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為什麼要備課
作為學生需要預習複習,作為老師也一樣,需要備課,這是為什麼呢?以下就是小編做的整理,希望對你們有用。
教師備課的原因:
1、學習者的認知成熟度
在中學階段,尤其是初中學生,經驗性思維仍佔據著重要作用。比如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在講授牛頓第一定律時,由於缺乏具體經驗的支援,學生不易接受“物體在不受外力時,能一直保持勻速直線運動”這個命題。他們往往在固執的探究著,既然力不是物體運動的原因,那麼是什麼讓物體在運動呢?這個問題解決不了,他們就會感覺不實在,即使接受了牛頓第一定律,也只是形式上的理解。
2、學習者的知識能力水平
布魯納認為,學生學好的先決條件有兩條,其中一條是"認知前提能力",即學習新學科相應的知識基礎。從學習的本質來看,是學習者不斷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經驗體系的過程,是將外在的知識與技能與原有的知識體系、經驗相聯絡內化為自身素質的過程。在對新知識的整合與建構的過程中,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無論何種自主性課堂的學習,都要建立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之上,如在探究教學中的提出問題階段,教師在給出問題背景時要考慮學生的原有基礎,給出相同的背景,每個學生的收穫肯定是不同的。因此教學應始終把提高人的基礎素質放在核心位置上,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學生能力。
3、學習者的動機水平
對於高動機水平的學習者,如果提供充分的學習者控制,那麼將會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而對於低動機水平的學習者,如果保證適當水平的教師控制,將會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教師要在起始階段選擇喚起學生的學習動機的材料,注重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學習者的歸因型別直接影響學習者的動機水平。有些學習者將學業失敗歸咎於努力不足這種主觀因素,這樣會導致學習者付出更多的努力;而有些學習者將傾向於將學業失敗歸咎於不夠聰明或題目太難或沒有複習等等客觀因素,這將無助於學習者自我提高學業成績,更影響了學生自主性的發揮。
4、學習者的自我監控水平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是掌握了一定的學習策略基礎上的“會學”,要求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具有一定的監控能力。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根據學習內容特點和自己的實際情況,為實現學習的目標能夠對學習過程進行監控***元認知***。教師平時應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活動和校內外的教育資源,教會學生如何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策略水平,尤其是學生的元認知水平,使學生能夠對於影響自己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的各種因素及其影響方式有清晰的認識並進行監控,儘快達到學習目標,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
5、學習者的合作能力
有些教學,教師喜歡採用分組或者合作學習,這時必須考慮學習者的合作能力。由於長期受傳統教育教學方式的影響,我國學生缺乏合作學習必備的一些素質如***1***組織能力***2***正確清楚地與其他成員交流能力***3***互相接受、支援和促進的能力***4***建設性解決衝突能力等,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水平的發揮和個性發展。
6、學習者的焦慮水平
焦慮是指個體對某種預期會對他的自尊心構成潛在威脅的情境所產生的擔憂反應或反應傾向。學生的焦慮水平嚴重影響學生自主能動性的發揮。對於不同焦慮水平的學習者應採用不同壓力水平的教學。對於低焦慮水平的學習者,應採用有較大壓力的教學;而對於高焦慮水平的學習者,應採用較低水平的教學。
7、學生差異
學生差異是客觀、普遍存在的,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特殊的個體,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著不同的學習需要和動機,氣質和性格是各異的,智力和生理特點也有著較大差別。學生的差異不是一個“教育難題”,而是自主性學習的培養目標和發展方向,是一種豐富的教育資源。教學只有適應這種差異,才能使每個學生得到最充分的發展,如何全面地瞭解學生,發現學生的獨特性,並通過教學與評價促進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發展,是實施自主性課堂的教師必須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新教師備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新教師工作時間短,經驗不足,還沒有掌握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一般規律,在備課過程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 拿來主義:重教參,輕思考
教參,作為教師教育教學的指導性用書,其價值、作用不言而喻。新教師由於對教材的把握不夠到位,又缺乏教學經驗,在設計活動時往往依賴教參上現成的教案。一篇成熟的活動教案往往環節清晰、重點突出,作為參考借鑑對於新教師會有非常大的幫助,然而如果照搬照抄,不加思考,教師就不能真正地理解教學內容,也無法深刻領會活動各環節設計的意圖,更談不上把握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了。例如,許多新教師在組織活動時常常會忘記要說的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對於教參的機械記憶,而不是將教參上的話經過深思熟慮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2. 形式主義:重過程,輕目標
教學目標是貫穿教學過程始終的指導思想,缺乏對教學目標明確地認識,教學過程只能是流於形式。然而新教師在備課時往往認為只要知道整個流程安排就行了,他們急於把活動中的每個步驟羅列下來、熟記於心,把每個細節考慮周全、安排妥當。然而在對教學過程精益求精的同時,作為核心的教學目標通常被忽視了。這也是筆者曾經的親身經歷,剛工作一個月時,我備課筆記上的活動過程寫得非常詳細,活動目標一欄卻空空如也,根本不知道怎麼填寫。筆者就此問過許多剛工作的新教師,他們也坦言在撰寫活動目標時存在一定的困難,備課時往往是本末倒置,先寫好活動過程,覺得該活動可以實現哪些目標,就寫上哪個,而不是活動圍繞目標來進行,這樣實際上就喪失了目標的在活動過程中的指導性功能。
3. 本位主義:重教法,輕學法
新教師在備課時往往以自己為中心,只想到教師該如何把教學內容傳授給幼兒,而沒有考慮到孩子將怎樣主動學習和獲得新的經驗和技能。例如繪畫活動“我給老師畫張像”,一位新教師在出示範畫後的指導語如下:“你們看,他把整張紙都填滿了,所以等會我們小朋友畫的時候也要把腦袋畫大一點,儘量把一張紙撐滿。剩下的地方是背景,也應該塗滿顏色,可以畫許多小斜槓,塗上朋友色,也可以塗成五顏六色,總之整張紙要塗滿。”這就像是教師的一言堂,沒有留給幼兒自由創作的餘地。如果教師能運用提問的方法,引導幼兒進行觀察,進行互動式的探討,肯定更能激發幼兒創作的興趣和想象力。
另外,新教師由於對幼兒缺乏瞭解,在備課時也往往缺少對幼兒迴應和反饋的預設。許多新教師備課時會把每句要說的話都詳細地寫下來,但這句話對幼兒起到什麼作用以及是否有必要說,卻很少斟酌。例如一位新教師設計的中班活動《我為祖國過生日》,在匯入之後她開始提問:“小朋友,你們每年都過生日嗎?”大家齊刷刷的回答:“過。”“那你們記得自己的生日是哪月份嗎?”話音剛落,就有幾位小朋友站起來說:“老師,我不記得我的生日是幾月份了?”“我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只有媽媽記得。”“我也不知道。”
甚至有一位小朋友問道:“老師,月份是什麼啊?”這位新教師沒有想到4-5歲的幼兒還不能清楚地記住自己的生日,可以說創設的這一活動情境是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