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教育資源共享的論文

  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各高等學校如何通過資源共享提高辦學效率,進而實現效率與質量的雙贏是目前亟待研究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美國高等學校教育資源共享研究》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各高等學校如何通過資源共享提高辦學效率,進而實現效率與質量的雙贏是目前亟待研究的問題。美國作為世界超級教育大國在高等學校資源共享方面積累了先進經驗。本文分析了美國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主要實踐,從制度建設、組織管理以及技術保障這三個方面總結了其資源共享的主要經驗,同時也從高校共享合作的靈活性、自主性,智慧財產權以及降低成本等問題闡釋了美國高校資源共享所存在的主要問題。

  [關鍵詞]美國;高校;教育資源;共享

  [中圖分類號]G64/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12***06-0132-05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學者就開始研究學校、學區之間的合作,試圖通過資源共享來解決降低各學區辦學成本和提升教育質量等問題。喬納森·T·休斯***Jonathan T.Hughes***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他結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和實踐經驗,歸納和總結了美國教育資源共享領域近20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論。休斯在《協作走向合作》***From Cooperation to Collaboration***這本書中具體闡述了為什麼要教育資源共享,以何種模式進行教育資源共享,教育資源共享會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及教育資源共享需要什麼配套措施等問題,這是對20世紀90年代美國教育資源共享的階段性總結。21世紀以來,在知識生產大爆炸、教育技術飛速發展以及高等教育財政危機的大背景下,美國各高等學校都在以各種方式進行著教育資源共享的相關實踐。在高等教育優質資源有限且分佈不均衡的情況下,各高等學校如何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過程中,通過合作與共享提高辦學效率,從而實現效率與質量的雙贏,成了備受關注的問題。

  一、教育資源共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20世紀的整個80年代和90年代,美國的高等教育面臨許多問題。與經濟衰退相聯絡的通貨膨脹首先引起了財政問題,隨之引起了90年代經濟復甦時有關公共開支的公共政策的改變。另外,近年來,隨著政府公共財政資助的不斷削減,社會捐贈目標的轉向以及捐贈投資收益大量縮水,美國各高等院校紛紛面臨嚴重的財政危機。為了應對日益窘迫的財政狀況,各高校相繼調整預算,削減開支,同時大幅提高學費,多方籌集經費。因此,在教育投入有限的情況下,高效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充分實現資源共享,以此在保證教育質量的同時最大限度降低教育成本,就成了美國各高等院校未來發展的關鍵性問題。

  另外,在學習型社會裡,充分利用各種資源變得尤為重要。研究資料表明,只有27%的研究論文得以出版,並且只有5%的研究在學術共同體內得到了分享,隨著資源共享,研究資料的價值將增長十倍***Kansa and Ashley,2005***。因此,在學習型社會,通過資源共享,學術共同體研究發現的價值將呈幾何級數增長,以此資源共享顯得尤為迫切。

  二、美國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主要實踐

  1 通過高校聯盟形式實現資源共享

  美國高等學校有著聯盟的傳統,綜合性大學、文理學院、私立學校以及社群學院等各型各類的高等學校間都存在著不同形式的聯盟。實施戰略聯盟策略,是高校應對資源短缺、提高辦學水平與效益、增強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高校通過戰略聯盟,與其他組織形成一種穩定長期的合作關係,實現優勢互補與資源共享,增強辦學實力和核心競爭力。這既是高校加快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也是現階段高等教育發展的戰略選擇。高校戰略聯盟是二戰後美國高校為適應社會變革、降低學校經營成本、滿足學習者對教育資源的需求、提高學校社會地位、適應市場需求變化而出現的一種校際合作形式,為美國高等教育質量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貢獻。

