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高中學生心理教學心理障礙抽象邏輯

  在教學中發現,一個人的“個性”即“人格”在這一時期初步或基本定型。在這個時期,個體能自我認識、自我調節、自我控制,成為不同於他人的獨自具有的統一風格的自我。一個人的理想***包括長大了充當什麼社會角色,幹什麼事業等***一般也是在這個時期形成。如果“個性”發育、發展得好,形成“忠誠”***於自己***即“自我同一性”的品質,他就有健康的“人格”。所謂“忠誠”的品質,是指忠誠於自我的信念、價值觀和“自我同一性”,而不是忠誠於包括父母的外部環境。反之,如果沒有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就會出現“同一性”混亂或擴散,就無法認知、調節、控制自己,會陷入不適應狀態,覺得難於理解別人、別人也不理解自己,經常處在猶豫狀態中,甚至會成為極度孤僻的人。

  高中階段學生能夠控制自己的心智活動,注意能力也大大提高。他們可以為一個目的而持續地把自己的意志維持在一個活動***或事物***上長達幾十分鐘。同時他們的有意識記能力、意想能力迅速發展,思維的目的性、方向性更加明確等等,從某種程度上說,已達到成人水平。

  高中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已高度發展。他們能對自己的思維過程進行自我反省和監控,以提高思維的效率和品質。同時高中學生的思維更具獨立性、批判性和創造性。他們有自己的觀點、見解,對事物有自己獨特的評價。他們不畏權威,敢於標新立異,頗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此時你會發現想讓學生接受你的觀點是件不容易的事,說不定在勸說他們的時候,他們會反駁的你啞口無言。

  高中生的辨證思維也發展迅速,漸漸能用全面的、發展的、聯絡的觀點去分析和解決問題。但就高中學生的整體來說,辨證思維的發展也還沒有完全成熟,因而高中學生看問題時的偏激傾向等在所難免。高中生在良好的教育下,具有了運用理論進行假設的思維能力,也就有了較強的思維預見性和內在性。特別值得提出的是高中二年級是抽象邏輯思維趨於發展成熟的時期。如此時教育不當,學生的思維品質、思維型別就會產生差異,以後再進行補救就困難的多。

  高中生的情緒發展有如下特點:①延續性。如果說,小學、初中生情緒易激動、易感染、易表現,情緒延續時間短,那麼,高中學生的情緒暴發的時間延長,穩定性提高;②豐富性。高中生正處在多夢的年齡階段,幾乎人類所具有的情緒種類都可能在高中生身上體現出來,並且各類情緒的強度不一,有層次的不同;③特異性。高中生的情緒體驗有個人的獨特的“光環”,有個性的差異、自我感知的差異,同樣是憂愁,可以有林黛玉式的鬱鬱寡歡,也可以有諸葛亮式的深謀遠慮。

  高中生非常看重同齡人的友誼。他們也開始關心社會問題,眼界日益開闊。此時有些家長往往出於擔心而試圖限制他們,親子矛盾由此產生,同時也不利於孩子社會性的擴充套件。

  自我意識雖然從幼兒時期就開始發展了,但高中階段學生自我意識包括性別意識的覺醒,正如有的心理學家認為的那樣,是發現自己內心世界的一場革命。

  第一,是高中生自我意識中獨立意向的發展。高中生已完全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當然也有一些學生的依賴性強,自主性差。這個階段的高中生已不象初中生那樣令人心煩,他們能心平氣和地與他人交換意見並能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他人的意見,他們的逆反、反抗性漸漸減少。

  第二,自我意識能力的分化。其中“理想自我”即“我理應成為什麼樣的人”與“現實自我”即“我是什麼樣的人”的分化,使高中生規劃、期待自己成為可能,同時也給學生帶來了自我矛盾。

  第三,自我評價能力進一步提高。高中生已經能夠對自己進行獨立地評價,且評價物件也從自己的外表漸漸深入到內心世界。雖然這種評價還沒有達到非常全面而深刻的水平,但較之初中生已有很大提高。然而,高中生的自我評價仍易出現高估或低估的傾向,從而產生自我陶醉或自我菲薄的現象。

  第四,強烈地關心自己的個性成長。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出現對自己過分關注、脫離現實、自我孤立的危險。

  第五,強烈而敏感的自尊心。高中生的自尊心特別強,是他們自我意識中最敏感、最不容冒犯的部分。高中生最怕別人看不起自己,為此他們努力學習,力圖在各個領域有出色的表現,爭取在集體中贏得適當的地位,得到好評和重視。但是他們獲得承認和讚賞的需求,如果不能以社會承認的方式得到滿足,往往就會以社會不容的方式去尋求滿足,如惡作劇、打架鬥毆、玩世不恭等等。高中生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矛盾衝突和攻擊行為背後,往往都有得不到滿足的自尊需求在起推動作用。

  “青春期”中學生的心理在發生急劇的變化,開始產生要求提高獨立程度的意願及與異性交往的新的需求。在人際交流方面,自然就不願、也不便同父母在一起玩,不願意與家長交流;而是喜歡交家庭成員以外的夥伴,追星,模仿成人,特別是喜歡與同齡的異性在一起,開始公開對對方表示好感甚至成雙地走路、交談、嬉戲打鬧,去追求共同的志趣,即使是共同的苦惱也一起分享。這才是正常現象。相反,天天圍著父母轉,父母會把“青春期”的青少年當成幼兒園裡的小朋友,孩子在心理方面永遠也長不大。這反而是不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