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探討專業學術論文

  大眾傳播進入以網際網路為技術化平臺,以傳媒經濟為市場化導向,以消費主義為享樂原則,以大眾文化為價值取向的新時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新媒體下記者做好新聞傳播工作策略 》

  摘要:隨著資訊科技的深入發展,媒體傳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傳統的新聞傳播工作主要依賴於紙質傳播、電視、電臺等傳播,但在新媒體環境下,對於新聞傳播、記者專業素質等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因而在新形勢下,推動記者做好新聞傳播工作對於傳媒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從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傳播工作的變更入手,探討記者為應對改革變化所具有的素質能力,從而提高記者在新聞傳播工作中的作用,實現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傳播工作的優化升級。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記者;新聞傳播工作;對策

  新聞傳播工作的基礎在於新聞訊息的有效性、即時性,而新聞傳播工作的訊息則主要依賴於新聞記者的收集、構建產生。因而,記者在新聞傳播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對於新聞傳播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一方面,不僅僅要求新聞傳播工作能夠在新媒體環境下實現渠道創新,還要求記者能夠創新新聞傳播的內容,把握人們對新聞訊息的主要需求;另一方面,在新媒體環境中,各個新聞傳播行業的競爭日益加強,提高競爭優勢的重點在於人才,即在於記者的素質和技能。因而,在新媒體環境下實現記者工作的優化升級對於新聞傳播工作、社會和諧穩定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新媒體環境下對記者工作的新要求

  隨著社會的發展,媒體環境的更改,記者在新聞傳播中的工作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為記者工作帶來良好機遇的同時也帶來的較大挑戰和新要求。一方面,要求提高記者的自身素質;另一方面,要求提高新聞傳播工作的整體性,而新聞傳播工作的整體性發展要求主要是依賴於記者這一職位而實現的。

  1.1新媒體環境下對記者自身發展的要求

  新媒體環境下指媒體行業進入了利用網際網路傳播資訊的時代,因而在資訊科技發展的時代,媒體對於記者自身提出了不一樣的要求。事實上,傳播中記者編輯能力強、新聞報告觀點新穎等優點,漸漸的不再滿足新媒體環境下人們對於記者工作的要求,當前記者工作的新要求主要如下:一是,要求記者擁有一定的資訊科技能力,主要是由於新媒體對於新聞傳播越來越依賴於網際網路技術,因而要求記者具有較強的資訊科技能力,能夠有效處理和發展新聞網站等工作;二是,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傳播發展的主要方向在於人們的需求,要求記者能夠有效預測評估出人們的關注重點,站在人們的前方進行新聞的採編播報[1]。

  1.2新媒體環境下對新聞傳播工作的要求

  在新媒體環境下人們對於新聞播報行業的發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一是,要求媒體傳播行業實現播報渠道的多樣性,即充分利用新媒體環境,開展多種形式的新聞播報渠道,在新媒體環境下,大的新聞傳播媒體已經實現了線上線下等多種方式開展新聞播報;二是,當前經濟環境中,人們對於資訊的依賴性越來越強,由此帶動越來越多新聞傳播行業出現在市場中,增加了各個新聞傳播行業的競爭,因而要求新聞傳播行業對內加強內控管理,提高記者專業能力,對外提高新聞宣傳的有效性;三是,當前的環境中,同樣要求新聞媒體能夠正確定位自身的發展方向,制定戰略定位,從而帶動整個企業的人力資源、資金等朝著同一方向發展,實現新聞傳播工作的整體性和有效性[2]。

  2新媒體環境下記者做好新聞傳播工作的對策分析

  新媒體環境下記者做好新聞傳播工作要求應從當前新聞傳播行業所遭遇的挑戰入手,從而有效解決相關問題,提高記者完成新聞傳播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2.1記者解決新媒體環境下記者自身發展問題的對策

  1***要通過提高記者的新聞從業素質,從而達到提高新聞傳播工作有效性。主要是由於新聞工作內容與情感表達是密不可分的,但同時兩者之間要把握一個度,避免因情感而喪失新聞原本的教育職能。所以在新媒體環境下,首先,記者應該秉承真實性的原則對新聞事情進行客觀、準確的播報;其次,記者用清晰的頭腦武裝自己,具有清晰的工作思維,由於當前的新聞傳播主要是實現“網路+”的形式,記者具有清晰的工作思路,在把握新聞傳播規律的基礎上,對網路思維進行創新發展,抓住新聞中人們願意關注的新聞點進行深入播報。例如:2016年年初的朋友圈中的“兩頭鵝”在新聞中走紅,某報社記者通過設定關於兩隻鵝的最終下場,使該新聞一度登上各大新聞網站的熱搜榜。這主要取決於記者對新聞熱點的把握,因而完善了記者的新聞傳播工作。