  美國各型各類的高等學校之間通過鬆散的聯盟,在教師資源、課程資源、學生資源、圖書資源、網路資源、硬體資源等方面實現最大限度的共享。另外,目前美國一些全州範圍的聯盟也正在大學和社群學院範圍內形成,這些聯盟不直接參與學術活動,而只是作為一種交流平臺或媒介,有助於對整個行政管理框架中的某些方面進行共享。肯塔基州、密歇根州、亞利桑那州、喬治亞州、俄亥俄州、華盛頓州、科羅拉多州、南達科塔州、俄勒岡州都有類似的機構。這種型別的聯盟可以使各大學間共享制度資源等各種無形資源。

  美國文理學院由於其辦學目的和辦學理念的不同,其辦學規模小巧,在校教師人數和學生人數也少,各學院開設的課程有限,因此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和社交機會,各文理學院往往組成各種聯盟,彼此共享資源。特別是在課程資源共享方面,文理學院通過各種合作課程和海外課程,以此使學生獲得不亞於甚至超過大型綜合性大學的學習經歷。美國目前已有的文理學院聯盟中,比較著名的有加州的克萊蒙特學院聯盟***Claremont Colle-ges***、馬薩諸塞州“五校聯盟”***Five College Con-sortium***、俄亥俄五校聯盟和緬因州CBB***Colby college,Bates college,Bowdoin college***聯盟。其中,麻省五校聯盟位於西馬薩諸塞州,包括4個文理學院和一個綜合性大學。這些學校位置上相鄰,彼此有公共汽車往返於各個校園。這幾個學校彼此獨立執行但互相聯絡。5個學校可以交叉註冊,互相選課,學校鼓勵到其他學校上課。5個學校的學生團體彼此交叉,執行公用電臺。因此,雖然學生入學時是個小的文理學院,但是可以獲得綜合性大學的體驗。由此,我們就可以明顯看出,各文理學院間通過聯盟的形式,揚長避短,優勢互補,充分實現了課程資源、人力資源、文化資源、資訊資源以及基礎設施資源等方面內容的共享與合作,以此在明確文理學院辦學特色的同時極大彌補了文理學院自身的不足,大大地增強了文理學院的綜合實力和吸引力。

  多校園大學系統***The Multicampus System***自20世紀60年代起就是美國公立高等教育的一種主導模式。到20世紀末,在美國公立兩年制學院和四年制大學就讀的學生中大約80%在多校園大學系統中學習。多校園大學系統這種大型的大學系統能夠更好地儲存和獲得更多的教育資源,以便更高效地提供服務,還能在執行模式上實現規模經濟所帶來的利潤和利益。這也是美國高校資源共享很典型的一個案例。

  多校園大學系統一般會由研究型大學***一般是所在州的“旗艦”或“領頭”院校***、綜合性大學,包括黑人院校等在內各種四年制公立院校和社群學院這幾個實體組成。例如,加利福尼亞州的高等教育就包括一個公立的“部分”,即三個公立的大學系統: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ies System***以及加利福尼亞社群學院***Communit Universities***和一個獨立的“部分”***即那些由私立組織控制的營利性大學***。其中,加利福尼亞大學系統是一個包括10個校區的大學系統,這個加州大學系統的目的就在於整合整個加州的高等教育,推動及主導加州的經濟、智慧財產之創新研發,同時這個系統也帶動著第二層次州立大學和第三層次社群大學教育系統發展。

  多校園大學系統裡各型別學校層次分明,因此既可以實現同類型學校水平意義上的資源共享,又能實現不同層級學校垂直意義上的資源共享。同類型學校在進行水平意義上的資源共享時,因為組織趨同性而使彼此間的共享阻力較小,能夠保證共享與合作的順利進行。不同層級學校在進行垂直意義上的資源共享時,處於較高層級的院校則能夠提供更多的優質資源,以此促進較低層級院校的發展。另外,較低層級院校在使用優質資源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對資源進行了改進,這也相當於是回饋了較高層級院校。由此,通過不同水平各個層級院校的資源共享,整個多校園大學系統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獲得了強勁的生命力。

