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學生工作創新分析論文

  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發展,社會變革對我國教育體制提出了新的需求。高職院校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形勢下,學生工作的創新對高職院校傳統學生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更為嚴峻的挑戰。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高職院校學生工作創新分析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高職院校學生工作創新分析全文如下:

  摘要:高校的學生工作苦、難、工作缺乏亮點,往往是學工人的第一感受,但這一又難又苦的工作恰恰又是高校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本文以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在學生工作方面的創新性措施為依據,分析其路徑,闡述了其在結合自身辦學特點基礎上,摸索出一條具有自身建築教育特色的學生工作新路子,形成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成長成才體系,同時也為其它兄弟院校學生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學校的立校之本在於學生,而學生則是校園的主體。學校的教育、發展都必然圍繞學生來進行。因此,學生工作在高校的教育工作中也必然佔用極其重要的地位,學生工作的質量,學生工作水平的高低,學生工作的科學化水平,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培育質量與綜合治校水平的高低。高職院校的學生工作是高職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是維護學校正常秩序的基礎性工作和學生成長成才的根本保證。

  1.工作思路的創新

  “以人為本”的靈魂就是科學發展觀。在踐行以人為本的社會大環境下,踐行以人為本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就應該著眼於:尊重每一個學生,關心每一個學生,關注學生的全方位需求。學生,是每一位學工人教育、工作的立足點與出發點。①摒棄傳統天地君親師的師道尊嚴,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師觀與學生觀,學生工作系統教師由傳統的管理者轉變為大夥伴、教導者、交流者三位一體的學習導師、生活導師、成長導師。讓教師充分意識到以學生為本的內涵建設,重視學生在學習互動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而主動放下自己“說教者”、“管理者”的身段,充分理解學生的權利和意見,通過相互尊敬、平等對話指導學生從而實現育人為本的功能。

  以四川建院為例,其辦學理念就是要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並以此來作為制定相關規章、制度的依據。切實轉變教育觀念,鞏固樹立“以生為本”的現代教育觀,並著力於實際的學生工作中。並與時俱進的完善與調整學生管理機制,促進學生工作規範化、科學化;建立健全多元學生評價體系,鼓勵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培養具有創新思維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創新學生工作方式,把握高職院校學生特點和成長規律,創新工作理念,更新工作方式,破解學生工作瓶頸來培育學生。

  四川建院在學生的教育管理方面堅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服務意識,本著以學生為本的工作理念,切實解決學生關心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在修訂學生手冊的時候,設身處地從學生成長的需要出發,除了要考量到學工系統教師的意見外,其修訂草案必須交由各系學生代表組成的學生事務發展委員會審閱。還通過院長接待日,學生有任何問題都可以與院領導面對面交流。重點圍繞學風建設、後勤服務、宿舍管理、校園安全文明等方面,傾聽學生訴求,現場解答學生提出的疑問,如果因客觀因素不能現場解決的,會指定時間令職能部門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和時限,直至學生滿意為止。各級行政職能部門也都建立各自的溝通機制:教學督導組會定期釋出質控快訊與督導通報;組織教學座談會,每學期開展教學質量滿意度調研和學生對課程的教學評價調查;瞭解學生對教學執行管理的意見建議。學院各級職能部門均開通微信公眾號平臺,方便學院與學生互動、教師與學生溝通,橫向瞭解學生意見。

  此外,四川建院還推行學生管理、安全保衛、教學口三方聯動機制。更是在新建的青白江校區實行全體中幹領導駐校值班制度,把專項整治學生晚歸、治安、維穩不按時關燈等違紀現象作為校園綜合治理的常態工作。在三方聯動機制的作用下,青白江校區學風校風持續好轉,平均到課率維持在94.5%以上。

  2.創新大學生培養培養模式

  四川建院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其要點就在於突出管理服務性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銜接。

  2.1 學生黨建引領學風建設

  四川建院黨委組織部頒發了《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入黨積極分子、發展物件、預備黨員參加團學活動考核辦法》。該辦法中規定入黨積極分子、發展物件和預備黨員,均要接受參加學生活動表現情況的考核,主要考核內容包括參與校風通報、學風建設、宿舍衛生等表現情況。從入黨積極分子到成為發展物件,除了品學兼優的基本條件外,必須要有上進心,要能吃苦,要有甘為孺子牛的精神。