  2***提高記者的職業道德與社會責任意識來滿足記者應對新媒體環境中對記者素質的挑戰。在新媒體環境中,新聞傳播工作的受眾面更加廣泛,資訊處理量較大,資訊資訊更新快。因而記者工作應該具有正確的職業道路和社會道德,不會為了增加新聞傳播的影響力而罔顧社會道德,對一些消極資訊進行大肆宣傳。網路是一把雙刃劍,使用得好的記者能夠推動自身發展,如:學習參考其他記者的新聞稿,加強自身的專業知識,還可以通過百變人生,領悟到社會的真理[3]。

  2.2解決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傳播工作發展問題的對策

  新聞傳播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一方面,記者能夠發揮作用,有效的處理。另一方面,問題只有新聞傳播方面才能徹底處理。一是,通過拓寬記者的綜合業務能力來解決當前新聞傳播競爭大的問題。在日益複雜的競爭環境中,記者勢必要不斷的拓寬綜合業務能力,實現同其他傳媒企業的合作發展,同時加強網路資訊科技,推動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的運營和採編,從而加強新聞傳播的互動性。例如:某企業的新聞記者,在2015年為企業構建了線上網站,通過構建手機App、微信公眾號等方式,提高了企業的新聞資訊宣傳的效率,當地對於該企業的瞭解同比增長了12%,擴大了企業影響力,推動企業發展。二是,新聞傳播行業通過加強對記者的專業培訓,即在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傳播行業為記者提供免費的學習和培訓機會,從而提高記者的專業性,增加記者對新媒體的認知和掌握。最終發揮自身優勢帶動新聞傳播發展[4]。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環境下主要是指新聞傳媒實現網路化發展,而記者在新的形勢下呈現出專業素質缺少、對網路媒體認識不夠、在網路媒體中不能堅持自我等問題。與此同時,傳統的新聞傳播行業面臨著內部管理不夠、記者資源的優化配置較差等問題。因而,加強記者的新聞傳播工作必須要從記者和新聞傳播行業兩方面入手,通過記者專業素質的培養、職業素質的提高來解決新媒體下記者的發展問題,另外,對於新聞傳播行業的發展問題也必須通過加強記者的綜合業務能力,完善相關培訓體系等方式來處理,最終實現記者在新聞傳播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拉拉.當前我國新聞記者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3.

  [2]周昊.新聞記者在採訪中的人際關係平衡研究[D].錦州:渤海大學,2014.

  [3]錢晶.淺議新媒體環境下網路記者如何做好新聞傳播工作[J].新聞研究導刊,2015***21***:109.

  [4]強月新,姜欣.謀劃開局•深化改革•飛速發展——2011年中國媒體發展盤點[J].中國媒體發展研究報告,2012***00***:3-92.

  篇二

  《 新媒體中電視新聞傳播理念改革 》

  摘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網路資訊科技獲得了迅猛發展,給大眾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鑑於此,豐富多樣的新媒體形式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並且迅速吸引了大眾的眼球,贏得了諸多的關注。新媒體行業的不斷髮展和壯大已經成為無法阻擋的趨勢。所以,在新媒體環境的影響下,傳統電視新聞媒體想要獲得長足的發展,就必須與時俱進,更好地順應當今時代發展的潮流;應時地進行創新和變革,融入更多具有吸引力、符合如今市場需求的元素。本文分析了當今新媒體環境下我國電視新聞傳播的發展現狀,並且就新聞傳播理念變革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電視新聞傳播;變革

  現階段,我國網路資訊科技發展迅猛。其覆蓋範圍不斷擴大,影響力與日俱增。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可以感受到網路資訊科技的發展所帶來的巨大變化。所謂新媒體,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在網路資訊科技支援下的不同的媒體存在形式,比如我們非常熟悉的數字電視、移動手機、電腦網路等。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不僅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更激發了大眾的不同需求。而我們最先接觸到的電視新聞在這個浪潮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電視新聞傳播想要獲得深一步發展,就必須根據當前的媒體發展狀況,在充分分析和了解觀眾需求的基礎上做出變革,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競爭力,這樣才能在多種新媒體形式迅速發展的今天立於不敗之地。

