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否可以被複制
對於成功,或許我們有很多的迷思——
在你眼中,成功可以被複制嗎?為什麼?
你是否曾經感受到自己與他人不一樣,為此你會感到害怕還是開心?
在什麼重要問題上,你與其他人的看法是完全不一樣的?今天就由小編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尋找關於“成功”的密碼。
1.你只是一條流水線的產品嗎?
“是不是隻有專家才是最好的老師?每節課是不是一小時左右最合適?” 這是可汗學院對高等教育中“不二”真理的發問。可汗學院的創始人薩爾曼?可汗對美國的基礎教育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他說美國的學科細分、固定課時、標準劃一的教育制度讓學生成為一個個沒有個性的人,一個個只知道被動接受知識而不會主動探索知識的、喪失了好奇心和冒險慾望的個體。
反觀中國也是如此。原本我們是來自不同家庭環境,帶著不同個性,有著不同特點的人,但一進入到教育體制,我們就要面對同樣的老師、同樣的教材、同樣的習題、同樣的考試,在這些整齊劃一的教育下,我們也都成了整齊劃一的人。
當我們學會了每一篇課文,都要從時代背景、作者生平、人物形象、中心思想去分析時,我們會如何去分析李安的《臥虎藏龍》,去分析李慕白的情慾、玉嬌龍的惡與真,還是去分析江湖人生殊途同歸的命運?豆瓣上這樣的影評比比皆是。但徐皓峰卻截然不同,他寫道:“李慕白出現的第一個鏡頭是平靜地沿著水道行走,這是胡金銓的標誌,這是文人的出場而不是大俠的出場。”
他用解碼的方式去比較、去解剖鏡頭,當他的眼睛看得與普通觀眾全然不同時,他才會導演出《師父》這樣一部顛覆武俠傳統的電影。
當我們學會了服從學校的教育,無論男女都穿著一樣寬鬆的藍色校服,在飄揚的國旗下唱著《國歌》或者《走進新時代》,我們是永遠不可能像知乎大V樑邊妖那樣,一米九的個子卻把棉麻、絲巾穿出一個男性的優雅,也不可能創作出《忐忑》這樣沒詞沒調的神曲。
流水線的教育,為我們安裝上零件——同樣的知識、技能、思想,然後像產品一樣被輸送到社會上,再成為另一條流水線上的生產者,生產著另一種流水線產品。我們漸漸形成了用單一的標準去提出問題,用單一的模式去分析問題,用單一的路徑去解決問題的行為習慣。
2.你與他人相比,有什麼不同嗎?
48歲的蘇格蘭人蘇珊·波伊爾2009年參加了選秀節目《英國達人秀》而一舉爆紅,幾乎每個人都喜歡蘇珊大媽,因為你再也找不到這樣一位胖胖的、萌萌的、堅持夢想又有一副好嗓子的大媽了。
在蘇珊大媽之後,再沒有出現第二個同類型歌手,沒有出現諸如“瑪麗大媽”“珍妮大媽”或者“託尼大叔”“邁克大叔”,蘇珊大媽的成功是獨一無二、不可複製的。她之所以能被很多人喜愛,是因為她太獨特、太反常規了,而任何對蘇珊大媽的模仿都必然無法再次創造出這種獨特性。
矽谷著名的風險投資家彼得•蒂爾在每次面試應聘者時都會問一個問題:“在什麼重要問題上你與其他人有不同看法?”因為每個人都在學校裡接受過長期的教育,被灌輸了許多被普遍認可的知識和想法,要形成與其他人不一樣的想法是非常難得的,既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氣。而他要尋找的就是這樣獨特的人。
戰略管理大師邁克爾·波特說:“戰略的意義就在於讓你遠離競爭,戰略不是要你做得更好,而是要你做得不同。”對個人而言同樣如此,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如果你與大多數人相比,沒有什麼特殊之處,那麼為什麼社會要給你超出平均水準的回報?
3.優秀的習慣
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應該通過完美的教育去建立好習慣。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上學的時候,老師們總是這麼教育那些忘記完成作業的學生:“你忘了寫作業,為什麼沒有忘了吃飯睡覺?”
沒錯,這就是習慣的力量。因為我們已經形成了一種固定的習慣,到點吃飯到點睡覺,完全是自己身體的一種慣性。當我們不去做這件事的時候,反而會覺得很不適應。
當然,吃飯睡覺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是一種生理需求,所以習慣的建立也會更加容易。但是,即使是其他的一些習慣,也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來逐步建立和培養。優秀其實也是一種習慣。當我們習慣了優秀時,習慣了成為別人的孩子時,我們就會逼著自己用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於是形成了良性迴圈;同樣,如果是一個頑劣的壞孩子,他的這些壞習慣也是一種慣性。讓他一下子變好,一方面太難,另一方面他也會不適應。那麼我們有哪些改變我們人生的好習慣呢?耐心?自我反省?珍惜時間?學習和借鑑?當然這些都是基本必要的,但是最有效的一條還是和有好習慣的人交往,關於這點,其實有書共讀這種開創式的讀書模式,完美的詮釋了這一點。當我們一個人讀書讀不下去的時候,就來到有書,看看有書君給我們帶來的知識盛宴,也看看其他書友的讀書心得,就會讓自己有更加足夠的動力去讀完一本書。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當我們在優秀的人群中,在擁有好習慣的人群中,就會影響自己變得更加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