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現代審美中的鄉土美術論文

  現代審美是指在現在生活和環境中所形成的對美的基本認識和看法,以及由此指導下的審美意識、審美趣味、審美心理特徵等。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芻議現代審美中的鄉土美術相關論文。具體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芻議現代審美中的鄉土美術全文如下:

  現代人的藝術審美觀念是隨著現實世界審美觀的不斷改變、進化、發展而不斷貼近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的。在經歷了歷史上著名的多次藝術變革後,時至今日,一些創新性文化產業如雨後春筍般相繼崛起。這必將會快速、高效推動當前多種文化共同發展、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同時,這樣也令不同當代文化獲得更大、更多的包容,使當代文化發展氛圍更自由。但是,我們需要清晰明確認識到正是由於多種文化共同發展的相互制約、限制,讓一些傳統審美觀念和價值取向在社會文化轉型中出現令人難以走出的美學難題,迷惑、困頓、個人糾結和患得患失等心理情節,各種不同不良心理現象的紛呈,都表達出了人們對於現代審美基本認知的嚴重缺失。在現代審美中,我們往往會忽略掉一些傳統藝術,對於鄉土美術的審美就是其中之一。

  一、鄉土美術當前的基本概況

  鄉土美術主要指的一些發源於鄉野農村的傳統民間美術,在一些地區性質的少數民族聚居地中傳承的,是兼具欣賞價值和美學研究價值雙重價值的美術文化發展現象或者是具有收藏價值的實體物品,具有十分強大的美學價值。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保留和蘊藏著豐富歷史文化的種族繪畫藝術作品、傳統制作工藝、奇形怪狀的建築、形象深動的藝術雕塑和麵塑、出神入化的面具、民間剪紙、精美刺繡印染和布製品、流傳千古的民間繪甕、造型多樣的木版畫、動作皮影等等。這些別具一格的鄉土美術作品特色是零散的、不成完整體系的。

  所以地方性的文化管理調查相關組織要想進行全面考察、整理、研究工作,讓其保留原有的藝術風格,並且在此過程中讓其具有一定的發展前景和擴大其在美術界的影響力,是需要長時間的發展和不斷完善的。鄉土美術是不同民族的人們在日常生活生產的勞動過程中被人們不斷加以總結所創造出來的,作為我國當代傳統民俗文化藝術的重要構成,當中一些美術作品也是人們日常生活小事的反映。從歷史經驗來看,正是由於傳統農業文明衍生出的一種上天至大的古老價值觀,而以血緣、親緣、地緣三種關係結合,在此基礎之上,形成了頗具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鄉土社會,並漸漸孕育出了滋一系列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人文主義傳統思想,因而它是最值得推崇的母文化資源。

  鄉土美術所代表的是一種文化形態,它與農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原始藝術和傳統生產生活活動的高度統一,物質文明以及精神文明的發展而由此帶來的影響。讓同時具有使用價值和美學價值的鄉土美術以及其風格迥異的美術品散發出一種歷史悠久的文化氣息。筆者在進行鄉村美術調研時發現,貴州省黔南州的少數民族婦女服裝的銀飾品做工非常精緻考究,飾品間的連線精密,圖樣簡潔,色澤光亮, 是不可多得的手工藝精品。其工藝製作方法主要是人與人之間的口口相傳,伴隨著時代的變遷,一些古老的工藝製作方法已經不復存在。

  在社會大轉型期間,現代苗族青年女人大多平時都不再穿著傳統民族服飾、佩戴銀手飾,只有當婚嫁或者民族節日時才穿,顯然這樣就與傳統文化背道而馳,民族服裝成為節日時的裝飾點綴,關於其傳承和發揚就成為了一個難題。而又據少數民族的資料部門調查統計,伴隨現代鄉村經濟的發展變化,生活方式的飛速轉變,特別是快餐文化的強勢衝擊,無數彌足珍貴的鄉土美術技藝正在日漸走向消亡。具體表現是年代久遠的村落建築遭到相關部門的破壞或者廢棄,一些民俗文化正遭遇消亡邊緣或者發生變異,鄉村美術資源損失嚴重,民間傳統藝人日漸減少,可以說鄉土美術的生存與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於全國各個地區。

  二、現代審美與鄉土美術

  從現代美學藝術角度來看,鄉土美術中產生的各種夢想以及各種個人情感的表達,民族文化精神和傳統思想觀念的傳播,已經跟不上人類文明的腳步,但其藝術表現張力所帶來的魅力卻令現代審美望塵莫及。其基本的表現形態使其在平面藝術、立體藝術、空間藝術得到全方位的美學價值體現。如手工泥人、各種剪紙、造型紙馬、經典年畫、精美繡品、古老布藝、各式器物等,這些風格迥異的藝術表現手法承載了人們對於美好願望的寄託之情,這些不同表現形式的鄉土文化都在各種傳統文化的體系之下表現出了巨大的人文藝術魅力。同時,因為民俗鄉土文化的簡樸隨意性,使得形式各異的美術中又多了一種表現手法。

