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論的知識點

  當人們對客觀世界及其規律認識的形式是以知識或語言文字為載體表現的時候,知識就成為認識論的核心,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有用。

  一

  認識過程的第一次飛躍

  認識運動的基本規律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知識點和考點,認識過程的第一次飛躍是這個知識點中的重中之重。接下來老師帶同學們來具體學習這一部分的內容。

  人的認識過程經過了兩次飛躍才能完成一個週期,其中第一次飛躍是從實踐到認識,即從實踐中產生感性認識,然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第二次飛躍是從理性認 識回到實踐,指導人們通過實踐活動改造客觀世界。第一次飛躍是第二次飛躍的前提和準備,第二次飛躍是第一次飛躍的目的和歸宿。要掌握認識過程的第一次飛 躍,首先要對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這兩個概念有所理解。

  感性認識是指由感覺器官直接感受到的關於事物的現象、事物的外部聯絡、事物的各個方面的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具有直接性、形象性的特點,屬於“生動的 直觀”階段,包括感覺、知覺和表象三種形式。感覺是指人們對於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具體的、生動的認識形式,知覺則是指人們在感覺的基礎之上所獲得的對事物整 體形象具體的、生動的認識,表象則是對感覺和知覺的聯想、記憶和再現的過程。

  理性認識是指人們藉助抽象思維,關於事物的本質、全體、內部聯絡和事物自身規律性的認識。具有抽象性、間接性的特點,屬於“抽象的思維”階段,主要包括三 種形式:概念、判斷和推理。概念是人們對同類事物共同本質的認識;判斷則是人們運用概念對事物的屬性以及事物之間關係的判定或說明;推理則是指人們從已知 的判斷出發,合乎邏輯地推出未知判斷的思維形式。

  其次,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有著密不可分的辯證聯絡。首先,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基礎,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沒有感性認識就沒有理性認識,堅持了這一點 就堅持了認識論上的唯物論。其次,感性認識有待於進一步發展和深化到理性認識。感性認識只有進一步發展到理性認識,才能使認識得到進一步深化和發展,堅持 了這一點就堅持了認識論上的辯證法。最後,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相互滲透、相互包含,感性認識中有理性認識,理性認識中有感性認識。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辯證統一的,統一的基礎是實踐。人們在實踐中獲得感性認識,又在實踐中檢驗理性認識,因此實踐是聯絡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橋樑。在感性 認識和理性認識關係問題上,如果割裂二者的辯證統一關係,就會走向唯理論或經驗論,在實際工作中就會犯教條主義或經驗主義的錯誤。

  最後,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飛躍是需要一定的條件的。實現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必須具備的兩個基本條件有:第一,勇於實踐。深入調查,獲得儘可能全面、正確的感性認識材料。第二,運用抽象思維能力對獲得的感性材料進行加工製作,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抽象,才能獲得真正的理性認識。

  二

  一、實踐和認識活動中的主體、客體與中介

  實踐活動是以改造客觀世界為目的、主體與客體之間通過一定的中介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主體是指具有思維能力、從事社會實踐和認識活動的人;客體是指實踐和認識活動所指向的物件; 中介是指各種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運用、操作這些工具的程式和方法。實踐活動就是一個以主體、中介和客體為基本骨架的動態的發展系統。

  二、主體與客體的關係及相互作用的過程

  主體和客體的相互關係,從根本上說是認識關係和實踐關係。主體和客體的關係不僅僅是認識和被認識的關係,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關係;主體改造客體的過程,也是主體反映客體的過程。所謂認識過程,就是主體在改造客體的實踐中能動地反映客體的過程。在實踐過程中,主體一方面受到客體的限定和制約,另一方面又能不斷地發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覺能動的活動不斷打破客體的限定,超越現實客體,從而使主體和客體同時得到改造、發展與完善,這是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實質。

  主體和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主要包括以下環節:一是確立實踐目的和實踐方案;二是實踐主體按照實踐目的和實踐方案藉助一定手段實際地作用於客體,把實踐方案變為實際的實踐活動;三是通過反饋和調節,使實踐目的、手段和結果按一定方向執行。總之,實踐活動過程在主體的自覺意識支配下,既能動地變革著客觀世界,也能動地改造著主觀世界。

  三、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它對認識的決定作用主要表現在: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首先,實踐產生了認識的需要。人成為認識主體的根本原因是由於人改造客觀世界活動的需要;客觀存在的事物也是由於實踐的需要,作為實踐改造的物件,才逐一地成為認識的客體。人類的認識活動總是為各個時代社會實踐的特定需要服務的,科學研究的任務、科學工作的課題是由實踐的需要提出的,並且圍繞著人類實踐需要這個中心來展開。其次,實踐還為認識的形成提供了可能,並把這種可能變為現實,實踐把主體和客體直接地、現實地聯結起來,使主體能從客體中獲得真實可靠的資訊。客觀事物只是由於實踐的中介才轉化為主體的認識物件和認識內容。不僅如此,主體用於加工客體資訊的各種思維模式,也是來源於實踐。實踐作為一種客觀物質活動,是按照一定規律進行的,這種合規律的活動,久而久之,會在人們頭腦中積澱下來,形成各種模式,如邏輯格式等。列寧說:“人的實踐經過億萬次的重複,在人的意識中以邏輯的式固定下來。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於億萬次的重複才有先入之見的鞏固性和公理的性質。”

