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企業經營管理論文

  農業企業經營管理課程的實踐性、複雜性、多變性的特點更加適合應用案例教學模式,案例教學不僅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與團隊合作精神也具有促進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探索現代農業企業經營管理模式 》

  [關鍵詞]現代農業企業;特徵;經濟學標準;經營管理

  一、什麼是現代農業企業

  現代農業企業是以技術和資訊科技為先導,現代技術高度密集的科技型產業,面向全球經濟和農工貿一體化經營的現代企業,就是現代科技及其應用水平、現代工業及裝備水平、現代管理技術及管理水平、現代農產品加工及加工水平、現代農產品流通技術及水平為基礎的產供銷相結合,農工貿一體化的、高效率與高效益的新型農業企業,核心是現代化,特徵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約化,目標是產業化。

  二、現代農業企業的特徵

  現代農業企業與傳統農業企業相比主要表現出以下特徵:一是突破了傳統農業企業僅僅或主要從事初級農產品原料生產的侷限性,實現了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生產,農業的內涵得到了拓寬和延伸,農業的鏈條通過延伸更加完整,農業的領域通過拓寬,使得農工商的結合更加緊密。二是突破了傳統農業企業遠離城市或城鄉界限明顯的侷限性,實現了城鄉經濟社會一元化發展、城市中有農業、農村中有工業的協調佈局,科學合理地進行資源的優勢互補,有利於城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組合。三是突破了傳統農業企業部門分割、管理交叉、服務落後的侷限性,實現了按照市場經濟體制和農村生產力發展要求,建立一個全方位的、權責一致、上下貫通的管理和服務體系。四是突破了傳統農業企業封閉低效、自給半自給的侷限性,發揮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實現了農產品優勢區域佈局、農產品貿易國內外流通,有利於資源的合理利用、先進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優質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和現代管理手段的運用。

  發達國家的現代農業企業特徵是經營企業化、生產規模化、產品標準化和效益最大化。農產品加工率超過90%,加工環節的勞動力遠遠超過農業生產環節的勞動力。

  三、現代農業企業發展的經濟學標準

  黨的“”明確提出“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走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促進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現代農業企業發展的經濟標準是:即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在80%以上;農產品商品率平均95%以上;農業投入佔當年農業總產值的比重至少在40%以上;農業勞動力佔全國勞動力總數的比重低於20%,每個農業勞動力來自農業的收入至少能養活10人。

  我國離現代農業的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發達國家平均每個農業勞動力每年生產穀物25噸、肉類3至4噸,而我國僅是人家的1/20和1/14。據2004年底的統計,中國鄉村人口仍佔58.24%,人均耕地也只有1.5畝。2003年中國城市化率為40.5%。2005年中國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255元,農民收入僅相當於城市居民收入的31%。

  四、中國現代農業發展的現狀

  我國是人口大國、農業大國,糧食短缺、水土資源緊缺的形式不可逆轉,而且環境汙染日趨嚴重,農業生產技術、農業經濟相對落後,中國的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國際關注的熱點。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目前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問題。農業現代化是中國農業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幾代人的追求和理想。當前我國農業正處於由傳統向現代轉變的關鍵時期,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統領農業農村工作,加快農業增長方式轉變,加快推進農業生產手段、生產方式和生產理念的現代化,實現農業又好又快發展。無論是保障糧食安全,還是促進農民增收,無論是應對國際競爭,還是持續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解決農業的深層次問題,都必須依靠科學技術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企業。

  我國農業至今還沒有走出旺季“賣難”的傳統農業怪圈。再次說明,延伸農業產業鏈,發展農業產業***群***,發展商品型的現代農業企業是我國當前發展現代農業和解決三農問題的抓手。

  五、現代農業企業的經營管理

  現代農業企業要實現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發展,筆者認為企業應採取以下經營管理模式,實現產業的規模化,商品的標誌化,效益的最大化

