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預習的重要性

  教學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即課前預習,下面小編整理了範文,供你參考。

  篇一

  一、課前預習的重要性

  ***一***轉變觀念、要重視預習

  預習,簡單地說,就是學生的課前自學,是在教師正式講課之前,學生自己單獨對教師要講的課的內容進行一下自學,對要學的知識有一個大概的瞭解,為正式上課學習做知識準備的一個過程。這一過程對學習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學生的學習過程包含課前預習、學習知識、對所學知識的課後複習。很多教師都對後兩點很重視,尤其是對學習知識***即課堂教學***尤其重視。為加強對所學知識的鞏固,課後複習也得到一定的重視,只有課前預習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教學環節。容易被有忽視並不是說它不重要,而是教師沒有真正認識到它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這一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我們必須要重視起來,認真地研究和探索,使其在教學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預習的具體作用

  預習可以提高課堂上的學習效率,這能夠在課堂的學習中明顯地展現出來。

  1.預習能夠清除在課堂學習中的一些知識障礙點。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數學更有它的科學性與系統性,我們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往往需要用到以往學習過的舊知識。如果我們所學的舊知識忘記了,那就說明我們頭腦中的知識系統連結斷裂或是進一步學習的階梯出現了斷層,這樣課堂學習的效果當然不會好的。而課前預習就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因為做課堂預習可以把以前忘記的知識重新複習一下,這不但加強了對所學知識的鞏固,還會使學生易於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絡,促進知識的系統化,

  2.預習能夠提高課堂上的聽課水平。經過預習,學生課上聽講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增強。這是因為預習後,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初步的瞭解,知道了哪些是自己會的,哪些是要重點學習的,這樣學生聽講就有了目的性和針對性,而且思路也會比較清晰。學生不僅學到的知識更加紮實,還能夠更好地開拓思路,提高思考能力,學好知識的信心也會大增。

  3.預習使學生的課堂筆記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學生在課堂上都會做一些課堂筆記,把教師講的一些知識點或要點等記下來,以備以後複習時檢視。預習過的學生會知道哪些是有必要記在筆記本上,哪些是需要重點記的,這樣他們不但記得好,而且目的性強。沒有預習的學生就會感到這也重要那也重要,沒有重點地一味地記筆記,顧了記聽不好,聽了又記不好,學習的效果也會打折扣。

  4.預習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思考力。自學能力的強弱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學生學習過程中,除了課堂教學外基本上都是自學的範圍,如課前預習、完成作業、複習鞏固等。完成作業是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的表現,複習是為了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預習是學生自己第一次單獨接觸新的知識,需要自己讀,自己想,自己分析甚至解決問題。長期堅持課前預習,不僅使學生閱讀能力提高,能使學生思維敏捷,還能提高分析與綜合、歸納推理等能力,這也將為以後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培養和指導學生的預習能力

  小學生從剛剛懂事的一年級到六年級,不僅年齡跨度大,而且生長髮育也是相當快的,即使相鄰的兩個年級之間學生的差異也是很大的。因此,對學生的預習的培養與指導也要根據年齡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方法。

  ***一***一、二年級學生

  低年級的學生***包括一、二年級***,尤其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認識的字不多,可以說根本沒有閱讀能力,他們的預習就全憑教師的指導。在準備學習“對數的認識”時,讓學生在課下或家裡數一數他們熟悉的東西,如家裡有幾盆花、有幾個人、幾張桌子、幾個板凳等;在講“認識鐘錶”時,可以提前讓學生看看自己家的鐘表是什麼樣的等。這樣的預習很重要,因為雖然平時學生也許常看到,但教師說了以後他們會看得比較仔細,在頭腦中的印象會比較深。低年級的學生都很聽教師的話,做起來也比較認真,但記憶力不強,教師說過的容易忘,所以教師要多提醒,對做得好的給予表揚,使他們逐步養習慣,為以後的真正自主預習打好基礎。

  ***二***三、四年級學生

  三、四年級的學生認字水平和閱讀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預習基本上能夠獨立完成,但他們往往不知道預習的方法和要領,有很大的盲目性。教師要在這方面多下功夫,通過問題、假設、分析等,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預習方法和步驟,提高學生預習的效果。

