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成一項學術論文

  學術論文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或討論,便於學校和畢業生錄用單位全面地瞭解和考察每個學生的業務水平和工作態度,便於發現人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完成一項學術論文的方法

  1. 論文寫作的思維。事實上,這樣的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是相一致的。通過不停的鍛鍊這樣的思維能夠讓你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Troubleshooter***解決問題的能手***;

  2. 快速收集有用的資訊。眾所周知,論文的寫作需要研讀大量的文獻,而這又非常消耗時間。但事實上,如果掌握了快速閱讀並收集資訊的能力,便至少能夠將時間縮短一半以上;

  3. 能夠大致掌握這個論文課題的領域。每一篇論文都是知識海洋中的滄海一粟,通過完成這樣的一篇論文,能夠讓你高效的掌握這個領域;

  4. 顯而易見,當然還有節約下來的時間和合格分數。

  前提:這樣的方法僅適用於想要通過自己動手完成論文並有所收穫的人。對了,還有必須克服拖延症。

  關於人物的學術論文

  讓人物鮮活起來

  摘 要:在進行小學中高年級的人物寫作中,主要是通過對對於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特點進行描寫,反映出描寫人物的性格、品質等。在進行人物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抓住這一特點進行教學展開,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寫作教學;人物描寫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需要進行不斷的實踐和探索,尋找到適合小學生的寫作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使得小學生作文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鮮活,更加生動。在進行人物描寫的過程中,採用一件事或幾件事體現出人物的品格。人物寫作的文章,主要是以描寫人物的活動、經歷等,重點在於對人物性格的刻畫,並通過對其進行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進行人物刻畫,體現出寫作的主題。

  一、外貌描寫

  在進行人物的描寫過程中對於外貌的刻畫是小學高年級寫作中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之一。在進行人物的外貌和神態的描寫時,需要對描寫的人物進行觀察和分析,抓住其主要特點進行描寫,準確地體現出人物的神態和外貌。在進行肖像描寫的講解時,教師要能夠對學生進行不斷地啟發,使學生準確掌握寫作的方法和思路,並在此基礎上進行自我創新,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

  在進行人物外貌的描寫時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先對人物的主要外貌特徵進行描寫,再進行具體描寫,可以從上到下,也可以由主到次。例如:我們樓下新搬來了一家鄰居,這家有個和我年紀差不多大的小女孩,她長著一頭烏黑的頭髮,細細的眉毛,水汪汪的大眼睛,在笑起來的時候嘴角還會有兩個小酒窩,可愛極了。抓住其主要的特點大眼睛和小酒窩進行描寫,使其可愛的形象更加鮮明,同時也符合其年齡特徵。

  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描寫的人物進行認真觀察,並使用生動的語言進行描述。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同桌進行觀察,並進行描寫。有的學生在寫作時,這樣寫道:我的同桌叫xxx,他有著胖胖的身材,紅撲撲的臉蛋就像一個小蘋果,一雙小眼睛眨巴眨巴的,一看就知道是個機靈鬼。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更提高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

  二、語言描寫

  語言是體現人物特徵的主要手段之一,進行語言的描寫能夠刻畫出人物的主要性格,體現出人物的特徵。通過語言描寫能夠反映出人物的身份和社會地位。進行語言描寫能夠顯示出故事的發展。人物的性格和特點能夠通過語言進行充分的展示,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強調在寫作過程中對於任務形象的塑造,使人物的描寫更加生動、形象、準確。在進行語言描寫時,採用的方法有多種,其一是利用人物語言進行性格體現,其二是利用人物的語言和動作進行人物描寫,第三種是針對人物產生的動作、神態和語言進行描寫,還有一種方式是利用人物之間的對話進行人物性格特徵的展現。教師引導學生採用這些方法進行人物語言的描寫,方法較簡單,學生在使用時效果也更好。在寫作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於學生運用語言描寫進行指導,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加強學生對於語言使用的關注。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使用習慣。

  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篇關於師生情的文章,並要求學生要進行語言描寫,體現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在進行寫作的過程中,有的學生寫道:今天是週末,我在家裡跟媽媽整理家務,無意中發現了以前的一張試卷,試卷只有65分,媽媽拿起試卷,說:“咦,原來你還會只考了這麼少啊?”聽到這裡,我的臉刷一下紅了,媽媽見狀,趕忙說:“這有什麼啊,考試的一次成績又不能代表所有的成績,一次考不好,還可以從中吸取教訓,找出自己在什麼方面沒有學好,分析原因,努力學習……你看,你現在的成績不是挺好的麼?媽媽知道,你一向是個學習認真的好孩子,付出總是有回報的!”聽了媽媽的話,我感覺信心十足。在這段作文的描寫中,利用語言將媽媽對孩子的鼓勵進行描述同時也刻畫出了媽媽的形象。

  三、動作描寫

  進行人物描寫的教學過程中,對於動作的刻畫是重要的寫作方法之一,老舍先生曾提出:進行人物動作的描寫,能夠使人物更加鮮活。因此,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動詞進行任務動作的刻畫,使人物的動作生動地展現出來。在動作描寫的過程中,正確的選擇動詞是關鍵,教師可以採用練習的形式指導學生進行填空,在去掉動詞後使學生能夠動詞的使用效果做出準確地判斷,在進行練習的過程中,使學生明白恰到好處的動詞能夠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鮮明,使學生逐漸養成正確使用動詞的習慣。

  在寫作的過程中要指導學生通過動作對人物進行塑造,有的學生在作文中寫道:語文試卷發下來了,一些學生看見自己考出了好成績,開心的跳了起來,一些學生跑著去看別人的分數,一些學生趴在桌子上,無精打采的,不用說,一定是他考得不好,還有一些學生將試卷折起又攤開,並不時的嘆氣。在寫作過程中採用動作的描寫方法,能夠充分的體現人物的心理特徵,為文章的整體加分。在進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動詞的訓練,使學生能夠掌握住寫作技巧,提高寫作水平。

  四、心理描寫

  人物的心理描寫是指人物處在一定的環境中所產生的內心活動,是反映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師在進行心理描寫的教學過程中要抓住其主要特點,引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運用正確的心理描寫刻畫出人物形象,豐富故事情節。

  在進行心理描寫時,主要的方法有:通過人物的外在動作、神情和語言的描寫反映出人物的心理特點,通過環境的描寫進行人物心理活動的襯托,通過夢境來暗示人物產生的心理活動。在進行心理描寫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強調其描寫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特點。

  參考文獻:

  [1]劉亞雄.小學作文開放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湖南第一師範學報,2010***11***.

  [2]吳守恆.小學作文教學與學生生活溝通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8***10***.

  [3]張偉忠.新課程環境下的小學寫作教學[J].課程.教材.教法,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