  1.加強企業種植基地的建設,實行土地集約管理、機械化耕種,提高勞動效率,實現企業的規模化發展。現代農業企業應打破傳統的土地分散管理,將農民部分土地流轉到企業來,實現農場化,機械化、科學化的耕種模式,實現“一村一品”,讓農民成為企業的產業工人,享受收益和各種福利待遇,這樣不僅大大提高企業勞動效率,農民收入有保障,同時可以解決農民賣糧難問題,糧食安全問題,實現現代農業的規模化發展,保證企業原料供應,從而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2.實現糧食初加工和深加工,提高糧食附加值,形成產業鏈條,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糧食初深加工是企業提高產品附加值,形成企業產業鏈條,提升企業產品市場佔有率和市場競爭力的有效途徑,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具體表現,是企業可持續快速發展的戰略目標,是企業實現企業經營化、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品牌化、社會化、效益化的有效保障。

  3.運營現代新技術,不斷擴大企業營銷網路,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當今世界已逐步走向全球一體化,新技術應用已打破傳統的營銷手段,企業應建立自己的電子商務平臺,面向全國乃至與世界釋出企業及產品資訊,拉近企業與客戶之間的距離,實現企業與客戶的互動交流、網上訂購、網上結算,高效快捷的物流配送,逐漸形成企業的固定客戶,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

  4.建立企業內控管理機制,實現規範化管理,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中國的農業企業規模化發展的時間較短,管理農業企業的經驗不足,管理手段落後,內控機制不健全,缺乏規範化管理,企業核心競爭力較弱,管理人才短缺,經營管理方式方法簡單弊病很多,某種程度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因此要實現農業企業的現代化,必須建立完善的企業內控管理機制,即組織架構、業務流程、企業種植、加工、銷售的內控管理、財務管理制度、企業會計核算制度、企業籌資、投資、專案建設等制度、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績效管理、企業資訊化管理、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戰略發展等。只有這樣才提升企業管理水平,規範企業經營行為,打造現代農業企業,實現農業企業的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

  篇二

  《 企業經營風險的成因分析及其控制 》

  摘要:受企業內外部各種因素的影響,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著種風險,影響企業的正常運作和發展。為更好地規避經營風險,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企業必須不斷提高管理水平,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建立健全風險預警機制,提高企業風險識別、評估及控制的能力,防患於未然,將風險對企業可能造成的損失控制在最小範圍內,保障實現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企業經營風險的成因分析及其控制

  當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面臨著更加嚴峻的生存環境。風險是市場的靈魂,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其運作的每一個環節和過程都有產生風險的可能性,企業不可避免地會碰到各種風險,其中有些風險所產生的負面影響甚至會危及企業的生存。從本質上來講,企業經營風險具有客觀性、不確定性、偶然性等特點。因此,對於企業來講,要完全消除企業生產經營中所有的風險顯然是不現實的。但另一方面來講,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贏利能力與其抗風險能力是成正比的,沒有對於風險的準確認識和把握,從而實現對於風險的主動防範和控制,就難以保障企業的生存和進一步發展。因此,為有效地規避經營風險,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必須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全面分析形成企業經營風險的各種因素,建立健全風險預警機制,提高企業風險識別、評估及控制的能力,防患於未然,將風險對企業可能造成的損失控制在最小範圍內。

  一.企業經營風險的成因分析

  ***一***外部因素

  市場經濟條件下收益與並存,企業作為市場經濟最為重要的獨立主體現代,其生產經營活動處於一定的環境之下,必然受到其賴以生存的外部環境的影響,具體包括政策因素、市場因素、社會因素、科學技術因素、自然因素等。

  首先,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離不開國家的巨集觀調控行為的支援。而國家巨集觀調控相關政策,如國家信貸、銀行利率等,尤其是產業、行業政策導向的變化等都使得企業的經營環境面臨重大的改變,對企業的運營造成直接的影響,而且往往是負面影響,使企業經營遭遇風險,影響其正常運作[1]。

  其次,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市場的急劇變化,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更具不確定性,隨時都有可能對於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如替代性產品或服務的出現導致產品銷售受阻,影響企業的存貨流動率,大大提高了企業存貨變現的風險;對正處於衰退時期的產品或服務企業自身必須積極進行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否則將失去消費者,無法保障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而採購市場價格變化劇烈將會對於企業原材料的採取將產生直接的影響,甚至於出現因庫存不足而停工待料或影響銷售的狀況。