  ***三***五、六年級學生

  五六年級的學生就完全能夠獨立完成預習任務了。這時教師的指導還必須加強,因為這時不但學生要自己預習,還要進行學生之間或學習小組之間的共同預習。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對所預習的內容也更加深入,教師要及時指導學生對所預習的內容提出自己的見解,提出問題並尋找解決的辦法。這不僅提高了學生預習的質量,對學生的自學能力也是一個很好的培養過程,為以後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總之,預習是學生學習的重要一環,也是對學生能力培養的一個方面。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應當重視預習環節,尤其是小學教師,更應該從小抓起,使他們從小就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從小學會學習,為以後的學習,為終身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篇二

  一、 課前預習可以發展學生智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前預習可以使學生的新知識處於有準備的心理狀態,老師上課上什麼內容,自己通過預習可以瞭解在哪些方面還弄不懂,這樣帶著問題走入課堂和漫無目的的去聽課,效果明顯會增加。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對書本上要新授的內容基本熟悉,大大提高了教師教學速度。教師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可直接以問題的方式進行教學。使教師在保證課堂教學基礎上,多剩餘一些時間,多做一些題,增強做題的熟練程度,拓展知識面的深度和廣度,同時培養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探索規律,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的能力。從而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充分地挖掘教材資源,適當的拓展知識面。

  二、課前預習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常常有一些接受能力比較慢的學生,對教師所講解的內容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消化吸收。但是有的學生會因為前面的知識還沒有完全理解再學習後面的知識,感覺難度很大,而逐漸失去興趣。要求課前預習以後,這部分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與理解,初步掌握了要學習的知識,有了一些成功感,這種成功感促使他想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也就會積極參與課堂上的討論、提問,對學習與自己便有了信心。

  三、課前預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預習是學生課前的自學、思考的過程,通過預習可以考察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及思維能力。對大多數孩子來說,由於自身知識儲備有限,預習只能以課本為準,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更好的接受拓展開來的知識,課前進行相應的預習,對教師要講解的新知識有些印象,在聽課過程中輕鬆些,可以跟上教師講解的思路,抓住重點,可以重點聽講自己在預習過程中所沒有弄清楚的問題,自己有其他的問題或想法也會跟著老師的講解而進行思考,從而接納教材,輕鬆學會本節課知識內容。

  四、課前預習可以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性格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合作學習已成為新型的學習方式,但學生的獨立自主性也不容忽視。讓學生通過預習自己去掌握一定的知識,須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不是事事要靠別人,自己也行!這對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性格有一定的作用。

  總之,課前預習在新課程新理念下應賦予新的生命,它是學生在課餘活動中的一種個體獨立探究的行為,只有把這種行為持續地、有意識的加以指導和培養,才能使之成為終身學習所需要的一種能力、一種習慣。學生一旦具備了這種能力和習慣,便也就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了!

  篇三

  第一,課前預習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生在預習時,會對第二天要學習的知識有所瞭解,形成初步印象。在教師講解時,他會回憶預習時瞭解到的內容,特別是自己在預習時沒有理解的知識,會成為學生關注的部分,上課時他會專心聽講,解決疑難,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

  第二,課前預習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在教學中,常常有一些接受能力比較慢的學生,對教師所講解的內容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消化吸收。這些學生會因為前面的知識還沒有完全理解又學習後面的知識,感覺難度很大,慢慢地失去學習的信心。而要求課前預習以後,這部分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與理解,初步掌握了要學習的知識,致使他們有了一些成功感;這種成功感會促使他們想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從而會積極參與課堂上的討論、提問,使得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有信心。長期堅持,自然不再覺得數學難學,慢慢地對數學的學習產生興趣。並在預習中,總結出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成績。

  第三,課前預習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在預習時,最初是為了完成書後的練習而看書。當學生無法解決練習時,會激發他的探索意識,他會再次認真看例題,思考解決例題需要的新舊知識,蒐集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選擇恰當的方法來理解和分析知識。長期經過這樣的練習,學生會在預習中逐漸掌握自學方法,將所學知識融匯貫通,學會舉一反三。這樣,在學生的頭腦中會有一個知識網。

  綜上所述,可見課前預習對於學生來說是何等的重要。而要學生自主地進行預習,是一件不易的事。大多數小學生自主能力差,不會主動去預習;做為教師,我們也不可急於求成。教給他們預習的學習方法。引導孩子認識預習的意義,家長引導孩子合理的控制預習時間合理的分配時間,家長給孩子提供一些合理的預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