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樂史學術論文
音樂以不同於其它藝術的存在方式和豐富的內涵及千年不衰的風格。帶給人類無盡的享受。下面是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西方音樂史研究
【摘要】我國進入改革開放以來,對於西方音樂的問題而言,一直是國際樂壇上最熱門的話題。我國資深的音樂研究者與音樂學者們也對西方音樂史的“身份”定位、研究視野展開過一系列的探討,乃至當今世界樂壇也對此進行過研究,並開展過多次探討活動,同時對西方音樂史進行了學術上的研究。因此不論在中國還是在國際社會上對西方音樂史也是有一定的定位與評價的。
【關鍵詞】西方音樂;學術研究;定位與評價
西方音樂傳入我國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這一百多年中我國圍繞西方音樂的歷史發展、西方音樂的美學特徵、形態結構以及西方音樂的學科定位與發展等展開了一系列的話題研究與探討,而我國音樂學者也對此展開了學術性的大討論。特別對改革開放以來的這幾十年裡,圍繞著西方音樂的學術反思、研究方向、視野,未來西方音樂的發展前景等一系列的學術研究思維上有了更深層的探討。
一、西方音樂在中國文化上的定位
全球的迅速發展,國際上已經不單單是在政治、經濟上的儲存著密切的聯絡,國與國在文化上的交融上已經由網際網路傳播為中間介質飛速的傳播。在國際上文化的傳播方式也更加國際化,貿易也在隨著文化發展而發展和完善。國際文化上的交流已經改變了各國的文化生活,各國的文化學習者也重新審視了原有的文化研究視角,作為無國際性的文化傳播“音樂”成為了國際性的語言,並憑藉音樂審美的獨特特徵使其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西方音樂作為西方文化的先鋒,率先傳播到中國,影響著中國的文化生活。
打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國人的思想逐漸被開放,國家的經濟建設也逐步進入了穩定的發展趨勢,在物質精神上國人也有了廣泛的追求。而這時外國的音樂家開始出現在中國的樂壇上,使得中國的音樂文化精神也有了一定的提高。隨著外來音樂文化的進入,使得西方音樂在中國的音樂文化上凸顯了出來,西方音樂在中國音樂文化上的凸顯主要從兩個方面表現出來,一方面中國近十年來,西洋樂器的演奏家多次登上國際性的舞臺,並且受到了國際上的歡迎與認可,也讓中國更多的音樂學者想學習西洋樂器演奏;另一方面從中國數多的音樂餐廳、歌劇院等音樂表演性質的場所的來看,外國表演團體與外國音樂的演奏逐漸頻繁增多,線如今更多的歐美流行巨星也受到當代中國人的狂熱追捧。由此看來西方的音樂文化已經成為我國音樂文化上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西方音樂史在中國學術上的研究
自2013年開始,中國的《音樂研究》為西方音樂設立了筆談專欄,主要探討的是西方音樂史學科在中國未來的發展,節目組還特別邀約了一批在西方音樂領域的學者共同就此話題展開討論。在進入21世紀中國西方音樂史學科位於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階段,因為它面臨著非常巨大的挑戰,而這個挑戰並非僅僅來自於音樂學科領域的思潮轉變和研究視野的轉化,它還來自音樂學者本身對音樂姿態的定位與深入音樂學科“肌體”的文化思考。
如果將此話題作為2013年9月在瀋陽音樂學院舉行的第四屆西方音樂年會的中心議題,那麼聯想起來思考,更能體現出當下西方音樂在中國的前景、處境,西方音樂今後在中國音樂領域的重要性。
“西方音樂史研究”在中國是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學科研究,西方音樂史研究在中國音樂學術的語境中有兩層含義:一是西方音樂歷史發展的研究,二是西方音樂學術歷史研究的審思。而其中主要研究物件是前者,後者是在主要研究物件的基礎上形成的具有承載歷史意義的深層的學術考量。
