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克思主義理論視域下的貨幣思想進行研討

  一、貨幣哲學研究的可能性

  ***一***什麼是貨幣

  貨幣出現在人類社會歷史活動的早期。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產生了私有財產。不同的家族擁有的私有財產也許不同,襲擊別的家族是獲取其私有財產的一種方式,但同時自己也會隨時遭受其他家族的襲擊。後來一些聰明的人發現與其他人進行私有財產的交換,比襲擊他們對自己更有利、也更安全。於是貨幣就在交換中就慢慢推廣和發展起來了。貨幣與語言類似,都是為了適應人類社會交往的需要產生的,都是人類彼此之間密切聯絡的符號。

  ***二***什麼是貨幣哲學

  貨幣作為一種經濟現象。一般屬於經濟學研究的問題,何以能成為哲學研究的物件,從哲學的維度對貨幣進行研究何以可能,又有何意義?要回答“什麼是貨幣哲學”,我們首先要把握哲學的本質,沒有正確的哲學觀,就沒有合理的貨幣哲學理念。正確的貨幣哲學觀念,對於我們理解貨幣哲學具有指示性的意義。

  哲學是人類理性思考的結晶,是以理性為基礎的事業,在社會各個領域具有巨大的普遍性特徵。貨幣哲學可以表現為一種自覺地哲學理論形態,但是貨幣哲學又不是一個界域明確的、具有獨立的研究領域的哲學學科,它存在於眾多哲學流派和學說之中。貨幣哲學研究成為可能,是因為經濟學價值判斷內含著哲學的分析。

  二、貨幣哲學思想史的梳理

  研究貨幣哲學不能忘記對哲學思想史的梳理,從哲學的歷史畫卷中揀選比較重要的哲學家對貨幣問題的思考來探尋貨幣哲學思想史,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把握貨幣的前世今生。

  ***一***黑格爾

  黑格爾提出對貨幣概念的哲學思辨,他認為要理解貨幣首先要從價值範疇著手。在談到貨幣和紙幣時,黑格爾說:“例如,票據並不代表它的紙質,它只是其他一種普遍物的符號,即價值的符號。物的價值對需要來說可以多種多樣。但如果我們所欲表達的不是特種物而是抽象物的價值,那麼我們用來表達的就是貨幣。”貨幣夷平了一切東西的差別,代表一切價值,但是貨幣本身卻不是價值本身,而只是各種需要的一個統一的代號,所以貨幣本身的價值又需要重新被各種特殊價值所支配;貨幣作為抽象的物僅僅代表這種價值。

  ***二***莫澤斯●赫斯

  赫斯是德國社會學之父,著作《論貨幣的本質》,他是馬克思早期思想發展史上的重要淵源人物。赫斯與馬克思從1841年開始交往,在《萊茵報》和巴黎時期的《前進報》都合作過,曾參與《德意志意識形態》的撰寫。如果說費爾巴哈和黑格爾在哲學方面對馬克思的思想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那麼赫斯在經濟學、社會學方面對馬克思異化觀的經濟學轉向和共產主義思想的形成起過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康德

  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德從道德哲學的角度,對貨幣引發的金錢觀持有批判的態度。他在《實用人類學》中指出,聲譽、強力和貨幣錢財是影響人的行為能力的三個方面的力量。貨幣的發明帶來一種擁有癖。擁有癖主要是人對貨幣的貪婪佔有心理。康德說,“錢就是敲門磚,財神爺光顧誰,對窮人關閉著的一切大門都會朝他洞開,這種愚蠢的情慾是最可恥的。”

  ***四***亞里士多德

  亞里士多德充分注意到貨幣與經濟活動以及與生活中其他要素之間的關係,並從這一觀點出發,討論了許多貨幣問題,從人類生活實踐中研究為什麼需要貨幣這種交換形式,以及貨幣從一開始出現就與人性的存在和發展相關聯的特徵。

  ***五***休謨

  休謨在他的著作《論貨幣》、《論利息》、《論貿易平衡》中提出了著名的貨幣數量論。他的貨幣理論主要是對重商主義進行批判。揭示了貨幣的數量與人性的勤勉的關聯性,從定量與定性的分析中揭示了兩者的積極性,說明了貨幣對人類社會發展的積極推動作用。

  ***六***西美爾

  西美爾的《貨幣哲學》從貨幣存在的實質、意義出發闡釋貨幣,從貨幣對內在世界的影響,考察貨幣對個體生命情感和命運的結合,以及對一般文化的影響。

  三、馬克思是第一位深刻揭示貨幣本質的思想家

  ***一***貨幣本質

  貨幣就是財富的收據,貨幣就是人類勞動的信用體現。某個人創造了財富,發出一個收據,另外一個持有收據的人,可以到銀行機構要求兌現這個財富,這是貨幣的基礎。人們拿著一元錢對銀行說,能不能把我的勞動還給我,他給的就是某個人欠銀行系統的債券,這就是貨幣最本質的東西。

  ***二***馬克思從唯物主義出發對貨幣哲學的論述

  馬克思在1843年寫的《論猶太人問題》、《1844年哲學經濟學手稿》,以及《神聖家族》、《哲學的貧困》和《倫敦筆記》等著作中都有關於貨幣問題的論述。馬克思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第一次對自己的貨幣理論進行了詳細而系統地探討,對貨幣的社會功能和社會影響進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貨幣是商品交換和發展的必然結果,對貨幣的本質、職能,貨幣與資本的關係,貨幣向資本轉化的必要條件等進行了全面地釐清和闡述,揭示出貨幣是社會關係的物化本質,指出貨幣與價值內在關聯,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人類社會三大形態演進規律。

