,對於每一個社會事件,公民都能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從而左右事物的發展方向,我們不僅接受資訊,還輸出和傳播資訊。由此可見,新聞採編工作者可以轉換自己的定位實現新聞傳播的互動性來增加受眾對於新聞事件的參與感。新媒體時代的不同特點對於新聞採編工作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培養新聞採編工作者的採編能力對於新聞機構適應新媒體時代具有重要意義。

  1 堅持新聞製作原則,樹立責任感

  新媒體時代由於資訊科技革命的出現也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在眾多資訊之中要博取觀眾的眼球實屬不易,但是新聞媒體工作者在考慮增強新聞吸引性的過程中,不能迷失方向,盲目地為了吸引受眾來對於新聞進行改編亂遭,失去新聞報道的原則[1]。作為一個新聞採編工作者,要時刻在工作中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樹立責任感,要堅持新聞報道的政治方向和真實性的原則,嚴格要求自己,在新聞採編工作上努力,抱著對於觀眾和社會負責的態度,到現場出收集並還原出實施的真像,大力弘揚社會主義精神。

  2 傳統與現代採編方式融合,創造新方式

  當前新聞採編的大部分工作都是有新聞記者來完成,而新聞記者進行採編主要是通過簡單的現場採訪來完成。雖然這種傳統的採訪方式對於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和引起受眾的共鳴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但是當前網路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給新聞採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戰[2]。新聞採編工作者可以考慮在使用原有的傳統採編方式的基礎上,融入一定的現下流行的網路技術和視訊技術,使用富有創意的採編方式,這樣才能創造出適應於時代背景的採編方式。

  3 在採編過程中對於新聞進行深度分析

  在新媒體時代的背景下,人們獲得資訊的渠道和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人們越來越傾向於通過網路的方式來獲取資訊和資訊,但是其中也存在著一些弊端,人們通過這種方式瞭解到的新聞大多隻是新聞事件的表層事實,對於新聞事件的周邊影響以及背後的深入原因,新媒體往往不會再進行後續報道。這也就暴露出在實際過程中,新聞採編不會對於新聞進行深度探析的問題。針對這種問題,新聞機構需要強化專業的採編人員對於新聞深度重要性的認識,並對其進行專業培訓,為其提供學習的機會,鼓勵其在實際採編過程中多進行深度挖掘。使新聞以多角度、多方面的狀態呈現給受眾,讓觀眾感受到新聞事件的全貌,看到立體的新聞事件[3]。

  4 提升新聞編輯工作者發現有價值新聞的能力

  對於新聞的靈敏性是所有從事新聞工作的工作人員所必須要具備的能力,要在每天發生的眾多事件中,及時地選取和捕捉到有價值的新聞內容。這種能力會直接決定新聞工作者做出的新聞報道的時效性和質量。但這種能力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需要在實踐過程中進行長時間的分析、探索和訓練。因此新聞採編工作者在平時的工作中就需要注意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增加自己對於新聞的敏感性。

  新聞編輯工作者需要觀察日常生活的百態,看透許多生活事件的表面現象來看到事物背後所體現的本質和社會核心問題。真正吸引人的新聞往往藏身與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新聞編輯工作者需要有一雙發現新聞的眼睛。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對於新聞編輯工作的撲捉新聞的靈敏性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傳播的源頭已經有傳統的新聞媒介走向多元化,不同的社會群體均利用新媒體來發出自己的聲音,新聞編輯工作者在這種背景下就需要表現出更強的專業性,提供專業的服務。

  5 結論

  新媒體的出現使得新聞行業的競爭更加的激烈,資訊科技的革命使得呈現出資訊爆炸的態勢,每一個新聞媒體在這個時代都面臨著極大的機遇和挑戰。要創作出高質量和具有廣泛受眾的新聞,就需要從源頭抓起,提高新聞採編工作者的能力和專業素養,能夠撲捉到具有吸引力和有價值新聞材料,並使用多樣化的創新形勢進行編輯。

  對於已經收集到的材料來說,需要對於事件背後的故事進行深入的探析與挖掘,並且對於新聞事件所產生的影響進行收集,保證新聞報道的廣度與深度。同時,有需要保證不在追求新聞吸引力的過程中迷失自己,堅持新聞報道的原則,履行自己社會責任,保證新聞真實性的基礎上來增加新聞的吸引力,不可為了吸引力放棄新聞報道的原則和身為採編工作者的責任。相信從以上幾點對於新聞採編工作者進行培養能夠推動新聞機構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的生存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