  一、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發展的不足之處

  ***一***新聞傳播的方式比較單一,缺乏互動眾所周知,電視新聞傳播的方式是非常單一的。與如今迅速發展的網路技術相比,更是缺乏競爭力。如今,新媒體在互動方面有明顯的優勢,可以迅速對資訊進行編輯,與受眾進行互動和交流。除此之外,國家相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電視新聞的傳播。

  ***二***時效性較差電視新聞傳播因受種種因素的限制,其新聞的時效性與新媒體傳播存在很大的差距。電視新聞的傳播速度、資訊的更新速度相對來說比較慢,從而降低了對觀眾的吸引力。

  ***三***傳播內容單調,形式刻板在當前新媒體背景下,諸多傳統媒體在發展方面另闢蹊徑,與新媒體進行了強力合作,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但其在電視新聞傳播方面卻依然按照傳統的套路和既定的形式進行。就如《新聞聯播》,多年來在風格、新聞傳播形式等方面並沒有發生多大的改變。長此以往,就容易導致觀眾的視覺疲勞,缺乏吸引力。

  二、關於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變革的建議

  新媒體的發展,引發了不同媒介之間激烈的競爭。各種媒介紛紛使出渾身解數來爭奪媒體發展的制高點。在這種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電視新聞傳播如果想要在這股競爭中獲得長足發展,就必須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優勢,並根據觀眾不斷變化的需求來進行自我調整和變革。在電視新聞變革方面,筆者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

  ***一***增強新聞的互動性和時效性電視新聞傳播的相關節目可以從不同角度來拓寬觀眾的反饋渠道,及時瞭解觀眾的所需所求。電視新聞傳播與新媒體相結合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可以挖掘更多的渠道,讓受眾有更多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電視新聞的意見和看法,增強互動的有效性,推動電視新聞越做越好。另外,在時效性方面,電視新聞傳播要最大限度地提升編輯和錄製的效率,為受眾提供更具時效性的新聞資訊。

  ***二***發揚自身優勢,注重人文精神的傳揚雖然新媒體的壯大成為一股無法阻擋的潮流,但新媒體在資訊傳播的內容方面相對來說是比較雜的。所以,電視新聞傳播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不僅要講求新聞的真實性、準確性,更要體現出時代人文精神,與國家的方針、政策相結合,傳揚社會正能量。在諸多新媒體中,如部落格、微博、微信等,都可能出現虛假新聞;而相比之下,電視新聞的真實性更高。所以,在面對新媒體帶來的挑戰時,電視新聞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讓觀眾感受到電視新聞的人文精神。

  ***三***與國際接軌,樹立全球化的傳播理念在如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背景之下,電視新聞傳播也融入了全球化的浪潮當中。在這種情形下,我國電視新聞傳播需要樹立全球化的發展和傳播理念,根據時代需求和新聞傳播的發展趨勢,來實現資訊的共享。另外,相關工作人員也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對來自不同渠道的新聞資訊進行有效整合和分類,並從中挖掘出最具價值的內容。電視新聞傳播的變革和發展,最終目的是更好地滿足觀眾的需求。所以,電視新聞要從觀眾的需求出發,加強與不同媒介之間的合作,多方面地擴寬新聞發現渠道,提升自身的競爭力,為觀眾帶來更具吸引力的新聞資訊。

  三、結語

  新媒體的發展為大眾帶來了諸多的便利,其多樣性和創新性更是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在新媒體影響力日益強大的今天,電視新聞傳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所以進行不同層次的變革是當前的重中之重。作為我國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電視新聞傳播存在諸多優勢,並且很多優勢都是新媒體所不具備的。不論新媒體如何發展,電視新聞傳播都應該保持自己的特色,根據時代和觀眾的需求不斷地進行創新和變革,在更強的互動性、時效性基礎上充分展現電視新聞傳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並且在與國際接軌的發展道路上為大眾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節目,與新媒體強力聯合,共同創造電視新聞的美好明天。

  參考文獻:

  [1]龍衛東.媒介變革背景下電視新聞傳播理念解讀[J].新聞研究導刊,2015***07***:76-77

  [2]郝佳.媒介大融合環境下電視傳播理念的變革[J].新聞窗,2012***03***:54-55.

  [3]甘露.網路環境下電視新聞媒體的發展對策[J].中國傳媒科技,2013***10***28:.

  [4]羅曉川.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現狀和發展趨勢[J].西部廣播電視,2014***06***:206-207.

  [5]祝亞軍.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傳播理念的變革[J].新聞研究導刊,2015***07***:196-197.

  [6]孫志浩.網路時代環境下電視新聞傳播理念變革研究[J].新聞傳播,2015***01***220-221.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