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論認識論知識點
政治認識論主要關注政治思維方式。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有用。
:認識的發生
實踐活動中的主體、客體以及相互關係
實踐的主體是指具有思維能力、從事社會實踐和認識活動的人。
客體是指實踐和認識活動所指向的物件。
實踐活動是以改造客觀世界為目的,主體與客體之間通過一定的中介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
主體與客體的關係,從根本上說是認識關係和實踐關係。
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標準。
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認識、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它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預見事物的發展趨勢,明確實踐活動的方向。
根據正確的認識、理論規定實踐的目的、計劃、過程,使實踐獲得成功。
:認識的本質
唯物主義反映論與唯心主義先驗論的對立
一條是堅持從物到感覺和思想的唯物主義認識路線,即唯物主義反映論
一條是堅持從感覺和思想到物的唯心主義認識路線,即唯心主義先驗論
能動反映***辯證唯物主義反映論***論與直觀反映論***舊唯物主義反映論***的區別
相同點:都堅持從物到感覺和思維的認識路線,認為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
區 別:第一,辯證唯物主義的反映論把科學的實踐觀引進認識論,認為認識是在實踐的基礎上主體對客體能動的反映。舊唯物主義的反映論否認實踐在認識中的作用,把認識看作是主體對客體消極、被動的反映。
第二,辯證唯物主義的反映論把辯證法引入認識論,科學地說明了認識發展的辯證過程。而舊唯物主義反映論不懂認識的辯證法,否定認識的辯證過程,認為認識是一次完成的。
能動反映論的主要內容
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
主體對客體的反映是一個能動的創造性的過程
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是以實踐為中介而實現的
:認識的發展規律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係
區別: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階段;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階階段。
感性認識是客觀事物直接作用於人的感覺器官而產生的;理性認識是感性材料的抽象和概括。
感性認識通過感覺、知覺,表象三種形式反映,理性認識通過概念、判斷、推理三種形式反映。
感性認識反映事物的現象,理性認識反映事物的本質。
聯絡: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
感性認識有待於發展到理性認識,這是認識的任務。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相互包含,相互滲透的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辯證統一的,統一的基礎是實踐。
只承認理性認識,否認感性認識的可靠性,在實際工作中表現為教條主義。
只承認感性認識,否認理性認識,在實際工作中表現為經驗主義。
認識過程的兩次飛躍
第一次飛躍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第二次飛躍是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比第一次飛躍更重要
認識過程中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人的理性直觀、理性思維等能力***在認識活動中起指導、解釋和預見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人的情感、意志等***在認識活動中則起到動力、引導和誘發的作用。
認識過程的反覆性和無限性
反覆性:人們對於一個複雜事物的認識往往要經過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再由理性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覆才能完成
無限性:客觀世界是不斷髮展的,人的認識運動也必然隨之不斷髮展。
認識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一辯證的認識運動,充分體現了主觀和客觀、認識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真理與價值
真理的客觀性
真理是指人們對客觀事物及期規律的正確反映。真理是客觀的是因為首先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其次檢驗真理的社會實踐是客觀的。
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及其相互關係
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或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是真理的兩重屬性,二者是對立統一關係。這是真理問題上的辯證法。
真理和謬誤
相互區別***含義不同***,相互聯絡***相對立而存在,相鬥爭而發展***,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決定的
真理的本性是主觀和客觀的一至,符合,所以只有把主觀和客觀相聯絡的東西,才能成為檢驗真理的標準
實踐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活動,只有實踐才能把主觀和客觀相聯絡,所以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真理與價值
真理和價值是人類活動的兩個基本原則,二者既區別又統一。
:認識與實踐的統一
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真理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