  聖約翰大學***the College of Saint Benedict***和聖班奈迪克學院***the College of Saint Benedict***是私立高等學校通力合作,以實現資源共享的典範。兩所學校有著很長的合作辦學的歷史,通過互通有無、優勢互補以及資源共享,兩校大大提高了自身的競爭力和實力。但出於所有的實際目的考慮,中部明尼蘇達州兩校像同一個機構那樣運作,共享一個招生辦公室和註冊處以及幾乎所有其他的業務功能。它們共享一個計算機系統、圖書館和全球資訊網站點。教員們只應聘其中一個學校,但通常同時在兩校教學和科研。自1973年以來,跨校登記就已經全面開放。這兩所學校表示,通過合作而不是競爭,二者將實現互惠互利。美國很多地方,私立學校都逐漸失去了生源。但是在明尼蘇達州情況正好相反。過去五年裡,明尼蘇達州私立學校的招生人數增加了13%,而公立學校的招生同比只增加了1.6%。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通過資源共享,私立學校不僅可以緩解自身的發展危機,而且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立足之地。

  總的說來,綜合性大學、文理學院、私立學校以及社群學院等各型各類的高等學校間通過不同形式的聯盟實現資源共享,有利於各高校集中其有限的教育資源,加強重點環節的建設,有利於具有不同優勢的組織間優勢互補、強強合作,將各自的比較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在研究領域,可以把有限的資金集中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同時齊聚眾人的智慧,發揮各自的特長和優勢,聯合攻關;在教學領域,可以實行學分互換、學歷互認等制度,擴大學生跨學科、跨校學習的範圍,推動學生在聯盟高校間的相互流動,同時還可以擴大學生視野,讓學生在不同的校園文化裡收穫獨特的文化體驗,這些就從根本上保證了高等教育質量。

  2 通過開放式資源共享的形式實現資源共享

  在知識社會中,開放式教育資源是改善教育和學習政策的關鍵性因素。一般情況下,開放教育資源包括課件、內容模組、學習物件、學習者支援、評估工具和網上學習社群等學習資源,支援教師對網路開放式教育資源進行創作、改編和使用的輔助資料以及確保教育質量和教育實踐的各方面資源。自2001年春季麻省理工學院宣佈開始開放式課程專案***Open Course Ware,簡稱OCW***以來,美國各高校陸續開始了開放式教育資源共享的相關實踐,例如卡內基梅隆大學的開放式學習倡議***the Open Learning Initiative***、賴斯大學的the Connexions repository、猶他州立大學的開放式與可持續的學習中心***the Center for Open and Sus-tainable Learing***。這類專案是所謂“開放教育資源”運動的一部分,目前這種運動正在不斷髮展。

  麻省理工學院宣佈從2001年春季開始推行開放式課程專案,在網際網路上逐步公開所有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材料,供全世界求知者免費使用。此舉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知識共享的大潮。美國以及越來越多其他國家的大學或機構也都紛紛加入到了這場知識共享運動中。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38個大學或其他機構已經加入MIT OCW大學聯盟。

  麻省理工學院開放式課程專案涵括了其所有的課程內容,大約有1800門課程,這些課程內容是完全開放並且免費的,可以供校內或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教師、學生自由共享。網站上共享的內容包括課程大綱即課程說明、教學目標、課程安排、協作準則和評分標準等。課程講義是麻省理工學院開放式課程的主幹,麻省理工80%的開放課程都提供講義。麻省理工93%的開放課程都佈置課程作業,並對學生完成作業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完整詳細的解答。使用者們通過考試和問題解決來進行知識檢測,麻省理工60%的開放課程在網站上公佈了試題及答案。音訊和視訊講座,是最流行的開放式課程之一。由此,可以看出,麻省理工學院共享的開放式資源豐富而全面,共享設計基本上涵括了整個學習過程的各個環節,而且非常注重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來設計共享方式。