  第三,各種不可抗力導致的風險,如地震、海嘯等各種自然災害都極有可能使企業面臨巨大的損失。同時,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加強,地區或世界範圍內的經濟波動都或多或少地對我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產生影響。如2008全球金融海嘯中我國許多企業面臨倒閉的情況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

  ***二***內部因素

  從一定程度上來講企業經營風險產生的原因絕大部分源於企業內部,產生經營風險的外部因素除了更種不可抗力所導致的風險外,一般都可以通過良好的風險預警和機制進行有效的識別和採取積極的調整措施。因此,對於企業經營風險產生的內部因素要給予更多的重視和關注。具體來講,導致企業經營風險的內部經營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缺乏風險意識。當前我國大部分企業對於風險的認識還明顯不到位,只是簡單地憑藉個人個人的主觀判斷和經驗進行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主觀隨意性大,對於企業經營過程中遇到的風險缺乏全面清晰的把握,風險管理往往是呈間斷性的特點,難以保障企業對市場的變化作及時積極的應對[2]。另外,風險管理意識的不足,也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我國風險管理組織機構的缺乏和不健全,根本談不到企業經營風險管理的日常化和專業化,導致我國企業的風險管理始終停留於追求眼前利益的較低層次上。即使成立了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也難以真正地履行其應有的獨立、有效的風險管理職能,企業經營風險管理流於形式。

  二是,根據我國企業發展的具體實踐來看,決策失誤成了導致我國企業經營風險的關鍵性因素。究其原因在於當前我國很大一部分的企業決策機制不完善,決策目標的短視化,只顧眼前利益,無視企業資源條件的限制和進一步發展的需要現代,決策程式規範化有待強化,決策行為個人色彩濃重,等。

  三是,企業內部控制的建立及健全是提高企業經營風險管理水平的前提。整體上來看當前我國企業的內部控制建設狀況不容樂觀,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另一方面來看,當前部分企業管理層仍未正確認識到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的聯絡,兩者未能實現有機結合。

  四是,我國企業,尤其是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的管理水平仍處於較低層次,如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營銷管理等各方面都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並難以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有效解決,必須會危及企業的生產和經營。如不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忽視人力資源要素在企業生存和發展中的核心作用,造成企業人才的短缺和不足,無法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人員支援。另外,受財務管理水平的限制也使得財務風險成為企業經營風險種類中的重要內容,尤其是資本結構不合理、應收賬款管理不及時等都會對企業的經營造成風險。

  二.企業經營風險控制的對策分析

  ***一***提高風險防範意識

  首先,風險與機會並存,企業經營過程中必然會碰到各類的風險,經營風險存在於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企業經營管理者,尤其是核心決策層的風險意識則是企業有效進行經營風險控制的前提。只有經營管理者從思想上重視企業的風險管理,認識到風險對於企業生存發展的影響,提高企業的風險防範意識,對可能面臨的風險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在企業的日常管理過程中加強企業的風險管理工作,將風險防範貫穿於企業生產經營和日常管理的整個過程,實現對各類風險的有效預測、識別、判斷、控制和處理,提高風險管理能力,以保障和促進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3]。另外,培育和深化富有特色的企業風險管理文化,既能夠有效的整合企業各類資源,為企業經營風險的控制提供良好的企業氛圍,更有利於風險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規避風險,保障企業的穩定健康發展。

  ***二***關注外部環境的變化

  對於企業來講,外部環境的變化是難以準確預測的,企業一定程度上對來自於外部風險是難以實現對其的全面控制。但另一方面,並不等同於企業對於外部環境的變化難以有所作為。為有效應對各類外部風險,可以通過對外部環境的密切關注、深入分析,把握其變化發展的趨勢和規律,對於外部環境及時做出適時的靈活調整以更好地適應市場的發展需求,強化企業對於外部環境變化的應變能力和適應能力,將可能產生的損失降至最低水平。企業要時刻關注政策法律法規的變化現代,尤其是國家巨集觀調控政策方面產業政策、財政政策、稅收政策等,對政策的變化對企業可能產生的負面效應及時做好預算;時刻關注競爭對手及市場的變化,對市場進行深入全面的調查,強化企業對於外部環境變化的應變能力,注重產銷的有機銜接,及時調整策略;另外對於企業目標群體的變化要給予全面關注和把握。

