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家長助教心得

  作為爸爸媽媽的你是否老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培養你的寶寶成長有所幫助。

  篇一

  家長要允許孩子進行平等的爭辯

  作為爸爸媽媽的你是否老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德國心理學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覺得:不是一代人之間的爭辯,對於下一代來說,其實也是一個鍛鍊的過程。

  挑戰爸爸媽媽,有助於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在和爸爸媽媽討論的時候,孩子一定要運用學到的語彙和表達方式,來跟爸爸媽媽合理地說明自己的想法。孩子在與爸爸媽媽爭辯之後發現,爸爸媽媽其實也會有錯誤的時候,這樣能讓孩子獲得一種成就感,孩子會有更大的自信心。

  心理學家經過科學調查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在反抗期中,要是可以和爸爸媽媽進行真正爭辯的孩子,會更加有自信心。

  能與爸爸媽媽爭辯的孩子,在成長曆程中至少能得到以下兩點益處:

  1、刺激孩子智力的發展

  孩子和爸爸媽媽之所以會爭辯是因為他們語言能力的進步和參與意識的覺醒。在和爸爸媽媽辯論的時候,孩子首先要好好敘述整件事情,用自己掌握的語彙和表達方式,然後有理有據來表達自己的看法,挑戰爸爸媽媽,這樣其實有助於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並且,在爭辯以後,孩子能夠學到爭論、辯論的邏輯技巧,有利於孩子思維的發展。

  2、幫助孩子形成個人意志

  心理學家覺得,爭辯能夠讓孩子更加自信。孩子會覺得自己和爸爸媽媽是平等的,知道要如何表達自己的看法。爭執也表明孩子自我意識的覺悟。

  法斯博士說,孩子在與爸爸媽媽爭辯後注意到,爸爸媽媽也是會犯錯誤的。辯論的勝利,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也是非常厲害的,可以讓孩子有了評價自己的機會,也鍛鍊了他們的意志。

  所以,聰明的爸爸媽媽不會把自己的想法簡單地強加在孩子身上,會和孩子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爭論。在爭辯過程中,爸爸媽媽要做到循循善誘,以理服人,不要拿出長輩的氣勢來壓制孩子。

  篇二

  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方法

  許多的爸爸媽媽都想知道怎麼樣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因為孩子的動手能力對於他們的生活是非常有幫助的,告訴大家四個辦法來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趕緊一起來看下吧。

  一、指導孩子做手工

  讓孩子學會摺紙,或剪貼紙。首先孩子要知道怎麼拿剪刀,可以先豎著剪,然後再剪圖形,或者拿紙條來拼一些圖形。爸爸媽媽可以幫助孩子做多種手工以發展手的技巧。

  二、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

  比如讓孩子把自己弄亂的玩具放回原位、讓孩子整理自己的房間。在平時有空的時候,爸爸媽媽要讓孩子學會自己倒水,用筷子吃飯,在吃飯前幫忙拿筷子和勺子,自己洗一些小東西。這樣可以培養孩子手的技巧也能夠加強孩子的自理能力。

  三、提供各種結構材料,讓孩子玩結構遊戲

  讓孩子學會玩積木、插塑、拼裝玩具、橡皮泥、沙石、冰雪等。然後可以在這個過程裡看看孩子最喜歡什麼,可以讓孩子剪一些東西,給孩子一些小棒來敲打節奏,讓孩子拿著蠟筆自己在紙上畫畫,也可以給孩子買一些益智的玩具,像是七巧板,使他動手又動腦。孩子在動手時學會了技巧,會很專注的解決問題,像是益智玩具,還能夠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四、讓孩子多做比劃動作

  在孩子唱歌的時候,可以讓孩子用雙手做一些動作,不要太拘謹。如此一來不但能夠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同時會變得更加外向,還可以鍛鍊孩子的想象力,讓孩子享受這個過程。

  篇三

  影響孩子創造力的因素

  每個孩子的創造力都是不同的,而且他們在這方面的差異會比其他任何方面都更為明顯。影響孩子創造力的因素其實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源自父母,一個是源於孩子的年齡段。

  孩子的天賦當然有一部分是源自父母的,這一部分對孩子個體的影響比年齡段對孩子的影響更為明顯。

  我們的父母有可能富有創造性,也可能沒有太多的創造性,這也就導致了我們可能會賦予孩子很豐富的創造性,也可能不會賦予他們太多的創造性。

  有的家庭,可能大家都非常注重動手能力,家裡用的熱鍋的護墊都是自己編織的;有的家庭不是特別重視家裡人的動手能力,而是通過語言表達使其得到充分的顯露。這也就解釋了有的孩子是特別擅長用筆來畫畫,有的孩子特別擅長彈奏樂器,有的孩子則擅長語言的表達,甚至有的孩子會很擅長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一個正常的富於創意的孩子,大概到七歲的時候,孩子在藝術方面表達出來的創造力會顯得有些沉寂。孩子從學校帶回家的各種看似奇葩的大作,好像會比過去明顯減少,家裡也不在到處都散亂著孩子的各種創作作品。

  當然,只要孩子有所創造,爸爸媽媽就應該仔細收好珍藏起來。因為任何的創造都會要求創作者有新的創造思維,有足夠的創新意願和能力,儘管這些能力是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表達的。然而,對於七歲的孩子來說,他們會因為追求完美的作品或者因循守舊的特徵等原因而受到相當程度地限制,限制他們創造力的發揮。這麼看來,七歲恐怕不是孩子創造力過分突出的年齡段。

  雖然每個真正具有創造力的孩子在每個年齡段都是能夠體現創造力的,但是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他們所展現的創造力和特徵都是不同的。我們在觀察孩子創造力的時候,不要只揪著一點不放,要全面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