  另一個相關的專案是德克薩斯州賴斯大學的聯通***Connexions***。這是一個網上知識庫,收藏由教師建立的課程材料,並可以為其他教師所使用。材料可以是講稿、模型、書本的章節或任何其他對教學有價值的東西。聯通庫還包括可以自由獲取的課程開發工具,同時聯通庫使用創造性工作公約許可條款。聯通網站為教師之間實現資源共享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總之,通過開放式教育資源共享,世界各地的教育者和學者同時加入到了一個世界性的學習型群體中,大家都一同公開、自由地分享知識與交流思想,並從中獲益。開放式課程網頁的支持者認為,將資源免費共享是完成大學的公共服務和相關延伸任務的一個重要途徑。MIT的開放式課程網頁對全球的使用者免費開放共享,不需要任何註冊登記都可以瀏覽、下載並使用。這一創新之舉顯示了MIT作為世界一流學校的智慧,也給世界高等教育的發展和教育理念的改變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隨後世界各地許多高校掀起的開放共享的浪潮,這標誌著高等教育資源共享的一個新時代的到來。開放與共享拉近了世界高等教育之間的距離,為相互之間的合作並促進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美國高等學校在促進世界範圍內的教育資源共享方面起到了開創性作用。

  3 通過遠端教育模式實現資源共享

  隨著美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的到來,高等教育必然也呈現出高度多樣化的局面。在這樣的情形下,人們可以通過“虛擬大學”最大限度地共享著高等教育資源。馬丁·特羅***1998***說道:“今後的普及高等教育不在於註冊人數,而是在於參與和分享,即是與社會大部分人幾乎包括在家裡或工作單位的全體成年人,密切相連的‘繼續教育,。這種教育不再憑藉傳統的學院或大學校園,而是通過遠端教育。”虛擬大學是在20世紀末於美國產生的一種新的遠端高等教育組織形式。它的產生與快速發展倚賴於資訊科技的發展與終身教育理念的影響。由於它擁有許多傳統大學所不具備的優勢,所以某種程度上講可以更好地滿足當前知識經濟社會對人才的教育需求。可以說,虛擬大學已經成為當今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美國有著世界一流的虛擬大學,如鳳凰城大學、西部州長大學和美國瓊斯大學等。各虛擬大學通過遠端教育實現了教師資源、學生資源、課程資源以及資訊資源等方面優質資源的共享。

  另外,各大學還通過非競爭性策略,以分配遠端教育的州政府投資。在南達科他州和蒙特納州,設有一些激勵性的基金,用於那些在開發遠端學習專案時包含校際合作的專案。在德克薩斯大學系統,有八個校園已經聯合起來建立一個學位計劃,這些校園以前處於相當自治的狀態,常常相互競爭學生與資金。由於這些學校沒有一個能夠獨立提供完全的遠端學習的學位計劃,於是他們都與系統人員合作,把一系列課程的設計與教學分解開來,最後共同形成學位計劃。學生可以在任一校園註冊,但在完成學位之前必須在每個不同的校園學完相應課程。其他州也採取了相似的辦法,因為遠端學習課程在本州的各個院校裡是不重疊的,但德克薩斯州的計劃是最具綜合性的計劃之一。在遠端學習學位計劃的施行過程中,可以明顯看到,各個院校通過遠端教育上的資源共享,實現了遠端教育的長足發展。

  三、美國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主要經驗

  美國高校教育資源共享有著悠久的傳統,大學從誕生之初,就由於組織上的親緣性而結成了大學聯盟,也由此而天然形成了大學城。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程序的不斷推進,美國各高校更是格外關注優質資源共享,以實現共生雙贏。總的說來,美國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主要經驗體現在制度建設、組織管理以及技術保障這三個方面。