  這一辦法有效的加強了對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積極份子、發展物件、預備黨員各階段的考察、教育和培養,優化了黨員隊伍,提高了其積極性與榮譽感。使得其在參與校風檢查、學風建設、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維護校園安全穩定等方面的積極性,起到了帶頭人的作用,先進帶動後進,達到點以代面的積極效果。有力地促進了校風檢查、學風建設,推動了學生工作的進一步深入。

  2.2 創新評優機制

  在“以學生為本”的辦學理念指導下,四川建院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鼓勵創新。不但關注學生個體的特點,更注重學生寢室、班級的特色與個性。並通過評獎、評優、評選先進來樹立典範,引導學風建設的創新型構建並形成多元評價獎勵機制。

  在表彰評獎、評優、評選先進方面,四川建院形成了有自身建築特色的評選機制。充分調動了全校學生參與爭先創優活動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表彰了一批積極奮進、團結和諧的特色班集體。四川建院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多元化的學生評價體系,讓學生向身邊的榜樣學習,充分調動全院學生對專業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濃厚的校園學習氛圍。2014年,四川建院學生施工員、質檢員、材料員、測量員等建築九大員通過率達到98.5%。

  2.3 新媒體下的教育新趨勢

  年輕學生是一個朝氣蓬勃個性鮮明的群體,也是高職院校的主體。他們思想活躍,能夠飛速的接受新鮮事物,對人對事也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因此我們對其的教育時,必須要有針對性的因材施教,並根據其自身發展與不斷開拓創新。

  當今社會,網際網路已深入全社會的方方面面。大學生更是對網際網路有著先天的敏感和直覺,網路也正逐漸成為當代大學生活的一部分。90後大學生中常常流傳著一句話就是最好的詮釋,每天離開寢室可以不帶錢包、不帶飯卡、不帶課本,但不能不帶手機。網路是大學生們獲取各類學習、生活、新聞、娛樂等資訊的主要渠道。僅僅是依靠網購和網路課堂,學生就能足不出戶的呆在寢室裡完成生活和學習。因此,面對新形勢的挑戰,高校學生工作必須瞭解和熟悉網路文化的特點和趨勢,加強和改進相關工作。總結經驗,對網路文化進行引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基於新形勢下的新特點,四川建院應用網路新媒體加強與學生交流。學院各級職能部門開通了微信公眾平臺,及時傳遞資訊,為學生答疑解惑,網路平臺逐漸成為學院學生表達訴求的主要途徑之一。學校還加強網站建設管理。由於溝通渠道暢通,許多學生管理問題能及時得到反饋處理。比如歷年來,開學學生領書由於資訊交流不暢,要麼各班排長隊等著領書,要麼只有老師沒有學生。老師和學生都一直怨聲載道,但設立了學院教材科微信公眾平臺後,各班都可以在網上根據自己的時間合理安排和調整領書時段,甚至提前進行預約。

  2.4工作隊伍建設的創新

  四川建院在輔導員隊伍建設和業務技能培訓方面,進一步加大了力度。學生處與人事處密切合作,嚴把輔導員***關,改善隊伍結構。自2012年起,學院引進的輔導員必須滿足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歷,必須來自211重點大學,從源頭上保證了學工隊伍的單兵戰鬥力和整體素質。學校定期舉辦年度學生工作創新論壇、輔導員沙龍、輔導員職業技能大賽等10多學習、比賽,邀請專家學者作學生工作的專業報告,累計1000多人次參加。選拔優秀輔導員參加全省輔導員職業技能競賽,四川建院馬丁老師還榮獲一等獎,促進學生工作隊伍的職業技能發展。四川建院按輔導員工作年限、工作業績以及業務水平等條件設立五個等級,實行學院內部崗位等級評聘。輔導員等級制的實行,穩定了隊伍,有效增強了輔導員的職業認同感與歸屬感,促使輔導員隊伍向職業化、專業化方向發展。

  學院通過定期學生工作隊伍建設、學生工作創新論壇、輔導員職業技能專題培訓、輔導員職業技能大賽、校外學習交流等一系列培訓活動,不斷加強學生工作隊伍的職業素質,促進學生工作經驗交流,推動學生工作發展。

  3.總結

  截至目前,雖然高職院校的大發展距今只有區區的30餘年,但是高職院校發揮自身辦學機制靈活、改革創新、密切聯絡市場等優勢,在教育教學改革、學生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對比起國外的短期大學,國內高職院校學生工作還存在較大的距離,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探索、銳意創新

  註解:

  ①田甜.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問題分析及途徑探索[D].吉林:吉林大學,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