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高等教育變革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發展研究論文

  多樣化已成為現代高等教育變革的主要趨勢:高等教育體系多樣化適應和滿足了不斷增加的高等教育需求,高等教育辦學方式和教育模式多樣化迴應了知識獲取方式變革。現代高等教育變革的多樣化趨勢使高等教育系統日益紛繁複雜,呼喚高等教育發展研究的超前引領。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範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對於高等教育變革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發展研究全文如下:

  【摘 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口號已經持續了很多年,教育事業關乎整個社會未來的發展,是國家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事業的基礎。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無須贅述,它是一個國家教育體系中的頂點,也是一個學生學校生涯和步入社會的連線點,是一個學生一生中最早的重要轉折點。高等教育機構承擔著向社會各個領域輸送人才的重任,是保證一個國家未來發展潛力的戰略輸送地。

  在一個國家的發展體系中,教育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是各項工作能夠發展的基礎,教育發展的程度也直接決定著各項工作發展的潛力。當前我國社會各項事業都處於一個大變革時期,很多傳統的模式和體系都被打破,新的事物不斷出現,給我國各項事業的發展都帶來了新的活力。無論哪個領域有所發展,都離不開教育的發展;教育的發展也需要跟隨者時代的發展而不斷髮展,才能夠保證各項事業的發展能夠不間斷地持續下去,才能保證我國的社會經濟不斷進步。在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高等教育機構需要為社會建設輸送更多的生力軍,高等教育的發展刻不容緩。

  一、高等教育發展概述

  我國的高等教育是經歷了很多不同階段的,我們這裡的研究僅僅從改革開放作為起止時間,這是因為民國時期的高等教育的確百花齊放,在思想啟蒙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社會背景和社會條件不同,與現在的高等教育模式差別太大,不具備可比性和指導性;而新中國建國前全中國處於戰亂之中,高等教育是基本無法正常執行,更遑論發展了;建國到改革開放的這一段時間內因為各種原因高等教育基本上處於停滯狀態,直到改革開放以後,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才算是走上正軌。

  1978年,隨著黨的思想撥亂反正,社會發展開始走上正軌,塵封了許多年的高等教育重新艱難地走上了前進的道路,正常的教學秩序得以恢復。高等教育開始走上正軌的標誌就是高考的恢復,因為高考就是連線中學和高等院校的橋樑。在當年,黨和國家決定建立一大批高校,並且對高等院校進行學科和專業的大型調整。

  1985年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標誌,因為當年《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頒佈,為教育改革拉開了序幕。這次教育的改革主要是對建國至改革開放以來的教育發展做出了正確的評價,儘管在1978年高等教育就已經恢復,但是經過了常年的停滯,高等教育發展並沒有目標,而上述決定正是為其制定了目標,明確了方向。

  高等教育改革的下一個重要節點就是1992年,當年鄧小平同志的南巡講話為處在迷茫中的中國社會和經濟發展指明瞭方向,教育改革也隨著經濟發展目標和手段的明晰而發展。在當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代表大會在京召開,大會指出了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這也充分說明了教育的重要性,高等教育至此才算是邁入了飛速發展的道路上。

  1992年至今,高等教育的發展已經有所成效,但是總的來說其實發展得並不顯著。不像前面幾個階段,要麼教育由停滯轉入正常,要麼由無目標轉為有目標,這個階段的高等教育發展顯得十分迷茫。追求素質教育,卻並沒有真正切入問題中心的解決方案;想要充分發揮高等教育的作用,到最後也僅僅是中學教育的延續;想要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權,卻仍然將學生限制在應試教育的桎梏中,高等教育的發展並不能說成功。

  二、我國當前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未來出路

  我們對高等教育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評價主要針對的是現代高等教育變革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發展進行研究,因為之前的高等教育發展與現在的發展基本上是兩種形式。

  首先,高等教育的發展不連續,沒有持續性。當前社會變革體現在各個領域,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斷地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進行,但是多次的改革並沒有連續性,往往多次改革的原則和目標都不盡相同,發展較為混亂。沒有一個統一的發展原則和發展規劃,發展的效果可想而知。其次,高等院校之間受到政策的傾斜程度不同,教育公平堪憂。當前我國的高等教育是極不均衡的,國家對於重點院校的照顧程度遠遠超過了學校發展的需要,而真正需要發展的院校受政策影響較小,其發展受到制約。再次,高等院校的發展過分注重其學校的屬性,而沒有與時代接軌。當前社會和時代的發展使得高等院校的地位與作用已經不限於單純的教學和科研職能,大量新的任務擔負在高校肩上。而高等院校並沒有充分發揮在這個方面應該起到的作用。

  針對上述問題,未來高等教育想要可持續地發展,必須從以下的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明確的目標和原則是必須的,要進行完善的長遠的高等教育發展規劃的制定。想要事物向前發展,就必須有明確的目標和原則,在目標與原則的指引下發展才是科學的,才是客觀的,才是符合實際的;其次,要注意教育公平,這個教育公平體現在很多方面,既體現在優秀院校的本地招生與外地招生界限應當打破,還體現在政策上的支援應當公平;再次,高校未來的發展要充分地與高校本身自由、活躍的氛圍相結合,發揮其在社會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而不僅僅發揮輸送人才的單一目標;最後,進行微觀的學科體系的改革。

  三、結語

  儘管上文中已經提到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性,高等教育也的確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進步,但是不能否認的是,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教育問題重要卻難以妥善解決。教育發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發展遇到瓶頸,原因是多方面的,社會發展轉型對高等教育發展的影響作用就是其中之一。但是,當前社會發展已經進入了攻堅時期,教育發展遇到困難更加要求我們應當沉著冷靜,看清國家形勢和社會發展趨勢,進行全方位的符合社會發展潮流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