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教學與學生潛能開發
中國古代的四大藝術,琴棋書畫,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其中的棋,說的就是圍棋。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這篇文吧,歡迎閱讀。
素質教育是要充分發揮每個人潛能的教育。人的潛能素質,一是指人體內蘊藏有億萬年生命演化形成的極為豐富的肉體和精神力量,二是指人類千萬年的社會實踐和文化成果在人的身心結構的歷史沉澱和晶化,馬克思稱之為“人自身自然中沉睡的潛能”。
圍棋是我們中華民族引以自豪的文化遺產之一,已有三千多年的悠久歷史。近幾年來,諸暨市少兒業餘圍棋學校在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傳授圍棋知識,普及圍棋運動的同時,還就“圍棋教學與學生潛能素質開發的關係”這一實驗課題進行實踐、探索和研究,對圍棋教學在素質教育中功能有了新的認識。
一、圍棋教學與智力潛能的開發
智力,是指人認識、理解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經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思維、想象、記憶等。而圍棋,正好在這幾個層面滿足我們對學生進行智力潛能開發的需要。圍棋具有深刻、豐富的內涵,和哲學、邏輯學、數學、社會科學、軍事科學、心理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列寧有一個著名的論斷:“棋是智力的體操。”前蘇聯教學家蘇霍姆林斯基甚至認為:“不下棋就不可能充分增強智慧和記憶力,下棋應當作為智慧修養的科目之一列入小學教學大綱。”
***一***通過學棋,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思維是人的高階認知活動,是智力活動中心。小學生的思維,往往是淺性的、單一的、以我為是的“我向思維”,表現為“我覺得怎樣是怎樣”,而很少從對方的立場、角度去思考。無疑,這種思維有很大的缺陷。而下棋,則是鬥志鬥勇,是“勾心鬥角”的多角度、發散性思維,每一步棋,自己有幾種選擇,哪種最好?對方有幾種應法,可能是哪一種?如何提高自己的子效,促使對方的無效?對方的意圖是什麼,是假裝中計,還是針鋒相對?……這裡有一個思維過程,即形象思維—邏輯思維—形象思維,這樣思考下去,幾乎每一著子都有十幾種、幾十種的下法。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指出,棋局的總數在3361之後才有可能出現相同的棋局,無怪乎圍棋巨匠吳清源、藤澤秀行感慨自己下了一輩子圍棋,連邊也沒捱上。
所以,儘管棋手水平有高低之分,但只要下棋,他們的思維就具有多樣性、活躍性、靈敏性的特點,大腦始終處於想象、演繹、推理、篩選的興奮之中。“多想出智慧”,恩格斯把“思維著的精神”稱作“地球上最美的花朵”,經常下棋,可以鍛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愛動腦、善於動腦的良好習慣。特別是當學生的圍棋文化積澱到一定量時,比賽中,思維深處靈光一閃,妙著迭出,彷彿神來之筆,令人賞心悅目,這就是錢學森所說的“靈感思維”。這種邏輯性、發散性思維,對學生認識人生、社會、人的複雜性十分有效。而且實踐表明,學生們往往能將這種發散性思維運用到學習上,能多角度的答解作業,回答老師的問題,多角度地構思作文,一改作業“千人一面”的沉悶呆板。
幼兒園的學生怎樣學習圍棋
根據幼兒園的學生年齡特點,我們發現在幼兒園裡學習圍棋進步是非常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怎樣學習圍棋一 家長的重視不夠;
很多家長抱著培養興趣的目的,對學習的程度是不太關心,所以回家後也不做圍棋課的作業,影響了教學的進度。
怎樣學習圍棋二 學習目的不明確:
有些家長學習目的是讓孩子能夠坐得住,把活躍的性格改變成安靜的性格.這是不太現實的,實踐表明也是不能達到目的的.性格不能通過學習圍棋而改變。
怎樣學習圍棋三 學習的方法不正確:
在家裡家長想起來就學習一會兒,想不起來根本不去動圍棋.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久而久之就跟不上了。
其實主要家長提高了重視程度,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做好下節課的學習工作認真完成課後的作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每天定時學習***,引導孩子的學習興趣,那末您的孩子在班裡一定會是最優秀的,也是老師最喜歡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