  ***三***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機制

  首先,對於企業經營風險的管理重點在於對於經營風險的事前預測與防範,將風險遏制在其產生之初。因此,建立健全風險預警系統,對於可能出現的風險有明確的認識和詳細的克服預案,積極做好準備應對措施以將控制風險的進一步擴大。通過相應的診斷工具對於經營風險的各種徵兆進行分析、判斷,一旦發現可能導致企業經營風險的因素就及時發出警告。企業的經營者、管理者應時刻關注風險預警系統的運作,根據相應的指標,尤其是可量化的財務指標,準確評估風險對企業可能造成的危害,適時地調整企業的發展策略,以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的需求。其次,企業經營風險的有效防範必須有一套與之相配合的企業風險防範制度作為支援,實現企業經營風險管理的制度化、程式化及科學化。具體來講,建立健全企業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如資金管理制度、業務流程制度、財務管理制度、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等,形成凡事有章可循、有人負責的良好生產經營秩序,尤其要注意制度規定的可操作性,加強制度落實的監督與管理工作。

  ***四***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設

  企業內控的加強是保障企業經營合法性、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和防範企業經營風險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最為有效的途徑。從企業發展具體實踐來看,對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及健全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管理者的重要責任之一。要根據企業生產經營實際情況,完善內控業務流程、制度體系的建設工作,落實企業內控執行情況的檢查工作,將內控理念融入企業的日常經常管理過程中[4]。另外,企業財務內控作為企業內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充分發揮其在企業經營風險防範過程中的積極作用。

  ***五***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首先,人才是企業生存和發展最為核心的資料,不論是企業經營風險的防範還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和強化最終都離不開企業員工的支援,尤其是核心員工的流失、人員的頻繁流動等將直接對於企業經營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需加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其中,最為重要的內容在於建立健全激勵機制與加強企業的文化建設,不斷地強化員工與企業兩者間的合作互利共贏關係。培養起員工對於企業的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把企業的發展與自身緊密結合起來,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充分發揮主人翁精神,為推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援現代,有效的防止企業的人才危機。

  其次,以財務管理為核心,通過完善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財務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整體帶動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達到有效防範企業經營風險的目的。具體來講,重視財務管理工作,將財務管理工作置於事關企業穩定發展的位置,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尤其是要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分析、預測功能,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充實的資料支援[5]。同時在負債比例的控制上,在格外注意,實現企業資本結構的合理安排和優化調整,避免因財務負擔過重影響企業的償付能力造成財務風險的產生。

  第三,在做出相應的決策前,需加強市場調查,對於投資決策的可行性分析進行全面分析,對於可能遇到的各類風險做全盤考慮,提高企業決策的科學性和前瞻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因盲目或非理性的決策使企業面臨巨大的風險。

  另外,誠信經營,塑造企業良好的商品信譽和品牌形象,也是企業有效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和有效防範風險的重要途徑。企業在日常經營管理中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以誠信為本,培育和強化企業的誠信經營理念,讓消費者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企業良好的文化氛圍,提升企業形象和企業品牌的美譽度。

  參考文獻:

  1.邢春萍.淺析如何發揮財務作用以防範企業經營風險[J].中國商界***下半月***,2010,10,14-15.

  2.姜豔豔.基於財政政策的中小企業經營風險規避對策研究[J].電子商務,20019,11,21-23.

  3.張炳蓮.淺談金融危機下的企業經營風險防範[J].現代商業,2009,30,12-13.

  4.賓愛琪.論我國企業經營風險管理與控制[J].學術論壇,2009,10,34-35.

  5.豐國金.建立內控制度防範企業經營風險[J].內江科技,2009,9,29-30.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