  對於認識來源於實踐,不能作狹隘的簡單化的理解。首先,認識來源於實踐並不否定人的大腦和感官在生理素質上的差異對認識的影響。但是人的生理素質只是人們進行實踐和認識的一種物質條件,並不是人們的實踐和認識本身。它對於形成人們在認識和才能上的差別並不起決定性的作用,造成人們認識和才能差別的決定性原因是後天的社會實踐。馬克思曾引用亞當?斯密的話說明這個問題:“他清楚地看到:‘個人之間天賦才能的差異,實際上遠沒有我們所設想的那麼大,這些十分不同的、看來是使從事各種職業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區別的才賦,與其說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說是分工的結果。’搬運夫和哲學家之間的原始差別要比家犬和獵犬之間的差別小得多。他們之間的鴻溝是分工掘成的。”其次,認識來源於實踐並不否認學習間接經驗的重要性。由於具體的主體的生命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親身實踐,而且理論或認識本身也具有歷史的繼承性,所以主體可以也應該通過讀書或傳授等方法來獲取間接經驗,這是發展人類認識的必要途徑,它的意義充分體現在牛頓的一句名言中:“假若我能比別人瞭望得略為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微博]們的肩膀上”。但是間接經驗歸根到底也是來源於前人或他人的實踐,而且人們接受間接經驗也要或多或少地以某種直接經驗為基礎,只有把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結合起來,才能有比較完全的知識。

  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首先,實踐的發展不斷地提出認識的新課題,推動著認識向前發展。恩格斯說“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其次,實踐為認識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一方面,實踐的發展不斷揭示客觀世界的越來越多的特性,為解決認識上的新課題積累越來越豐富的經驗材料;另一方面,實踐又提供日益完備的物質手段,不斷強化主體的認識能力。最後,實踐鍛鍊和提高了主體的認識能力。恩格斯說:“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學會改變自然界而發展的。”

  3.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標準。馬克思說:“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人用自己的思維模式在頭腦中重建客體模型,並根據這個客體模型推匯出應當具有的未知性質,然後再用實踐加以檢驗,當理論預言與對客體的實踐結果一致時,就證明頭腦中精神地重建的客體模型與客體自身相一致。

  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認識活動的目的並不在於認識活動本身,而在於更好地改造客體,更有效地指導實踐。認識指導實踐、為實踐服務的過程,即是認識價值的實現過程。

  總之,實踐是認識的起點,也是認識的歸宿,是全部認識的基礎。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首先就要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樹立實踐的應有權威,尊重實踐,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實踐,就能從根本上保證我們的思想和行動符合客觀世界的規律,有效地改造世界。只有尊重實踐,才能有力地反對各種形式的唯心主義,克服主觀主義,防止用空想代替現實、用抽象的原則裁剪實際生活。

  四、認識、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實踐和認識是相互作用的, 認識特別是反映事物本質和規律性的理性認識,對實踐具有能動的反作用。首先,人的實踐活動不同於動物的本能活動,它是受意識支配的,實踐的這種本質特性決定它不能離開認識的指導。其次,認識活動及其成果具有相對獨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動方式和發展規律,它一經形成,便能反作用於實踐。再次,認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表現在許多方面:認識可以使主體瞭解、把握主體和客體及其相互作用的規律性,指導主體自覺地按照客觀規律去從事改造世界的活動;認識可以使主體在實踐活動之前,確定符合自身需要以及客觀實際的目標、方案、步驟和措施,對實踐活動作出預測和規劃;認識可以使主體根據變化了的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行動,指導主體選擇實現目的的最佳行為方式;認識可以指導主體將區域性經驗上升為理論;認識還可以使主體實現對自身的認識,並自覺調整自己的活動,以適應改造客體的需要。最後,認識反作用於實踐有兩種情況:一是正確的認識指導實踐,會使實踐順利進行,達到預期的效果;二是當錯誤的認識誤導實踐時,就會對實踐產生消極的乃至破壞性的作用,使實踐失敗。

  認識對實踐的能動反作用,充分體現在作為認識的高階形式的理論對實踐的巨大指導作用上。首先,理論是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它可以而且應該走在實踐的前頭,指導實踐的程序;其次,科學理論能預見未來,端正實踐的方向;再次,科學理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推動人們在實踐中創新。列寧說:“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運動。”同樣,沒有科學的理論,也沒有科學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