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業經濟管理論文

  建設一項畜牧業經濟管理是促進我國經濟的必要條件。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篇一

  發展畜牧業經濟戰略思考

  摘 要】發展畜牧業經濟,要根據資源、人才、技術、資金等諸多經濟條件,並考慮到經濟、社會、生態三方面效益,在新形勢下尋求發展的優劣勢,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適用的、可行的以及可接受的我國畜牧業發展戰略,是當前我國畜牧業所面臨的必然選擇。認為,應該走農牧結合的路子,逐步建立起一個有畜牧和農業的良性迴圈的結構模式。

  【關鍵詞】畜牧業;發展;經濟戰略

  要發展畜牧業經濟,其戰略重點應放在哪裡?根據資源、人才、技術、資金等諸多經濟條件,並考慮到經濟、社會、生態三方面效益,在新的形勢下我國畜牧業的發展依然面臨著嚴重的挑戰和危機。一方面,原有的不適應市場經濟的一些頑症依然在,困擾著畜牧業的正常發展。另一方面,我國加入WTO後對畜牧業儘快與國際接軌提出了最迫切的要求。正視現實、認清形勢、充分了解我國畜牧業在新形勢下尋求發展的優劣勢,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適用的、可行的以及可接受的我國畜牧業發展戰略,是當前我國畜牧業所面臨的必然選擇。新形勢要求我國畜牧業發展要按照世貿組織規則進行市場競爭,儘快提高總體發展水平和國際競爭力。我認為,應該走農牧結合的路子,逐步建立起一個有畜牧和農業的良性迴圈的結構模式。而要建立這種模式,非以農區作為突破口不可,即大力發展以牛羊為主的草食性動物。

  1 秸稈過腹轉化

  把畜牧業作為發展經濟、富民強家,對畜牧業的高度重視是我國畜牧業得以健康發展的一項興國戰略來抓,特別是自改革開放以來,穩步發展,並從容應對入世挑戰的根本保證。隨著我國畜牧業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和市場龐大的消費群體為我國畜牧業的發展提供消費空間,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畜牧業在我國的國民經濟中形成了廣闊的市場,農業經濟中越來越起著重要的作用。中國已發展成一個畜牧業大國,更是畜牧業消費大國。是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肉食品需求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整個世界的肉類消費品的不斷需求提供發展基礎。以廉價的農副產物***玉米秸***轉化為動物性蛋白質,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膳食需要是必經之路。秸稈過腹轉化還可以轉變人畜爭糧的現狀,減少糧食的消耗。

  2 加工銷售

  通過食草牛羊的養殖、深度加工出售。這是一項潛力大、見效快、有前途、划得來的開發專案。我們要按照國際市場的要求,不斷增強商品意識和競爭意識,努力把養殖牛羊業搞上去,樹立品牌、精深加工,拉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做到利益最大化。

  3 以農區作為突破口

  不僅是玉米秸稈資源豐富,而且科技人才數量大。農區的交通便利,經濟十分活躍,對產品流通十分有利。

  發展秸稈養牛羊業,不僅是個發展順序問題,而且是畜牧業創匯問題。總之,發展外向型畜牧業,參與國際經濟大迴圈,是發展秸稈畜牧業經濟的戰略構想。需要加大政府引導和扶持力度各級地方政府要把發展規模養殖作為加快畜牧養殖生產方式轉變的突破口來抓,研究發展措施,制定實施規劃和具體方案,明確發展目標和戰略重點,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實施。農業、畜牧、財政、土地、交通、電力等部門要切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為發展規模養殖創造寬鬆、良好的外部環境。

  4 規模養殖

  多年來我國畜牧業得到了不斷髮展,這種經濟表現形式又客觀反應了我國畜牧業發展形成的規模小、形式單一、飼養管理粗放、效益低,這就要求畜牧業發展成為產業化、集約化,破解依賴行政或行業的特點,嚴重製約了加入WTO的重重阻力。為了推進畜牧生態健康養殖程序,並通過向廣大養殖戶積極宣傳各級政府頒佈的各項惠農政策,充分調動廣大農民養殖戶和相關企業老闆投資創辦生態健康畜禽規模養殖的積極性,積極創辦畜牧生態健康養殖示範基地,給農民樹立樣板。便於履行服務和相關監管監測職能工作,如幫助制定合理而科學的畜禽免疫程式,認真做好重大動物疫病免疫工作和場地圈舍等消毒設施的規範完善,農業投入品的安全監測和對周邊環境有否汙染情況監管等,指導農戶建立健全生態健康養殖檔案等服務工作,在認真做好配套服務工作的同時,還方便惠農扶持政策及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政策宣傳。

  5 養殖牛羊的經濟效益

  以養殖1頭母牛為例,一年可產一頭犢牛,犢牛經過一年的飼養出售,即可獲利250kg×24元/ kg =6000元,母牛飼養一年需要一晌地的玉米秸稈400元,精飼料200 kg×2.5元/kg =500元,即投入900元;犢牛飼養一年的費用與母牛相當,也在900元左右;則飼養一頭母牛一年獲利在4000元左右。如果再將犢牛育肥半年,則可再獲利600元。

  養一隻母羊,一年可產仔成活3只,每隻羔羊斷奶即可賣550元,3只羔羊出售1650元,飼養一隻成年母羊的成本是秸稈750kg×0.2元/kg =150元,精料100 kg×2.5元/kg =250元,總支出為400元。年收入為1250元,效益十分可觀。

  從畜牧業發展形勢看,食草牛羊的養殖數量逐年增加,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與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密不可分,膳食需求量大。牛羊皮張製品需求量也十分巨大。

  由此看來,牛羊肉加工、皮張加工、都是促進養殖牛羊業發展的有效技術手段和進行產品流通的寬闊領域。必須搞系列開發,向集約化、社會化、商品化和現代化的方向邁進。

  6 搞好服務

  做好牛羊飼養管理、繁殖改良、防疫滅病等服務工作,提高個體牛羊的產品產量與產值。為養殖戶提供市場資訊、產品營銷、技術諮詢、人力培訓等方面的服務,解決養殖戶科學飼養水平不高、養殖資訊不靈、畜禽產品流通不暢等問題。在技術推廣中,探索既加快出欄又增加效益、降低成本的新途徑。特別是綜合配套技術的應用,把良種、良料、良舍、良法有機的結合,發揮整體功能的作用。在秸稈加工製作,冷配改良等方面,完善基礎設施,做好服務,應該是一項脫貧致富、發展產業廣闊的大專案。

  秸稈養畜業的發展直接為畜牧業產業地位的進一步提升提供強大的基礎,使我國畜牧業在農業的發展上奠定了厚實的基礎,也使得我國畜牧業為發展農村經濟、改善人民生活、 增加農民收入做出應有的貢獻。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