  1 建立資源共享執行機制與相關制度

  科學合理的制度建設是實現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前提條件。依上文所述,美國高校聯合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來開展:其一是彼此獨立的獨立學校後天組成的聯盟,如常青藤盟校;其二是學校系統,即若干所處於同一個州的公立高等院校從先天就按照不同形式組織在一個或幾個“大學系統”***univer-sity system***裡,這些學校仍為獨立自主的辦學實體,但共享最高領導機構即系統董事會,或為系統管理委員會。與第一種相比,大學系統的聯合方式中,各高校進行著更為深刻的合作及資源共享。由此,可以看出,美國各州各學校等辦學主體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資源共享執行機制以及設計相關保障制度來推進教育資源共享相關實踐,這是決定資源共享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只有以相關制度為依託,才能從體制上消除資源共享在組織上的壁壘。

  2 成立資源共享的組織管理結構

  組織管理機構是高等學校進行資源共享相關實踐時的具體操作層,組織管理機構的有效執行是高校實現資源共享的根本保障。美國各高等學校在實現資源共享時,一般會設有特定的組織管理結構來從各個方面推行這一實踐。以大學系統為例,從根本上來說,這種組織形式的建立初衷就是為了加強同州的高等教育機構之間的聯絡。紐約州大學系統為了促進各分校間的資源共享,總校特別成立了“特別工作組”***Task Force on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其各分校校長均為該特別工作組的成員,並被要求提供他們認為比其他分校更好的創意和做法,用於節省或避免資源的消耗。這些最佳做法的報告也包括搜尋引擎,使使用者能迅速找到感興趣的領域。有關最佳做法的報告採用了檔案形式,促進了紐約州立大學系統的資源節約,當與其他分校共享這些資源時,有可能實現更大的資源儲蓄。2006年,各分校上報的最佳做法有130種,共儲蓄或節約成本超過750萬美元。由此,可以看出,紐約州大學系統“特別工作小組”這一機構就在整合各分校資源、保障各學校間的資源共享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3 建設網路共享環境,形成全方位的共享體系

  在資訊時代,網路成為構建高校資源共享不可或缺的工具,在資源收集、分類整合、協調調配、評價反饋等方面擔任著重要的角色。除去高校的電子化管理工作,網路環境是日常校園資源的載體和傳播者,學生和教師通過網路實現對校園資源的訪問和更新,並通過網路對一些實體資源進行管理和應用。網路的功能在高校圖書館方面的應用頗為廣泛。因此,建設網路共享環境是各高等學校實現資源共享的重要載體。美國各高等學校在進行資源共享相關實踐時,格外重視網路共享環境的建設,以形成全方位的共享體系。以印第安納大學系統為例,隸屬在印第安納大學下的八個分校享有共同的圖書館網路系統,學生和教師通過個人的使用者名稱和密碼進行身份識別登入,在網路上不僅可以顯示某一書籍的數目和所藏圖書館,還可以對非本校的圖書進行投遞申請。網路對大學系統的所有書目進行統一管理,將8所大學的圖書館資源緊密聯絡起來,使學生和教師能夠享受到校外藏書。因此,圖書館網路系統就為印第安納大學系統的圖書資源共享提供了堅實平臺。

  四、美國高校教育資源共享存在的問題和啟示

  總的說來,美國高校教育資源共享中涉及到的主要問題是關於共享合作的靈活性、自主性、智慧財產權以及降低成本等問題。在高校教育資源共享運動的不斷推進過程中,如何充分調動各個參與主體的靈活性、自主性,如何充分保障各參與主體的智慧財產權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合作成本***包括時間成本、經濟成本等***等問題,都是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從根本說,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美國社會高度合作的文化氛圍、需要相關法律的強大支援以及一流科學技術的充分保障。另外紐約州的資源共享個案研究表明,資源共享中還需要考慮公平性、社群支援、學生興趣、管理時間、教師參與以及成本效益等問題。另外,教育資源共享服務也離不開州政府的支援,各州能夠幫助評估各項共享專案的相對成本費用,選擇合適方案,提供資金支援以開發和維護相關專案,從而為資源共享專案的順利實施提供強有力保障。

  總之,高校教育資源共享是個關涉多方利益的系統工程,因此為實現資源共享,則需要介入政府、高校以及市場等多方主體,同時從制度建設、組織管理以及技術保障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進行創新性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