  從形式特點看,鄉土美術表現形式主要集中在平面表現上,由始至終都存在於各種藝術形式種,如紙張剪裁、紙板繪畫、手工製品、農村繪畫以及墓室磚畫壁畫等,平面創作相對於三維立體創作來說,其創作的自由度是三維立體創作所無法比擬的,正如美國繪畫家路易斯說道: “平面繪畫創作遠比立體創作更具優越性,許多藝術奧祕就在其中,當你面對一個平面藝術品,會在欣賞它時獲得難以想象的共鳴,好的繪畫作品其實就是從中追求一種超越。”在鄉土美術具體形態中,圖文並茂關係也是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農村繪畫中的這一表現更為典型。

  比如一些具有立體特點的形態各異的手工泥人、顏色精美的棉布、年代久遠的土陶藝術器物、材質不同的各類雕刻藝術、雕樑畫棟和建築裝飾等,在設計理念和實際造型上,都呈現了風格誇張、形式新穎的藝術特色。無一例外地呈現出了獨特的風格造型,自成一體的實體藝術令人浮想聯翩。這些民間美術的整體特點與現代美術的自由性特色不謀而合。   從實驗角度來看,民間美術的技術手段是需要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實現任何形式的轉化,不同材質的各種工種藝術表現手段都屬於鄉村美術表現範疇。這在現代藝術表現手法上是極為罕見的。但是,我國古典歷史文化的亞太地區延伸,對全世界的影響,已然成為歷史,它已經受到西方現當代文化的影響,現代審美成為我們今天必須認識的價值理念。

  三、現代審美鄉土美術的具體運用

  審美區別於科學觀察,它主要是需要通過一般觀察、眾人蔘與、融會貫通、親身經歷等多種藝術活動構成的複雜心理活動過程。通過傾注自身感情、期望的旁觀者心中尋找相互適應、相互理解的共同語言,主要需要選取恰當的審美地點。在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之間能否產生適應、對應、同構現象,即是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及其所處的環境氣氛的選擇。所以,選擇或者建構一個適宜的審美環境,有利於激發人們的審美情趣。根據現實的溝通性程度,我們通常把審美場所構建分成兩類:

  ***一***審視審美場所。主要指的是審美過程的參與者之間進行互動交流、溝通的集會場所。它最大的優勢體現在現實的交流性,審美者之間進行的審美溝通,可以有助於審美素養的提升。在放鬆心靈的和諧環境裡,審美主體可以通過自身經歷以及結合審美的相關基礎知識,深化對審美物件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知,聯絡理論知識,區別不同審美物件的相互聯絡,對於不同審美物件的結構知識、對應關係要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在消除審美主體間的情感隔閡時,還要逐步降低兩者之間的差別,通過此種方式,令兩者之間的關係和諧親密。伴隨相關活動的展開,有計劃、有層次地形成高標準的審美能力。這類審美能力主要體現在:鄉村日常生活審美、鄉間的古城審美、古鎮和古村審美、鄉村的各種時令節日審美、人生的禮儀活動審美、鄉村的炮期、會期等審美。在這些不同風格的鄉土美術作品審美中,匯聚的是審美者參與其中的最佳契機,可以身臨其境感受鄉土美術。

  ***二***虛化審美場所。相對於前一點,虛化審美場所讓審美者們能夠參與當中,但又可以不和他人交流,提供一種安靜和諧的審美環境。這種方式的最大特點在於它能夠藉助現代多媒體手段獲得大量珍貴資料,用一種視聽語言向審美者們傳達資訊,這讓鄉土美術更具藝術性,這樣的審美方式也會更飽滿、更實際,更加具有可觀賞性。可以這樣說,所有形式的藝術表現,其實都是一種對藝術的重新改革,它主要就妙在似與不似之間。這增添了審美者們對於藝術作品的想象色彩,,讓不同審美主體經過自由發揮的想象,體驗並且感悟生活。之後用審美理論知識去豐富、完善它,創造出另一個富有想象空間的自由國度,進而讓審美者們體味表面無端、實則有味的藝術再深化的審美享受。

  四、結語

  每一個審美者對於這些美術作品的審美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當中的每個人都應該從人文角度出發,關注那些被忽略、即將消亡的鄉土美術。通過借鑑一些世界先進的保護技術和相關研究理論知識。藉助一些社會各界的保護力量,對鄉土美術的起源、發展、衰落作出相關解釋、描述和指向,從而以獲得一種有理論支撐的力量,拯救鄉土美術,使其走出發展困境,同時通過文字的表現讓豐富的鄉土美術發出自己的聲音,從而引發學術研究界的關注。

  在這一行動中,相關地方院校美術專業師生應積極參與其中,感同身受的審美體驗不僅可以培育一種文化自覺,還可提升審美能力及傳承藝脈。現代審美中的鄉土美術,更接近於現代意義上的文化資源取用。無論我們怎樣評估中國文化的世界性價值意義,我們都需要認清,只有立足民族文化立場和文化身份,借用現代審美觀念和現代語言方式,才能在國際文化圈中實現同步或超越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