對中國的音樂學界來說,對比與其他學科,最讓學者們感到糾結的一個學科就是西方音樂史的研究,這一糾結主要在於,研究西方音樂史時讓中國學者感到自己處於“他者”的地位上,感受到了”學術生存“的艱難。而西方音樂史的代表“古典音樂”與“藝術音樂”已經傳入中國有百年的歷史,它的傳入對中國的音樂史有著很深刻影響。這也就表明一百多年以來中國的音樂創作、表演、教育、研究、音樂的接受都與西方的音樂文化息息相關。
三、以中國視野探索研究西方音樂史
以中國視野探索西方音樂史的主要目的是: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下中國文化語境的立足,對中國具有特色的西方音樂文化史研究的理論視域的探索,全力搭建中國學者與西方學者能有共同、平等的對話平臺。中國學者對西方音樂史的研究特色,就是由中國學者去發現、創造“既具有西方音樂史的特色,又具有中國文化深邃、豐富、多元的特點”。
***一***西方音樂史的研究成果
西方音樂史的研究成果,是建立早中國學者對西方音樂研究的方式基礎上,並且它還是是否擁有話語權的一種表現,也就是除了西方音樂學者對西方音樂的研究範例之外,中國學者還應該努力的以自己對西方音樂史研究的方式在中國音樂史上構建自己的研究方法體系,簡單來說在研究西方音樂史時能夠運用自己的“中國視野”去嘗試。
***二***“中國視野”研究西方音樂史
中國學者運用“中國視野”去研究西方音樂史的意義就在於:追求中國音樂史與西方音樂史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融合與對應。這樣不僅可以找到中國音樂發展史的拓展空間,還可以改變一直以西方的方式觀念來研究西方音樂史。同時也改變了大多數中國學者在研究西方音樂史時只見於普遍性的觀念上,因而忽略了西方音樂的特殊性的這一現象,因此這一做法有著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另一方面來說,中國學者運用“中國視野”是可以改變西方音樂史語境的,同時也是中國學者研究西方音樂史被邊緣、被矮化境況的有利途徑之一。不然,中國學者研究西方音樂史就可能成為西方文化的話語獨白的追隨者。
四、西方音樂史研究的理論基礎
從研究西方音樂史的理論發展上來說,當今中國學者在研究西方音樂史涉及的問題之一,也就是在單一的西方話語體系向多元化西方話題體系的轉變。構建“中國視野”是實現這種轉變的模式之一。從學術的角度上看構建“中國視野”的基礎理論,黑格爾曾給沃斯的一封信中的一段成為了“中國視野”研究西方音樂史的理論依據,它不僅僅符合了寬容與多元化的時代精神,也順應了一些西方學者的觀念和意識。同時這一理論也進一步的說明了,中國學者的理論研究是跨國界的一種超出原地域的霸權話語,並具有中國本土文化意義的話語,也就是“中國話語”。
中國學者對西方音樂史的研究的核心問題之一,是構建中國學者自己的研究方式以及對話語權的重視。當中國學者將中國話語融入到西方音樂史的研究時,話語就不再是一個孤立的範疇,反之,話語又成為了連線眾多問題的核心。所以以此為基礎點,再次展開對西方音樂史的新的認識。而在這樣理論的構架下,不只是使“中國視野”的觀念來研究西方音樂史冠有了原創的特點,還為中國學者在研究西方音樂史的研究增添了一個新的理論增長點。同時它也保留了中國學者對研究西方音樂史發揮其特有的思維的方式和方法。
五、結語
我們應該很清楚地意識到,由於多方面的條件和因素,我國對西方音樂史的研究距離西方對音樂史的研究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但作為有著不同文化的背景和不同國家的音樂研究者,他們可以從不同的文化角度來研究西方音樂文化的,而且還可以就角度問題來提出西方人並未發現西方音樂史不同的特質。因此,研究西方音樂史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加深我們對人類音樂藝術發展的一些認知,同時還要虛心借鑑西方音樂發展的經驗和其精華,使其融入到我國的音樂文化中去,進而為我所用。
參考文獻:
[1]孫國忠.西方音樂史學:觀念與實踐[J].音樂藝術,2010,***02***.
[2]鄧琦.關於“西方音樂史”教學改革的綜合探討[J].科學・經濟・社會,2012,***03***.
[3]李媛.西方音樂史教學方法的探索與思考[J].音樂大觀,2014,***12***.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