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論的相關知識點政治

  認識論是指關於認識及其發展規律的理論,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認識論的相關知識點,希望對你有用。

  認識論的相關知識點一

  1、認識的本質

  馬克思主義哲學把實踐引入認識論,把辯證法應用於反映論,創立了能動的反映論,科學地揭示了認識的本質,指出認識是在實踐的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

  其主要內容是:

  ***1***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

  ***2***認識是在實踐的基礎上主體對客體能動性的反映

  ***3***主體對客體的反映是一個能動的創造性的過程。

  ***4***主體對客體的反映受到客觀條件的制約

  ***5***主體對客體的反映有真實的反映和不真實的反映

  ***6***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是以實踐為中介而實現的。

  2、主體在認識中的作用

  在認識系統中,認識主體是首要因素,對認識活動的形成起著決定作用。同時,認識主體最具有自主性和能動性,擔負著使實在客體向觀念轉化的任務。具體表現在: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

  ①主體通過能動的活動,把物質存在的某一部分納入到認識活動中,使其成為認識的客體同主體結成認識關係。

  ②主體通過認識工具作用於客體,使客體資訊為主體所接受。

  ③主體對客體資訊進行能動地加工,整理和重構。

  ④主體對客體資訊地意義,含義作出解釋和概括。

  3、實踐與認識***理論***的原理:

  綜合原理:

  ①在認識和實踐的關係中,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決定認識,認識依賴實踐。認識能夠指導實踐,對實踐具有能動的指導作用。

  ②認識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無限反覆和無限發展的過程。

  ③主體與客觀,認識與實踐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④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4、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辨證關係: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相互依賴的。

  ①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是認識活動的起點,沒有感性認識,理性認識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②感性認識有待於發展到理性認識,這是認識的任務。

  ③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相互包含,相互滲透的。

  ④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辯證統一的,統一的基礎是實踐。

  5、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真理標準的辨證法***:

  ***1***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既是確定的,又是不確定的或者說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是絕對與相對的辯證統一,這就是真理標準問題上的辯證法。

  ***2***實踐標準的絕對性是指:

  ①檢驗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只能是實踐,這是無條件的、絕對的。

  ②實踐對一切認識最終都能作出檢驗,沒有實踐檢驗不了的認識,這一點也是無條件的、絕對的。

  ***3***實踐標準的相對性是指: 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

  ①任何實踐都是具體的,都受一定歷史條件的限制,因此一定歷史條件下的實踐,不能完全駁倒或證實現存的一切認識。

  ②實踐對認識的檢驗不是一勞永逸的,是一個過程。因此,一定歷史階段的實踐對認識真理性的檢驗是有條件的、相對的。

  6、思維方法在認識中的作用:

  ①思維方法對認識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使雜亂的感性材料有序化,使思維客體相互之間形成某種合理的聯絡。

  ②思維方法對於思維的具體操作執行有重要的規範作用。

  ③思維方法的不同直接影響到人們認識活動的成果決定著主體能否正確認識和把握客體以及正確性的程度。

  認識論的相關知識點二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就是實踐觀點,實踐活動是人類生存和發展最基本的活動,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實踐在認識中的作用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它對認識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四方面,第一,實踐產生了認識的需要,第二,實踐為認識的形成提供了可能,第三,實踐使認識得以產生和發展,第四,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認識運動的基本規律

  1.從實踐到認識

  認識運動的辯證過程,首先是從實踐到認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認識採取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兩種形式,並經歷了從前者到後者的能動飛躍即認識過程的第一次飛躍。

  2.從認識到實踐

  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是認識過程的第一次能動的飛躍。從認識到實踐是認識過程的第二次能動的飛躍。第二次飛躍比第一次更為重要。

  認識運動的不斷反覆和無限

  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如此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迴圈往復以至無窮,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這就是認識發展的總過程和規律。

  真理與價值

  真理是人們對於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人類的認識活動從總體上講是為了獲得真理,並用真理指導實踐,以取得實踐的成功。

  真理的絕對性即具有絕對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無條件性、無限性,有兩個方面的含義,其一,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著同客觀物件相符合的客觀內容,都通謬誤有原則性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其二,人類認識能夠正確認識無限發展著的物質世界,認識每前進一步,都是對無限發展著的物質世界的接近,這一點也是絕對的、無條件的。

  真理與謬誤

  謬誤是真理的對立面,是同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相違背的認識,是對客觀事物本來面目的歪曲反映。真理與謬誤的根本區別就在於主管是否與客觀相符合。

  真理與謬誤是辯證統一關係,首先真理與謬誤是對立的,其次,真理與謬誤又是相互聯絡的,最後,真理與謬誤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真理與謬誤相比較而存在,相鬥爭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