  馬克思說:“人們彼此之間的關係是他們做為商品所有者之間的關係。商品就其本身來說是超越一切宗教、政治、民族和語言限制的,商品的共同語言是價格,商品的共性是貨幣。”

  馬克思明確指出,貨幣可以使矛盾具體化,但並非是矛盾與衝突的必然原因。貨幣可加劇社會矛盾,也可以緩和矛盾,但它並非必然地創造社會矛盾。任何一種貨幣或貨幣系統都具有自身的結構與規則。貨幣不僅僅具有經濟意義,而且還具有政治、文化、道德、心理等意義。貨幣的意義不是固定不變的,從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角度來研究貨幣有助於豐富和深化我們對貨幣現象以及貨幣在人類經濟行為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

  馬克思認為,對貨幣本身進行攻擊而力圖消滅之,這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貨幣本身是一種中性的東西。貨幣的這種中性表現為,貨幣可以體現財富和權力不均,但貨幣本身並不是創造這種不均的原因。貨幣在原則上與社會中的財富和權力的不對稱沒有本質上的關聯。貨幣可以體現社會壓迫和階級壓迫,但壓迫不是貨幣的本質。[4]

  馬克思唯物主義辯證法告訴我們,手段服務於目的,受目的的制約。貨幣和理性一樣,在人類的發展上的作用功不可沒,它們曾經把人類帶出矇昧和黑暗的中世紀,但這兩者同樣僅僅是達到終極目標的手段,本身不是終極目標。貨幣作為一種手段,如果不與其他內容相結合,就是一種無內容的手段。不為內容服務的貨幣,對於目的來說就等於無。另一方面,目的也受制於手段。手段是達到目的的現實條件和橋樑。脫離了手段的目的同樣也等於無。誰不重視手段,誰也就不能真正重視目的。

  亞里士多德說:“目的總比那些手段好,例如健康比為了健康的東西更好。”在目的與手段的關係中,一般來說,人們往往首先看重目的,因此目的佔據支配地位。而貨幣本身不是最終目的,如果將貨幣作為生活的最終目標,那就沒有弄清楚貨幣被髮明出來的原因是什麼。如果目的和手段發生錯位,人就會成為金錢的奴隸,受到金錢的奴役。但是,也不能得出只有目的才是重要的、高尚的,而手段則是卑下的、無關緊要的結論。醫生考慮的關鍵並非是健康,而是怎樣達到健康。我們應當承認,金錢對於我們的生存和行為具有深遠的影響,我們不能認為只有超出金錢的目的才是高尚的,而作為達到目的的金錢手段則是卑賤的。

  馬克思對資本的統治、商品拜物教、金銀上帝之類的現象提出強烈的譴責。他認為貨幣手段並不適合一切目的,就像他曾經說過的那樣,“你只能用愛來交換愛”。

  四、馬克思貨幣哲學思想的人學意義

  馬克思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揭示貨幣本質是一種人格化的社會關係,同時指出商品交換從表面上看是貨幣交換,但實際上卻是勞動與勞動交換,這體現了人對他者的尊重和認同。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貨幣內在本質的人學內涵:貨幣是人類勞動的結晶,是人物件化的產物。它負載著人與人之間經濟聯絡的職能,引導著人們相互之間的經濟行為。因此從本質上來講,貨幣是一種凝結了人類無差別勞動、負載著人與人之間社會關係的力量,是人格化的社會關係

  ***一***人對貨幣的認同與貨幣對人的解放

  馬克思指出:“人們之所以總是信賴貨幣。那是由於它具有社會的屬性,而貨幣之所以擁有社會的屬性,是因為它凝聚了一般人類勞動,它是一般勞動時間的物件化。貨幣不是人與人認同的原因。而是其外化的結果,即不是因為有了貨幣才有人對人的認同和信任。而是由於有了人對人的這種認同和信任,才有可能產生對貨幣的這種‘信用’。”

  在早期人類社會因生產力水平低下,個人還不具有獨立性,個人只存在於血緣或宗法式的共同體中,人的存在形態自然也表現為人對人的依賴。隨著生產與交換的發展,貨幣從一般商品中分離出來,成了固定充當交換的一般等價物,貨幣也就成為一種支撐人獨立的物質力量。

  ***二***貨幣對人本質的物化

  馬克思認為:“貨幣的本質實際上首先不是在於財產通過它轉讓,而在於人的產品賴以互相補充的中介活動或中介運動。人的、社會的行動異化了併成為人之外的物質東西的屬性”。在這裡“人使這種中介活動本身外化,他在這裡只能作為喪失了自身的人、非人化的人而活動、在人之上本質所進行的活動。由於這種異已的中介——人本身不再是人的中介,——人把自己的願望、活動以及同他人的關係看作是一種不依賴於他和他人的力量。”這就意味著人只有通過貨幣的形式才能取得社會的權利,實現自己的價值,確證自己的本質力量,致使貨幣的存在和價值高於人的存在和價值。

  五、馬克思貨幣哲學思想的當代意義

  中國處於社會的轉型期,經濟發展較之改革開放前有長足的發展,豐富的物質產品不斷衝擊著我們的眼球,攻擊著我們脆弱的抵禦能力,瓦解著我們的信仰。理想的丟失、精神的緊張、思想的空白、心理的焦慮、人與人關係的冷淡,都是現實問題,亟需解決。物質文明越是高速繁榮,人們的精神越是出現空虛,生活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越是質疑。貨幣,是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但是社會發展的規律不可能消除貨幣,那麼就得正確的對待貨幣。面對日趨一面性的社會,我們應該用心靈感受事物微妙的差別和獨特的特徵,擺脫貨幣和理性對人的異化,走出“單向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